項目目的
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約4000多件,其中非佛教文獻3000餘件,占絕大多數,宗教文獻只是一少部分。在社會文書中,有公文、民間文書、票據、印本等等。此外,俄藏大體500多件,英藏也有數百件。長期以來,黑水城文獻研究的焦點集中在西夏文獻上,特別是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獻,忽略了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的重要學術價值。
主要意義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對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系統研究,搞清楚這批文獻的分布、種類、內容、質地、版本、出土地點、收藏單位等,通過深入分析,進一步從整體上認識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的歷史文獻價值與版本價值,從而確立我國在黑水城文獻收藏與研究中應有的地位,推動中世紀晚期我國西北社會研究的深入發展。
部分組成
(一)文獻文獻基本狀況與學術價值。討論了黑水城文獻種類、數量、發現與整理研究、歷史文獻價值以及版本價值與文物價值。指出黑水城漢文文獻時間跨度較大,包括唐、五代、宋、西夏、偽齊、金、元(含北元),其中元代的數量最多,其次是西夏、宋。這批珍貴的文獻,為研究宋夏金元歷史文化提供了翔實的史料,如,北宋以鄜延路為中心的陝西沿邊地區長期是抗擊西夏的主戰場,兩宋之際又是宋夏金三方爭奪的焦點,長達109頁的“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從宋朝的角度為我們展現了這一歷史畫卷。
郡為秦漢以來普遍設定的地方機構,相當於州一級,下轄縣,有時是州縣,有時是郡縣。一般情況下縣級名稱不變,而州郡名稱互換,如靈州與靈武郡,夏州與朔方郡,涇州與安定郡,涼州與武威郡,甘州與張掖郡,肅州與酒泉郡。西夏立國後承襲前代,在地方上設州置郡,以肅州為蕃和郡,甘州為鎮夷郡。這條資料出自清人吳廣成《西夏書事》,由於該書沒有註明史料來源,往往為史家所詬病,研究者不敢確認西夏設郡。黑水城漢文西夏榷場文書明確記載鎮夷郡,為西夏在地方設郡找到了確鑿證據,其意義不言自明。
西夏盛行高利貸,西夏法典規定“全國中諸人放官私錢、糧食本者,一緡收利五錢以下,及一斛收利一斛以下等,依情願使有利,不準比其增加。”過去對這條律令不好理解,通過黑水城漢文西夏天盛十五年貸錢文契,可知一緡收利五錢為日息,一斛收利一斛為年息。
蒙古滅夏後,黑水地區的居民仍留在當地,《元史?地理志》記載,至元“二十三年,亦集乃總管忽都魯鑿合即渠屯田,“以傍近民西僧余戶助其力”,這些助耕的“傍近民西僧余戶”就是當時的西夏遺民,黑水城漢文書記載了他們的活動情況。《也火汝足立嵬地土案文卷》所載也火汝足立嵬家族,就是歸附蒙古的党項人。編號F125W73文書記載的即兀汝,F1W60文書中的母親兀南赤、妻唐兀的斤,F131W2文書中的尤兀南布,都是党項人。這些党項遺民長期和漢族、蒙古等民族通婚雜居,逐漸出現漢化與蒙古化的傾向,他們有的名字帶有漢姓,如吳哈剌那孩、李嵬令普、劉嵬立普、楊朵立赤,有的名字帶有蒙古姓,如也火不花,也火可能與也火汝足立嵬同姓,但卻採用了蒙古名字不花。
元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朝代,大量的中亞人隨著西征的蒙古大軍進入中國,和當地漢、蒙等民族通婚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黑水城漢文文書遂有許多關於回回商人的記載。《失林婚書案》原告阿兀,就是來往於草原絲路的回回商人。F116W476記載“西至城角回回墳墓”。回回人的名字在文書中多次出現,如F245W16的馬黑牟,F116W491的古失馬合麻。這些回回人的名字出現在地土案和軍人錢糧名單上,說明回回人一開始就有人從事農耕,並不是全部都在做生意。
抽分羊馬是元朝建立前蒙古汗國實行的稅制,按比例抽取實物,很適合遊牧民族經濟生活特點。元朝建立後,隨著貨幣經濟的發展,將抽分羊馬改為鈔銀。F111W72記載“陳真寶羊八十四口,收鈔肆拾兩”;“吾即耳立嵬羊一百六十口,烏馬兒羊五十四口,總收八十兩”;“昔寶赤羊七十口,……羊五十八口,收四拾兩”。可見元朝抽分比例是有一定隨意性的。
