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中發〔2015〕25號)和《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特制定《中國生態文化發展綱要(2016—2020年)》。
中國生態文化發展綱要(2016—2020年)
當今世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對地球生命系統和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生態服務、環保治理、綠色產業和生態產品已成為轉型發展的首要需求;對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等自然資源保護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亟待完善,執法監督機制和綜合執法能力亟待提高;生態文化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體系建設亟待加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道出了生態文化關於人與自然生態生命生存關係的思想精髓。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就要將生態文化核心理念融入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健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監管制度,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保護森林、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維護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生態安全,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保障。弘揚生態文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是和諧人與自然關係的歷史過程,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大使命。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中發〔2015〕25號)和《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特制定《中國生態文化發展綱要(2016—2020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道出了生態文化關於人與自然生態生命生存關係的思想精髓。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就要將生態文化核心理念融入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健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監管制度,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保護森林、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維護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生態安全,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保障。弘揚生態文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是和諧人與自然關係的歷史過程,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大使命。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中發〔2015〕25號)和《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特制定《中國生態文化發展綱要(2016—2020年)》。
第一章 生態文明時代的主流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與靈魂,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文明進步的重要支撐。華夏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態文化,凝縮為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生態智慧和文化瑰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時代的開啟,生態文化的崛起,象徵著人類生態文明意識的覺醒和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性轉型,是中國國情之必然,更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態文化崛起的時代背景
(一)人類對工業文明的反省和生態文明價值觀的覺悟。工業文明,以技術革命和物質財富快速增長引領,以化石能源為動力,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資源,改變自然生態系統,排放大量污染物。20世紀,先行獲取利益的經濟已開發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化,而開發中國家尚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甚至貧困狀態。但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攫取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大大超出了自然界自我修復、自我淨化的能力。
197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國際社會第一次就生態問題發表了《人類環境宣言》;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第一次闡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1991—2011年間,《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京都議定書》、《千年宣言》等相繼發布。
2007年,聯合國森林論壇(UNFF)第七屆會議通過了《國際森林文書》,形成了森林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框架。2015年3月,關於森林景觀恢復的第二屆波恩挑戰國際會議宣布,全球已恢復6190萬公頃退化森林景觀,正在邁向2020年全球恢復1.5億公頃森林景觀的挑戰目標。恢復退化土地,增加森林碳匯,改善全球氣候和環境的生態訴求,正在聚集世界政治和經濟力量。
2015年8月2日,聯合國193個成員國通過了《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立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原則;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196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通過了《巴黎協定》。根據協定,各國將以“自主貢獻”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將儘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頂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指出:“我們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70年來,聯合國“全球議程”從人權與發展,到環境與發展,再到可持續發展——變革我們的世界,標誌著生態文化核心理念逐步被事實認證,生態文明價值觀正在引領世界轉型發展。
(二)中共中央作出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首次提出“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當今中國正處於“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五化協同推進的發展階段,而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仍是發展面臨的瓶頸;生態環境意識薄弱,折射出生態文化建設的滯後和推進生態文化建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基於對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深刻思考和長遠謀劃,黨的十八大確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2015年4月和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後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頂層設計,“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旗幟鮮明,首次提出“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我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行動綱領和克服生態危機、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文化選擇和深刻變革,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截至2015年,國家林業局與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已共同確定了76個“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24個省區市的96個城市獲得國家林業局授予的“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中國生態文化協會遴選命名全國生態文化村441個、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11個、全國生態文化示範企業20家;舉辦生態文化高峰論壇、生態文明論壇及林博會、綠化博覽會、花博會、森林旅遊節和竹文化節等活動,發揮了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的引導作用;我國4300多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和2189處林業自然保護區,森林旅遊和林業休閒服務業年產值5965億元;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生態旅遊、休閒養生等生態文化產業,正在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就業空間和普惠民生的新興產業。
二、生態文化的思想精髓
(一)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命的支撐。人與自然的關係,基於人類對於自然生態系統的依賴和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而人與人的關係,又基於人類占有、利用自然資源創造並擴張財富的權益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制約著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及其資源利用的“進退取捨”,都基於其價值取向。從原始社會敬畏屈從於自然,農耕文明有限地改造自然,工業文明徵服控制自然,到生態文明奉行人與自然和諧共榮,深刻地折射出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對主流文化的選擇至關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文化是主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發展的文化。生態文化具有人性與自然交融,最本質、最靈動、最具親和力的文化形態。生態文化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厚德載物,生生不息”的道德意識,“仁愛萬物,協和萬邦”的道德情懷,“天地與我同一,萬物與我一體”的道德倫理,揭示了人與自然關係的本質,開拓了人文美與自然美相融合、人文關懷與生態關懷相統一的人類審美視野;以“平衡相安、包容共生,平等相宜、價值共享,相互依存、永續相生”的道德準則,樹立了人類的行為規範,奠定了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的核心理念。
