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特區史論

中國經濟特區史論

《中國經濟特區史論》由陶一桃和魯志國編寫,於2008年出版。該書內容涵蓋深圳經濟特區史、珠海經濟特區史、汕頭經濟特區史、廈門經濟特區史、海南經濟特區史、上海浦東新區史、天津濱海新區史和成渝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史。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經濟特區史論
  • 作者:陶一桃魯志國
  • ISBN:9787509703977
  • 頁數:838 頁
  • 定價:120.00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叢書名: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重點書系
圖書評價,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評價

全書運用翔實的歷史資料,匯集最新的研究成果,系統地回顧闡述了中國新老經濟特區的誕生、成長曆程,生動地再現了中國經濟特區發展歷時30年的全過程,具有較高的文獻與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陶一桃,博士、教授(博導)。
1958年生於哈爾濱,1987年考取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從師於著名學者胡寄窗,1989年獲博士學位。1994年調入深圳大學,曾任經濟系主任、經濟學院黨委書記、經濟學院院長。現任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深圳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生導師;兼任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社科聯第五屆委員;廣東省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省《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深圳市第四屆人大代表;深圳市婦聯第三屆執委。
主要學術著作有:《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史評述》(2001年,中國經濟出版社),《經濟文化論》(2000年,中國冶金工業出版社),《經濟學是一種生活方式》(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西方經濟學的問題演進》(2002年,中央編譯出版社),《深圳經濟特區年譜》(2008年,中國經濟出版社)等。
魯志國 博士、教授
1964年出生於浙江舟山,浙江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深圳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經濟學院院長助理,廣東經濟學理事。
長期致力於區域經濟成長與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出版專著及合作完成學術著作(教材)九部;在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其中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CSSCI、新華網全文轉載或索引;主持省部級高級縱向科研課題六項。

目錄

前言 必由之路
第一篇 深圳經濟特區史
第一章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的前期
第一節 自然與人文概況
一 地理氣候
二 自然資源
三 人文景觀
四 歷史沿革
第二節 社會經濟狀況
一 人口分布
二 經濟發展
三 國民收入
四 鵬城舊貌
第三節 開放前夜的深圳
第二章 深圳經濟特區的初創時期
第一節 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
一 時代背景
二 深圳經濟特區的誕生
第二節 深圳經濟特區的定位
一 經濟轉軌的試驗場
二 對外開放的視窗
三 示範地與輻射源
四 促進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
第三節 深圳經濟特區早期發展規劃
一 深圳第一個城市規劃——《深圳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
二 深圳第二個城市規劃——《深圳經濟特區社會經濟發展大綱》
三 深圳第三個城市規劃——《深圳經濟特區總體規劃》
第三章 深圳經濟特區的奠基時期(1980-1985)
第一節 大規模的城市基本建設
一 “酵母”的由來
二 首戰羅湖
三 基本建設成就
四 以地引資和以地生財的城市建設模式
第二節 產業結構的形成
一 打破單一農業型產業結構
二 傳統農業向創匯農業轉變
三 第二、三產業發展迅速
第三節 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一 實踐中的改革
二 有關經濟特區的理論爭執
第四節 遭遇挫折
一 燦爛的光環
二 深圳的問題在哪裡
三 三年時限
四 嚴峻形勢的1985年
五 承前啟後的人事變動
第四章 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時期之一(1986-1995)
第一節 前期開拓(1986一1990)
一 全國特區工作會議的召開
二 產業結構的變遷
三 主要改革
第二節 經歷曲折(1991-1992)
一 東歐劇變與“左”傾思想
二 1992年“8·10”風波
三 鄧小平同志的1992南方視察
四 南方視察衝擊波
第三節 提高發展(1993-1995)
一 面臨新挑戰
二 調整發展戰略
三 最佳化產業結構
四 推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
五 實施“三點一線”戰略
第五章 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時期之二(1996-2000)
第一節 “二次創業”的提出
第二節 走向支柱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
一 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
二 績效因素
三 潛在制約
第三節 國退民進
一 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
二 民營經濟的騰飛
第六章 深圳經濟特區發展的新時期(2001-2007)
第一節 深圳經濟發展
一 經濟發展階段
二 三套馬車的帶動作用
第二節 2001-2003年的低迷與調適
一 新股停髮帶來的危機
二 2002:深圳,你被誰拋棄
三 2003:SARS衝擊波
四 二線關改革
第三節 2004-2007年的重大政策調整與實施
一 農村城市化改造
二 文化產業被確定為第四支柱產業
三 中小板開鑼
四 CEPA的實施與後續政策安排
五 西部通道與福田口岸的建設
第四節 尋找新定位
一 產業轉移與區域中心城市定位
二 尋找新定位:建設區域性國際化城市
第五節 回歸政務本源——關注民生問題
一 和諧深圳與效益深圳
二 最低工資標準
三 農民工社會保障
四 建立適應多數人的住房保障體系
五 民生淨福利指標體系
第七章 深圳經濟特區的成就與未來發展
第一節 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成就
一 深圳經濟特區經濟發展的成就
第二篇 珠海經濟特區史
第一章 創辦珠海經濟特區的獨特時空背景
第二章 試辦特區的初期:謹慎探索和艱難突破
第三章 珠海經濟特區的經濟發展
第四章 珠海對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探索
第三篇 汕頭經濟特區史
第一章 經濟特區成立之前的汕頭
第二章 汕頭經濟特區的創建(1979-1984)
第三章 汕頭經濟特區快速發展(1985-1995)
第四章 汕頭經濟特區發展遭遇挫折(1996-2000)
第五章 艱難中奮起、再創優勢階段(2001-2008)
第六章 汕頭經濟特區建設的總結與未來展望
第四篇 廈門經濟特區史
第一章 廈門經濟特區概覽
第二章 經濟特區成立前的廈門:1980年以前
第三章 廈門經濟特區的早期建設:1981-1990年
第四章 廈門經濟特區的全面發展:1991-2000年
第五章 進入新世紀的廈門經濟特區:2001年以後
第六章 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展望
第五篇 海南經濟特區史
第六篇 上海浦東新區史
第七篇 天津濱海新區史
第八篇 成渝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