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內外需動力協同戰略與政策

中國經濟發展內外需動力協同戰略與政策

《中國經濟發展內外需動力協同戰略與政策》是2020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經濟發展內外需動力協同戰略與政策
  • 作者:李智,馬龍龍
  • 類別:經濟類圖書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66351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構建中國經濟發展內外需動力協同戰略與政策體系為目標,層層深入地完成了七個相互關聯的專題研究。1、主要依託對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歷程的回顧,完成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和動力結構的識別。2、主要立足中國的大國經濟特徵,研究經濟發展過程中消費內需擴容受到的規模性、結構性和流動性約束,並尋找破解各類約束的途徑和對策。3、從凱恩斯提出的三大貨幣需求動機出發,探討交易性持幣需求、預防性持幣需求、投機性持幣需求對潛在消費購買力的分流,並通過量化研究三大貨幣需求動機的影響因素,尋找引導居民有序釋放消費潛能的途徑和對策。4、以發揮投資內需的長效機制為目標,聚焦產業投資領域,圍繞投資對象、投資重點和投資主體三大命題開展理論和實證研究。5、主要立足於中國所處的開放經濟環境,研究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外需顯著的經濟調節效應以及過度依賴外需可能引發的經濟失衡風險,並由此實現外需動力的利弊協調,形成合理利用外需動力的策略主張。6、面向中國經濟的趕超型發展戰略,基於中國經濟內聯外通的整體框架,探討內外需協同的必要性和經濟影響機制,研究內外需之間互促互斥的複雜聯動關係,並據此確立內外需合力機制的構建原則和實施標準。7、以構建中國經濟發展內外需動力協同戰略與政策體系為目標,在內外需合力機制的構建和實施原則框架下,搭建了體系完整、重點突出、依據充分、實施有力的內外需協同發展戰略和內外需調控政策體系。

圖書目錄

11問題提出
12研究述評
121國外研究成果及代表性觀點
122國內研究成果及代表性觀點
123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
13技術路線
131模組一:動力結構識別
132模組二:消費約束破解
133模組三:消費潛能釋放
134模組四:投資內需調控
135模組五:外需利弊協調
136模組六:內外合力機制 模組七:內外協同政策
14研究方法
15研究創新
16本書致謝
第Ⅰ部分內外關係識別
第 2章內外需動力機制識別研究
21內外需動力機制的主次選擇:“大國經濟”模式
211大國經濟公司發展模式的理論研究:經濟學家思想集萃
212典型大國的經濟發展動力結構:三大需求貢獻分析
213內需為主的經濟發展動力機制:大國發展道路選擇
22內外需動力結構的測度基準:“真實貢獻”測度
221內外需直接經濟貢獻的測度基準
222內外需間接經濟貢獻的作用機制
223內外需“真實貢獻”結構的測度
23內外需動力協同的政策取向:“平等適度”調控
231突破內需擴張障礙的政策取向
232保持外需審慎擴張的政策取向
233協調內外需關係的政策取向
第Ⅱ部分消費約束破解
第 3章破解規模性約束:巨觀因素研究
31消費內需規模影響路徑的理論邏輯
311人口規模
312可支配收入
313消費傾向
314消費結構
32消費內需規模影響因素的巨觀解析
321人口規模因素
322居民收支因素
323消費結構因素
33消費內需規模擴容研究結論與建議
331研究結論
332政策建議第 4章破解結構性約束:消費外流研究
41消費外流涵界:理論實質和現實動因
411消費外流的理論界定
412消費外流的分層對比
413消費外流的現實動因
42消費結構升級:經濟影響及傳導機制
421消費升級對經濟成長傳導機制的影響
422消費外流對經濟成長傳導機制的干擾
43供給結構升級:發展困境與實現路徑
431高端消費品產業發展的規範路徑
432後發國家消費品產業高端化困境
433中國消費品產業高端化發展悖論
434中國消費品產業高端化發展方向
44消費價格調控:價差來源與調整方案
441高端消費品國內外價差影響因素
442高端消費品國內外價差調整方案
45消費回流引導: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451消費回流的總體思路
452消費回流的需求政策
453消費回流的供給政策
454消費回流的價格政策第 5章破解流動性約束:消費信貸研究
51消費信貸的研究基礎與技術路線
511國外研究綜述
512國內研究綜述
513研究基礎述評
514研究技術路線
52消費信貸對消費升級的經濟效應
521消費結構的層次性與消費信貸的水平效應
522消費結構的階段性與消費信貸的速度效應
523消費結構的合理性與消費信貸的結構效應
53居民消費結構和熱點的量化解析
531居民消費結構的研究標的
532居民消費結構的時空比較
533居民消費熱點的量化解析
54消費擴容流動性約束的量化測度
541消費行為模型的三級構建
542時間序列數據準備與檢驗
543參數量化測度與實證解析
55破解流動性約束的消費信貸戰略
551消費信貸的水平效應戰略與政策
552消費信貸的速度效應戰略與政策
553消費信貸的結構效應戰略與政策第Ⅲ部分消費潛能釋放
