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亞崛起(1840~2000)

中國與東亞崛起(1840~2000)

《中國與東亞崛起(1840~2000)》是2010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瑩、(德)金德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與東亞崛起(1840~2000)(插圖本)
  • 作者:張瑩、(德)金德曼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
  • 頁數:62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信息,

內容簡介

東亞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世界政治舞台之一。過去、現在和未來,世界強國同時在此登場。從工業強國的帝國主義入侵開始,經過革命、危機與戰爭,再到改革開放時期,戈特弗里德-卡爾·金德曼用一種西方語言首次全面地描寫了東亞的發展歷程。自1840~1842年臭名昭著的鴉片戰爭起,至香港回歸中國以及2000年南北韓首腦峰會止,本書涵蓋了150年的歷史。21世紀的全球政治將由東亞各國共同參與決定。

作者簡介

戈特弗里特-卡爾·金德曼教授,歐洲經驗最豐富的東亞問題專家。

目錄信息

前 言……………………………………………………………………………………………1
導 論……………………………………………………………………………………………1
第1章 中國和日本被迫參與19世紀的世界政治 ……………………………………………1
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前的國家結構和世界觀………………………………………………1
儒教中國的國家與社會……………………………………………………………………2
清朝對外關係………………………………………………………………………………5
1840~1842年鴉片戰爭中兩種文化的碰撞………………………………………………6
歐洲人征服北京:中國被迫進入19世紀現代國家的世界………………………………12
俄羅斯的首次遠東擴張:早期的俄中條約………………………………………………16
中國被迫向俄羅斯割讓太平洋沿岸地區…………………………………………………18
鎖國的日本——德川幕府的統治體系……………………………………………………21
美國迫使日本開放…………………………………………………………………………24
以天皇名義頒布的革新政策………………………………………………………………25
太平洋沿岸美國霸權地位的逐步建立——從大西洋邁向太平洋………………………27
美國向太平洋的挺進………………………………………………………………………31
爭奪越南的法中戰爭………………………………………………………………………34
第2章 日本成為世界大國之路和中國革命的開端 …………………………………………40
處於日中衝突前沿地帶的台灣與朝鮮……………………………………………………40
朝鮮爭奪戰中的東京與北京………………………………………………………………45
從伊犁危機到1896年秘密盟約期間的俄中關係…………………………………………48
中國被瓜分的危險和美國的門戶開放原則………………………………………………51
20世紀前夕中國改革嘗試的萌芽與失敗…………………………………………………55
中國地方主義的初現………………………………………………………………………57
百日維新”的悲劇………………………………………………………………………59
絕望的反應:1900年義和團起義…………………………………………………………64
1904/05年日俄戰爭的爆發與過程 ………………………………………………………68
中國東北地區內的俄日接近與美國的美元外交…………………………………………73
朝鮮王國的終結……………………………………………………………………………75
孫中山與1911/12年中國革命 ……………………………………………………………77
中國議會——民主政體的大膽嘗試與危機………………………………………………81
英國在西藏製造分裂的圖謀………………………………………………………………83
俄國對蒙古的覬覦…………………………………………………………………………86
日本欲將中國變成其附庸國的第一次嘗試………………………………………………90
凡爾賽條約與1919年5月的中國新文化運動 ……………………………………………92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緩和政策………………………………………95
列寧解決西伯利亞危機的一步妙棋………………………………………………………97
第3章 莫斯科和中國的內戰——國共戰爭的爆發(1922~1927) ………………………99
共產國際視野中的中國革命………………………………………………………………99
莫斯科與孫中山及中國共產黨人的最初接觸……………………………………………102
陳炯明將軍的叛亂…………………………………………………………………………104
中國共產黨決定與孫中山及國民黨建立並利用統一戰線的策略………………………105
孫文越飛宣言及廣州與莫斯科聯盟的建立………………………………………………106
蔣介石代表團和使其憤怒的莫斯科印象…………………………………………………108
針對孫中山的殖民列強艦隊示威和國民黨改組…………………………………………109
孫中山的思想體系與發展綱要……………………………………………………………110
黃埔軍校——鍛造革命幹部的大工廠……………………………………………………113