(三)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的核心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的文明形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空間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是生態文明核心理念。生態文化以其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深刻認知,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平等友好,對和諧共榮的價值追求,對人性本善的社會適應,傳遞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喚起民眾向上向善的生態文化自信與自覺,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內生動力,契合了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前進方向,是生態文明時代的主流文化,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生態文化崛起的時代背景
(一)人類對工業文明的反省和生態文明價值觀的覺悟。工業文明,以技術革命和物質財富快速增長引領,以化石能源為動力,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資源,改變自然生態系統,排放大量污染物。20世紀,先行獲取利益的經濟已開發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化,而開發中國家尚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甚至貧困狀態。但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攫取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大大超出了自然界自我修復、自我淨化的能力。
197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國際社會第一次就生態問題發表了《人類環境宣言》;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第一次闡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1991—2011年間,《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京都議定書》、《千年宣言》等相繼發布。
2007年,聯合國森林論壇(UNFF)第七屆會議通過了《國際森林文書》,形成了森林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框架。2015年3月,關於森林景觀恢復的第二屆波恩挑戰國際會議宣布,全球已恢復6190萬公頃退化森林景觀,正在邁向2020年全球恢復1.5億公頃森林景觀的挑戰目標。恢復退化土地,增加森林碳匯,改善全球氣候和環境的生態訴求,正在聚集世界政治和經濟力量。
2015年8月2日,聯合國193個成員國通過了《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立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原則;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196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通過了《巴黎協定》。根據協定,各國將以“自主貢獻”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將儘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頂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指出:“我們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70年來,聯合國“全球議程”從人權與發展,到環境與發展,再到可持續發展——變革我們的世界,標誌著生態文化核心理念逐步被事實認證,生態文明價值觀正在引領世界轉型發展。
(二)中共中央作出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首次提出“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當今中國正處於“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五化協同推進的發展階段,而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仍是發展面臨的瓶頸;生態環境意識薄弱,折射出生態文化建設的滯後和推進生態文化建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基於對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深刻思考和長遠謀劃,黨的十八大確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2015年4月和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後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頂層設計,“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旗幟鮮明,首次提出“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我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行動綱領和克服生態危機、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文化選擇和深刻變革,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截至2015年,國家林業局與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已共同確定了76個“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24個省區市的96個城市獲得國家林業局授予的“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中國生態文化協會遴選命名全國生態文化村441個、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11個、全國生態文化示範企業20家;舉辦生態文化高峰論壇、生態文明論壇及林博會、綠化博覽會、花博會、森林旅遊節和竹文化節等活動,發揮了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的引導作用;我國4300多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和2189處林業自然保護區,森林旅遊和林業休閒服務業年產值5965億元;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生態旅遊、休閒養生等生態文化產業,正在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就業空間和普惠民生的新興產業。
二、生態文化的思想精髓
(一)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命的支撐。人與自然的關係,基於人類對於自然生態系統的依賴和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而人與人的關係,又基於人類占有、利用自然資源創造並擴張財富的權益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制約著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及其資源利用的“進退取捨”,都基於其價值取向。從原始社會敬畏屈從於自然,農耕文明有限地改造自然,工業文明徵服控制自然,到生態文明奉行人與自然和諧共榮,深刻地折射出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對主流文化的選擇至關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文化是主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發展的文化。生態文化具有人性與自然交融,最本質、最靈動、最具親和力的文化形態。生態文化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厚德載物,生生不息”的道德意識,“仁愛萬物,協和萬邦”的道德情懷,“天地與我同一,萬物與我一體”的道德倫理,揭示了人與自然關係的本質,開拓了人文美與自然美相融合、人文關懷與生態關懷相統一的人類審美視野;以“平衡相安、包容共生,平等相宜、價值共享,相互依存、永續相生”的道德準則,樹立了人類的行為規範,奠定了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的核心理念。
(三)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的核心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的文明形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空間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是生態文明核心理念。生態文化以其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深刻認知,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平等友好,對和諧共榮的價值追求,對人性本善的社會適應,傳遞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喚起民眾向上向善的生態文化自信與自覺,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內生動力,契合了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前進方向,是生態文明時代的主流文化,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第二章 “十三五”生態文化發展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為統領,牢固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將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因地制宜構建山水林田湖有機結合、空間均衡、城鄉一體、生態文化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綠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和美麗鄉村,為城鄉居民提供生態福利和普惠空間;著力推廣和打造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示範區,創建一批生態文化教育基地,發揮良好的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挖掘優秀傳統生態文化思想和資源創作一批文化作品,做好“一帶一路”內陸和沿海城市、村鎮生態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和發掘,拓展“絲綢之路生態文化萬里行”活動,助推國際間和區域間生態文化務實合作,全面提升生態文化的引導融合能力和公共服務功能,推進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基本原則
——培育支撐,融會貫通。將生態文化的思想精髓納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時代核心價值體系,貫穿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布局、制度建設、宣傳教育、科技創新等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形成弘揚生態文化、共建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和社會凝聚力。
