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猜想

中國經濟猜想

《中國經濟猜想》:不管是以此前的政治格局來劃分,還是以現在的經濟實力來劃分,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構成了世界上一極,十數億人創造力的爆發,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沒有人敢於忽視這種結果,也沒有人敢於無視由此而引領的未來。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總論,

內容簡介

然而,僅僅了解這些,並不足以幫助我們走得更遠。如果以已開發國家為基準,這個問題聽起來便不再那么樂觀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們無論是在以價值觀念為主體的軟實力方面,還是在以經濟發展為主體的硬實力方面,尚都明顯存在著差距,更嚴重的是,這種差距決不是可以在短短几年之內彌補的,它至少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正因為如此,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中國實現突破性發展的可能性是什麼?究竟什麼樣的國家巨觀戰略,又能夠使我們獲得這樣的發展,這是一個冰冷而殘酷的客觀歷程,任何樂觀或是浮躁的情緒化表達,都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的經濟變革是一場在特定時期,特定背景下,由數方力量同時下場參與的大博弈,由此必然存在著它的殘酷性與天然的不公平性,也許只有對過去做出充分解讀,我們才可能透過重重迷霧,猜想出未來深處記憶體在著的各種可能。譬如說,國有經濟在這場博弈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為什麼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卻沒能夠誕生偉大的國際級企業?為什麼在保持了高經濟成長率的時候,民眾卻無緣得享這種高速發展的成果?透過這些,我們才能涉及到一些最為重要,又最容易被忽略掉的問題——社會公平的問題、經濟發展動力的問題、普世價值對民眾缺乏尊重的問題。
假如某個人認為這樣的猜想並沒有太大的意義,那么他就可能無法體會到——作為一場宏大的博弈,規律早早就被固定了下來!
由此,我們立足於中國當代經濟發展的特點,結合民生、歷史、社會文化,從理論的角度對中國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經濟趨勢提出有見地的猜想,背靠鮮活的案例、浩如煙海的數據,我們在追憶輝煌、反思過去的同時,開創性地提出了“資本化、金融化、市場化、現代化”的規律性發展路線,為過往的得與失找到了動因,也為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找到了最可行的途徑。

編輯推薦

《中國經濟猜想》:以獨特的結構、清晰的層次,明快語言、鮮活風格、結合準確、嚴謹的經濟思想,將中國在未來5到10年內經濟發展、民生演變的趨勢展示給每一位讀者,在反思的同時做出獨到的預測與猜想,並依此創造出一套獨有的新“四化”經濟發展理論。
1:選題新穎,前瞻性足:
對於市場而言,本書擁有的最大亮點即在於選題的新穎與前瞻性。其對中國經濟緊迫的關注感,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理性思辨,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2:結構獨特,層次清晰:
就本書的結構而言,本書分為七大板塊,“經濟思維的解讀、經濟大環境的解讀、中國樓市猜想、中國股市猜想、中國消費猜想、中國外貿猜想、中國產業猜想”,使得本書呈現一種節奏明快的路線——“闡述有系統的經濟思想,辨析現代中國經濟問題,最終找到發展路徑。
3:語言通俗,深入淺出。
在閱讀本書時,讀者可以根據明確的章節標題,直接選擇自己喜歡的章節、內容,各取所需,由此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閱讀口味和要求。由於語言明快,風格鮮活,可以給人非常直接的閱讀快感。

圖書目錄

總論:搶先者得以生存
第一部分 經濟思維的解讀
第一章 資本化——人類的財富基因
第二章 金融化——資本的增值密碼
第三章 市場化——貿易打造的世界
第四章 技術化——資本增長的又一動力
第二部分 經濟大環境的解讀
第五章 國進民退是中國經濟的特有現象
第六章 艱難的金融現代化過程
第三部分 中國樓市猜想
第七章 在樓市狂熱的年代
第八章 樓市之喜與經濟之悲
第四部分 中國股市猜想
第九章 中國股市怎么了
第十章 股市震盪說明了什麼
第十一章 善待股市與改善民生
第五部分 中國消費猜想
第十二章 一段被誤讀的中國經濟
第十三章 反思消費與經濟成長
第六部分 中國外貿猜想
第十四章 未打響的貿易戰爭
最後的話——發展民間資本是中國經濟的重要使命
……

總論

絕大多數曾經發生過的歷史,都會無聲無息地被人們淡忘。
然而,西方世界的崛起完全不在其列,和羅馬帝國的興衰、蘇聯的覆亡一樣,它注定了要成為一段被世界永恆銘記的歷史。直到今天為止,它所帶來的效應,仍舊在震撼著我們這個世界,由它所創造出來的一系列奇蹟、數字,在幾個世紀的時光里,始終為人們世人所傳誦。
西方世界為什麼會崛起?或者說,是什麼造就了西方世界獨有的經濟發展道路?
從上個世紀開始,無數學者就這一問題已經付出了許多努力,並藉此造就了當代經濟學的宏偉大廈,得到了許多在社會科學領域頗有價值的結論。
然而,儘管這些努力卓有成效,卻始終未能達到一個概念上的統一:在早已有之的全球競爭中,西方世界是如何生存下來,並且如何獲得了令世界翹首的地位。
在我們所知所學中,掠奪——特別是殖民剝削,是西方世界完成原始積累的最主要手段,在這種觀念的描述中,西方世界以殘酷的面目出現,憑藉著暴力剝奪美洲印第安人、奴役非洲人,以及自己的許多下層社會階級成員,完成了所謂的原始積累。
不過,正因為這種積累被冠名為“原始”,也就證明了就資本大規模積累的起步而言,這種積累的收效並非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甚至於根本起不到我們想像中的作用。
舉一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西方世界的崛起,靠的是早期的超額掠奪,那么今日世界的霸主,理應是掠奪了更多金銀的匈奴、或者是成吉思汗的蒙古,而最早征服了美洲大陸並且滿載而歸的西班牙與西班牙,也應當長久地強盛下去。
現實的情況是,上述民族和國家,要么蹶而不振,要么乾脆已經淡出了世人的視線之外,成為了只存在於紙面上的概念。
除此之外,在慣常的觀點中,對海外資源的利用,也被認為是發展的主要動力。誠然,我們需要承認這一內在因素的重要作用,但更重要的一點是,直到19世紀為止,許多寶貴資源的用途,都集中在西方世界內部的戰爭經費領域,而不是致力於經濟與貿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