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的創造精神
- 作者:坦普爾
- 譯者:陳養正
- ISBN:9787107161155
- 頁數:280
- 定價:52.40元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1
- 裝幀:簡裝本
- 副標題:中國的100個世界第一
內容介紹,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介紹
《中國的創造精神:中國的100個世界第一》從中國豐富多彩的科技遺產中,選擇出在時間上或科學內容上居世界第一的100個事例,以圖文相配的形式作了簡明扼要而又具體生動的介紹。
目錄
一、農業
1.分行栽培和精細鋤地(公元前6世紀)
2.鐵犁(公元前6世紀)
3.高效的馬挽具(公元前4~前3世紀)
4.旋轉揚谷風扇(公元前2世紀)
5.多管(“近代”)條播機(公元前2世紀)
二、天文學和製圖學
6.對黑子作為日象的認識(公元前4世紀)
7.定量製圖學(公元2世紀)
8.太陽風的發現(公元6世紀)
9.墨卡托投影(公元10世紀)
10.赤道式天文儀器(公元13世紀)
三、工程技術
11.噴水盆和駐波(公元前5世紀)
12.鑄鐵(公元前4世紀)
13.雙動活塞風箱(公元前4世紀)
14.曲柄(公元前2世紀)
15.“卡丹懸架”或平衡環(公元前2世紀)
16.鑄鐵煉鋼(公元前2世紀)
17.深井鑽探天然氣(公元前1世紀)
18.帶傳動(或傳動帶)(公元前1世紀)
19.水力(公元1世紀)
20.鏈式泵(公元1世紀)
21.吊橋(公元1世紀)
22.第一台自動控制機(公元3世紀)
23.蒸汽機的基本原理(公元5世紀)
24.魔鏡(公元5世紀)
25.“西門子”煉鋼法(公元5世紀)
26.弓形拱橋(公元7世紀)
27.鏈傳動(公元10世-紀)
28.水下打撈技術(公元11世紀)
四、家庭用品和工業技術
29.漆:最早的塑膠(公元前13世紀)
30.烈性啤酒(米酒)(公元前11世紀)
31.石油和天然氣作燃料(公元前4世紀)
32.紙(公元前2世紀)
33.獨輪車(公元前1世紀)
34.滑動卡尺(公元前1世紀)
35.魔燈(公元2世紀)
36.釣竿繞線輪(公元3世紀)
37.馬鐙(公元3世紀)
38.瓷器(公元3世紀)
39.害蟲的生物防治(公元3世紀)
40.傘(公元4世紀)
41.火柴(公元6世紀)
42.象棋(公元6世紀)
43.白蘭地和威士忌(公元7世紀)
44.機械鐘(公元8世紀)
45.印刷術(公元8~11世紀)
46.紙牌(公元9世紀)
47.紙幣(公元9世紀)
48.“長明”燈(公元9世紀)
49.紡車(公元11世紀)
五、醫學和衛生
50.血液循環(公元前2世紀)
……
六、數學
七、磁學
八、物理學
九、運輸和探索
十、聲音和音樂
十一、戰爭
1.分行栽培和精細鋤地(公元前6世紀)
2.鐵犁(公元前6世紀)
3.高效的馬挽具(公元前4~前3世紀)
4.旋轉揚谷風扇(公元前2世紀)
5.多管(“近代”)條播機(公元前2世紀)
二、天文學和製圖學
6.對黑子作為日象的認識(公元前4世紀)
7.定量製圖學(公元2世紀)
8.太陽風的發現(公元6世紀)
9.墨卡托投影(公元10世紀)
10.赤道式天文儀器(公元13世紀)
三、工程技術
11.噴水盆和駐波(公元前5世紀)
12.鑄鐵(公元前4世紀)
13.雙動活塞風箱(公元前4世紀)
14.曲柄(公元前2世紀)
15.“卡丹懸架”或平衡環(公元前2世紀)
16.鑄鐵煉鋼(公元前2世紀)
17.深井鑽探天然氣(公元前1世紀)
18.帶傳動(或傳動帶)(公元前1世紀)
19.水力(公元1世紀)
20.鏈式泵(公元1世紀)
21.吊橋(公元1世紀)
22.第一台自動控制機(公元3世紀)
23.蒸汽機的基本原理(公元5世紀)
24.魔鏡(公元5世紀)
25.“西門子”煉鋼法(公元5世紀)
26.弓形拱橋(公元7世紀)
27.鏈傳動(公元10世-紀)
28.水下打撈技術(公元11世紀)
四、家庭用品和工業技術
29.漆:最早的塑膠(公元前13世紀)
30.烈性啤酒(米酒)(公元前11世紀)
31.石油和天然氣作燃料(公元前4世紀)
32.紙(公元前2世紀)
33.獨輪車(公元前1世紀)
34.滑動卡尺(公元前1世紀)
35.魔燈(公元2世紀)
36.釣竿繞線輪(公元3世紀)
37.馬鐙(公元3世紀)
38.瓷器(公元3世紀)
39.害蟲的生物防治(公元3世紀)
40.傘(公元4世紀)
41.火柴(公元6世紀)
42.象棋(公元6世紀)
43.白蘭地和威士忌(公元7世紀)
44.機械鐘(公元8世紀)
45.印刷術(公元8~11世紀)
46.紙牌(公元9世紀)
47.紙幣(公元9世紀)
48.“長明”燈(公元9世紀)
49.紡車(公元11世紀)
五、醫學和衛生
50.血液循環(公元前2世紀)
……
六、數學
七、磁學
八、物理學
九、運輸和探索
十、聲音和音樂
十一、戰爭
作者簡介
R.坦普爾(1945-),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梵語專業,現定居英國。曾任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的同事以及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人文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客座教授、清華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客座教授、希臘愛琴海大學客座研究員、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