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槓桿化的形成、測度、影響與管理研究

中國經濟槓桿化的形成、測度、影響與管理研究

《中國經濟槓桿化的形成、測度、影響與管理研究》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由馬文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經濟槓桿化的形成、測度、影響與管理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馬文濤
  • 依託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重任,而以地方政府債務膨脹和影子銀行擴張為代表的社會總體槓桿率的上升,引發了公眾對經濟槓桿化拖累經濟成長的擔憂。本項目通過構建以經濟槓桿化為核心且符合我國國情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並結合其他方法,探討我國經濟槓桿化的形成機制、數量化測度、對巨觀經濟的影響以及管理措施,較為全面且系統剖析我國經濟槓桿化的內在機理,為在“新常態”背景下實現穩增長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結題摘要

次債危機以來我國經濟既面臨“穩增長”的壓力,還遭遇了微觀槓桿化所引發的“防風險”難題,如何在“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有效抉擇成為我國巨觀調控的核心所在。本項目以此為背景探討了中國經濟槓桿化的形成機制及其對系統性風險的啟示。具體研究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結合中國財政分權體制的特徵,構建起多政府層級多區域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並融入“金融分權”、戶籍政策、中央與地方在財政收入上的“分成”與“分稅”以及影子銀行等因素。基於省級與全國數據進行貝葉斯估計之後發現,該模型能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數據的特徵予以較為準確刻畫,適合於分析我國地方政府。二是,運用上述模型分析我國地方政府債務膨脹的主要驅動因素及其機制。通過比較靜態分析與動態博弈分析揭示了,以補貼為代表的政府擔保政策是推動地方債務膨脹的關鍵,在“穩增長”的約束下,我國經濟可能在經濟下行時形成“越擔保就越需要擔保”的“政府干預陷阱”,而在經濟繁榮時產生“政府擔保”與“經濟成長”之間的“正反饋循環”,從而可能造成巨觀經濟的“大起大落”。定量分析顯示,政府擔保對地方債務的影響有兩面性:一方面是政府擔保對地方政府債務的影響顯著,在長期內對地方政府債務的解釋度高達30%,另一方面是政府擔保能起到“風險緩釋”的作用,避免系統性風險的集中釋放。三是全面地分析了與經濟槓桿化相關的巨觀政策及其對經濟的影響機制,既藉助於以委託貸款為代表的影子銀行數據揭示了利率市場化以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特徵,尤其是其所具有的所有制差異性;還通過基於本項目所構建的模型剖析了中國巨觀政策的“雙軌制”特徵即中國的巨觀政策綜合運用了行政性干預與市場化調控手段,而20世紀90年代的政策轉型則恰好是由以行政性干預為主導的模式轉向以市場化調控為主導的模式,並且行政性干預對巨觀經濟的影響也由在此之前的對市場化調控的“溢出效應”轉向基於微觀預算軟約束的“逆向選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