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名家經典畫庫·古代部分·袁江 袁耀》:傳統的樓閣界畫,筆墨精工,源遠流長,功底紮實,它是中國畫的重要一科。但是自宋元以後,文人畫得到發展,並一躍成為畫壇的主流,因而界畫技法被視為工匠技能而遭到貶低,界畫家的地位日漸低下,從事界畫的人越來越少。 袁氏父子的功績就在於他們不顧世俗的偏見,將日益衰落的界面振興起來,並加以發揚光大。縱觀他們的作品,無論在題材內容,還是繪畫技巧,都有明顯的創新,有較大的進步: (一)從題材內容講,袁江父子的樓閣界畫,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對景寫生畫。另一類是虛構的山水樓閣界畫。三類是袁氏父子擬唐人詩意的作品。此外袁氏父子還繪一些花鳥、魚蟲畫。 (二)從技法上講,二袁在繼承前人的傳統基礎上又有創新。二袁根據藝術貴在創新的思想,創立了變化多端的鬼面皴,並把人間的樓閣構置於虛無飄渺的仙境中,使畫面更富有神奇色彩和魅力,得到社會的好評。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畫名家經典畫庫:袁江 袁耀
- 出版社:河北美術出版社
- 頁數:175頁
- 開本:64
- 作者:賈德江
- 出版日期:200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1017598, 9787531017592
媒體推薦,圖書目錄,
媒體推薦
書評
袁江 袁耀及其藝術成就
潘深亮
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我國東南的揚州地區,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湧現出了一批追求個性解放,銳意創新的畫家群體,這就是畫史上稱之“揚州畫派”,或曰“揚州八怪”。在這個畫派中,除了擁有人數眾多名震畫壇的山水、花鳥和人物畫家之外,還出現了一批界畫作家,如李寅,頗峰、袁江、袁帽,頗岳等,而袁江、袁耀則是這批樓閣界畫的佼佼者,他們成就最大,名望最高,把我國傳統的界畫技法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袁江 袁耀的生平
關於袁江的生卒,由於畫史無記載,我們只能在袁氏的作品中尋找。據筆者所知,袁江現存最早有紀年的作品是畫於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最晚的作品畫於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學者以此推測他大約生於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前後,卒於乾隆八年,或稍後一、二年之內。他早年生活在“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的繁華城市揚州,以後他又到過江寧(今江蘇南京)、會稽(今浙江紹興)。又根據袁江《花鳥圖》二幅(藏故宮博物院)的署款“癸卯二月古榕袁江畫”,他可能還到過福州,因為“榕”是福州市的別稱。又據袁江傳世真跡《瞻園圖》判斷,袁江可能還在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
因為瞻園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將徐達的府第,(位於南京市)。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他北上抵京師(北京)作畫,郭味蕖記載他在畫中的自題:“在燕台作此圖”就是佐證。大至到了晚年,袁江又回到家鄉揚州,從他署有年款的“邗上袁江”的大量作品看就能證明這一點,因“邗”即今名的揚州市,(見《左傳·哀》九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談到袁江山水樓閣畫的師承,文獻記載極少,李斗《揚州畫舫錄》說他“初學仇十洲”,面仇英之畫,近師周臣,遠“摹唐來人之畫,皆能奪真”,由此推之,袁江的畫上溯可至唐代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以及趙伯駒和趙伯騎兄弟。袁江工整細緻,設色濃麗的樓閣界畫風格,確有仇英的遺韻。又據《畫人補遺》記載:“中年得無名氏所臨古人畫稿”,這“無名氏”又是誰?學術界說法不一,而據有的學者推測,它應該是來人名跡,因為從袁江的山水畫中,可以看出有北宋范寬,郭熙,李成、閻次平以及南宋的馬遠、夏圭等人的畫法和遺風。在經營位置上,他又吸收了元明以來山水畫的長處,予以融合變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他學“院體”,但又脫去院畫中纖弱之筆和艷俗之弊,變為凝鍊厚重、工致妍美、艷而不俗的風格。袁江的樓閣界畫,更是繼承了唐李思訓父子,宋趙伯駒兄弟和郭熙以來界畫的傳統以及元代王振鵬等樓閣畫用筆嚴謹.精雕細刻的畫風,並加以發揚光大。
袁江還向同時代人學習,如李寅、蕭晨、顏澤、頗岳等。尤其是李寅,當時揚州的幾位界畫名家,都以他為師。袁江的一生,有多半時間在揚州,因此學李寅畫風,並受其影響是很合乎情理之事。再從現存袁江作品看,袁氏畫的構圖、運筆、皴法都與李寅十分相似,說明袁江師法過李寅。
