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洪湖濕地生態試驗站

中國科學院洪湖濕地生態試驗站

1992年中國科學院批准建立,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站址位於江漢平原洪湖湖濱,屬北亞熱帶長江中游農業、濕地生態區,是中國科學院在長江中游地區設立的長期綜合性濕地資源、環境、生態多學科研究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洪湖濕地生態試驗站
  • 簡稱:中國科學院
  • 創辦時間:1992年
  • 類別:公立學院
  • 所屬地區:湖北省
  • 主要院系:洪湖濕地生態試驗站
概況,研究方向,建站目標,設施條件,科研項目,

概況

1992年由中國科學院批准建立,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站址位於江漢平原洪湖湖濱,屬北亞熱帶長江中游農業、濕地生態區,是中國科學院在長江中游地區設立的長期綜合性濕地資源、環境、生態多學科研究基地。
長江中游江漢平原擁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和沼澤化草甸濕地、庫塘、人工濕地等五大濕地類型。該區域濕地結構複雜、生物多樣性豐富,人類活動影響強烈。小港站所代表的濕地系統是江漢湖群的主要自然與人工生態類型,是江漢平原濕地類型的典型代表。

研究方向

針對亞熱帶泛濫平原濕地利用和保護過程中重要的生態與環境問題,通過長期野外定位監測:研究自然與人工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過程、結構與功能、以及濕地系統物質循環;探討區域濕地環境演變與驅動機理,開展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的試驗示範,監測重大水利工程對長江中下游濕地系統的環境影響。

建站目標

經過長期的科研觀測積累和建設,將該站建成四大基地:亞熱帶泛濫平原濕地資源環境、生態要素長期監測基地,濕地農業生態領域的研究與示範推廣基地,區域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發與示範基地,濕地生態領域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科普教育基地。

設施條件

站內試驗觀測場地7.5畝,試驗生活樓面積350m2,床位11張,水電交通便利,具基本工作生活條件。
站內設定了氣象水文土壤生物等因素的長期定位觀測系統,實驗室能進行常規理化分析測試。

科研項目

小港站為依託,開展的科研項目有:國家基金2項、國家部委項目4項、院省項目6項、所項目2項。近幾年來,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地下水監測重點站項目在維持該站日常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