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青文庫:豬頭琴》是中國知青文庫之一,《中國知青文庫:豬頭琴》講述了蔡五雞出去當兵幾年,回來時就已改了名字。蔡五雞向村人解釋,名字是部隊上的首長給改的,部隊首長說五雞這名字太奇怪,也不符合革命軍人形象,就讓他改叫武軍,武裝的武,軍人的軍,蔡武軍。但蔡莊人還是覺得五雞好,叫起來順口。劉蘇則說,武軍這兩個字放到一起有些多餘,既然是軍人,自然有武裝,武裝的軍人,不僅重複也牽強,倒不如蔡五雞自然,也更具鄉土氣。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知青文庫:豬頭琴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451頁
- 開本:32
- 作者:王松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武漢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知青文庫:豬頭琴》是作者的一本隨筆集,全書共收錄作者9篇隨筆,講述了作者在下鄉插隊時期所經歷的各種奇聞軼事,反映了那段荒誕歷史現狀以及當時真實的鄉村生活,並從側面反映了作者對那段歷史的反思。全書文字簡練,語句通俗,故事精彩,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王松,男,祖籍北京,現居天津。1975年下鄉插隊。1977後12月參加“文革”後第一屆高考,考入天津師範大學數學系。曾做過教師、編輯、導演等。現為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天津市作協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在國內各大文學期刊發表大量中長篇小說。出版長篇小說單行本十餘部,中篇小說集《陽光如煙》、《雙驢記》、《王松作品集》(四卷)等數部。作品被廣泛轉載並多次在國內獲各種文學獎項。另創作有大量的喜劇小品、相聲、歌詞及影視劇本等文藝作品,其中數部在國內獲獎。
圖書目錄
豬頭琴
飛啊飛
哭麥
葵花引
牛皮吊
秋鳴山
事跡
雙驢記
煙盒上的月光
掩骨記
後記
飛啊飛
哭麥
葵花引
牛皮吊
秋鳴山
事跡
雙驢記
煙盒上的月光
掩骨記
後記
後記
我一向認為,我的知青題材小說,並不是對那段插隊經歷的書寫,而是寫由那段經歷生髮的故事。這與書寫那段經曆本身完全是不同的兩回事。如果問一百個曾經插過隊的人,也許只會有十種對那段生活的感觸。這是因為,經過幾十年的歲月打磨和記憶攪拌,關於這段極為特殊的人生經歷,大家已漸漸形成一種公共話語。這種公共話語也影響了親歷者的自身。每當說起這段經歷,絕大多數親歷者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用這種公共話語來講述當年的那段生活。於是漸漸的,那段生活也就成為一種集體經驗和集體記憶。
其實這種現象很可怕。
在今天,如果問80後的年輕人,或許還會有人知道“插隊”、“知青”這樣的詞,因為當年的知青如果年齡小或結婚晚,他們的孩子還有可能是80後。我的女兒就是這樣的年齡。而如果問到90後的年輕人,則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插隊知青是怎么回事了。如果當年的親歷者再用一種集體記憶將這段生活的真相覆蓋,也許就要真被歷史塵封起來,直到若干年後變成化石被考古。幸好還有另外的百分之十。這極少的親歷者,他們還保留著極為珍貴的個體記憶和個體經驗。我也正是尋找到了這種個體的記憶和經驗,才生髮出這樣一些小說。
曾經有人說,真正書寫那段知青生活的時代還沒有到來,再過若干年,或許知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才有可能真正真實客觀地將他們前輩的那段經歷寫出來。我不同意這種觀點。知青插隊這段獨特的歷史,不同於其他歷史事件,可以藉助問接的經驗去了解。插隊經歷是無法想像的,只有親歷者才會知道當時最真實的感受。這種感受,沒有經歷過的人藉助任何間接的手段都無法獲取。我這樣說似乎有些絕對,但確實如此。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所謂知青題材的小說或影視作品,作者顯然從未插過隊,有的作者甚至是當年知青大返城以後才出生的。不要說他們寫的知青生活是否真實,他們筆下的知青,想的事情本身就不對,根本不是知青的思維方式。所以,這樣的小說或影視作品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我的一部小說曾被拍成膠片電影,後來雖然沒有上院線,影響卻很大,還獲了一些國內和國際的大獎。但我看了這部影片,立刻就斷定這個編劇沒有插過隊,其中添加的一些細節在當時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我說,真正書寫知青題材的小說,如果沒有插隊經歷的人是很難完成的。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這一代有知青經歷的作家將來有一天隨風而去,就再也沒有人能寫知青小說了。至少,我覺得,應該將知青的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留給後人。
這也是我寫知青題材小說的目的之一。
其實這種現象很可怕。