1924年蘇中條約……………………………………………………………………………115
外蒙古與蘇聯及中國關係…………………………………………………………………117
孫中山之死及其政治遺言…………………………………………………………………118
國共統一戰線中出現最初的緊張關係……………………………………………………120
國民革命陣營中蔣介石的軍事政變及其地位的上升……………………………………123
直指北京的北伐的開始……………………………………………………………………125
北伐期間中國共產黨人的策略問題………………………………………………………126
毛澤東提倡的農民運動……………………………………………………………………128
統一戰線內部構成的改變…………………………………………………………………129
外國列強對華政策的轉變…………………………………………………………………130
震驚中外的1927年3月南京事件 …………………………………………………………133
上海公社及國共內戰的爆發………………………………………………………………134
史達林的失算與蔣介石的“清共”………………………………………………………137
莫斯科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反應……………………………………………………………140
武漢新統一戰線的危機……………………………………………………………………141
共產黨人在南昌和廣州的起義……………………………………………………………142
第4章 蘇聯與中國的邊界戰爭以及波及世界的中國東北危機(1928~1932) …………144
濟南事件和日本干預中國北部的開始……………………………………………………144
張學良查封中東鐵路………………………………………………………………………148
莫斯科的軍事進攻和恢復原狀……………………………………………………………150
日本政治決策過程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151
世界經濟危機和海軍軍備控制對日本的影響……………………………………………154
日本政治中社會帝國激進主義的發展及其綱領…………………………………………155
操縱1931年的瀋陽事件……………………………………………………………………159
東京和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的侵略政策……………………………………………………160
1931/1932年的偽滿洲國和史汀生不承認主義 …………………………………………163
1932年2月東京軍事政變 …………………………………………………………………164
中國東北危機和日本退出國聯……………………………………………………………165
“滿洲國”面臨的國際問題………………………………………………………………167
第5章 中國的建設和政治軍事的多中心(1928~1936) …………………………………169
中國國民黨新的政權存在的結構問題……………………………………………………169
武力干預企圖的失敗………………………………………………………………………170
南京國民政府與地方軍閥的內戰…………………………………………………………172
國民黨的黨內危機…………………………………………………………………………173
蔣介石在國民黨早期的政治體系中扮演的角色…………………………………………175
南京政府改革政策取得的成績和不足……………………………………………………178
李立三以及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內逐漸上升的領導地位………………………………179
中國西南部地區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及其戰略與失敗(1931~1934)………………183
長征——成功存活下來……………………………………………………………………186
第6章 中國對日本繼續推行擴張政策的反應(1934~1937) ………………………………187
“天羽聲明”的前兆………………………………………………………………………187
在中國北部和內蒙的衝突…………………………………………………………………189
1936年2月東京軍事政變 …………………………………………………………………191
日本和反共產國際公約……………………………………………………………………192
1936年西安事變中蔣介石被劫持…………………………………………………………193
史達林和毛澤東在釋放蔣介石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195
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再次接近………………………………………………………………197
第7章 日本為其在中國的統治地位發動戰爭 ………………………………………………199
戰爭前夕的日本政治………………………………………………………………………199
盧溝橋上的槍擊事件:直接引發1937年7月的戰爭 ……………………………………200
對戰爭的預測以及蔣介石和毛澤東的策略………………………………………………202
中國對抗日本存在的軍事問題……………………………………………………………205
多田將軍的和解建議以及德國的調解……………………………………………………207
日本眼中的中國反抗………………………………………………………………………209
汪精衛叛變及其悲劇………………………………………………………………………210
莫斯科眼中的遠東戰爭……………………………………………………………………211
西方大國對戰爭的反應……………………………………………………………………212
