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動員型災害治理-(:以地震為例)

中國的動員型災害治理-(:以地震為例)

《中國的動員型災害治理-(:以地震為例)》是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的動員型災害治理-(:以地震為例)
  • 作者:彭林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6523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的動員型災害治理:以地震為例》聚焦自然災害治理這個兼具超常規和常態化色彩的公共治理領域,分析動員是如何被嵌入災害治理過程的不同環節、不同層次之中,又如何對具體的災害治理結果產生影響,進而探析動員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如何在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條件下保持活力。
  《中國的動員型災害治理:以地震為例》的實證分析聚焦地震這個特定的災害類型,採用案例比較法,選取1949年以來的四場破壞性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1988年瀾滄—耿馬地震、1996年麗江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及其觸發的抗震救災行動進行對比分析。這四場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遇的破壞性強的震害,其抗震救災行動也代表了我國地震災害治理的不同發展階段,能夠更清晰地呈現動員體制同災害治理結合機制和結合模式的變化特點。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案例選擇與研究方法
第二節 動員體制變化與中國國家轉型
第三節 動員與動員型治理
一 如何定義動員
二 動員型災害治理模式
三 如何解釋中國災害治理模式變化
四 正文結構
第二章 唐山地震:主動動員模式的高潮和轉折
第一節 “69號檔案”和“海城經驗”:主動動員模式的確立
第二節 “漏報”:主動動員模式的內在風險
第三節 城市災害對傳統災害管理的整體挑戰
第四節 “跨時代”的重建:動員的延續與變化
第三章 瀾滄-耿馬地震:應急管理的崛起與大眾動員的延續
第一節 “雙重轉型”與大眾動員模式的不均衡衰落
一 地震工作“大整頓”與主動動員模式的衰落
二 農村經濟改革對大眾動員模式的衝擊
第二節 瀾滄-耿馬地震
一 從“群測群防”到“內緊外松”
二 應急預案的發展與抗震動員自動啟動機制
三 震後重建:籌資壓力與大眾動員的延續
四 動員新資源
第三節 “雙重轉型”與多種動員模式並存
第四章 麗江地震:國家後撤與大眾動員模式“重新抬頭”
第一節 災害治理結構碎裂化與專業化動員的局限
第二節 國家後撤與涉災財政條件惡化
一 災民自我保障機制的強化
二 中央“卸包袱”與救災分級管理
第三節 麗江地震
一 震後應急管理進一步規範化
二 震後重建:國家財政困難與雲南省內動員
第四節 國家主動後撤與大眾動員模式的持續強勢
第五章 汶川地震:動員形式與內涵的變化
第一節 從“生產自救”轉向“國家主導”
一 “非典”危機與現代危機管理的擴展
二 災害治理的“社會轉向”
第二節 “重新”動員社會與國家擴張
一 社會捐贈動員體系的發展
二 “重新”動員大眾:從農村轉向城市
第三節 汶川地震
一 應急動員進一步正規化和後傾化
二 重建與對口支援的新變化
三 國家動員與社會動員的互動
第四節 汶川的遺產與抗災動員模式的變化
第六章 跨越四十年的抗震動員:比較與討論
第一節 跨越四十年的地震災害治理和抗震動員
第二節 解釋動員模式的變化
一 發展水平提升帶來的複雜影響
二 國家角色定位的變化
三 涉災基礎能力的複雜性
第三節 抗震動員模式變化的複雜性
一 震前備災動員模式的變化
二 震後應急動員模式的變化
三 重建動員模式的變化
第四節 分析與發現
第七章 結語
第一節 動員體制的連貫性與非線性變遷
第二節 中國動員型災害治理模式的獨特性與橫向比較的可能性
附錄1 訪談
附錄2 檔案
附錄3 年鑑、公報、地方志和專業志
附錄4 過往報紙和期刊
附錄5 開放資料庫
附錄6 中國地震災情數據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