……
袁江 袁耀及其藝術成就
潘深亮
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我國東南的揚州地區,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湧現出了一批追求個性解放,銳意創新的畫家群體,這就是畫史上稱之“揚州畫派”,或曰“揚州八怪”。在這個畫派中,除了擁有人數眾多名震畫壇的山水、花鳥和人物畫家之外,還出現了一批界畫作家,如李寅,頗峰、袁江、袁帽,頗岳等,而袁江、袁耀則是這批樓閣界畫的佼佼者,他們成就最大,名望最高,把我國傳統的界畫技法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袁江 袁耀的生平
關於袁江的生卒,由於畫史無記載,我們只能在袁氏的作品中尋找。據筆者所知,袁江現存最早有紀年的作品是畫於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最晚的作品畫於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學者以此推測他大約生於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前後,卒於乾隆八年,或稍後一、二年之內。他早年生活在“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的繁華城市揚州,以後他又到過江寧(今江蘇南京)、會稽(今浙江紹興)。又根據袁江《花鳥圖》二幅(藏故宮博物院)的署款“癸卯二月古榕袁江畫”,他可能還到過福州,因為“榕”是福州市的別稱。又據袁江傳世真跡《瞻園圖》判斷,袁江可能還在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
因為瞻園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將徐達的府第,(位於南京市)。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他北上抵京師(北京)作畫,郭味蕖記載他在畫中的自題:“在燕台作此圖”就是佐證。大至到了晚年,袁江又回到家鄉揚州,從他署有年款的“邗上袁江”的大量作品看就能證明這一點,因“邗”即今名的揚州市,(見《左傳·哀》九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談到袁江山水樓閣畫的師承,文獻記載極少,李斗《揚州畫舫錄》說他“初學仇十洲”,面仇英之畫,近師周臣,遠“摹唐來人之畫,皆能奪真”,由此推之,袁江的畫上溯可至唐代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以及趙伯駒和趙伯騎兄弟。袁江工整細緻,設色濃麗的樓閣界畫風格,確有仇英的遺韻。又據《畫人補遺》記載:“中年得無名氏所臨古人畫稿”,這“無名氏”又是誰?學術界說法不一,而據有的學者推測,它應該是來人名跡,因為從袁江的山水畫中,可以看出有北宋范寬,郭熙,李成、閻次平以及南宋的馬遠、夏圭等人的畫法和遺風。在經營位置上,他又吸收了元明以來山水畫的長處,予以融合變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他學“院體”,但又脫去院畫中纖弱之筆和艷俗之弊,變為凝鍊厚重、工致妍美、艷而不俗的風格。袁江的樓閣界畫,更是繼承了唐李思訓父子,宋趙伯駒兄弟和郭熙以來界畫的傳統以及元代王振鵬等樓閣畫用筆嚴謹.精雕細刻的畫風,並加以發揚光大。
袁江還向同時代人學習,如李寅、蕭晨、顏澤、頗岳等。尤其是李寅,當時揚州的幾位界畫名家,都以他為師。袁江的一生,有多半時間在揚州,因此學李寅畫風,並受其影響是很合乎情理之事。再從現存袁江作品看,袁氏畫的構圖、運筆、皴法都與李寅十分相似,說明袁江師法過李寅。
……
圖書目錄
袁江作品
海屋沾籌圖軸
重陽風雨圖軸
仙山樓閣圖軸
松風流水圖軸
湖玉春曉圖軸
白雲紅樹圖軸
秋林暮靄圖軸
風雪歸人圖軸
荷淨納涼圖軸
檻外長江圖軸
秋郊來騎圖軸
漁浦晚歸圖軸
江天暮雪圖軸
寒食歸寧圖軸
貓雀圖軸
三羊開泰圖軸
驪山避暑圖軸
畫舫沖煙六條屏
雪景樓閣圖冊
松柏齊年圖軸
仿古山水圖軸
觀潮圖
山水人物圖軸
漢宮秋月圖軸
摹元人筆意山水
郭汾陽富貴壽考圖軸
水殿柳風圖
天香書屋圖軸
雪景山水圖軸
阿房宮圖屏
花果圖卷
東山別墅圖軸
春雷起蟄龍圖軸
雪霽行孤圖
梁園飛雪圖軸
山水樓閣條屏十二條
袁耀作品
……
海屋沾籌圖軸
重陽風雨圖軸
仙山樓閣圖軸
松風流水圖軸
湖玉春曉圖軸
白雲紅樹圖軸
秋林暮靄圖軸
風雪歸人圖軸
荷淨納涼圖軸
檻外長江圖軸
秋郊來騎圖軸
漁浦晚歸圖軸
江天暮雪圖軸
寒食歸寧圖軸
貓雀圖軸
三羊開泰圖軸
驪山避暑圖軸
畫舫沖煙六條屏
雪景樓閣圖冊
松柏齊年圖軸
仿古山水圖軸
觀潮圖
山水人物圖軸
漢宮秋月圖軸
摹元人筆意山水
郭汾陽富貴壽考圖軸
水殿柳風圖
天香書屋圖軸
雪景山水圖軸
阿房宮圖屏
花果圖卷
東山別墅圖軸
春雷起蟄龍圖軸
雪霽行孤圖
梁園飛雪圖軸
山水樓閣條屏十二條
袁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