——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弘揚生態文化,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生態文化保護傳承與增進民生福祉同步。挖掘生態文化遺產資源,傳承民族的、地域的生態文化優秀傳統和民俗特色,推進民眾廣泛參與互動傳播,不斷豐富生態文化的時代內涵,增強其與時俱進的適應性和創新支撐的發展活力。
——共建共享,貴在踐行。以共享發展成果為目的,推進生態文化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建設均等化。發揮民眾的主體作用,宣傳著力引導,教育著力養成,制度著力約束。重在培育、貴在踐行,共建共享,常抓常新。拓展“一帶一路”陸海絲綢之路生態文化交流,以開放促發展,以合作促共贏。
——生態平衡,統籌協調。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最佳化產業結構與推進節能減排統籌,促進企業增效與生態效益統籌,規劃發展空間布局與生態承載能力統籌;建設美麗中國,人文關懷與生態關懷協調統籌,山川秀美與心靈美、行為美、家園美、生活美統一。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生態文明教育普及率由2015年的80%提高到85%,積極培育生態文化,將生態價值觀、生態道德觀、生態發展觀、生態消費觀、生態政績觀等生態文明核心理念,納入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成為國家意識和時尚追求;
——全國森林公園總數由2015年的3000處增加至4400處,生態文化宣傳設施要納入公園基礎建設之中;支持建設重點國家級森林公園200處,以國家級森林公園為重點,建設200處生態文明教育示範基地、森林體驗基地、森林養生基地和自然課堂。
——選擇一批國內外高度關注的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示範區,進行有效管理的試點和生態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範,使6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數量得到恢復和增加,95%的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得到有效保護。
——建設76個國家濕地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濕地生態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範區。
——擴建一批國家沙漠公園,初步建立起國家沙漠公園網路體系,改善基礎設施,強化生態保護、生態文化科普宣教功能,推進沙漠生態旅遊。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100個、全國生態文化村1000個、全國生態文化示範企業50家、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20個,著力培養生態文化宣教骨幹隊伍,建立相應的評價考核辦法和指標體系。
——開展國家“一園三基”建設,建立“國家生態文化博覽園”,開展“生態文化示範基地建設”、“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基地建設”。
——加強生態文化體系研究和建設,“十三五”期間陸續出版發行森林生態文化(野生動物、茶、竹、花)、海洋生態文化、濕地生態文化、草原生態文化、沙漠生態文化、園林生態文化和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等理論專著、科普讀物和影視作品。
——推進多種類型、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美麗鄉村和民族生態文化原生地等生態旅遊業,健康療養、假日休閒等生態服務業;打造優質規範的生態文化教育、科普、體驗基地和生態科普展館等生態文化公共服務業,生態文化創意產品產業等蓬勃發展,年產值達到7000—8000億元,拉動就業、普惠民生。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為統領,牢固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將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因地制宜構建山水林田湖有機結合、空間均衡、城鄉一體、生態文化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綠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和美麗鄉村,為城鄉居民提供生態福利和普惠空間;著力推廣和打造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示範區,創建一批生態文化教育基地,發揮良好的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挖掘優秀傳統生態文化思想和資源創作一批文化作品,做好“一帶一路”內陸和沿海城市、村鎮生態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和發掘,拓展“絲綢之路生態文化萬里行”活動,助推國際間和區域間生態文化務實合作,全面提升生態文化的引導融合能力和公共服務功能,推進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基本原則
——培育支撐,融會貫通。將生態文化的思想精髓納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時代核心價值體系,貫穿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布局、制度建設、宣傳教育、科技創新等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形成弘揚生態文化、共建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和社會凝聚力。
——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弘揚生態文化,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生態文化保護傳承與增進民生福祉同步。挖掘生態文化遺產資源,傳承民族的、地域的生態文化優秀傳統和民俗特色,推進民眾廣泛參與互動傳播,不斷豐富生態文化的時代內涵,增強其與時俱進的適應性和創新支撐的發展活力。
——共建共享,貴在踐行。以共享發展成果為目的,推進生態文化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建設均等化。發揮民眾的主體作用,宣傳著力引導,教育著力養成,制度著力約束。重在培育、貴在踐行,共建共享,常抓常新。拓展“一帶一路”陸海絲綢之路生態文化交流,以開放促發展,以合作促共贏。
——生態平衡,統籌協調。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最佳化產業結構與推進節能減排統籌,促進企業增效與生態效益統籌,規劃發展空間布局與生態承載能力統籌;建設美麗中國,人文關懷與生態關懷協調統籌,山川秀美與心靈美、行為美、家園美、生活美統一。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生態文明教育普及率由2015年的80%提高到85%,積極培育生態文化,將生態價值觀、生態道德觀、生態發展觀、生態消費觀、生態政績觀等生態文明核心理念,納入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成為國家意識和時尚追求;
——全國森林公園總數由2015年的3000處增加至4400處,生態文化宣傳設施要納入公園基礎建設之中;支持建設重點國家級森林公園200處,以國家級森林公園為重點,建設200處生態文明教育示範基地、森林體驗基地、森林養生基地和自然課堂。
——選擇一批國內外高度關注的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示範區,進行有效管理的試點和生態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範,使6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數量得到恢復和增加,95%的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得到有效保護。
——建設76個國家濕地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濕地生態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範區。
——擴建一批國家沙漠公園,初步建立起國家沙漠公園網路體系,改善基礎設施,強化生態保護、生態文化科普宣教功能,推進沙漠生態旅遊。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100個、全國生態文化村1000個、全國生態文化示範企業50家、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20個,著力培養生態文化宣教骨幹隊伍,建立相應的評價考核辦法和指標體系。
——開展國家“一園三基”建設,建立“國家生態文化博覽園”,開展“生態文化示範基地建設”、“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基地建設”。
——加強生態文化體系研究和建設,“十三五”期間陸續出版發行森林生態文化(野生動物、茶、竹、花)、海洋生態文化、濕地生態文化、草原生態文化、沙漠生態文化、園林生態文化和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等理論專著、科普讀物和影視作品。
——推進多種類型、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美麗鄉村和民族生態文化原生地等生態旅遊業,健康療養、假日休閒等生態服務業;打造優質規範的生態文化教育、科普、體驗基地和生態科普展館等生態文化公共服務業,生態文化創意產品產業等蓬勃發展,年產值達到7000—8000億元,拉動就業、普惠民生。
第三章 生態文化發展的重點任務
一、建立生態文明評價體系
(一)建立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和衡量生態文明程度的基本標尺。從樹立生態價值觀、生態政績觀、綠色增長觀、綠色消費觀等入手,建立衡量生態文明程度的基本標尺;根據國家劃定的生態主體功能區、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上限、污染排放總量上限,劃定生態紅線、核定指標體系。建立自然資源價值核算體系、生態功能績效評價體系,將生態效益、自然資源消耗、環境損害成本等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以資產核算賬戶的形式,對自然資源資產存量及增減變化進行分類核算。客觀評估當期自然資源資產實物量和價值量的變化,準確把握經濟主體對自然資源資產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復和增值活動情況,全面反映全國或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自然資源消耗、環境代價和生態效益,為政府綜合決策、生態與環境績效評估考核、生態效益補償、領導幹部離任審計等提供重要依據。
(二)開展森林的文化價值評估。森林文化是生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的文化價值是森林資源核算的重要內容,直接關係著人民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著重森林的審美藝術價值、健康療養價值、休閒旅遊價值、科研教育價值、歷史地理價值、傳統習俗價值、倫理道德價值等類別和歷史的悠久度、級別的珍貴度、影響的廣泛度、文化的富集度、文化的貢獻度(關聯度、利用度、依存度)等要素,開展森林的文化價值評估,具象森林的文化價值,彰顯其文化功能,健全森林資源價值核算體系,支持政府建立起公正的付出者有償、受益者補償的市場規則,形成社會大眾對於森林的文化價值的普遍意識和支付意願的認同,提升森林文化審美品質、文化自覺和行為規範的導向作用,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森林的文化資源,形成生態文明語境下人與森林資源的良性互動,推進森林的文化價值最大化的制度建設。
二、將生態文化融入全民宣傳教育