第8章 美日對峙的開始 ………………………………………………………………………214
柏林與東京的盟國談判失敗………………………………………………………………214
日本與蘇聯的邊境衝突及中立條約………………………………………………………216
東京拒絕門戶開放原則以及美國的初步反應……………………………………………217
《三國同盟條約》和美日經濟戰爭的開始………………………………………………218
初步嘗試解決東京—華盛頓危機…………………………………………………………220
希特勒進攻蘇聯後的美日關係……………………………………………………………221
印度支那和美日經濟戰爭的升級…………………………………………………………223
第9章 戰爭與和平間的博弈以及偷襲珍珠港 ………………………………………………225
近衛文麿建議羅斯福舉行峰會……………………………………………………………225
日本裕仁天皇對日本軍事實力的懷疑……………………………………………………226
峰會的流產以及東京發出的警告…………………………………………………………228
近衛文麿最後一屆政府的失敗……………………………………………………………231
國防大臣東條英機接管政府美國大使格魯預言戰爭警告………………………………232
羅斯福的預防性全球防禦計畫……………………………………………………………234
日本的最後提議……………………………………………………………………………235
來自華盛頓的最後一份建議和戰爭的開始………………………………………………237
羅斯福和對日戰爭…………………………………………………………………………239
大使格魯的替代方案以及利益的衝突……………………………………………………241
日本擴張政策的問題和替代選擇…………………………………………………………243
“大東亞運動”的理念和效果……………………………………………………………244
日本襲擊珍珠港和太平洋戰爭的開始……………………………………………………247
第10章 太平洋戰爭和東亞核時代的開始……………………………………………………251
太平洋地區的攻勢與反攻勢………………………………………………………………251
中國成為《雅爾達協定》的犧牲品………………………………………………………252
華盛頓和蘇中談判的開始…………………………………………………………………256
太平洋戰爭的過程和投向日本城市的燃燒彈……………………………………………258
催促日本投降和核戰爭……………………………………………………………………260
“無條件投降”的問題……………………………………………………………………263
圍繞投放核子彈的討論和投放目標的選擇………………………………………………264
日本“有條件的”投降……………………………………………………………………267
日裔美國人的悲慘遭遇……………………………………………………………………271
史達林與中國的“不平等條約”…………………………………………………………272
太平洋戰爭的全球視角及後果……………………………………………………………273
第11章 戰爭結束後的戰爭——對中國未來的最終爭奪(1945~1949)…………………276
日本投降後的形勢…………………………………………………………………………276
莫斯科的干預和中國內戰的繼續…………………………………………………………277
毛澤東奪取政權的戰略……………………………………………………………………280
階級鬥爭與意識形態………………………………………………………………………283
馬歇爾的調停行動和美國的中國政策的失敗調停行動的前提和方法…………………284
調停的失敗…………………………………………………………………………………286
調停失敗的背景……………………………………………………………………………288
馬歇爾失敗之後——魏德邁報告…………………………………………………………290
美國的其他無法實行的中國政策…………………………………………………………291
中國國民政府的失敗………………………………………………………………………294
美國的調停行為的利弊……………………………………………………………………295
戰爭失敗和向台灣撤退……………………………………………………………………297
內戰背景下的民主化嘗試…………………………………………………………………299
中國權力更迭的決定性因素………………………………………………………………301
第12章 韓戰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對峙政策………………………………………………304
朝鮮的解放、分裂和被監管………………………………………………………………304
韓戰的背景及戰爭初期………………………………………………………………308
北韓的閃電進攻…………………………………………………………………………310
聯合國和美國的局勢評估和干涉…………………………………………………………312
聯合國軍占領北韓與中國參戰…………………………………………………………315
中國參戰的背景……………………………………………………………………………318
韓戰停火的艱辛歷程…………………………………………………………………323
對韓戰的錯誤判斷及其對世界政治的影響…………………………………………326
第13章 印度支那的革命與強權政治(1945~1954)………………………………………329
越南的殖民帝國主義和國家共產主義……………………………………………………329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的發生(1946~1954)……………………………………………334
法國的戰爭方式……………………………………………………………………………338
