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發展傳播學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00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大學出版社
- 作者:鄭西帆 王玲寧
- 出版日期:2009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8050609, 730805060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發展傳播學(共9卷)》是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中國發展傳播學(總報告)》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總體狀況
第一節 調查方案與實施
第二節 調查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
第三節 樣本的個人特徵
第四節 受訪者擁有媒介的情況
第二章 客群與媒介
第一節 大眾傳播在閒暇中的重要性
第二節 四大媒介的使用情況比較
第三節 客群接觸三大媒介的內容
第四節 客群接觸三大媒介的動機與滿足程度
第五節 客群對三大媒介的評價
第六節 網際網路接觸情況
第七節 非新聞類媒介接觸情況
第八節 客群與議題
第九節 小結
第三章 個人特徵、媒介與觀念
第一節 教育程度與媒介行為
第二節 居住地與媒介行為
第三節 性別與媒介行為
第四節 媒介接觸與觀念現代化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結束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發展傳播學(黑龍江卷)》目錄:
第一章 社會發展與“信息鴻溝”的消除
第一節 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關係的研究
第二節 發展傳播學研究綜述
第二章 東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第一節 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回顧
第二節 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三章 黑龍江省社會和大眾媒介發展狀況
第一節 社會發展狀況
第二節 媒介發展狀況
第四章 客群抽樣調查概況
第一節 抽樣調查概況
第二節 樣本的人口狀況
第三節 居民耐用消費品擁有的總體情況和閒暇時間
第五章 報紙的接觸和評價狀況
第一節 讀報的情況
第二節 報紙的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報紙的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第四節 對報紙的總體評價
第六章 電視的接觸和評價狀況
第一節 看電視的情況
第二節 電視的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電視的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
第七章 廣播的接觸和評價狀況
第八章 網路的接觸和評價狀況
第九章 其他媒介的接觸狀況
第十章 大眾傳播的議程設定效果
第十一章 黑龍江居民的人際交往與現代化觀念測量
第十二章 傳播效果與人口因素相關分析
第十三章 媒介內容分析——以報紙為例
第十四章 結語
總編訪談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發展傳播學(浙江卷)》目錄:
第一章 浙江省社會發展總體概況
第一節 社會發展狀況
第二節 人口特徵分析
第二章 客群抽樣調查概況
第一節 抽樣方法設計
第二節 調查對象的人口背景特徵
第三節 媒介擁有與傳播活動狀況
第三章 客群媒介接觸行為分析
第一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報紙
第二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電視
第三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廣播
第四節 網際網路接觸行為分析
第五節 非新聞類媒介接觸行為分析
第六節 媒介接觸行為特徵分析
第四章 大眾傳播與信息認知
第一節 概觀
第二節 大眾傳播議程與客群信息認知
第三節 大眾傳播與新聞信息認知
第五章 大眾傳播和觀念現代化
第一節 交往與觀念狀況
第二節 大眾傳播和觀念現代化
總結
總編訪談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發展傳播學(甘肅卷)》目錄:
第一章 社會發展與大眾傳播概況
第一節 社會發展概況
第二節 大眾媒介發展概況
第三節 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第二章 客群抽樣調查概況
第一節 抽樣調查概況
第二節 調查對象的總體狀況
第三章 報紙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第四節 總體評價
第四章 電視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第四節 總體評價
第五章 廣播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第四節 總體評價
第六章 網路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上網的目的
第三節 網路的影響
第七章 雜誌等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讀雜誌情況
第二節 讀書情況
第三節 看錄像(包括VCD/DVD)情況
第四節 看電影情況
第五節 未來接觸媒介情況
第八章 大眾傳播與客群的信息認知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社會議程
第三節 傳播效果
