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峰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峰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簡稱:中科院珠峰站)依託: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基本介紹

位置,目標,平台,

位置

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峰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北緯28.21度,東經86.56度, 海拔高度4276 米)位於定日縣扎西宗鄉,距珠峰登山大本營30公里左右,距定日縣城約80公里,距拉薩約650公里。珠峰站包括觀測場和生活區兩個區域,總面積為30畝。現已建成115平方米的活動房和觀測場地、配有太陽能供電系統及野外交通工具。
中科院珠峰站中科院珠峰站

目標

珠峰站建設的長遠目標是,把該站建成不僅是特殊環境與災害國家野外站,而且是正確認識喜馬拉雅山區大氣過程和地表過程本身以及其對我國東亞乃至全球天氣氣候影響和反饋效應的觀測研究基地。珠峰站觀測場內設有大氣邊界層氣象塔、風溫廓線儀、土壤、輻射、大氣與地面環境過程觀測系統、超聲風溫儀與CO2/H2O開路分析儀、同位素觀測、孢粉觀測系統、大氣POPs被動採樣器及寬頻帶地震儀系統;在珠峰北坡登山大本營附近的平坦河灘及其不同的海拔高度建立了流動觀測點,利用GPS無線電探空系統及超聲風溫儀和CO2/H2O開路分析儀進行半定位觀測。同時在珠峰不同高度進行冰川和積雪觀測研究。從芬蘭Vaisala公司購進1套風溫廓線儀(LAP-3000,含RASS),用於精確測量低層大氣(120-5000米)風溫垂直廓線。該系統適於在氣溫為攝氏-50℃~+50℃和相對濕度為95%的環境條件工作。

平台

從芬蘭Vaisala公司購進1套邊界層氣象觀測系統(MILOS520,含輻射觀測系統),用於近地面(0-40米)大氣層結構和能量物質交換觀測研究。該系統適於在氣溫為攝氏-50℃~+50℃和相對濕度為95%的環境條件工作。
從芬蘭Vaisala公司購進1套無線電探空儀(MW21 DigiCORA III),用於觀測地面至30公里高空的大氣溫度、壓力、濕度和風的垂直分布。該系統適於在氣溫為攝氏-50℃~+50℃和相對濕度為95%的環境條件工作。
從美國Campbell公司購進的渦動協方差系統由CR5000數據採集器和CSAT3超聲風速儀、LI7500 CO2/H2O分析儀等組成。用於對珠穆朗瑪峰地區的近地層大氣湍流交換過程進行觀測。採用渦動協方差系統的CSAT3可以得到三維風速及超聲虛溫的湍流脈動值,LI7500測量可以測量出空氣中的CO2和H2O氣體含量,這兩種感測器測得的數據構成了渦動協方差系統的原始數據。利用這些原始數據可以計算出感熱通量、潛熱通量、二氧化碳通量及水汽通量,副產品有動量通量和摩擦風速等。
孢粉電子採樣儀(SporeWatch Electronic spore&pollen sampler, Burkard Sciefic (Sales) Ltd, UK)用於持續監測空氣中的孢粉含量。空氣孢粉粒是記錄環境變化與過程的一種重要信息載體。其組合特徵能夠大致反映當地主要的植被類型。因此,探討現代孢粉譜中主要孢粉類型的空間分布及其變化規律,及其與區域植被的關係,將為研究孢粉散布、搬運和沉積機制,建立現代孢粉—植被—氣候關係模型提供可靠的依據,在青藏高原古植被與古環境重建中具有重要套用價值。珠峰站在高原空氣孢粉監測網路中具有重要位置,過去2年的研究表明,來自於高原東南部和南部的喬木花粉可以隨氣流傳播至高原中部,珠峰站所在的河谷可能是其中一個通道,在該地區開展空氣孢粉監測,有助於揭示高原季風的運動規律。
利用“桶式”大氣POPs被動採樣器(自製),研究POPs在珠峰地區大氣中的分布規律。
瑞士萊卡公司的雙頻高精度參考站型GPS接收機。全球定位系統(GPS)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關於某一地區的現今地殼形變場的生動圖像,提供了板塊和塊體之間(及活動斷裂上)運動速率的大量、高精度、近實時的數據,成為典型的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融合交叉的試驗場。在珠峰站附近利用此儀器進行觀測,可以為藏南地區地震災害及危險性預測和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
利用長周期美國勞雷公司的REFTECK130天然地震計,觀測地殼、上地幔的精細結構,縱向與橫向的深層變異和其介質與結構的非均勻性,非線性和各向異性,地殼應力特徵及震源機制解以及上地幔、下地幔與核幔邊界的三維速度結構和Q結構等;利用重力場觀測系統,觀測珠峰地區自由空氣、布伽和均衡異常場以及長周期固體潮的變化特徵,獲取地球深部介質密度異常變化和結構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