法軍在奠邊府的失敗………………………………………………………………………339
1954年日內瓦會議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結果——越南和大國…………………………341
高棉和寮國的解放和中立………………………………………………………………344
美國與1954年東南亞條約組織的建立……………………………………………………346
第14章 中美緊張關係中的台灣問題:1954/55年的危機 …………………………………348
觀念衝突和1947年春天的起義……………………………………………………………348
台灣是國民黨政府的避難所美國與台灣的疏遠…………………………………………351
韓戰拯救了台灣國民黨………………………………………………………………354
不流血的台灣土地改革……………………………………………………………………356
爭奪沿海島嶼的戰鬥新一輪危機的最初局勢……………………………………………357
戰爭的政治和軍事方面……………………………………………………………………361
美台聯盟和美國的“刻意模糊”策略……………………………………………………364
萬隆會議和1955年中美大使級會談的開始………………………………………………368
台海危機回顧(1954/55) ………………………………………………………………371
第15章 日本:占領政權、對日和約以及新外交(1945~1958)……………………………373
占領國獨裁改革……………………………………………………………………………373
麥克阿瑟獨斷專行制定日本憲法…………………………………………………………376
東京戰犯審判………………………………………………………………………………379
占領國的其他改革…………………………………………………………………………383
1951年舊金山和會對日媾和………………………………………………………………384
日本的防衛條約以及在太平洋安全框架內的重新武裝…………………………………390
日本對蘇關係中的“阿登納模式”以及日蘇爭奪北方四島……………………………394
日本與台灣當局的所謂和平條約以及日本“對華政策”的問題………………………399
日本在東南亞的戰爭賠償政策與經濟外交………………………………………………401
第16章 中國共產黨全面治國早期(1949~1957)…………………………………………405
消滅敵人的策略……………………………………………………………………………405
中國土地改革初期…………………………………………………………………………409
新中國的國家體制和經濟機構……………………………………………………………411
第17章 1957年的中國“雙百運動”…………………………………………………………414
要求提出批評建議…………………………………………………………………………414
批評之潮……………………………………………………………………………………417
反右運動……………………………………………………………………………………418
第18章 中國的人民公社成為“培育新人的工廠”以及“大躍進”運動…………………420
絕對平均主義的嘗試………………………………………………………………………420
關於儒學的討論……………………………………………………………………………424
毛澤東處於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焦點………………………………………………………425
第19章 西藏和平解放及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427
爭取西藏和平解放的努力…………………………………………………………………427
“十七點協定”……………………………………………………………………………428
武裝叛亂與達賴喇嘛逃亡…………………………………………………………………430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432
第20章 1958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機及其在1962年的重演……………………………………435
危機之前……………………………………………………………………………………435
爭奪島嶼的戰鬥……………………………………………………………………………437
莫斯科的干涉和北京停止炮擊……………………………………………………………439
第二次台海危機的結果……………………………………………………………………442
蔣介石在1962年的戰爭計畫………………………………………………………………444
第21章 推行結盟政策還是中立政策在日本引發的騷亂……………………………………447
結盟條約的反對者…………………………………………………………………………451
在日本議會的戲劇化表決…………………………………………………………………453
為日本奠定了直至世紀末的方向…………………………………………………………454
第22章 中國與蘇聯利益衝突與教條衝突的起源……………………………………………456
最初的合作時期……………………………………………………………………………456
對史達林的評價成為中蘇衝突的起點……………………………………………………458
利益與生存條件的區別……………………………………………………………………460
批評觀點的激烈交鋒………………………………………………………………………461
第23章 中國發動“文化大革命”與中蘇交惡的繼續………………………………………464
反對後革命實用主義的革命………………………………………………………………464
爭奪世界革命領導權的鬥爭………………………………………………………………468