(一)全方位、多領域,系統化、常態化,推進生態文化宣傳教育。依託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濕地、沙漠、海洋、地質等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及風景名勝區等,因地制宜建設面向公眾開放,各具特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生態文化普及宣教場館;著力打造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示範區,發揮良好的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通過生態文化村、生態文化示範社區、生態文化示範企業等創建活動和生態文化體驗等主題活動,提高社會成員互動傳播的公信度和參與度,共建共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果。
(二)高度重視大中小學生等群體生態文化教育。將生態文化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文教主管部門組織編制規範化的生態文化教科書,將生態文化教育課程納入教學大綱。從青少年抓起、從學校教育抓起,著力推動生態文化進課程教材、進學校課堂、進學生頭腦,全面提升青少年生態文化意識,啟迪心智、傳播知識、陶冶情操,在格物致知中培育中華生態文化的傳承人。
(三)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生態文化傳播體系。綜合運用部門宣傳和社會宣傳兩種資源、兩種力量,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兩個平台,形成優勢互補、協同推進的新聞宣傳格局。依託高新技術,大力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加速推動多種傳播載體的整合,努力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教育、文化、社科等各類行業報刊、網際網路等作用,鞏固生態文明宣傳權威媒體主陣地,拓展新聞視野,綜合運用多種新聞宣傳手段和形式,加大新聞報導力度,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完善新聞發布機制,加強輿論監督引導,把握新聞發布主題和時機,增強新聞發布的時效性、針對性和影響力;著力提高生態文化建設新聞、圖書出版水平,編輯發行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生態文化科普宣教系列讀物,增強社會傳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構建統籌協調、功能互補、覆蓋全面、富有效率的生態文化傳播體系。
三、將生態文化理念融入法治建設
(一)加快建立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管理的法制體系。以生態文化的核心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構建整體保護生態系統的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森林、海洋、濕地、沙漠、草原、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保護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全面清理、修訂現有法律法規中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不相適應的內容;抓緊健全土壤和水資源污染防治、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核安全等生態安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凝聚共識、積極參與《聯合國森林公約》全球森林治理規則制定,共同構建全球森林治理體系;建立陸海統籌、區域聯動的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機制;完善森林、濕地、海洋三大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增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管理的科學性、協同性和有效性,由注重保護管理自然資源向注重保護管理整個自然生態系統轉變。
(二)建立健全自然資源執法監督體系。要從源頭、過程到終端,建立全過程績效跟蹤制度。加強目標考核,實行績效管理;強化企業履行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責任制度的法律約束,提升企業生態保護意識、環境風險意識、環境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守住生態紅線,人人有責、人人遵守、人人行動,強化社會監督,落實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積極發揮新聞媒體和民間組織輿論和公眾的監督作用,全面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保障。
四、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科技研發套用
(一)著力科技與生態文化相融驅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文化是軟實力,科技與生態文化相融驅動是推進文明進程的偉大實踐。在科技研發套用中引入生態文化綠色發展的理性思考,以新視角、新思路、新舉措,研發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集約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等高新科技及其產品。通過科技與生態文化思想的融合,壯大科技創新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作用,推進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戰略的實現。
(二)深化對生態文化哲學智慧的科學研究。生態文化是研究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新興科學。中國生態文化協會要整合力量,建立國家級、省級研究團隊,深化生態文化理論研究,推進學科交流和學術觀點、科研方法的創新發展,加快理論研究成果的套用轉化;注重全局性、戰略性,選擇重大主題,階段性地舉辦不同層次的生態文化研討交流活動,開放多元地開展區域間、國際間生態文化交流互鑒;組織開展關於森林(竹藤、茶、花卉)、海洋、濕地、沙漠、草原、園林等生態文化,以及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研究,構建完整的中華生態文化體系。
海洋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被列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我國是陸海雙構的大國,陸地與海洋的互動作用奠定了中華文明的物質基礎和人文精神,海洋生態文化是生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撰《中國海洋生態文化》專著,將中國海洋生態文化智慧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聯繫在一起,深度審視中華民族與海洋的歷史淵源和曾經的輝煌;正視反思中國海洋史上曾經的屈辱與苦難;樹立海洋強國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升海洋生態意識、海洋強國意識和對“藍色國土”海洋戰略的重視程度;研究提出我國海洋生態文化發展戰略,協同構建中國海洋和諧社會與世界海洋新秩序,共創世界海洋和平。
五、加強生態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
(一)城鎮化進程中的文脈傳承與創新發展。組織生態文化普查,探索、感悟蘊含在自然山水、植物動物中的生態文化內涵;挖掘、整理蘊藏在典籍史志、民族風情、民俗習慣、人文軼事、工藝美術、建築古蹟、古樹名木中的生態文化;調查帶有時代印跡、地域風格和民族特色的生態文化形態,結合生態文化資源調查研究、收集梳理,建立生態文化資料庫,分類分級進行搶救性保護和修復,使其成為新時期發展繁榮生態文化的深厚基礎。
(二)加強生態文化遺產與生態文化原生地一體保護。對自然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民族風情小鎮等生態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保護與修復完善。在具有歷史傳承和科學價值的生態文化原生地,創建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由當地民眾自主管理和保護,從而使其自然生態和自然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一體保護,提升保護地民眾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充分利用沿海城市海洋生態文化資源創辦海洋(海軍)博物館。要精心打造高質量、有特色、有創意、文化科技含量高的國家和民間的生態文化博物館。在西部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等文化原生地,特別要著力落實文化惠民的扶貧政策和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實現文化保護與消除文化原生地的貧困同步。
六、推進生態文化產業發展
(一)科學規劃布局,加快生態文化創意產業和新業態發展。把生態文化產業作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用好現有文化產業平台,鼓勵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庫引入生態文化產業項目,引導更多社會投資進入,開發適應市場和百姓需求的生態文化產品。著力發展傳播生態文明價值觀念、體現生態文化精神、反映民族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製作精湛、品質精良、風格獨特的生態文化創意產品;改革創新出版發行、影視製作、演藝娛樂、會展廣告等傳統生態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新興生態文化產業。要大力推進生態文化特色創意設計,積極扶持一批傳承民族生態文化的企業。
(二)發展產業集群,提高規模化、專業化水平。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森林(竹藤、茶、花卉)、園林、沙漠、草原、海洋等生態文化特色產業,以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專類生態園(植物園、樹木園、茶園、竹園、銀杏園、牡丹園等)、海島等為載體,積極打造蘊含不同生態文化主題創意,多樣化、參與性、體驗性強的生態文化產品和產業品牌;推動與休閒遊憩、健康養生、科研教育、品德養成、地域歷史、民族民俗等生態文化相融合的生態文化產業開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可達性和安全性。
(一)建立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和衡量生態文明程度的基本標尺。從樹立生態價值觀、生態政績觀、綠色增長觀、綠色消費觀等入手,建立衡量生態文明程度的基本標尺;根據國家劃定的生態主體功能區、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上限、污染排放總量上限,劃定生態紅線、核定指標體系。建立自然資源價值核算體系、生態功能績效評價體系,將生態效益、自然資源消耗、環境損害成本等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以資產核算賬戶的形式,對自然資源資產存量及增減變化進行分類核算。客觀評估當期自然資源資產實物量和價值量的變化,準確把握經濟主體對自然資源資產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復和增值活動情況,全面反映全國或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自然資源消耗、環境代價和生態效益,為政府綜合決策、生態與環境績效評估考核、生態效益補償、領導幹部離任審計等提供重要依據。
(二)開展森林的文化價值評估。森林文化是生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的文化價值是森林資源核算的重要內容,直接關係著人民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著重森林的審美藝術價值、健康療養價值、休閒旅遊價值、科研教育價值、歷史地理價值、傳統習俗價值、倫理道德價值等類別和歷史的悠久度、級別的珍貴度、影響的廣泛度、文化的富集度、文化的貢獻度(關聯度、利用度、依存度)等要素,開展森林的文化價值評估,具象森林的文化價值,彰顯其文化功能,健全森林資源價值核算體系,支持政府建立起公正的付出者有償、受益者補償的市場規則,形成社會大眾對於森林的文化價值的普遍意識和支付意願的認同,提升森林文化審美品質、文化自覺和行為規範的導向作用,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森林的文化資源,形成生態文明語境下人與森林資源的良性互動,推進森林的文化價值最大化的制度建設。
