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規制的經濟綠色發展效應

中國環境規制的經濟綠色發展效應

《中國環境規制的經濟綠色發展效應》是2018年1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明、黃清煌。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環境規制的經濟綠色發展效應
  • 作者:高明、黃清煌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013884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 從綠色發展的內部、外部和內外部互動驅動因素視角,研究環境規制的科學性和 實踐性,規劃環境規制的具體操作政策和措施。在考慮不同環境規制政策的效果 差異的情況下,有所側重的制定和實施環境規制政策。一是要著重強調投資型環 境規制政策,鼓勵環境保護投資,尤其是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建設項目 “三同時”環保投資,建立一種既能實現環境保護熱歸歡,又能促進技術創新和產出增 長的環境保護投資體系。二是要為費用型環境規制發揮激勵效應創建良好的環 境。科學制定排污費收費標準,規範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加大對環境科技人才 的培養,加強環保宣傳,激勵企業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的樹立等。 三是設計規制工具的“組合拳”。合理使用命令控制型規制工具,充分發揮市場 激勵型規制工具,加雄精燥匪快拓展公眾參與型規制工具,系統設計地方政府政績考核體 系,積極引導公眾參與監督。

圖書目錄

緒 論
第一節 寫作緣由
一 寫作背景
二 寫作意義
第二節 寫作目標與思路
一 希船櫃謎寫作目標
二 寫作思路
第三節 寫作框架和內容
一 寫作框架
二 寫作內容
第四節 研究方法
一 悼迎頌綜合評價法
二 計量分析法
三 政策分析法
第五節 研究客體的基本界定
一 環境資源及其屬性
二 生態環境保護及其行為特徵屬性
三 環境規制
四 綠色發展
五 節能減排
第一章 環境規制對經濟綠色發展效應的機理
第一節 生態環境資源及其污染的經濟成因
一 生態環境資源的基本屬性
二 生態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
三 生態環境污染與經濟成長的關聯
第二節 環境規制產生的一般邏輯及構成
一 環境規制的功用
二 規制質量是規制效能的關鍵
三 環境規制的經濟綠色發展效應的理論邏輯
四 環境規制的分類及其特點
五 環境規制的政策體系
第三節 關於環境規制套用的探討
一 環境規制的作用目標
二 環境規制的測度
三 環境規制套用的工具
四 環境規制的效率及評價
第四節 關於環境規制對節能減排影響的學界探討
一 環境規制與能源效率的關係研究
二 環境規制與污染減排的關係研究
第五節 關於環境規制對經濟成長影響的學界探討
第六節 環境規制對經濟綠色發展效應的傳導路徑
一 通過環境成本的傳導路徑
二 通過技術創新的傳導路徑
三 通過產業組織的傳導路徑
四 通過產業結構的傳導路徑
第二章 中國環境規制的實踐
第一節 中國環境規制的發展歷程
一 環境規制的初創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
二 環境規制的起步階段(自改革開放後的20世紀80年代)
三 環境規制的拓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
四 環境規制的深化階段(21世紀開始到2012年)
五 環境規制的創新與成熟階段(2012年至今)
第二節 中國環境規制的工具使用
一 命令控制型規制工具
二 市場激勵型規制工具
三 公眾參與型規制工具
第三節 中國環境規制的政策檔案
第三章 環境規制的節能減排效果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關鍵性指標的測度
一 環境規制指標體系的選取與測度
二 節能減排效率測算
第三節 計量模型、數據說明及變數選擇
一 模型與方法
二 數據說明及變數選取
第四節 環境規制節能減排效果的計量分析
一 總體樣本的回歸結果
二 分組樣本的回歸結果
三 穩健性檢驗
第五節 基於不同經濟主體的進一步考察
一 基於政府層面的規制工具
二 基於企業個體努力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環境規制的經濟成長效應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實證模型與數據
一 計量模型設計
二 簽晚數據來源和變數說明
第三節 環境規制雙重經濟效應的計量分析
一 環境分權對環境規制經濟效應的影響
二 分組樣本的估計結果
三 穩健性檢驗
第四節 基於規制工具視角的進一步考察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環境規制下節能減排與經濟成長的雙贏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節能減排與經濟成長耦合關係分析
一 節能減排與希嘗蘭經濟成長的系統耦合度評價模型
二 節能減排與經濟成長耦合特徵
第三節 傳導機制、計量模型及變數說明
一 傳導機制
二 模型設計
三 變數說明及數據來源
第四節 環境規制對系統耦合度的貢獻
一 全樣本估計結果