在今天,如果問80後的年輕人,或許還會有人知道“插隊”、“知青”這樣的詞,因為當年的知青如果年齡小或結婚晚,他們的孩子還有可能是80後。我的女兒就是這樣的年齡。而如果問到90後的年輕人,則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插隊知青是怎么回事了。如果當年的親歷者再用一種集體記憶將這段生活的真相覆蓋,也許就要真被歷史塵封起來,直到若干年後變成化石被考古。幸好還有另外的百分之十。這極少的親歷者,他們還保留著極為珍貴的個體記憶和個體經驗。我也正是尋找到了這種個體的記憶和經驗,才生髮出這樣一些小說。
曾經有人說,真正書寫那段知青生活的時代還沒有到來,再過若干年,或許知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才有可能真正真實客觀地將他們前輩的那段經歷寫出來。我不同意這種觀點。知青插隊這段獨特的歷史,不同於其他歷史事件,可以藉助問接的經驗去了解。插隊經歷是無法想像的,只有親歷者才會知道當時最真實的感受。這種感受,沒有經歷過的人藉助任何間接的手段都無法獲取。我這樣說似乎有些絕對,但確實如此。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所謂知青題材的小說或影視作品,作者顯然從未插過隊,有的作者甚至是當年知青大返城以後才出生的。不要說他們寫的知青生活是否真實,他們筆下的知青,想的事情本身就不對,根本不是知青的思維方式。所以,這樣的小說或影視作品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我的一部小說曾被拍成膠片電影,後來雖然沒有上院線,影響卻很大,還獲了一些國內和國際的大獎。但我看了這部影片,立刻就斷定這個編劇沒有插過隊,其中添加的一些細節在當時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我說,真正書寫知青題材的小說,如果沒有插隊經歷的人是很難完成的。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這一代有知青經歷的作家將來有一天隨風而去,就再也沒有人能寫知青小說了。至少,我覺得,應該將知青的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留給後人。
這也是我寫知青題材小說的目的之一。
序言
40多年前,中國的大地上發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波瀾壯闊”四個字,不是我特意選用的形容詞,而是當午的習慣說法,廣播裡這么說,報紙的通欄大標題里這么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當年還是毛澤東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是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入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
這一說法,也不是我今天的特意強調,而是天天在我們耳邊一再重複宣傳的話,以至於老知青們今天聚在一起,講起當年的話語,憶起當年的情形,唱起當年的歌,仍然會氣氛熱烈,情緒激烈,有說不完的話。
說“波瀾壯闊”,還因為就是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和召喚之下,1600多萬大中城市畢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奔赴農村,奔赴邊疆,奔赴草原、漁村、山鄉、海島,在大山深處,在戈壁荒原,在兵團、北大荒和西雙皈納,開始了這一代人艱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
講完這一段話,我還要作一番解釋。首先,我們習慣上講,中國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有1700萬,我為什麼用了1600萬這個數字。其實,1700萬這個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的權威統計,應該沒有錯。但是這個統計,是從1955年有知青下鄉這件事開始算起的。研究中國知青史的中外專家都知道,從1955年到1966年“文革”初始,十多年的時間裡,全國有100多萬知青下鄉,全國人民所熟知的一些知青先行者,都在這個階段湧現出來,宣傳開去。而發展到“文革”期間,特別是1968年12月21日夜間,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發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掀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那個年頭,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且落實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不過夜”。於是乎全國城鄉迅疾地行動起來,在隨後的10年時間裡,有1600萬知青上山下鄉。而在此之前,知識青年下鄉去,習慣的說法是下鄉上山。我最初到貴州山鄉插隊落戶時,發給我們每個知青點集體戶的那本小小的刊物,刊名也是《下鄉上山》。在大規模的知青下鄉形成波瀾壯闊之勢時,才逐漸規範成“上山下鄉”的統一說法。
我還要說明的是,1700萬知青上山下鄉的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根據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的實際數字統計的,比較準確。但是這個數字仍然是有爭議的。
為什麼呢?