二、將生態文化融入全民宣傳教育
(一)全方位、多領域,系統化、常態化,推進生態文化宣傳教育。依託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濕地、沙漠、海洋、地質等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及風景名勝區等,因地制宜建設面向公眾開放,各具特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生態文化普及宣教場館;著力打造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示範區,發揮良好的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通過生態文化村、生態文化示範社區、生態文化示範企業等創建活動和生態文化體驗等主題活動,提高社會成員互動傳播的公信度和參與度,共建共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果。
(二)高度重視大中小學生等群體生態文化教育。將生態文化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文教主管部門組織編制規範化的生態文化教科書,將生態文化教育課程納入教學大綱。從青少年抓起、從學校教育抓起,著力推動生態文化進課程教材、進學校課堂、進學生頭腦,全面提升青少年生態文化意識,啟迪心智、傳播知識、陶冶情操,在格物致知中培育中華生態文化的傳承人。
(三)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生態文化傳播體系。綜合運用部門宣傳和社會宣傳兩種資源、兩種力量,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兩個平台,形成優勢互補、協同推進的新聞宣傳格局。依託高新技術,大力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加速推動多種傳播載體的整合,努力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教育、文化、社科等各類行業報刊、網際網路等作用,鞏固生態文明宣傳權威媒體主陣地,拓展新聞視野,綜合運用多種新聞宣傳手段和形式,加大新聞報導力度,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完善新聞發布機制,加強輿論監督引導,把握新聞發布主題和時機,增強新聞發布的時效性、針對性和影響力;著力提高生態文化建設新聞、圖書出版水平,編輯發行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生態文化科普宣教系列讀物,增強社會傳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構建統籌協調、功能互補、覆蓋全面、富有效率的生態文化傳播體系。
三、將生態文化理念融入法治建設
(一)加快建立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管理的法制體系。以生態文化的核心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構建整體保護生態系統的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森林、海洋、濕地、沙漠、草原、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保護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全面清理、修訂現有法律法規中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不相適應的內容;抓緊健全土壤和水資源污染防治、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核安全等生態安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凝聚共識、積極參與《聯合國森林公約》全球森林治理規則制定,共同構建全球森林治理體系;建立陸海統籌、區域聯動的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機制;完善森林、濕地、海洋三大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增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管理的科學性、協同性和有效性,由注重保護管理自然資源向注重保護管理整個自然生態系統轉變。
(二)建立健全自然資源執法監督體系。要從源頭、過程到終端,建立全過程績效跟蹤制度。加強目標考核,實行績效管理;強化企業履行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責任制度的法律約束,提升企業生態保護意識、環境風險意識、環境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守住生態紅線,人人有責、人人遵守、人人行動,強化社會監督,落實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積極發揮新聞媒體和民間組織輿論和公眾的監督作用,全面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保障。
四、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科技研發套用
(一)著力科技與生態文化相融驅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文化是軟實力,科技與生態文化相融驅動是推進文明進程的偉大實踐。在科技研發套用中引入生態文化綠色發展的理性思考,以新視角、新思路、新舉措,研發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集約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等高新科技及其產品。通過科技與生態文化思想的融合,壯大科技創新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作用,推進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戰略的實現。
(二)深化對生態文化哲學智慧的科學研究。生態文化是研究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新興科學。中國生態文化協會要整合力量,建立國家級、省級研究團隊,深化生態文化理論研究,推進學科交流和學術觀點、科研方法的創新發展,加快理論研究成果的套用轉化;注重全局性、戰略性,選擇重大主題,階段性地舉辦不同層次的生態文化研討交流活動,開放多元地開展區域間、國際間生態文化交流互鑒;組織開展關於森林(竹藤、茶、花卉)、海洋、濕地、沙漠、草原、園林等生態文化,以及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研究,構建完整的中華生態文化體系。
海洋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被列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我國是陸海雙構的大國,陸地與海洋的互動作用奠定了中華文明的物質基礎和人文精神,海洋生態文化是生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撰《中國海洋生態文化》專著,將中國海洋生態文化智慧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聯繫在一起,深度審視中華民族與海洋的歷史淵源和曾經的輝煌;正視反思中國海洋史上曾經的屈辱與苦難;樹立海洋強國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升海洋生態意識、海洋強國意識和對“藍色國土”海洋戰略的重視程度;研究提出我國海洋生態文化發展戰略,協同構建中國海洋和諧社會與世界海洋新秩序,共創世界海洋和平。
五、加強生態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
(一)城鎮化進程中的文脈傳承與創新發展。組織生態文化普查,探索、感悟蘊含在自然山水、植物動物中的生態文化內涵;挖掘、整理蘊藏在典籍史志、民族風情、民俗習慣、人文軼事、工藝美術、建築古蹟、古樹名木中的生態文化;調查帶有時代印跡、地域風格和民族特色的生態文化形態,結合生態文化資源調查研究、收集梳理,建立生態文化資料庫,分類分級進行搶救性保護和修復,使其成為新時期發展繁榮生態文化的深厚基礎。
(二)加強生態文化遺產與生態文化原生地一體保護。對自然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民族風情小鎮等生態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保護與修復完善。在具有歷史傳承和科學價值的生態文化原生地,創建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由當地民眾自主管理和保護,從而使其自然生態和自然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一體保護,提升保護地民眾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充分利用沿海城市海洋生態文化資源創辦海洋(海軍)博物館。要精心打造高質量、有特色、有創意、文化科技含量高的國家和民間的生態文化博物館。在西部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等文化原生地,特別要著力落實文化惠民的扶貧政策和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實現文化保護與消除文化原生地的貧困同步。
六、推進生態文化產業發展
(一)科學規劃布局,加快生態文化創意產業和新業態發展。把生態文化產業作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用好現有文化產業平台,鼓勵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庫引入生態文化產業項目,引導更多社會投資進入,開發適應市場和百姓需求的生態文化產品。著力發展傳播生態文明價值觀念、體現生態文化精神、反映民族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製作精湛、品質精良、風格獨特的生態文化創意產品;改革創新出版發行、影視製作、演藝娛樂、會展廣告等傳統生態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新興生態文化產業。要大力推進生態文化特色創意設計,積極扶持一批傳承民族生態文化的企業。
(二)發展產業集群,提高規模化、專業化水平。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森林(竹藤、茶、花卉)、園林、沙漠、草原、海洋等生態文化特色產業,以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專類生態園(植物園、樹木園、茶園、竹園、銀杏園、牡丹園等)、海島等為載體,積極打造蘊含不同生態文化主題創意,多樣化、參與性、體驗性強的生態文化產品和產業品牌;推動與休閒遊憩、健康養生、科研教育、品德養成、地域歷史、民族民俗等生態文化相融合的生態文化產業開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可達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 推進生態文化發展的重大行動
一、著力打造生態文化城鎮
(一)建設歷史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智慧城鎮。建設美麗中國,首先要保護和建設歷史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生態文化品質高尚的智慧城鎮。在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尊重自然格局,依託現有山水脈絡、氣象條件等,合理規劃空間布局。舊城改造注重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民族文化風格和傳統風貌,促進功能提升與文化文物保護相結合;新城新區建設注重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與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徵相協調,扶持地方特色文化發展,保存城鎮獨有的典型的文化記憶;在保護本土文化的前提下,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和諧交融、創新發展。