二 分組樣本估計結果
三 穩健性檢驗
第五節 基於不同經濟主體的進一步考察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實現采放囑綠色發展的最優規制強度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環境規制與系統耦合度的門檻面板模型設定
第三節 實證結果與分類討論
一 整體樣本門檻檢驗結果
二 分組樣本門檻檢驗結果
三 穩健性檢驗
第四節 基於不同經濟主體門檻效應的進一步討論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基於經濟綠色發展的提升我國環境規制質量的對策建議
第一節 我國環境規制的經濟綠色發展效應特徵
第二節 我國環境規制的“四化”發展思路
一 我國環境規制的“雙贏”化
二 我國環境規制的現代化
三 我國環境規制的綜合化
四 我國環境規制的精準化
第三節 改進我國環境規制的建議
一 改進關於企業綠色行為的環境規制
二 改進關於企業科技創新的環境規制
三 改進關於實現“雙贏”的環境規制強度
四 改進關於區域精準化的環境規制
五 改進關於動態化的環境規制
六 改進關於綜合治理的環境規制
七 改進關於各級政府綠色發展積極性的環境規制
八 改進關於環保投資結構的環境規制
第四節 增強我國環境規制設計的科學性
一 完善環境規制的信息透明機制
二 建立多元化的環境規制設計參與主體
第五節 提高我國環境規制的執行效力
一 整合環境規制執法隊伍的資源力量
二 建立環境規制的落實監督機制
三 建立環境規制的執行效果評價制度
四 建立環境規制的協調執行機制
五 嚴格堅持環境規制的監督和懲處標準
第六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後 記
二 環境規制的起步階段(自改革開放後的20世紀80年代)
三 環境規制的拓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
四 環境規制的深化階段(21世紀開始到2012年)
五 環境規制的創新與成熟階段(2012年至今)
第二節 中國環境規制的工具使用
一 命令控制型規制工具
二 市場激勵型規制工具
三 公眾參與型規制工具
第三節 中國環境規制的政策檔案
第三章 環境規制的節能減排效果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關鍵性指標的測度
一 環境規制指標體系的選取與測度
二 節能減排效率測算
第三節 計量模型、數據說明及變數選擇
一 模型與方法
二 數據說明及變數選取
第四節 環境規制節能減排效果的計量分析
一 總體樣本的回歸結果
二 分組樣本的回歸結果
三 穩健性檢驗
第五節 基於不同經濟主體的進一步考察
一 基於政府層面的規制工具
二 基於企業個體努力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環境規制的經濟成長效應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實證模型與數據
一 計量模型設計
二 數據來源和變數說明
第三節 環境規制雙重經濟效應的計量分析
一 環境分權對環境規制經濟效應的影響
二 分組樣本的估計結果
三 穩健性檢驗
第四節 基於規制工具視角的進一步考察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環境規制下節能減排與經濟成長的雙贏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節能減排與經濟成長耦合關係分析
一 節能減排與經濟成長的系統耦合度評價模型
二 節能減排與經濟成長耦合特徵
第三節 傳導機制、計量模型及變數說明
一 傳導機制
二 模型設計
三 變數說明及數據來源
第四節 環境規制對系統耦合度的貢獻
一 全樣本估計結果
二 分組樣本估計結果
三 穩健性檢驗
第五節 基於不同經濟主體的進一步考察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實現綠色發展的最優規制強度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環境規制與系統耦合度的門檻面板模型設定
第三節 實證結果與分類討論
一 整體樣本門檻檢驗結果
二 分組樣本門檻檢驗結果
三 穩健性檢驗
第四節 基於不同經濟主體門檻效應的進一步討論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基於經濟綠色發展的提升我國環境規制質量的對策建議
第一節 我國環境規制的經濟綠色發展效應特徵
第二節 我國環境規制的“四化”發展思路
一 我國環境規制的“雙贏”化
二 我國環境規制的現代化
三 我國環境規制的綜合化
四 我國環境規制的精準化
第三節 改進我國環境規制的建議
一 改進關於企業綠色行為的環境規制
二 改進關於企業科技創新的環境規制
三 改進關於實現“雙贏”的環境規制強度
四 改進關於區域精準化的環境規制
五 改進關於動態化的環境規制
六 改進關於綜合治理的環境規制
七 改進關於各級政府綠色發展積極性的環境規制
八 改進關於環保投資結構的環境規制
第四節 增強我國環境規制設計的科學性
一 完善環境規制的信息透明機制
二 建立多元化的環境規制設計參與主體
第五節 提高我國環境規制的執行效力
一 整合環境規制執法隊伍的資源力量
二 建立環境規制的落實監督機制
三 建立環境規制的執行效果評價制度
四 建立環境規制的協調執行機制
五 嚴格堅持環境規制的監督和懲處標準
第六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