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學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術彙刊:文藝理

《中國社學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術彙刊:文藝理論譯叢(套裝全2冊)》創刊於1957年,是一本介紹國外美學及文藝理論古典著作,古代文學流派及重要作家相關材料的不定期刊物。本套書將其匯為一編,共上、下兩卷,以饗讀者。上卷主要介紹了古典美學理論著作,以及希臘羅馬時代著名的有關文藝理論的論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社學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術彙刊:文藝理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頁數:924頁
  • 開本:16
  • 定價:118.00
  •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0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479067, 7802479061
  • 品牌: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社學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術彙刊:文藝理論譯叢(套裝全2冊)》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文藝理論譯叢(第一期)
美之根源及性質的哲學的研究
“美的”與“美”
美的分析論
論美為理念,即理性與感性的統
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學理論
論戲劇藝術(上)陸達成
關於現實主義創作的理論(選譯)
資料
編後記

文藝理論譯叢(第二期)
詩學
論崇高
詩藝
埃斯庫羅斯和歐里庇得斯的爭辯——摘自喜劇“蛙”
談談“詩人叢書”
論戲劇藝術(下)——給我的朋友格里姆先生
契訶夫書信選錄
契訶夫文學語錄
資料
編後記

文藝理論譯叢(下)
文藝理論譯叢(第三期)
論俗語
維護和發揚法蘭西語言(節譯)
法語詩藝簡篇——給阿台貢比教堂堂長亞爾封斯·德爾賓尼
“法蘭西亞德”序(1572)
為詩一辯
司鐸和神甫論騎士小說和戲劇——摘自“堂·吉訶德”上卷
普希金論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1860年1月10日為貧苦文學家
學者救濟協會而作的公開講演)
紀念莎士比亞誕生三百周年
萬般苦惱——評格利鮑耶陀夫的“聰明誤”和莫納霍夫的紀念演出,1871年11月
“小說”
喬治·桑和福樓拜的文學論爭書信
高爾基書信選譯
編後記

文藝理論譯叢(第四期)
漢堡劇評
繪畫論
致法蘭西學院書(選譯)
關於喜劇
什麼是古典作家
莎士比亞戲劇集序言李賦寧
悲劇批評的基礎
英雄詩及詩的自由——歌劇“純潔之國與人之墮落”(1677)
貴族之家——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
編後記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術彙刊》編後記

文摘

美之根源及性質的哲學的研究
[法]狄德羅
在開始美之起源這一困難的研究以前,我和一切對美有過著作的作家一樣,首先注意到人們談論得最多的東西、每每注定是人們知道得很少的東西,而美的性質就是其中之一。人人都討論美、稱讚自然作品的美,要求藝術的製作要美、隨時對這一性質加以肯定或否定;但若問一問最精賞鑒的人們什麼是美的根源、性質、明確的概念、真正的觀念、精確的定義;它是絕對的抑或是相對的東西;有沒有永恆不變的美、作為低級的美的準尺和模型,抑或美的事物也只是一時的風尚;那么立即可以看到人們所見各有不同,一些人自承無知,一些人乾脆懷疑。幾乎所有的人都同意有美,並且只要哪兒有美,就會有這許多人強烈感覺到它,而知道什麼是美的人竟如此其少,這是怎么回事呢?
為了使這些困難得到解決,假如可能解決的話,我們將以闡明一些關於美寫得較好的著者的不同見解開始,然後對這一主題提出我們的意見,最後,以人類悟性及其對此處所牽涉的問題的作用之一般考察,作本文的結束。
柏拉圖關於美,曾寫過兩篇對話:斐都篇與大希皮亞斯篇,在後一篇中,與其說他在教導什麼是美,毋寧說他在教導什麼是不美;在前一篇中,他談美少而談人對美天然的愛好多。在大希皮亞斯篇,無非要困惑一個自矜聰明的人;而在斐都篇則不過是和一個朋友在一個優雅的地方度過一些適意的時光。

後記

在去年第二期上我們就曾說到,本刊今年要以現實主義理論為中心,按不同時代的論著分期介紹。這一期就是介紹的開始。
因為現實主義是現在文藝理論上頗有爭論的基本問題之一,而現實主義的起源和發展又是現實主義問題中意見分歧的主要之點,我們要按不同時代來分期介紹有關的文藝理論,就是想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一點參考資料。
本期是以希臘羅馬時代著名的有關文藝理論的論著作為主要內容。希臘羅馬時代是否有現實主義呢?固然有留下來的文學作品可以作為主要的探討的物件,而本期所介紹的這些理論文章,也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亞理士多德的“詩學”,是希臘時代最有名的文藝理論著作,也是希臘時代最好的文學創作的經驗總結,這是我們所熟知的。“詩學”中的基本論點的模擬說,雖是承繼前人的論點,但是比之前人(就我們所知道的來說)卻是更切實地、系統地、因此更深刻地論究了文學模仿人生的意義,也提出了更豐富的論點。所論文學模仿人生的認識論的根源,文學的基本特點,以及文學的各種類之間的區別,悲劇中事件和人物——人物的行為和性格的關係等等,都是較為深入的。如說,“人們最初的知識就是從摹擬得來的”;“我們所以看見逼真的摹擬感到愉快,就因為我們一面看,一面在求知、在推理”。又如論文學對歷史的區別時,他說:“兩者的差別在於一敘述已發生的事,一敘述可能發生的事。因此,詩較歷史更富於哲學意味,價值也較高;因為詩敘述有一般性的事,歷史則敘述個別的事。”

序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成立50多年來,湧現出一批學貫中西、博通古今的著名學者,也出版了諸多可以預期傳世的學術力著。2003年,我在為慶祝文學研究所成立50周年而編選的《文學研究所學術文選》前言中對此有所描述。當然,那還只是一部50年論文選集,而現在擺在讀者面前的這套《文學研究所學術彙刊》則是50年的論著輯要。第一輯主要收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文學研究所同仁集體編著譯介的著作,凡7種30冊,可與《文學研究所學術文選》相得益彰,從整體上展現文學研究所50多年來學術研究的風貌。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風起雲湧,波及到學術界,就是各種形式的學術論爭此起彼伏。譬如1954年開始的關於《紅樓夢》和陶淵明的大討論,1955年開始的關於《琵琶記》、李煜及其詞的大討論,1958年關於“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的大討論,1959年關於蔡文姬和《胡笳十八拍》的論爭以及關於詩歌形式的大討論,1960年前後展開的“關於文學上的共鳴問題和山水詩問題的討論”,以及關於題材問題的大討論等,都在共和國初期的學術探索中留下可資記憶的足跡。一在這些學術論爭中,文學研究所始終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為了更好地主導這些學術活動,當時的老所長何其芳同志曾提出在第二、第三個五年計畫的十年內全所要完成七項任務,包括:研究我國當前文藝運動中的問題,經常發表評論,並定期整理出一些資料;研究並編出一部包括新的研究成果和少數民族文學的多卷本中國文學史;編選出一些中國文學的選集和有關文學史的參考資料;在外國文學方面,研究各主要國家的文學,並將研究成果按照時代編出一些論文集,作為將來編寫外國文學史的準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