(二)“綠色化”轉型發展,建設森林城市。構建現代化城市綠色產業體系,推行綠色生活和消費方式,強化綠色管理和技術支撐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發展。加強森林城市基礎建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設城市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生態養生園林、文化休閒街區、健身步道、城郊生態旅遊帶等,提供人類親近自然的場所、清潔的空氣和水源、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宜居環境、滿足生態產品的需求供給,提升普惠民生最具影響力的生態文化福利和幸福指數;構建山水林田湖一體、人居與自然親和、結構合理、功能協調的森林城市,提升城市品位與綜合競爭力,形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社會氛圍和向世界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視窗。
二、深化“全國生態文化村”創建活動
(一)保護和建設具有生態文化品質的美麗鄉村。從基礎單元做起,建設美麗中國。發展具有歷史記憶、文化底蘊、地域風貌、民族特色的生態文化村,打造崇尚“天人合一”之理、倡導中華美德之風、遵循傳承創新之道、踐行生態文明之路的美麗鄉村和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特別要以制度保障生態文化底蘊深厚的“老少邊窮”地區消除貧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生態文化保護傳承與增進百姓福祉的統一。
(二)發揮生態文化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品牌效益。開發本地區、本民族的生態文化資源財富、傳承優秀傳統生態文化遺產,以原住民為主體,打造和扶持具有區域民族特色、市場潛力和品牌效益的生態文化旅遊、休閒養生、歷史文物典籍展示、民間工藝製作、歌舞技藝表演、“農家樂”、“漁家樂”、“森林人家”、“草原人家”等生態文化產業和創意產品,特別要以島嶼為支點,大力開發海島旅遊,打造海洋生態文化精品。拉動民生改善,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大力推進生態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建設工程,綜合整治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恢復自然景觀資源,建設生態文化淳厚、生態空間環保、綠色食品安全、百姓生活富足的美麗鄉村。
三、加強生態文化現代媒體傳播體系和平台建設
(一)充分發揮國家主流媒體在弘揚生態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將生態文化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構建以報刊與數字新媒體相融合的全方位、立體化、多樣化的宣傳報導格局。深度報導國家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和環境治理工程;專題開展全國生態文化村、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典型創建的宣傳報導;繼續圍繞野生動植物和大自然等生態文化科普教育出版精品圖書;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凝聚社會力量、營造輿論氛圍、傳播生態文化的主導作用。
(二)實施新媒體建設工程,構建生態文化現代傳播體系。充分利用傳統媒體信息資源,推進新聞網站、網路視頻、數字報、手機報等新媒體建設,通過高效率、高質量的內容服務和信息服務,滿足建設生態文化載體、繁榮生態文化的要求。推進報社協同辦公平台工程建設。建立報社包括各記者站的辦公平台,實現報社各項業務的信息化管理;推進新聞圖片資料庫工程建設,以適應現代傳媒業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不斷增強新聞媒體的弘揚生態文化的傳播能力。
(三)推動林業傳統出版與林業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推進中國綠色時報手機報系統工程建設,推進網路電視和遠程培訓系統工程建設,推進會展線上平台建設,在中國林業新聞網站上建設三維互動展廳;完成好國家級出版項目、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中國數字森林博覽館建設與典型示範”入庫項目、新聞出版總署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國林業數字出版與林業服務平台建設”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出版工程”等項目;完成好《林業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系列叢書》、《中國西藏高原濕地》、《中國植物保護百科全書》、《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種子植物名稱》等圖書和“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出版工程”的宣傳與出版;繼續推進“數字出版與按需印刷系統建設項目”,加強“雙百”出版工程、“三個一百”出版工程、原創出版工程的推進和出版工作。
(四)舉辦各類文學藝術作品徵集、展演活動,繁榮生態文藝創作。建立激勵機制,聯合文聯、作協、美協、音協、影協等文化團體,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開展生態文化採風活動,創作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要高度重視以島嶼為支點,打造海洋生態文化精品。開展生態攝影、文學、書畫、影視、動漫等各類文藝作品徵集展演活動,支持優秀生態文化作品的收藏和推介,全面展示生態文化建設的優秀成果。
四、拓展生態文化創建傳播體驗活動
(一)“綠色節日”營造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社會氛圍,開展科普宣傳戶外教育活動。在植樹節(義務植樹日)、國際森林日、世界環境日、濕地日、荒漠化日、生物多樣性日、全國低碳日等重要紀念日,組織開展生態文化主題活動;辦好中國綠化博覽會、林博會、花博會和森林旅遊節、竹文化節,中國海洋文化節和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大型公益活動;繼續深化關注森林、保護母親河、中華環保世紀行等主題活動;推進國樹、國花、國鳥和市樹、市花等評選命名活動;開展以“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的生態攝影、生態美術、徵文、音樂節等各類專題活動。
(二)建立生態文化科普場所,加強“生態智慧”建設。在自然保護區和森林、濕地、海洋、沙漠、地質等公園、動物園、植物園、風景名勝區,建設融入生態文化元素,特色鮮明、類型豐富的博物館、科普館、標本館、體驗中心等生態文化普及場所;設定科普步道、科普長廊、宣傳亭、標識牌等生態文化宣教設施;規範導遊詞、解說詞的科學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普及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本常識、功能作用、演替規律和相互關係,開展形式多樣、豐富生動的生態文化傳播體驗活動。
(三)政府倡導、社團推動、民眾廣泛參與,推進互動傳播。通過切合實際、喜聞樂見的多種媒介、多種形式,開展公共場所、城鎮社區和鄉村農家的公益宣傳展示、專題講座、實地考察、現場觀摩等民眾廣泛參與的實踐體驗活動,大力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讓公眾充分感受到森林、濕地、海洋、草原等自然生態系統和農田、城市、鄉村等人工生態系統等生態功能及其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和生態服務價值,引導公眾養成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親身投入到綠色居住、低碳出行、合理消費、垃圾分類、清潔家園等實際生活之中,自覺保護森林、濕地、海洋、草原,拒絕污染江河湖海,拒絕非法食用野生動物,使全民生態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轉化為支持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踐行力。
(四)立德樹人,宣傳著力引導,教育著力養成,制度著力約束。各級黨政領導幹部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者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通過各級黨校培訓教育和深入實踐,強化黨政領導幹部的生態文化意識,培養正確的生態價值觀、生態政績觀和綠色執政理念,提升其決策管理的科學性。企業是產業結構轉型、生產方式轉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主要踐行者,要在實施法制規範和科學機制強化約束的同時,推進生態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強化生態意識、培育文明理念,形成企業生態文化的內在自覺,走上綠色發展之路。組織青少年的不同群體,開展不同類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生態文化社會實踐體驗專題活動,通過親近自然、感悟生態、對話文明、發現自然生命的真諦,增強道德判斷力,將保護自然、珍愛生命、珍惜資源的生態道德、崇德向善的行為規範,植根於青少年的心底。
五、弘揚林業時代精神,樹立林業生態楷模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替山河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新中國的林人,同時是新中國的藝人”,這是新中國第一任林業部長梁希對林業人的定義。林業人,是生態文化的倡導者、綠色發展的推動者、生態文明的先行者:愛林興林,終生堅守;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吃山野之苦,植綠色之樹,解生態之危,造萬民之福。樹人、樹木、樹林,創造綠色,傳承文明。林業精神蘊涵了深刻的生態文化理念,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展示了林業人高尚的生態道德風範。要在全國開展林業時代精神文明單位和林業生態楷模創建活動,挖掘和樹立林業時代典範,弘揚林業時代精神,培養新一代林業人;感召社會廣大民眾領悟“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生態決定人類文明興衰、生態就是生產力、生態就是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統籌治理”等生態哲理明示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林業和林業人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價值和意義。
六、延展“一帶一路”生態文化合作交流
以華夏古村名鎮、茶馬古道、沿海等地域古絲綢之路生態文化遺產和民族風情、民間藝術等為載體,以森林(竹、茶、花卉)、濕地、海洋、沙漠、草原等生態文化為內容,承接古今、連線中外,搭建開放多元、形式多樣的生態文化交流平台,賦予古絲綢之路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等新的時代內涵。圍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加強與沿線國家深入開展生態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精心打造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生態文化交流品牌。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等為契機,同有關國家開展學術交流,聯合實施海洋考古項目,開創海洋文物保護國際合作新局面;利用“中國海洋文化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平台,舉辦絲綢之路開拓史、航海史和名人軼事展覽、生態文化創意產品博覽、文藝精品等交流展示、傳播與推廣工作,擴大作品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促進作品創作、生產、推廣、展演的良性循環。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從陸到海,創建互聯互通的條件和環境,編織陸海絲綢之路雙邊、多邊,國家間和區域間生態文化合作交流、民心相通的紐帶。
