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歷史考古研究系列: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歷史考古研究系列: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

作者:姜芃,1950年出生於天津,在北京接受國小和中學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間下鄉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接受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82年獲得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史學理論研究》雜誌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歷史考古研究系列: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
  • 內容一:作者簡介
  • 內容二:內容簡介
  • 內容三:目錄
  • 章節數:11
  • 出版社:未知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史學理論和法國史、加拿大史。代表作為《加拿大文明》(主編、作者)、《西方史學的理論和流派》(主編、作者)和《文明理論》(合著)等,以及論文三十餘篇。

內容簡介

世紀之交,西方史學發生了兩次重要轉折。一次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後現代主義的出場,它催生了新史學分支學科和新研究視角的出現,這些新學科包括歷史人類學、微觀史學、女性主義史學、後殖民主義史學以及環境史學等;90年代前後,冷戰的結束、蘇聯的解體、全球化在經濟和移民方面給世界帶來的變化、種族衝突和恐怖主義等,又一次調整了西方史學的研究視角,重新把政治和經濟因素以及世界巨觀的發展格局提上歷史研究的日程,從而催生了文明史、全球史、新文化史和跨文化的比較研究等。《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歷史考古研究系列: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的各章節正是從多個角度反映了世紀之交西方史學的這些變化。這些章節的主題是後現代歷史哲學與海登·懷特的元史學研究、社會史學的身份認同及其型式、歷史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實踐中的歷史人類學——《蒙塔尤》、全球化與全球史學、跨文化研究的話語——關於歷史思維的討論、心智史學、環境史學、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影視史學、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學派的歷史理論、後殖民主義與後殖民史學。作者從史學理論和方法論的角度對世紀之交西方史學的轉折和最新變化進行了介紹和評析。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後現代歷史哲學與海登·懷特的元史學研究
第一節 關於“敘事主義的歷史哲學”
第二節 對“元史學”的解讀
第三節 圍繞懷特“元史學”含義的爭論
第四節 “元史學”要義的兩個層面
第二章 社會史學的身份認同及其型式
第一節 問題的緣起
第二節 社會史學以民為本
第三節 “新文化史”的社會史屬性
第四節 社會史學發展中的多樣性(上)
第五節 社會史學發展中的多樣性(下)
第六節 實踐理論和實踐中的史學
第七節 轉向但不偏向
第三章 歷史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 歷史人類學的產生
第二節 歷史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第三節 中國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第四章 實踐中的歷史人類學——《蒙塔尤》
第一節 人類學、歷史人類學和歷史人種志
第二節 歷史學與人類學的聯繫、區別及互補性
第三節 《蒙塔尤》一書的人類學視角和方法
第四節 對歷史人類學方法的評述
第五章 全球化與全球史
第一節 “全球化”及其理論
第二節 全球史觀
第三節 全球史研究的特點
第四節 通史類全球史中的文明比較研究
第六章 跨文化研究的話語——關於歷史思維的討論
第一節 跨文化研究產生的時代和學術背景
第二節 歷史思維問題的提出
第三節 有關歷史意識的討論(1994-1995年)
第四節 關於“中國與西方的歷史思維”
第五節 對跨文化研究話語的思考
第七章 心智史學
第一節 心智史的早期發展
第二節 “新心智史”
第三節 “當代心智史”
第四節 多米尼克·拉卡普拉的心智史研究
第五節 全球化語境下的心智史
……
第八章 環境史學
第九章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影視史學
第十章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學派的歷史理論
第十一章 後殖民主義與後殖民史學
參考文獻

部分內容

第一,歷史存在問題。歷史存在屬於歷史的本體論問題。後現代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海登·懷特,不承認有作為歷史事實的“過去”的存在。不存在作為具有解釋性的整體意義上的歷史事實(historical fact),因此也就無所謂對歷史事件的客觀解釋。懷特認為,通常說的“歷史事實”涉及的是真假問題(true或者false),它包含了作者的一種判斷,即認為它為真或為假。當提到“事實是……”或“事實上……”的時候,這只能是言說者的主觀認識,在其他的言說者看來,未必如此。因此,關於歷史事實的存在的討論只有放在語言的範圍內才有意義。如果一定要找出某種歷史存在,它只能是作為單個的歷史事件(historical accident),它涉及的是實在還是虛構的問題(real或者fictional)。但是,單個的歷史事件在歷史解釋中毫無用處,因為歷史研究就是要說明許多事件之間的複雜關係,孤單的一個事件顯然無法履行這種認識功能。比如,1789年7月14日在巴黎是否真的發生了一場革命,因為它完全是由許多單個事件,比如公民集會、圍攻巴士底獄、釋放犯人等構成的。但是,當使用“革命”一詞時已經包含了對這些歷史行為的“解釋”,而這種解釋需要以一定的方式來連線相關的一系列事件。不同的解釋者往往會選擇不同的連線方式來加以解釋,這種連線方式代表了一定的主觀傾向性。由於過去不復存在,歷史事件不可重複,無法用經驗的方法研究,只能依靠歷史解釋,而且對歷史事件的解釋本身因其無法證明而無所謂高下之分。因而,說一種解釋是事實,另一種解釋不是事實,這種說法本身就不可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