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報告(2004)

中國發展報告(2004)

中國發展報告(2004)是2004年6月出版的書籍,作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發展報告(2004)》
  • 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
  • ISBN:ISBN 7-5037-4376-X/F.1840
  • 定價:88.00元
  • 出版社:中國統計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6月第1版
  • 開本:880×1230mm 1:16
  • 字數:660千字
  • 責任編輯:呂軍
2003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黨、全國人民經受嚴峻考驗、戰勝各種困難、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這一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突如其來的SARS疫 情,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十六大精神,堅持擴大內需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 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大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注重統籌兼顧,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推進體制創新,各項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2003年,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濟總量邁上新的台階。初步測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達到116898億元,同比增長9.1%,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是1997年以來最高的速度。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092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61131億元,增長126%;第三產業增加值38675億元,增長6.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第一次突破1000美元,標誌著我國已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
2003年,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通貨膨脹率處在1-2%的溫和水平。對外經濟貿易快速增長,進出口總額連續跨上7000和8000億美元兩個大台階,達到8510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達到535億美元,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順差,年末外匯儲備已超過4000億美元。
工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8152億元,增長42.7%。教育事業保持較快發展,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達到1109萬人。科技事業取得新突破,“神州五號”載人飛船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SARS之後,衛生事業加快了發展步伐,政府投入增加,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逐步建立。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下降,且保持在6‰左右的低水平。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成績來之不易,主要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對國內外形勢的正確判斷和採取適時有效的政策措施;得益於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奮力拚搏;得益於連續幾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使經濟成長的環境進一步改善,基礎更加堅實;得益於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政策,使經濟成長活力大為增強。
2004年是我國改革和發展十分關鍵的一年,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抓住重要機遇期,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更加注重搞好巨觀調控,在保持巨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同時,適時適度,靈活微調,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改革創新,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