第九章 大眾傳播與客群的交往和觀念
第一節 交往行為
第二節 決策行為
第三節 社會觀念
第四節 現代化觀念
第十章 媒介內容分析——以報紙為例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報導的主題
第三節 報導的角色
第四節 報導主題的社會作用
第十一章 大眾傳播與文化觀念的發展
第一節 大眾媒介文化發展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客群個人因素與媒介接觸分析
第三節 客群群體層面的傳播分化
第四節 “文化差異化定位”與大眾傳播的發展
總編訪談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發展傳播學(河南卷)》目錄:
第一章 大眾傳播與國家發展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提出及其理論背景
第二節 中國大陸在發展傳播領域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設計
第二章 河南社會發展和大眾傳播概況
第一節 社會發展狀況
第二節 媒介發展概況
第三章 河南調查對象概況
第一節 調查對象的人口背景特徵
第二節 媒介擁有與傳播活動狀況
第四章 客群媒介接觸行為分析
第一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報紙
第二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電視
第三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廣播
第四節 網際網路接觸行為分析
第五節 非新聞類媒介接觸行為分析
第六節 客群媒介接觸行為特徵分析
第五章 客群媒介接觸行為的人口特徵
第六章 大眾傳播與信息認知
第一節 概觀
第二節 大眾傳播議程與客群信息認知
第三節 大眾傳播與新聞信息認知
第七章 客群媒介接觸和觀念現代化
第八章 媒介內容分析——以報紙為例
總結
總編訪談
參考文獻
後記
導論
第一章 總體狀況
第一節 調查方案與實施
第二節 調查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
第三節 樣本的個人特徵
第四節 受訪者擁有媒介的情況
第二章 客群與媒介
第一節 大眾傳播在閒暇中的重要性
第二節 四大媒介的使用情況比較
第三節 客群接觸三大媒介的內容
第四節 客群接觸三大媒介的動機與滿足程度
第五節 客群對三大媒介的評價
第六節 網際網路接觸情況
第七節 非新聞類媒介接觸情況
第八節 客群與議題
第九節 小結
第三章 個人特徵、媒介與觀念
第一節 教育程度與媒介行為
第二節 居住地與媒介行為
第三節 性別與媒介行為
第四節 媒介接觸與觀念現代化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結束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發展傳播學(黑龍江卷)》目錄:
第一章 社會發展與“信息鴻溝”的消除
第一節 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關係的研究
第二節 發展傳播學研究綜述
第二章 東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第一節 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回顧
第二節 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三章 黑龍江省社會和大眾媒介發展狀況
第一節 社會發展狀況
第二節 媒介發展狀況
第四章 客群抽樣調查概況
第一節 抽樣調查概況
第二節 樣本的人口狀況
第三節 居民耐用消費品擁有的總體情況和閒暇時間
第五章 報紙的接觸和評價狀況
第一節 讀報的情況
第二節 報紙的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報紙的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第四節 對報紙的總體評價
第六章 電視的接觸和評價狀況
第一節 看電視的情況
第二節 電視的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電視的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
第七章 廣播的接觸和評價狀況
第八章 網路的接觸和評價狀況
第九章 其他媒介的接觸狀況
第十章 大眾傳播的議程設定效果
第十一章 黑龍江居民的人際交往與現代化觀念測量
第十二章 傳播效果與人口因素相關分析
第十三章 媒介內容分析——以報紙為例
第十四章 結語
總編訪談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發展傳播學(浙江卷)》目錄:
第一章 浙江省社會發展總體概況
第一節 社會發展狀況
第二節 人口特徵分析
第二章 客群抽樣調查概況
第一節 抽樣方法設計
第二節 調查對象的人口背景特徵
第三節 媒介擁有與傳播活動狀況
第三章 客群媒介接觸行為分析
第一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報紙
第二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電視
第三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廣播
第四節 網際網路接觸行為分析
第五節 非新聞類媒介接觸行為分析
第六節 媒介接觸行為特徵分析
第四章 大眾傳播與信息認知
第一節 概觀
第二節 大眾傳播議程與客群信息認知
第三節 大眾傳播與新聞信息認知
第五章 大眾傳播和觀念現代化
第一節 交往與觀念狀況
第二節 大眾傳播和觀念現代化
總結
總編訪談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發展傳播學(甘肅卷)》目錄:
第一章 社會發展與大眾傳播概況
第一節 社會發展概況
第二節 大眾媒介發展概況
第三節 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第二章 客群抽樣調查概況
第一節 抽樣調查概況