(一)建設歷史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智慧城鎮。建設美麗中國,首先要保護和建設歷史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生態文化品質高尚的智慧城鎮。在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尊重自然格局,依託現有山水脈絡、氣象條件等,合理規劃空間布局。舊城改造注重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民族文化風格和傳統風貌,促進功能提升與文化文物保護相結合;新城新區建設注重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與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徵相協調,扶持地方特色文化發展,保存城鎮獨有的典型的文化記憶;在保護本土文化的前提下,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和諧交融、創新發展。
(二)“綠色化”轉型發展,建設森林城市。構建現代化城市綠色產業體系,推行綠色生活和消費方式,強化綠色管理和技術支撐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發展。加強森林城市基礎建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設城市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生態養生園林、文化休閒街區、健身步道、城郊生態旅遊帶等,提供人類親近自然的場所、清潔的空氣和水源、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宜居環境、滿足生態產品的需求供給,提升普惠民生最具影響力的生態文化福利和幸福指數;構建山水林田湖一體、人居與自然親和、結構合理、功能協調的森林城市,提升城市品位與綜合競爭力,形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社會氛圍和向世界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視窗。
二、深化“全國生態文化村”創建活動
(一)保護和建設具有生態文化品質的美麗鄉村。從基礎單元做起,建設美麗中國。發展具有歷史記憶、文化底蘊、地域風貌、民族特色的生態文化村,打造崇尚“天人合一”之理、倡導中華美德之風、遵循傳承創新之道、踐行生態文明之路的美麗鄉村和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特別要以制度保障生態文化底蘊深厚的“老少邊窮”地區消除貧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生態文化保護傳承與增進百姓福祉的統一。
(二)發揮生態文化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品牌效益。開發本地區、本民族的生態文化資源財富、傳承優秀傳統生態文化遺產,以原住民為主體,打造和扶持具有區域民族特色、市場潛力和品牌效益的生態文化旅遊、休閒養生、歷史文物典籍展示、民間工藝製作、歌舞技藝表演、“農家樂”、“漁家樂”、“森林人家”、“草原人家”等生態文化產業和創意產品,特別要以島嶼為支點,大力開發海島旅遊,打造海洋生態文化精品。拉動民生改善,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大力推進生態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建設工程,綜合整治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恢復自然景觀資源,建設生態文化淳厚、生態空間環保、綠色食品安全、百姓生活富足的美麗鄉村。
三、加強生態文化現代媒體傳播體系和平台建設
(一)充分發揮國家主流媒體在弘揚生態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將生態文化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構建以報刊與數字新媒體相融合的全方位、立體化、多樣化的宣傳報導格局。深度報導國家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和環境治理工程;專題開展全國生態文化村、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典型創建的宣傳報導;繼續圍繞野生動植物和大自然等生態文化科普教育出版精品圖書;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凝聚社會力量、營造輿論氛圍、傳播生態文化的主導作用。
(二)實施新媒體建設工程,構建生態文化現代傳播體系。充分利用傳統媒體信息資源,推進新聞網站、網路視頻、數字報、手機報等新媒體建設,通過高效率、高質量的內容服務和信息服務,滿足建設生態文化載體、繁榮生態文化的要求。推進報社協同辦公平台工程建設。建立報社包括各記者站的辦公平台,實現報社各項業務的信息化管理;推進新聞圖片資料庫工程建設,以適應現代傳媒業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不斷增強新聞媒體的弘揚生態文化的傳播能力。
(三)推動林業傳統出版與林業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推進中國綠色時報手機報系統工程建設,推進網路電視和遠程培訓系統工程建設,推進會展線上平台建設,在中國林業新聞網站上建設三維互動展廳;完成好國家級出版項目、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中國數字森林博覽館建設與典型示範”入庫項目、新聞出版總署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國林業數字出版與林業服務平台建設”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出版工程”等項目;完成好《林業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系列叢書》、《中國西藏高原濕地》、《中國植物保護百科全書》、《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種子植物名稱》等圖書和“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出版工程”的宣傳與出版;繼續推進“數字出版與按需印刷系統建設項目”,加強“雙百”出版工程、“三個一百”出版工程、原創出版工程的推進和出版工作。
(四)舉辦各類文學藝術作品徵集、展演活動,繁榮生態文藝創作。建立激勵機制,聯合文聯、作協、美協、音協、影協等文化團體,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開展生態文化採風活動,創作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要高度重視以島嶼為支點,打造海洋生態文化精品。開展生態攝影、文學、書畫、影視、動漫等各類文藝作品徵集展演活動,支持優秀生態文化作品的收藏和推介,全面展示生態文化建設的優秀成果。
四、拓展生態文化創建傳播體驗活動
(一)“綠色節日”營造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社會氛圍,開展科普宣傳戶外教育活動。在植樹節(義務植樹日)、國際森林日、世界環境日、濕地日、荒漠化日、生物多樣性日、全國低碳日等重要紀念日,組織開展生態文化主題活動;辦好中國綠化博覽會、林博會、花博會和森林旅遊節、竹文化節,中國海洋文化節和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大型公益活動;繼續深化關注森林、保護母親河、中華環保世紀行等主題活動;推進國樹、國花、國鳥和市樹、市花等評選命名活動;開展以“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的生態攝影、生態美術、徵文、音樂節等各類專題活動。
(二)建立生態文化科普場所,加強“生態智慧”建設。在自然保護區和森林、濕地、海洋、沙漠、地質等公園、動物園、植物園、風景名勝區,建設融入生態文化元素,特色鮮明、類型豐富的博物館、科普館、標本館、體驗中心等生態文化普及場所;設定科普步道、科普長廊、宣傳亭、標識牌等生態文化宣教設施;規範導遊詞、解說詞的科學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普及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本常識、功能作用、演替規律和相互關係,開展形式多樣、豐富生動的生態文化傳播體驗活動。
(三)政府倡導、社團推動、民眾廣泛參與,推進互動傳播。通過切合實際、喜聞樂見的多種媒介、多種形式,開展公共場所、城鎮社區和鄉村農家的公益宣傳展示、專題講座、實地考察、現場觀摩等民眾廣泛參與的實踐體驗活動,大力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讓公眾充分感受到森林、濕地、海洋、草原等自然生態系統和農田、城市、鄉村等人工生態系統等生態功能及其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和生態服務價值,引導公眾養成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親身投入到綠色居住、低碳出行、合理消費、垃圾分類、清潔家園等實際生活之中,自覺保護森林、濕地、海洋、草原,拒絕污染江河湖海,拒絕非法食用野生動物,使全民生態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轉化為支持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踐行力。
(四)立德樹人,宣傳著力引導,教育著力養成,制度著力約束。各級黨政領導幹部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者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通過各級黨校培訓教育和深入實踐,強化黨政領導幹部的生態文化意識,培養正確的生態價值觀、生態政績觀和綠色執政理念,提升其決策管理的科學性。企業是產業結構轉型、生產方式轉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主要踐行者,要在實施法制規範和科學機制強化約束的同時,推進生態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強化生態意識、培育文明理念,形成企業生態文化的內在自覺,走上綠色發展之路。組織青少年的不同群體,開展不同類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生態文化社會實踐體驗專題活動,通過親近自然、感悟生態、對話文明、發現自然生命的真諦,增強道德判斷力,將保護自然、珍愛生命、珍惜資源的生態道德、崇德向善的行為規範,植根於青少年的心底。
五、弘揚林業時代精神,樹立林業生態楷模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替山河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新中國的林人,同時是新中國的藝人”,這是新中國第一任林業部長梁希對林業人的定義。林業人,是生態文化的倡導者、綠色發展的推動者、生態文明的先行者:愛林興林,終生堅守;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吃山野之苦,植綠色之樹,解生態之危,造萬民之福。樹人、樹木、樹林,創造綠色,傳承文明。林業精神蘊涵了深刻的生態文化理念,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展示了林業人高尚的生態道德風範。要在全國開展林業時代精神文明單位和林業生態楷模創建活動,挖掘和樹立林業時代典範,弘揚林業時代精神,培養新一代林業人;感召社會廣大民眾領悟“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生態決定人類文明興衰、生態就是生產力、生態就是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統籌治理”等生態哲理明示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林業和林業人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價值和意義。
六、延展“一帶一路”生態文化合作交流
以華夏古村名鎮、茶馬古道、沿海等地域古絲綢之路生態文化遺產和民族風情、民間藝術等為載體,以森林(竹、茶、花卉)、濕地、海洋、沙漠、草原等生態文化為內容,承接古今、連線中外,搭建開放多元、形式多樣的生態文化交流平台,賦予古絲綢之路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等新的時代內涵。圍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加強與沿線國家深入開展生態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精心打造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生態文化交流品牌。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等為契機,同有關國家開展學術交流,聯合實施海洋考古項目,開創海洋文物保護國際合作新局面;利用“中國海洋文化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平台,舉辦絲綢之路開拓史、航海史和名人軼事展覽、生態文化創意產品博覽、文藝精品等交流展示、傳播與推廣工作,擴大作品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促進作品創作、生產、推廣、展演的良性循環。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從陸到海,創建互聯互通的條件和環境,編織陸海絲綢之路雙邊、多邊,國家間和區域間生態文化合作交流、民心相通的紐帶。
