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社會研究報告

中國網路社會研究報告

《中國網路社會研究報告》是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少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網路社會研究報告
  • 作者:劉少傑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1日
  • 頁數:215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300171678
  • 外文名:Study Report of Internet Society in China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網路社會研究報告(2011-2012)》通過對“歸真堂活熊取膽”、“郭美美網路炫富”、“微博圍觀溫州動車事件”、“陝西微笑局長被‘人肉搜尋’”等網路事件的評析,生動地揭示了社會生活網路化引起的缺場交往快速擴展、傳遞經驗地位提升、認同力量的權力彰顯、意見領袖的形成和網路動員等重要的網路社會變遷,說明網路社會是嶄新的、缺場的現實社會,網路社會的崛起已經引起社會生活的存在方式、運行秩序和價值取向的深刻變革。
《中國網路社會研究報告(2011-2012)》為中國網路社會發展情況的年度研究報告,全書共分為八章,主要通過列舉若干熱點網路事件,以社會學的視角透析事件背後的社會意識、社會行為、群體特點、社會安全等,力圖從學術層面對網路社會問題給予解剖和導引。

作者簡介

劉少傑,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網路社會學、理論社會學與經濟社會學。近年承擔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出版《當代中國意識形態變遷》、《中國社會學發端與擴展》、《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等多部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圖書目錄

導論 網路化時代的社會變遷
一、缺場交往的快速擴展
二、傳遞經驗的地位提升
三、社會認同的力量彰顯
四、社會結構的再次轉型
第一章 渴望真相與尋求對話:解讀“歸真堂事件”
引 言
一、網路化時代的“真相情結”
二、“低風險關注”與“高風險關注”
三、眼見未必為實:被建構的真相
四、尋求對話:網路社會中的心理訴求
五、從歸真堂事件看社會分歧
結 語
第二章 網路互動與社會認同:“郭美美事件”引爆慈善危機
引 言
一、網路互動:勝似現實的缺場交往
二、網路空間:從原子化個體到共同體想像
三、社會認同:翻江倒海的精神力量
四、網路時代:讓社會管理行走在陽光下
結 語
第三章 網路社會中的傳遞性經驗:從“溫州動車事件”談起
引 言
一、“溫州動車事件”中的信息傳遞方式
二、“穿越時空”的傳遞性經驗
三、網路社會傳遞性經驗的積累方式
四、信息權力:傳遞性經驗的社會影響
結 語
第四章 網路意見群體:在圍觀中影響社會現實
引 言
一、Web2.0催生意見群體
二、無邊界的信息流動空間
三、“麥克風時代”的話語表達
四、從圍觀到行動:網路輿論撬動現實社會
結 語
第五章 網路權力在成長:今天你上網喊話了嗎?
引 言
一、何謂網路權力?
二、網路權力如何發揮效力?
三、如何才能使網路權力“健康成長”?
結 語
第六章 網路動員:“免費午餐”動員中的國家與社會
引 言
一、“免費午餐”的“五步走”
二、網路動員怎樣引領國家行動?
三、國家與社會如何合作?
四、網路動員何以再生產?
結 語
第七章 網路新媒體時代的公權監督:“人肉搜尋”的力量
引 言
一、從公共運輸事故到公權信任危機
二、話題轉移、輿論焦點與事件性質
三、網路新媒體時代的公權監督
結 語
第八章 網路空間的治理邏輯:從政務微博和網路實名制說開去
引 言
一、政務微博的“熱”與“冷”
二、網路實名制之爭
三、網路空間中國家治理面臨的挑戰
四、“參與”vs“管制”:兩種網路治理邏輯
結 語
附錄 2011—2012年度重要網路事件
後記
《中國網路社會研究報告(2014)》為中國網路社會發展情況的年度研究報告,全書本報告選取和討論了2012—2013年度的一些網路事件,以社會學的視角透析事件背後的社會意識、社會行為、群體特點、社會安全等,力圖從學術層面對網路社會問題給予解剖和導引。本報告兼顧學術性與趣味性、研究性與可讀性。
導論
網路化時代社會認同的深刻變遷
一、社會認同研究的轉變與限制
二、網路化時代的社會認同分化
三、從集體表象到社會表象的提升
四、社會認同變遷在中國的特殊意義
年度主題報告網路反腐
第一章網路反腐:網際網路時代的利益表達與權力監督
引言
一、網路反腐的內涵與背景
二、網路反腐的實踐過程
三、網路反腐的主要特點
四、網路反腐的政治意義
五、網路反腐的社會意義
六、網路反腐中需要處理的幾對關係
七、網路反腐的限度及對策
結語
年度專題報告
第二章結構性壓力下的非理性宣洩:“保釣遊行”背後的社會意義
引言
一、“保釣”中的理性與非理性
二、非理性行為背後的社會情緒
三、結構性壓力的後果
四、社會團結的風向標
五、營造可持續的社會共識
結語
第三章網路動員與參與:TaoBao店“肉鋪”的震後募捐機制解析
引言
一、官方與民間:災後募捐動員格局
二、網路動員:“肉鋪”是怎樣動員資源的
三、網路參與:網民們如何反應
四、動員效能:動員成敗及其背後
結語
第四章“娛樂化惡搞”與無權者的抗爭:從“性侵女童案”說起
引言
一、娛樂化趨勢與“惡搞”的流行
二、無權力者的權利抗爭
三、“娛樂”會“至死”嗎
四、娛樂化的必然與閾限
結語
第五章網路空間中的共同體與公共性:“正能量”視角下的“張麗莉事件”
引言
一、“正能量”引爆“小宇宙”
二、“正能量”背後的失范現象
三、“共同體想像”與社會認同
四、公共性建構:社會管理的一束陽光
結語
第六章網路社會的公共性難題:以“周口平墳事件”為例
引言
一、網路社會的公共性難題
二、網路缺位群體的集體失聲
三、網路公共議題的“差序格局”
四、網路公共性的實現困境
五、構建網路公共領域
結語
第七章從認同危機到合作性認同:“什邡事件”引發的思考
引言
一、網路化時代的“合法性認同”危機
二、網路社會認同的演變
三、網路化時代的合作性認同
結語
第八章公共衛生問題的治理困境與超越:以“黃浦江漂豬事件”為例
引言
一、公共衛生問題的網路傳播
二、公共衛生問題原因的網路追問
三、公共衛生問題的治理困境
四、關於擺脫困境的幾點思考
結語
第九章當網路遇到法律:網路立法之爭
引言
一、網路立法爭議中的對話之難
二、國家主導的網路立法
三、網際網路時代的法治困境
結語
附錄2012—2013年度重要網路事件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