第二節 調查對象的總體狀況
第三章 報紙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第四節 總體評價
第四章 電視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第四節 總體評價
第五章 廣播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接觸內容和頻率
第三節 需求動機和滿足程度
第四節 總體評價
第六章 網路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上網的目的
第三節 網路的影響
第七章 雜誌等的客群接觸和評價
第一節 讀雜誌情況
第二節 讀書情況
第三節 看錄像(包括VCD/DVD)情況
第四節 看電影情況
第五節 未來接觸媒介情況
第八章 大眾傳播與客群的信息認知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社會議程
第三節 傳播效果
第九章 大眾傳播與客群的交往和觀念
第一節 交往行為
第二節 決策行為
第三節 社會觀念
第四節 現代化觀念
第十章 媒介內容分析——以報紙為例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報導的主題
第三節 報導的角色
第四節 報導主題的社會作用
第十一章 大眾傳播與文化觀念的發展
第一節 大眾媒介文化發展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客群個人因素與媒介接觸分析
第三節 客群群體層面的傳播分化
第四節 “文化差異化定位”與大眾傳播的發展
總編訪談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發展傳播學(河南卷)》目錄:
第一章 大眾傳播與國家發展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提出及其理論背景
第二節 中國大陸在發展傳播領域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設計
第二章 河南社會發展和大眾傳播概況
第一節 社會發展狀況
第二節 媒介發展概況
第三章 河南調查對象概況
第一節 調查對象的人口背景特徵
第二節 媒介擁有與傳播活動狀況
第四章 客群媒介接觸行為分析
第一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報紙
第二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電視
第三節 媒介接觸和評價狀況:廣播
第四節 網際網路接觸行為分析
第五節 非新聞類媒介接觸行為分析
第六節 客群媒介接觸行為特徵分析
第五章 客群媒介接觸行為的人口特徵
第六章 大眾傳播與信息認知
第一節 概觀
第二節 大眾傳播議程與客群信息認知
第三節 大眾傳播與新聞信息認知
第七章 客群媒介接觸和觀念現代化
第八章 媒介內容分析——以報紙為例
總結
總編訪談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本書張國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項目“中國發展傳播學”課題的分項目之一。
甘肅省分項目研究報告能夠順利完成,完全是在張老師主持下,課題組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本人完成了項目的組織實施調查、歸納整理數據、綜合分析等工作,其他諸如制定研究方案、數據錄入等一系列大量的繁重工作,都是在課題組全體成員默契配合下共同完成的。應該說,由本人負責的“中國發展傳播學”甘肅省分項目能夠如期結稿,首先是課題組全體成員集體勞動的結晶。
本課題由於工作量十分浩大,傾注了課題組成員的大量心血,研究之艱辛可想而知!在這裡投入的不僅是腦力勞動,更多的還有體力勞動。問卷調查從城市到農村,幾度奔波跋涉;數據分析面對大堆資料,常使人茫然無措,憂心如焚。但好在張老師指導有方,課題組全體成員精誠合作,方能有今天的收穫。因此,這些成果的取得是和張老師的傾心指導分不開的!
課題研究期間,我正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師從張老師從事傳播學博士後研究,張老師從學習和生活上都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張老師對學生寬厚仁愛,對研究虛懷若谷,對學術全心投入,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都使我受益匪淺。面對恩師的栽培和期望,我惴惴不安,常生“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之感,怕辜負了老師的希望。可以說,自步入傳播學領域以來,每一次的進步和成績的取得,幾乎都傾注著張老師的心血和汗水,所有這些,僅僅感謝二字真是無法表達的。因此,我只有勤奮鑽研,勇於上進,在學業上稍有所成,方不辜負老師的厚望!
還令我感動的是,在博士後研究其間,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丁淦林教授、童兵教授、李良榮教授、張駿德教授、黃芝曉教授、劉海貴教授、黃旦教授、孟建教授,楊擊副教授、李雙龍副教授、廖聖清副教授等,也給予我很多的幫助和關心,他們深厚的學術造詣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甘肅省分項目研究報告能夠順利完成,完全是在張老師主持下,課題組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本人完成了項目的組織實施調查、歸納整理數據、綜合分析等工作,其他諸如制定研究方案、數據錄入等一系列大量的繁重工作,都是在課題組全體成員默契配合下共同完成的。應該說,由本人負責的“中國發展傳播學”甘肅省分項目能夠如期結稿,首先是課題組全體成員集體勞動的結晶。
本課題由於工作量十分浩大,傾注了課題組成員的大量心血,研究之艱辛可想而知!在這裡投入的不僅是腦力勞動,更多的還有體力勞動。問卷調查從城市到農村,幾度奔波跋涉;數據分析面對大堆資料,常使人茫然無措,憂心如焚。但好在張老師指導有方,課題組全體成員精誠合作,方能有今天的收穫。因此,這些成果的取得是和張老師的傾心指導分不開的!