毛澤東關於“蘇聯是社會帝國主義”的理論……………………………………………469
“另立一個聯合國”的計畫和針對印度尼西亞的權力爭奪……………………………470
北京對非洲的爭取…………………………………………………………………………472
北京的夥伴阿爾巴尼亞……………………………………………………………………474
第24章 美國在越南的戰爭及失敗(1964~1973)…………………………………………475
越南共產黨的不斷成功……………………………………………………………………475
針對總統吳庭艷的謀殺陰謀………………………………………………………………478
美國和北越同時做出戰爭升級的決定……………………………………………………481
越南共產黨的勝利和統一戰爭……………………………………………………………486
第二次越南戰爭回顧………………………………………………………………………489
第25章 尼克森的“桌球外交”及美國和日本政府親近中國的過程(1969~1978)……492
中美政府利益的趨同………………………………………………………………………492
尼克森衝擊”下的日本危機……………………………………………………………497
日本與北京關係正常化……………………………………………………………………499
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全面正常化及《與台灣關係法》…………………………………501
第26章 毛澤東逝世後的中國:粉碎四人幫以及鄧小平的改革和新的外交政策(1976~1989)……………………………………………………………………506
通過非常手段實現政權更迭………………………………………………………………506
鄧小平的上台、政綱和改革………………………………………………………………508
鄧小平執政的第一個十年中中國的外交政策……………………………………………511
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正常化………………………………………………………………513
第27章 高棉:種族屠殺、印度支那戰爭、聯合國託管及重新整合(1975~1999)……………………………………………………………………515
紅色高棉掌握政權及種族屠殺……………………………………………………………515
高棉成為共產主義內部鬥爭的目標和犧牲品…………………………………………518
聯合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在高棉重新整合中的作用…………………………………521
20世紀末的高棉…………………………………………………………………………524
第28章 韓國的經濟騰飛、“北部政策”及民主化(1969~2000)………………………526
朴正熙獨裁統治時期的危機和經濟成就…………………………………………………526
光州起義……………………………………………………………………………………534
緬甸的謀殺事件……………………………………………………………………………535
民主化進程的起因和成就…………………………………………………………………536
韓國“北部政策”的進展…………………………………………………………………539
金大中及新的“陽光政策”………………………………………………………………540
第29章 處於東北亞大國緊張領域的朝鮮……………………………………………………546
金日成的思想和戰略………………………………………………………………………546
核危機——朝鮮和美國政府之間的緊張領域……………………………………………552
2000年緩和的信號…………………………………………………………………………558
第30章 中國政府爭取國家統一的努力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變局(1979~2000)……………………………………………………………………560
2000年初台灣島上的“總統選舉”和“政治動盪”……………………………………570
第31章 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及南中國海的衝突地區(1967~1999) ……………572
南中國海的緊張區域………………………………………………………………………575
越南的經濟改革和外交緩和政策…………………………………………………………576
第32章 香港和澳門回歸中國(1997和1999)………………………………………………578
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和鄧小平的談判 ……………………………578
從英國的“直轄殖民地”到中國的“行政區”…………………………………………579
澳門回歸中國………………………………………………………………………………582
第33章 世紀之交安全體系中的中國、美國和日本…………………………………………584
從鄧小平到江澤民中國的政策……………………………………………………………584
鄧小平的作用………………………………………………………………………………585
北京的第三代領導集體……………………………………………………………………586
中國和俄羅斯在新安全體系中的地位……………………………………………………587
北京的主要利益和美國……………………………………………………………………589
北京和台北之間的美國……………………………………………………………………591
日本在此地區的政策及安全形勢…………………………………………………………594
第34章 東亞太平洋地區國際政策的四個階段(1840~2000):回顧……………………600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