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2021年第26期)》是202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研究(2021年第26期)
- 作者:周曉虹、謝曙光
- 出版時間:2021年3月1日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0180610
《中國研究(2021年第26期)》是202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研究(2021年第26期)》是202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1內容簡介 半個世紀以來,發端于海外的中國研究已從社會科學的邊緣走向這一知識體系的中心,由西方學人獨步的學術論域成為包括中國學者在內的全球學人...
嚴濟慈(1901年1月23日—1996年11月2日),男,譜名澤榮,學名寓慈、濟慈,字華庭、慕光,號子祥、廠佛、岸佛,生於浙江東陽,九三學社社員,物理學家、教育家,是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工作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和光學儀器研製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研究水晶壓電效應第一人。1923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
2021年11月,獲得全國敬業奉獻模範。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在洛陽市去世,享年96歲。人物生平 1928年3月,李俊賢出生在四川省眉山縣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在李氏族人的資助下,李俊賢得以繼續讀書。1947年8月—1950年8月,李俊賢在四川樂山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現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化學...
李玲,女,漢族,籍貫江蘇,1961年11月出生,擁有武漢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醫療醫藥行業專家。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京東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曾任武漢大學...
2019年10月30日上午,楊煥明院士來到華西醫院,圍繞“以疾病(健康)為基礎的基因組學大數據進展”進行了交流研討。2020年12月2日,多維組學聯合中心在遺傳發育所啟用,楊煥明院士等人為聯合中心揭牌。2021年5月,受聘為南開大學兼職教授 。2024年6月28日,參加的電視節目《你好賽先生第二季》播出。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2023年當選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 ;2023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 院士。黃曉軍主要從事造血幹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血液惡性腫瘤等臨床方向研究 。人物經歷 1964年8月,黃曉軍出生。1987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醫療系。1992年,獲得北京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7年—1998年,在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
1951年5月,徐光憲經先期回國的唐敖慶推薦,受聘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擔任副教授,同時還兼任燕京大學化學系副教授,開始著手培養量子化學和絡合物化學方面的研究生。1952年9月,教育部對全國高等院校進行調整時,徐光憲和高小霞很幸運未被調整,繼續留在北京大學任教;9月10日,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4年暑期,徐光憲與唐敖慶、...
1955年,考入浙江大學機械製造專業。1960年9月,從浙江大學畢業,分配到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下屬研究所工作專業是機械製造,單位派他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進修兩年。1963年5月,接受了研製測量核爆炸衝擊波壓力自記儀的任務,並擔任組長。1964年6月,林俊德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核子彈在...
劉文清主要從事過超短脈衝雷射器、雷射遙感、雷射散射成像、新型環境監測儀器、有害痕量氣體光學與光譜學監測技術、環境監測儀器的研製與研究工作。人物經歷 70年代,高中畢業後,在一家國有小企業當了五年的鉗工。1975年9月,劉文清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就讀於光學與雷射專業。1978年11月,大學本科畢業後分配...
1946年5月,研究生畢業,留北京大學地質系任助教,後晉升為講師。1952年,參加北京地質學院建院並任教,創建了中國高校第一個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1979年,在加拿大國際長遠能源會議上即席發言,糾正了聯合國一位能源專家關於中國煤炭儲量、產量等的錯誤提法。該專家還搞兩個中國,楊起發現在他的文字報告中把台灣稱為...
2021年10月,原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被授予“2021年上海市工人先鋒號”稱號。科研成就 科研方向 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致力於重大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創新發展病原學、流行病學、免疫學和疫苗學理論,突破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免疫防治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發再發傳染病研究國際合作,...
1952年,陳文新畢業於武漢大學;1958年,在蘇聯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獲副博士學位;1959年,學成回國後,進入北京農業大學從事教學和農業科研工作;1982年-1983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做訪問學者;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文新一直從事土壤微生物學與細菌分類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2021年10月7日,陳文新院士在...
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12月,擔任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院長(至2002年4月)。2002年4月,擔任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科技委主任。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2年9月,當選為清華大學天津校友會第八屆理事會會長。2018年7月25日,陳念念赴甘肅北山調研指導工作。2021年12月21日,中國核工業功勳獎章...
2021年9月14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與煙臺大學在西北高原所舉行科教戰略及研究生聯合培養合作協定簽署儀式。2023年8月29日,玉樹藏族自治州與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榮譽表彰 2019年11月26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入選2019年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名單。2022年3月,...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漢族,生於北平(今北京市),無黨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無黨派人士的傑出代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被...
2020年3月慕思攜手中國睡眠研究會共同發布《2020全民宅家期間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探索重大健康危機事件之下國民身心健康狀況與睡眠的內在關係。《2021運動與睡眠白皮書》2021年,中國睡眠研究會和慕思寢具、keep聯合發布了《2021運動與睡眠白皮書》,深度挖掘運動與睡眠之間的關係,同時解答如何依靠運動改善睡眠,如何運用睡眠...
吳蓓麗,女,1979年1月出生於河南南召,原籍江蘇吳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吳蓓麗於2001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畢業;2006年獲得清華大學生物物理學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至2011年在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1年回國後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
1998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校慶20周年,劉嘉麒代表畢業的1.4萬名研究生在大會上發言。1999年06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受聘南開大學講座教授。2018年,受聘河北地質大學特聘教授。2021年,被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
2021年2月,任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GF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 2022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1] 2023年8月,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6] 張阿漫 主要成就 播報 編輯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張阿漫創立了氣泡統一方程,用數學語言描述了自然界氣泡運動的基本規律,解決了不同源、不同尺度和...
2021年3月,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掘成果首次對外公布,挖掘出土黃金面具、青銅器、大型象牙等珍稀文物。截至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中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個坑中發現有象牙。3月21日,三星堆考古“上新”繼續進行中,4號坑一根重達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截至2024年...
“金融科技監管與銀行高息攬“儲”——基於理財產品視角” 論文《財貿經濟》 2021年第11期 “有備無患”還是“本末倒置”——普惠金融政策與中小企業金融資產配置”論文《財貿經濟》2021-07-06 “普惠金融對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影響及機制分析” 論文《當代財經》2020年第1期 “區塊鏈與銀行的融合能否可以破解...
根據2021年4月中國農業大學校友會網站顯示,陸寶麟先後獨立或與人合作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著有專著10部,並主編了《醫學昆蟲學》《中國重要醫學動物鑑定手冊》《中國重要醫學昆蟲分類與鑑別》等8種專業書籍,還參加了中國國外5部專著的編寫工作。學術交流 陸寶麟先後作為訪問學者,多次出訪美國、英國...
1939年—1946年,任華西協合大學生物系教授。1946年—1947年,赴美國講學,被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聘為名譽研究教授。1947年—1950年,繼任華西協合大學生物系教授。1950年—1951年,任燕京大學生物系主任。1951年—1953年,任華西大學校長。1953年—1976年,任四川醫學院院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