課題研究期間,我正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師從張老師從事傳播學博士後研究,張老師從學習和生活上都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張老師對學生寬厚仁愛,對研究虛懷若谷,對學術全心投入,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都使我受益匪淺。面對恩師的栽培和期望,我惴惴不安,常生“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之感,怕辜負了老師的希望。可以說,自步入傳播學領域以來,每一次的進步和成績的取得,幾乎都傾注著張老師的心血和汗水,所有這些,僅僅感謝二字真是無法表達的。因此,我只有勤奮鑽研,勇於上進,在學業上稍有所成,方不辜負老師的厚望!
還令我感動的是,在博士後研究其間,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丁淦林教授、童兵教授、李良榮教授、張駿德教授、黃芝曉教授、劉海貴教授、黃旦教授、孟建教授,楊擊副教授、李雙龍副教授、廖聖清副教授等,也給予我很多的幫助和關心,他們深厚的學術造詣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序言
大約6年前,也就是2002年下半年,由我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項目“中國發展傳播學”(CHINESE DEVELOPMENT COMMtTNICATIONS,簡稱CDC)正式啟動。其研究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為開展一項全國範圍的抽樣調查,旨在考察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的互動關係。經過反覆討論、細緻規劃,我們組織了一支精幹的研究團隊,於2002年底、2003年初,分頭奔赴全國八個省份,實施了入戶調查,同時,還對當地主要報紙進行了內容分析和領導訪談。在獲取豐富的研究資料後,各團隊成員又投入了緊張的統計分析和報告撰寫中,經過3~4個寒暑的辛勞,陸續完稿,最終交出這樣一份總篇幅逾200萬字的答卷。
回首往事,頗為感慨!這一項目的背景如下:
世紀之交,為了繁榮人文社會科學,教育部在全國高校設立了一百多個“文科重點研究基地”,經過嚴格評審,由我擔任主任的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中心,被批准為全國傳播學科中唯一的重點研究基地。重點研究基地的主要職責,是持續地開展重大項目研究,於是,本人申報的“中國發展傳播學”被確立為首批重大課題之一。
既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則發展自然是一個首要的問題,因此,諸如發展政治學、發展經濟學、發展社會學、發展倫理學等,無不構成學科關注的熱點。但遺憾的是,由於傳播學在中國起步很晚,大致與改革開放同步,基礎很弱,短短30年裡,又歷經各種曲折,直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才獲得長足發展的空間。在此過程中,以傳播與發展的關係為研究對象的發展傳播學,也就一直處於缺失、貧弱的狀態之中。
我之所以構想、申報上述項目,初衷正是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我看來,中國的傳播學者不對本土的發展問題予以足夠注意,那無疑是失職。而這一項目當年很快就順利通過了教育部及專家的審核,則又表明,對發展傳播學的重視,業已成為共識。
回首往事,頗為感慨!這一項目的背景如下:
世紀之交,為了繁榮人文社會科學,教育部在全國高校設立了一百多個“文科重點研究基地”,經過嚴格評審,由我擔任主任的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中心,被批准為全國傳播學科中唯一的重點研究基地。重點研究基地的主要職責,是持續地開展重大項目研究,於是,本人申報的“中國發展傳播學”被確立為首批重大課題之一。
既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則發展自然是一個首要的問題,因此,諸如發展政治學、發展經濟學、發展社會學、發展倫理學等,無不構成學科關注的熱點。但遺憾的是,由於傳播學在中國起步很晚,大致與改革開放同步,基礎很弱,短短30年裡,又歷經各種曲折,直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才獲得長足發展的空間。在此過程中,以傳播與發展的關係為研究對象的發展傳播學,也就一直處於缺失、貧弱的狀態之中。
我之所以構想、申報上述項目,初衷正是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我看來,中國的傳播學者不對本土的發展問題予以足夠注意,那無疑是失職。而這一項目當年很快就順利通過了教育部及專家的審核,則又表明,對發展傳播學的重視,業已成為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