第五章 生態文化發展的政策措施
一、以《綱要》為指導,編制省級生態文化發展規劃
《綱要》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導“十三五”生態文化建設工作的綱領性檔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文化主管部門和省級生態文化協會、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及其各分會,要全面把握《綱要》的核心要義和基本要求,研究確定本地區、本領域生態文化發展建設的總體思路,落實生態文化發展的各項戰略任務和重大行動的具體措施,落實生態文化基本建設投資、生態文化載體和傳播能力建設、生態文化遺產保護、生態文化產業發展等扶持政策,並將其納入各地“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及林業等行業發展總體規劃。
落實規劃,依法保護國家基本生態空間。依法劃定森林、濕地、沙區植被和原生沙漠、生物物種等各類保護區域的生態紅線,納入規劃、地圖並落實到山頭地塊上,切實把國家各類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濕地、海洋、地質、沙漠等各類公園和動物園,國家重要水源地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嚴格保護起來。制定最嚴格的管理辦法,明確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人居環境安全、生物多樣性安全的生態底線,保護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生態體系,最佳化國土空間配置的生態安全格局。與此同時,制定並實施鼓勵性綠色節能政策和嚴懲性污染管理制度,要維護當地原住民的合法權利,維護他們從長期保護和社區生計中總結出來的傳統生態智慧和管理系統,提高其管理和治理的投資規模和質量。
二、完善生態文化基本建設投入保障政策
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是社會公益事業,要建立起政府部門主導、社團輔助、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生態文化基本建設投入保障機制。政府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把握導向,依據生態文化發展建設規劃,落實專項資金,保證生態文化基本建設投入。著重貧困邊遠地域的生態文化載體建設,加大對自然保護區和森林、濕地、海洋、地質、沙漠等各類公園和動物園的生態文化博物館、科技館、標本館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消除科普宣教盲區;鼓勵社會民間資本參與生態文化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投資;鼓勵公共基金、保險資金等參與具有穩定收益的,城市生態文化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三、強化生態文化組織領導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把生態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措施到位、資金到位。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把生態文化建設作為考評領導幹部工作業績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省級生態文化協會組織及其領導機制,明確主管部門,指導和支持省級生態文化協會等社會團體建設與工作開展。以協會為載體吸納相關部門作為會員單位,凝聚社會力量,形成弘揚生態文化,共建生態文明的多方合力。
四、健全生態文化工作機制
加強部門協調,建立健全主管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工作格局。加強與人大、政協、民主黨派等組織機構的密切聯繫,建立聯席會議、聯合調研、聯合表彰等工作機制,共同推動生態文化建設。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的宣傳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承擔起生態文化建設的組織指導、實施推進的責任。堅持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制度。加強生態文化國際交流合作,擴大對外開放,吸收借鑑國外生態文化優秀成果。
五、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
把生態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規劃。充分發揮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及其各分會、省級生態文化主管部門和省級生態文化協會的作用,積極吸納生態文化研究、策劃等專業高端人才參與協會工作,建設專家智庫,在相關領域培育一批生態文化的領軍人物和學術帶頭人,引導和帶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基層,培育一批致力於生態文化建設,德才兼備、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隊伍。
將生態文化教育相關內容納入“國培計畫”,專設培訓項目,為各地培養一大批“種子”教師,引領和推動地方加強生態文化教育教師培訓。建立區域性生態文化培訓場所,對從事行業管理、導遊、解說、演示等人員,進行自然生態、地域歷史、生態文化、活動策劃等方面知識和講演技能的培訓;開展區域間、省際間、國際間生態文化培育、傳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信息技術的合作交流、互鑒共享,推進高水平的生態文化綜合實力建設。
《綱要》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導“十三五”生態文化建設工作的綱領性檔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文化主管部門和省級生態文化協會、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及其各分會,要全面把握《綱要》的核心要義和基本要求,研究確定本地區、本領域生態文化發展建設的總體思路,落實生態文化發展的各項戰略任務和重大行動的具體措施,落實生態文化基本建設投資、生態文化載體和傳播能力建設、生態文化遺產保護、生態文化產業發展等扶持政策,並將其納入各地“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及林業等行業發展總體規劃。
落實規劃,依法保護國家基本生態空間。依法劃定森林、濕地、沙區植被和原生沙漠、生物物種等各類保護區域的生態紅線,納入規劃、地圖並落實到山頭地塊上,切實把國家各類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濕地、海洋、地質、沙漠等各類公園和動物園,國家重要水源地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嚴格保護起來。制定最嚴格的管理辦法,明確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人居環境安全、生物多樣性安全的生態底線,保護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生態體系,最佳化國土空間配置的生態安全格局。與此同時,制定並實施鼓勵性綠色節能政策和嚴懲性污染管理制度,要維護當地原住民的合法權利,維護他們從長期保護和社區生計中總結出來的傳統生態智慧和管理系統,提高其管理和治理的投資規模和質量。
二、完善生態文化基本建設投入保障政策
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是社會公益事業,要建立起政府部門主導、社團輔助、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生態文化基本建設投入保障機制。政府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把握導向,依據生態文化發展建設規劃,落實專項資金,保證生態文化基本建設投入。著重貧困邊遠地域的生態文化載體建設,加大對自然保護區和森林、濕地、海洋、地質、沙漠等各類公園和動物園的生態文化博物館、科技館、標本館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消除科普宣教盲區;鼓勵社會民間資本參與生態文化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投資;鼓勵公共基金、保險資金等參與具有穩定收益的,城市生態文化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三、強化生態文化組織領導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把生態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措施到位、資金到位。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把生態文化建設作為考評領導幹部工作業績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省級生態文化協會組織及其領導機制,明確主管部門,指導和支持省級生態文化協會等社會團體建設與工作開展。以協會為載體吸納相關部門作為會員單位,凝聚社會力量,形成弘揚生態文化,共建生態文明的多方合力。
四、健全生態文化工作機制
加強部門協調,建立健全主管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工作格局。加強與人大、政協、民主黨派等組織機構的密切聯繫,建立聯席會議、聯合調研、聯合表彰等工作機制,共同推動生態文化建設。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的宣傳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承擔起生態文化建設的組織指導、實施推進的責任。堅持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制度。加強生態文化國際交流合作,擴大對外開放,吸收借鑑國外生態文化優秀成果。
五、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
把生態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規劃。充分發揮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及其各分會、省級生態文化主管部門和省級生態文化協會的作用,積極吸納生態文化研究、策劃等專業高端人才參與協會工作,建設專家智庫,在相關領域培育一批生態文化的領軍人物和學術帶頭人,引導和帶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基層,培育一批致力於生態文化建設,德才兼備、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隊伍。
將生態文化教育相關內容納入“國培計畫”,專設培訓項目,為各地培養一大批“種子”教師,引領和推動地方加強生態文化教育教師培訓。建立區域性生態文化培訓場所,對從事行業管理、導遊、解說、演示等人員,進行自然生態、地域歷史、生態文化、活動策劃等方面知識和講演技能的培訓;開展區域間、省際間、國際間生態文化培育、傳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信息技術的合作交流、互鑒共享,推進高水平的生態文化綜合實力建設。
結 語
追溯歷史,從“以自然為中心”到“以人類為中心”走向“人與自然和諧”,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逐步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而生態文化作為人類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家園,傳遞著真善美、向上向善的生態文明價值觀,引導著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歷史擔當任重道遠,務必要同心同德、協力互動、共建共享、持之以恆。讓我們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