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管道運輸
- 外文名:Pipeline transport
- 類型:運輸方式
- 運輸:原油、天然氣、成品油
- 追溯:公元前3世紀
發展簡介,具體信息,
發展簡介
管道在中國是既古老又年青的運輸方式。早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就創造了利用竹子連線成管道輸送滷水的運輸方式,可說是世界管道運輸的開端。到19世紀末,四川自流井輸送天然氣和滷水的竹子管道長達 200多公里。但現代化管道運輸則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方得到發展。
具體信息
1958年冬修建了中國第1條現代輸油幹線管道:新疆克拉瑪依到烏蘇獨山子的原油管道,全長147公里。
60年代以來,隨大油田的相繼開發,在東北、華北、華東地區先後修建20多條輸油管道,總長度達5998多公里,其中原油管道5438公里,成品油管道560多公里。主要有:大慶—鐵嶺—大連港;大慶—鐵嶺—秦皇島—北京;任丘—北京;任丘—滄州—臨邑;濮陽—臨邑;東營—青島市黃島;東營—臨邑—齊河—儀征等。基本上使東北、華北、華東地區形成了原油管道網。此外,新疆克拉瑪依—烏魯木齊,廣東茂名—湛江等地也建有輸原油管道。
1976年還建成了自青海格爾木到西藏拉薩的1100公里成品油管道。
1990年初花土溝—格爾木輸油管道亦已啟泵輸油。
四川省於1961年建成中國第1條輸氣管道,即綦江縣至重慶市的巴渝輸氣管道。
1966年又建成威遠—成都輸氣管道。
至1990年底管道輸送量已達642億噸。管道運煤正在積極研究試驗中。
1991年初在遼東灣海域鋪設長距離海底輸氣管道(錦州—興城連山灣)。
此外,1991年3月又建成了位於秦皇島市境的中國第1條最長液氨地下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