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館:吶喊

《吶喊》是魯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的短篇小說的結集,也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一篇小說,描寫了一個“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活動。《吶喊》描寫了日常生活里一般人對狂人的圍觀、注視、談論,以及由此反激起的“迫害狂”患者內心的恐懼,他看到每一個人都覺得想要吃他,列舉出某些“人吃人”的具體事實,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現當代文學館:吶喊
  •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頁數:206頁
  • 開本:16
  • 作者:魯迅 太田知惠
  • 出版日期:2011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272624, 753227262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現當代文學館:吶喊(青少年版)》編輯推薦:在我們年少時,總會讀過幾本好書,它們或為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或幫我們慰藉了失落的心靈,或讓我們對於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為了將這份感動和領悟傳承下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和安徽智之虎文化有限公司2012聯袂奉獻出一套傳世經典——《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博覽》(2012升級版)。108本巨著本本經典,古今中外大師佳作雲集,為孩子們承托起了一片真善美的天空!

作者簡介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後改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是他在1918年5月發表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魯迅於1898年到南京求學,1902年留學日本學醫,後痛感醫治麻木的國民精神重於醫治肉體病痛,便棄醫從文。1909年回國,1918年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並在《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其後又發表了《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並撰寫大量雜文、散文。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吶喊》,成為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之作。

圖書目錄

《吶喊》自序 1
狂人日記 7
孔乙己 20
藥 26
明天 37
一件小事 45
頭髮的故事 48
風波 55
故鄉 65
阿Q正傳 77
端午節 123
白光 133
兔和貓 140
鴨的喜劇 146
社戲 150

文摘

狂人日記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訊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幢’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型不一,知非一時所書。問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記中語誤,一字不易;惟人名雖皆村人,不為世間所知,無關大體,然亦悉易去。至於書名,則本人愈後所題,不復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識。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又怕我看見。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個人,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
我可不怕,仍舊走我的路。前面一夥小孩子,也在那裡議論我;眼色也同趙貴翁一樣,臉色也鐵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麼仇,他也這樣。忍不住大聲說,“你告訴我!”他們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趙貴翁有什麼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麼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趙貴翁雖然不認識他,一定也聽到風聲,代抱不平;約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對。但是小孩子呢?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睜著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這真教我怕,教我納罕而且傷心。
我明白了,這是他們娘老子教的!

晚上總是睡不著。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
他們——也有給知縣打過枷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他們那時候的臉色,全沒有昨天這么怕,也沒有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個女人,打他兒子,嘴裡說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他眼睛卻看著我。我出了一驚,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夥人,便都鬨笑起來。陳老五趕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裡的人都裝作不認識我;他們的眼色,也全同別人一樣。進了書房,便反扣上門,宛然是關了一隻雞鴨。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細。
前幾天,狼子村的佃戶來告荒,對我大哥說,他們村裡的一個大惡人,給大家打死了;幾個人便挖出他的心肝來,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壯壯膽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戶和大哥便都看我幾眼。今天才曉得他們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樣。
想起來,我從頂上直冷到腳跟。
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幾口”的話,和一夥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戶的話,明明是暗號。我看出他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們的牙齒,全是白厲厲的排著,這就是吃人的傢伙。
照我自己想,雖然不是惡人,自從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難說了。他們似乎別有心思,我全猜不出。況且他們一翻臉,便說人是惡人。我還記得大哥教我做論,無論怎樣好人,翻他幾句,他便打上幾個圈;原諒壞人幾句,他便說“翻天妙手,與眾不同”。我那裡猜得到他們的心思究竟怎樣,況且是要吃的時候。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書上寫著這許多字,佃戶說了這許多話,卻都笑吟吟的睜著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們想要吃我了!P7-10

序言

本書收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說十四篇,於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原收十五篇,後來魯迅先生抽出去一部關於歷史的小說《不周山》(後更名為《補天》),另編入《故事新編》,因此所餘十四篇於此。
關於先生為何要將這部小說集取名為《吶喊》——這個極富有深意的名字——編者在此不敢代先生敘言,因為在後面的自序內,先生詳盡敘述了他彼時的想法和思想變動的過程,請讀者們不吝翻閱,且,務必翻閱。
自序之中,先生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便可窺見一二。
編者唯一想在這裡說明的是,《吶喊》中那些文學形象:狂人、阿Q、孔乙己、閏土……早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為典型也是最為成功的人物刻畫,豎立起了一座座旁人無法企及的豐碑。魯迅先生擅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和勾勒場景,潦潦幾筆,市井小民潦倒書生的嬉、笑、怒、罵便呼之欲出,江南水鄉的民俗風物則歷歷在目,對革命即將發生前的看似平靜實則已風雲暗涌的壓抑場景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這份功力,值得我們的小讀者們細細揣摩,用心研習。
總之,先生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先生留下的豐富的精神財富更值得我們窮一生之力去研究和學習。《吶喊》猶值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