第 6章釋放交易性持幣需求:基於貨現率的理論與對策研究
61研究切入:貨現差異
611基於消費者選擇的微觀視角研究
612基於消費者消費函式的巨觀視角研究
613基於消費率偏低原因的對策視角研究
614基於貨現率和供需匹配的新視角研究
62需求分析:消費動力
621貨現差異性與貨現率
622變數選擇與調查設計
623調查數據描述性統計
624研究假設及計量分析
63供給研究:規模經濟
631規模經濟理論述評
632規模經濟產生機制
633行業規模效率分析
64供需匹配:規模需求
641規模需求的含義
642規模需求的構造
65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
651研究結論
652對策建議第 7章釋放預防性持幣需求:基於不確定性的理論與對策研究
71預防性持幣需求的研究基礎
711儲蓄、消費行為的理論沿革
712預防性儲蓄理論的國外研究
713預防性儲蓄理論的國內研究
72預防性儲蓄行為的影響因素
721預防性儲蓄行為動因
722收入不確定性的影響
723支出不確定性的影響
73預防性儲蓄行為的實證解析
731研究模型
732變數選擇
733調查設計
734實證分析
74預防性持幣需求的釋放對策
741研究結論
742對策建議第 8章釋放投機性持幣需求:基於實際利率的理論與對策研究
81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構成情況
811房地產投資市場概況
812股票投資市場概況
82利率對居民金融資產投資的影響
821利率對股票投資的影響
822利率對房地產投資的影響
823利率對其他金融投資的影響
83收益率對居民金融資產投資的影響
831投資實際收益率與投資規模
832收益率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833收益率對股票投資的影響
84投機性持幣需求的研究結論與建議
841研究結論
842對策建議
第Ⅳ部分投資內需調控
第 9章產業投資的涵界:著眼內需調控效應與機制
91關於產業投資的理論思辨
911投資理論思辨
912產業投資內涵界定
913產業投資外延思辨
92面向內需調控的產業投資
921面向內需調控的產業投資內涵界定
922面向內需調控的產業投資研究空白
923面向內需調控的產業投資研究方向
93產業投資的內需調控效應
931中國需求結構的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932產業投資內需調控效應的識別和評估
933中國產業投資內需調控效應不足原因
94產業投資的內需調控機制
941產業投資的內需導向轉變
942產業投資的產能供給最佳化
943產業投資的產出效率提升
944產業投資的內需擴容機制第 10章產業投資投向:面向終消費與中間投入
101面向終消費的產業投資對象
101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居民消費結構演進
1012消費需求缺口:基於ELES供求匹配
1013消費需求熱點:基於零售彈性指標
1014擴大終消費的產業投資對象
102作為中間投入的產業投資對象
1021直接消耗係數分析
1022完全消耗係數分析
1023作為中間投入的產業投資對象
103關於產業投資投向的研究結論第 11章產業投資重點:基於產能利用與供給結構
111基於產能利用的產業投資重點分析
1111理論模型
1112指標與數據
1113參數估計
1114產能利用率
112面向內需擴容的產業投資重點分析
1121面向終消費的產業投資對象產能分析
1122作為中間投入的產業投資對象產能分析
113關於產業投資重點的研究結論第 12章產業投資主體:立足資源配置與產出效率
121產業投資主體的發展歷程演進
122產業投資主體的經濟特徵辨析
1221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
1222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
1223國有股份制企業與非股份制企業
123產業投資主體的產出效率考察
1231產業投資效率的理論剖析
1232產業投資效率的實證檢驗
124產業投資主體的產出效率比較
1241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比較
1242不同所有制企業綜合比較
1243以國有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的產業投資效率最佳化方向
1244以私營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的產業投資效率最佳化方向
125關於產業投資主體的研究結論
第Ⅴ部分外需利弊協調
第 13章外需的經濟成長和調節效應研究
131外需對經濟成長的直接拉動效應
1311外需的產出拉動效應
1312外需的就業吸納效應
132外需對經濟成長的間接調節效應
1321外需作用於要素積累促進經濟成長
1322外需作用於結構升級促進經濟成長
1323外需作用於制度創新促進經濟成長
133外需經濟成長調節效應研究結論第 14章外需的經濟失衡風險與利弊協調
141外源性的就業吸納失衡風險
1411就業規模失衡風險
1412就業結構失衡風險
1413產業資源錯配風險
1414就業效應弱化風險
142外源性的結構升級失衡風險
1421外向型產業結構低級化風險
1422產業結構升級路徑受阻風險
1423產業梯度轉移路徑受阻風險
143外源性的區域發展失衡風險
1431地區發展差異情況