因為國務院知青辦統計的是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數字,沒有統計千百萬回鄉知青的數字。回鄉知青,也被叫作本鄉本土的知青,他們在縣城中學讀書,或者在縣城下面的區、城鎮、公社的中學讀書,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他們讀到國中畢業,照樣可以考高中;他們讀到高中畢業,照樣可以報考全國各地所有的大學,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樣,不會因為他們畢業於區級中學、縣級中學不允許他們報考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武大、南大。只要成績好,名牌大學照樣錄取他們。但是在上山下鄉“一片紅”的大形勢之下,大中城市的畢業生都要匯入上山下鄉的洪流,本鄉本土的畢業生理所當然地也要回到自己的鄉村里去。他們的回歸對政府和國家來說,比較簡單,就是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寨上去,回到父母身邊去,那裡本來就是他們的家。
這一說法,也不是我今天的特意強調,而是天天在我們耳邊一再重複宣傳的話,以至於老知青們今天聚在一起,講起當年的話語,憶起當年的情形,唱起當年的歌,仍然會氣氛熱烈,情緒激烈,有說不完的話。
說“波瀾壯闊”,還因為就是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和召喚之下,1600多萬大中城市畢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奔赴農村,奔赴邊疆,奔赴草原、漁村、山鄉、海島,在大山深處,在戈壁荒原,在兵團、北大荒和西雙皈納,開始了這一代人艱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
講完這一段話,我還要作一番解釋。首先,我們習慣上講,中國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有1700萬,我為什麼用了1600萬這個數字。其實,1700萬這個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的權威統計,應該沒有錯。但是這個統計,是從1955年有知青下鄉這件事開始算起的。研究中國知青史的中外專家都知道,從1955年到1966年“文革”初始,十多年的時間裡,全國有100多萬知青下鄉,全國人民所熟知的一些知青先行者,都在這個階段湧現出來,宣傳開去。而發展到“文革”期間,特別是1968年12月21日夜間,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發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掀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那個年頭,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且落實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不過夜”。於是乎全國城鄉迅疾地行動起來,在隨後的10年時間裡,有1600萬知青上山下鄉。而在此之前,知識青年下鄉去,習慣的說法是下鄉上山。我最初到貴州山鄉插隊落戶時,發給我們每個知青點集體戶的那本小小的刊物,刊名也是《下鄉上山》。在大規模的知青下鄉形成波瀾壯闊之勢時,才逐漸規範成“上山下鄉”的統一說法。
我還要說明的是,1700萬知青上山下鄉的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根據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的實際數字統計的,比較準確。但是這個數字仍然是有爭議的。
為什麼呢?
因為國務院知青辦統計的是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數字,沒有統計千百萬回鄉知青的數字。回鄉知青,也被叫作本鄉本土的知青,他們在縣城中學讀書,或者在縣城下面的區、城鎮、公社的中學讀書,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他們讀到國中畢業,照樣可以考高中;他們讀到高中畢業,照樣可以報考全國各地所有的大學,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樣,不會因為他們畢業於區級中學、縣級中學不允許他們報考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武大、南大。只要成績好,名牌大學照樣錄取他們。但是在上山下鄉“一片紅”的大形勢之下,大中城市的畢業生都要匯入上山下鄉的洪流,本鄉本土的畢業生理所當然地也要回到自己的鄉村里去。他們的回歸對政府和國家來說,比較簡單,就是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寨上去,回到父母身邊去,那裡本來就是他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