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縣域經濟巨觀管理中經濟成長差異及其收斂性研究》是一篇博士論文,主要對中國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分析,得出結論,並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縣域經濟巨觀管理中經濟成長差異及其收斂性研究
- 外文名:Research on China county economic growth disparity and its convergence in China county economic macroscopical management
- 論文作者:許洪範
- 導師:李必強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學科專業
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縣級經濟 經濟成長 區域差異 巨觀經濟調控
館藏號
F127
館藏目錄
2009\F127\7
中文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轉型,在20多年的歷程中,年均GDP增長率超過9%,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這一轉型還遠未完成,伴隨著轉型的也並不只是成功,一些深層次的矛盾正在逐步顯露出來。區域發展不平衡(或區域差距)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中國的區域差距極其巨大,在學術界,幾乎所有關於區域經濟的研究都涉及到區域差距問題。縣域經濟則是其中一個特殊的研究對象,它是以行政區劃——縣為單元的區域經濟,目前中國縣級行政單位2000多個,縣域面積占國地面積的90%多,縣域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縣域社會總產值占全國社會總產值的50%以上。可見縣域經濟在中國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國民經濟的區域基礎和基本構成。但近幾年來,中國縣域經濟差距十分明顯,且有不斷增加的擴散趨勢。中國東中西部差距擴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三個地區間農村人均收入差距的擴大造成的。中國尚未完全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從目前經濟運行的特點來看,應該重視和加強縣域經濟的研究。 本文首先對經濟收斂性相關理論進行了闡述,主要包括新古典增長理論、內生增長理論、強調人力資本的兩部門內生增長理論、技術擴散理論,為論文後面幾章的實證分析奠定了理論基礎;接著本文對1989-2004年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數據進行初步的統計分析,描述和探討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特點:農村性、地域性、層次性、綜合性、不平衡性;接著從全國整體縣域經濟差異、東中西部地區縣域經濟的差異、百強縣與其它縣域經濟的差異等三個方面對中國縣域經濟的發展差異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中國縣域經濟的增長差異非常大;隨後本文根據經濟學理論,結合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具體特徵,從資本投入、勞動力投入、地理位置、產業結構、農業發展水平、城鎮化水平、財政支出等七個方面來分析中國縣域經濟成長的影響因素,並在此基礎上採用聚類分析方法,利用資本投入、勞動力投入等七個指標來反映中國縣域發展的經濟結構,將中國縣域根據經濟特徵劃分為三種不同的區域類別:第Ⅰ類——城鎮化水平、資本投入都比較高,第一產業農業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比較低;第Ⅲ類——城鎮化水平比較低,財政支出比較少,在產業結構中農業占據很大比例;第Ⅱ類各項指標在這兩者之間。這與以前學者人為劃分地將中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這裡各縣域的經濟結構更為相似,更能符合俱樂部收斂的前提條件。 接著本文使用Panel Data模型對1989-2004年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差異的收斂性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1)中國縣域經濟成長差異存在α趨異,另外在絕對β檢驗過程中發現中國縣域經濟整體存在發散的趨勢。 (2)第Ⅰ類縣域經濟差異存在α趨異,但是存在明顯的俱樂部收斂。(3)第Ⅱ類縣域經濟差異存在α趨異,但是不存在俱樂部收斂。(4)第Ⅲ類縣域經濟存在明顯α收斂,而且存在明顯的俱樂部收斂。 由於中國全部地區和第Ⅱ類縣域經濟成長差異不存在收斂,所以本文隨後運用Dowrick-Rogers分析框架來研究中國第Ⅰ類縣域和第Ⅲ類縣域經濟成長的收斂機制。從收斂機制的研究結果來看,這兩類區域收斂中同時存在新古典增長理論和新經濟成長理論的差異收斂(趨同)機制。由於第Ⅰ類地區的開放程度、市場化程度很高,是中國最早學習國外技術的地區。在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它們通過“乾中學”模式得到發展。而第Ⅲ類地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低的地區,主要是學習第Ⅰ類地區已經探索成功的經驗,是“看中學”的模式,因此在反映技術擴散所貢獻的收斂速度上,第Ⅰ類地區低於第Ⅲ類地區。隨後繼續分析外商直接投資(FDI)、市場化和人力資本等因素對於技術擴散、轉移的影響,並對其未來發展趨勢作出判斷。 最後本文對中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大力發展第二產業,推進工業化進程,積極培育第三產業的發展;廣開渠道,成功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增加投資,尤其是FDI,加強小城鎮建設,加快市場化進程;加強教育投資,促使人力資本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