1432區域發展結構失衡
144外源性的增長方式失衡風險
1441出口產品收益率
1442出口產品競爭力
1443貿易摩擦可控性
第Ⅵ部分內外合力機制
第 15章經濟發展的內外需合力機制研究
151內外需關係的經濟影響
1511產業結構和產業關聯
1512國民經濟的體系循環
1513貿易條件與國民福利
1514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
152內外需關係協調必要性
153內外需間互促關係研究
1531內需對外需的促進作用
1532外需對內需的促進作用
154內外需間互斥關係研究
1541外需對內需的制約機制
1542內需對外需的制約機制
155內外需協同的合力機制
1551主輔協同:內需拉動為主,外需補充為輔
1552互促協同:內需促進外需,外需帶動內需
1553互斥化解:適度內需釋放,適度外需依賴
1554動態協同:監控國際收支,調節內外關係第 16章經濟發展的內外需協同政策建議
161內外需協同發展戰略目標和政策體系
162內外需約束破解和潛能釋放政策建議
1621消費和投資適度規模控制
1622消費需求擴容的約束破解
1623消費需求潛能的有序釋放
1624投資需求投向的合理引導
1625外需平穩性與高級化調控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李智,經濟學博士,法學博士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經濟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流通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流通三十人論壇(G30)青年論壇召集人、工信部全國中小企業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國家發改委暨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社會事業領域)。主要研究方向覆蓋流通產業經濟學、技術創新與制度變革、企業社會責任與戰略公益等領域。近年來在《管理世界》、《財貿經濟》、《中國軟科學》、《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等國內外權威雜誌上發表了40餘篇學術論文;出版了《流通產業技術裝備》、《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影響機制與推進方略研究》、《外資商業競爭行為研究》等9部專(譯)著,並連續主持發布《中國消費品市場監測與分析報告》,連續2年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流通研究院《政策建議》(每月兩期)方式向商務部及中央領導建言獻策(曾得到汪洋副總理、副總和馬凱副總理批示);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項目以及來自科技部、商務部、工信部、財政部等的1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編制了56個城市的產業和流通發展規劃,實施了40多個大型企業集團的戰略管理諮詢;曾榮獲中國商業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優秀著作獎、“建國65周年中國流通發展與改革”優秀論文獎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獎等科研獎勵。
馬龍龍,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經濟系主任;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流通研究中心主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流通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會長、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政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流通三十人(G30)副理事長、商務部內貿專家委員會副組長。近年來在《管理世界》、《財貿經濟》、《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財政研究》等國內外權威雜誌上發表了60餘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出版了《流通產業經濟理論研究》(榮獲全國商務研究成果獎二等獎[一等獎空缺])、《中國流通改革:批發業衰落與崛起》(中英文全球發行)、《批發商品流通論》、《商業學》、《流通產業政策》、《流通產業組織》、《流通產業結構》等16部專著、譯著和教材;先後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等4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並連續10年主持發布《中國城市流通競爭力研究報告》,連續3年在《國際商報》發表專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