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協同再生對策研究

中國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協同再生對策研究

《中國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協同再生對策研究》是2009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撫英。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協同再生對策研究
  • 作者劉撫英
  • ISBN:978-7-5641-1623-1
  • 頁數:272 頁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04-30
  • 開本:16
  • 字數:286千
概況,內容提要,目 錄,

概況

書號:978-7-5641-1623-1
作者:劉撫英
出版時間:2009-04-30
開本:16
頁數:272 頁
字數:286千

內容提要

本書以中國礦業城市為背景研究了工業廢棄地更新利用的系統對策。在提出了工業廢棄地概念,剖析其產生原因並對其進行分類的基礎上,分析指出了目前國內工業廢棄地再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通過建立工業廢棄地系統模型並對系統特徵進行分析,依據協同學理論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協同再生”的觀點,構建了由系統協同再生的目標體系與運行機制,土地更新利用的框架、模式與程式以及工業廢棄地場地與設施再生方法等共同構成的系統協同再生的研究結構。本書圖文並茂,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對於建築學、城市規劃、景觀學、生態學等相關學科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師生和研究人員以及城市國土資源、城市規劃等行政主管部門針對工業廢棄地再生的設計、研究和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 錄

1 緒論 1
1.1 問題的提出 1
1.1.1 礦業城市面臨衰退的困境 1
1.1.2 工業廢棄地作為礦業城市危機和復興的雙重載體 2
1.2 相關研究綜述 5
1.3 研究的內容與方法 10
1.3.1 研究的內容 10
1.3.2 研究的方法 11
1.4 研究架構 11
2 背景解讀——中國礦業城市概況 13
2.1 礦業城市的界定與分類 14
2.1.1 礦業城市的界定 14
2.1.2 礦業城市的分類 16
2.2 礦業城市的地區分布 17
2.3 礦業城市的空間結構 19
2.3.1 礦業城市空間結構特徵 19
2.3.2 礦業城市空間結構類型 20
2.4 礦業城市的形成與發展 22
2.4.1 礦業城市的形成 22
2.4.2 礦業城市的發展演化 26
2.5 礦業城市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 28
2.5.1 存在問題 28
2.5.2 發展對策 30
3 中國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的基本問題 34
3.1 工業廢棄地的概念 34
3.1.1 工業廢棄地定義 34
3.1.2 與相近概念比較 34
3.2 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產生原因 37
3.2.1 主導產業衰退 37
3.2.2 工業企業區位轉移 40
3.2.3 沿用資源生產技術方法 44
3.3 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分類與特徵 47
3.3.1 煤炭型工業廢棄地 48
3.3.2 油氣型工業廢棄地 56
3.3.3 金屬與非金屬型工業廢棄地 58
3.4 工業廢棄地更新利用中的主要問題 64
3.4.1 利益偏好與衝突 64
3.4.2 法規政策滯後與缺位 68
3.4.3 發展模式單調趨同 71
4 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系統協同再生理論框架 75
4.1 工業廢棄地系統及特徵 75
4.1.1 工業廢棄地系統 75
4.1.2 工業廢棄地系統特徵 80
4.2 協同再生理論觀點的提出 82
4.3 協同再生的基礎理論——協同學 83
4.3.1 協同學理論的起源 83
4.3.2 協同學的基本概念與原理 84
4.3.3 協同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88
4.4 工業廢棄地系統協同再生的研究結構 90
5 工業廢棄地系統協同再生目標與機制 92
5.1 系統協同再生的目標 92
5.1.1 子系統發展進化目標 92
5.1.2 子系統協同目標 93
5.2 系統協同再生的運行機制 95
5.2.1 土地更新利用主導機制 95
5.2.2 土地復墾經營管理機制 101
5.2.3 土地更新利用經濟運行機制 104
5.2.4 人員就業安置與社會保障機制 107
6 工業廢棄地土地更新利用框架、模式與程式 111
6.1 工業廢棄地土地更新利用框架 111
6.1.1 環境子系統協同再生的隱喻序參量——生態系統進化 111
6.1.2 經濟子系統協同再生的隱喻序參量——產業結構最佳化 112
6.1.3 社會子系統協同再生的隱喻序參量——社會利益維繫 114
6.1.4 系統整體進化的隱喻序參量——發展循環經濟 115
6.2 “生態系統進化”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 118
6.2.1 生態恢復模式 118
6.2.2 次生濕地維護模式 122
6.3 “產業結構最佳化”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 126
6.3.1 接續替代型工業模式 126
6.3.2 都市型工業模式 129
6.3.3 都市農業模式 131
6.3.4 文化產業模式 134
6.3.5 房地產開發模式 137
6.3.6 複合型旅遊業開發模式 138
6.4 “社會利益維繫”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 145
6.4.1 城市公共設施模式 145
6.4.2 城市公共開放空間模式 147
6.5 “發展循環經濟”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生態
產業園 150
6.6 工業廢棄地土地更新利用實施程式 155
7 工業廢棄地場地與設施再生方法 159
7.1 大地藝術創作 159
7.1.1 大地藝術的發展歷程 159
7.1.2 大地藝術套用於工業廢棄地改造 161
7.2 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 162
7.2.1 工業遺產保護的發展回顧 162
7.2.2 工業遺產的構成 167
7.2.3 工業遺產保護性再利用的層級及模式 169
7.2.4 我國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上的工業遺產資源 175
7.2.5 我國工業遺產資源的認定和分級 177
7.3 景觀重構——後工業景觀設計 179
7.3.1 後工業景觀的概念 179
7.3.2 後工業景觀的設計思想與方法 179
7.4 舊工業建築改造利用 186
7.4.1 剛性模式 186
7.4.2 內部重構模式 187
7.4.3 外向拓展模式 189
7.4.4 組合模式 191
7.5 污染場地清理 193
8 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土地更新利用案例研究 196
8.1 案例研究程式與方法 196
8.2 案例研究1——唐山市古冶區林西礦區工業廢棄地
更新利用 198
8.2.1 唐山市古冶區城區概況分析 198
8.2.2 林西礦區工業廢棄地系統分析 203
8.2.3 林西礦區工業廢棄地土地更新利用模式選擇 206
8.2.4 林西礦區工業廢棄地土地更新利用經濟對策 210
8.2.5 林西礦區人員安置對策建議 211
8.3 案例研究2——徐州市九里湖周邊地區工業廢棄地
更新利用 212
8.3.1 徐州市九里區城區概況 212
8.3.2 徐州市九里湖周邊地區工業廢棄地系統分析 214
8.3.3 九里湖周邊地區土地適宜性分析 220
8.3.4 九里湖周邊地區工業廢棄地更新利用對策 227
結語 234
參考文獻 236
附錄A 德國魯爾區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考察報告 248
附錄B 徐州市九里湖周邊地區調研資料清單 259
後記 261
作者簡介 26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