黑水城出土的站赤文書有一百多件,是研究元代站赤的設定、建制、祗應、站戶管理的原始材料。黑水城出土的票引契券,為研究元代經濟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依據。鹽引是販賣食鹽的憑證,木版雕刻引面固定文字,再用墨填寫每引價格和鹽引數量。持引者可在規定的區域販賣食鹽,也可按券面載明的買引錢數交換其它商品,因此又成為可以轉讓流通的有價證券,F126W4隻殘存鹽引的後半段。鹽券則是買鹽引錢的收據,木版雕刻券面固定文字,再用墨填寫人名、鈔種、數量、月份以及檢鈔人姓名押印,F126W2是一張完整的鹽券。
契本是官府有償發給納稅人的納稅票據,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開始實行,每道為中統鈔三錢,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為至元鈔三錢。契本收錢,其實質是向納稅人收繳附加稅。F1W94是一張沒有使用過的空白契本,上面沒有加蓋官印,也沒有填寫納稅人的姓名與納稅額,竹紙印刷,花欄邊,通高28.8厘米,左邊殘損,殘寬38.5厘米。正是這張契本,我們才對元代契本有了形象的認識。
(二)文獻敘錄。按照農政文書,錢糧文書,俸祿與分例文書,律令與詞訟文書,軍政與站赤文書,票據、契約、卷宗與書信,禮儀、儒學與文史,醫算、歷學、符占秘術、堪輿地理及其他文書,佛教文獻,圖畫、印章及其他文書等大類,全面系統敘述了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形制、頁面數量、特點、收藏單位、完殘狀況以及書寫、刻工、印刷者、抄錄者姓名、原藏編號、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編號等內容。解決對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只有個別論述,而沒有全面研究和整體認識的狀況。
(三)專題研究。在全面調查、考訂、敘錄的基礎上,對中國藏黑水城漢文契約(錢鈔借貸契、食借貸契、雇身契、合夥契、牲畜買賣契、租賃契等),訴訟審判文書、戶計與賦稅文書以及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書中的元代職官問題進行深入的專題研究。
(四)文獻索引。按年代、地名、職官、人物、名物制度等方面,對《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全面索引,便於讀者檢索使用。
上述研究內容,將實地調查與文獻考證結合起來,將微觀研究與巨觀研究結合起來,將文獻研究與歷史研究結合起來,搞清楚了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的數量、種類、內容、質地、版本、出土地點、收藏單位,闡明了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的歷史文獻價值與版本文物價值,解決對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只有個別論述,而沒有全面研究和整體認識的狀況,從而提升了我國在黑水城文獻收藏與研究中的地位。所有這些都體現了研究方法與內容的創新,這也是本課題成果的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樹。
學術價值
本項目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也取得了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在課題組兩次階段性成果討論會上,受到著名西夏學和文獻學專家的一致好評。
存在不足
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數量巨大,內容豐富。面對如此龐大的文獻,本課題只是按設計要求,摸清了收藏家底,解決了基本認識,探討了文獻價值,擴大了學術影響,討論了部分專題,有待於研究的內容很多,如對其中的某一類文獻,某一專題文獻,乃至數量較大的一件文獻,都可以作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出版若干研究成果,這是其一;其二,任何文獻研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隨著研究的深入,不斷有新的認識和創穫,僅就定性擬題而言,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地方。至於文獻價值的發掘,也難免掛一漏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