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嚴家炎對話集

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嚴家炎對話集

《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嚴家炎對話集》是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嚴家炎先生對話、訪問文章在海內外的第一次結集。作者嚴家炎先生是現代文學研究領域的權威,他的多部文學史著作,皆為大學文科教材,相信《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嚴家炎對話集》會受到廣大讀者尤其是大中專院校中文系學生們的喜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嚴家炎對話集
  •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 頁數:247頁
  • 開本:16
  • 定價:39.80
  • 作者:嚴家炎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52225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嚴家炎對話集》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嚴家炎,1933年出生於上海。1958年北京大學副博士研究生肄業。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市文聯副主席等。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作有《知春集》、《求實集》、《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論現代小說與文藝思潮》、《世紀的足音》、《五四的誤讀》、《金庸小說論稿》、《論魯迅的復調小說》、《考辨與析疑》、《史余漫筆》等十八種,包括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三卷本,與唐弢共同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簡編》增訂版。
就《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若干問題答客問
五四於傳統:是革新,不是全盤否定——嚴家炎先生訪談錄
五四有五四的問題,但是不能把五四的性質定為全盤反傳統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而言,五四“是一次革新”
各種思潮在歷史上都有它的作用和地位
現代文學研究方法答問
真正的文學史,存在於作品和理論批評史料中
作品如有不同版本,要考察初版及其變化
實事求是地對待政治思想有變化的作家
必須重視文學本身的規律和特點
要有紮實的文史修養
讀書治學的方法
聽嚴家炎講學術——嚴家炎訪問記
不要給作家排座次
張愛玲是非常優秀的女作家
王蒙是當代最有創造力的作家之一
金庸小說與五四新文學方向一致
武俠小說含有強烈的正義感
文學批評不能搞“跨元批評”
學術研究需要多角度
搞研究必須多讀原始材料
關於老舍之死——嚴家炎先生訪談錄
真誠永遠不會老——訪北大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嚴家炎先生
對巴金一生創作的巨觀評價
巴金深受歐洲文學影響
巴金與諾貝爾文學獎
年輕一代的作家對魯迅和巴金都有所繼承
紀念巴金百歲華誕的真正意義
“嚴寒”過去是新春——訪中國丁玲研究會會長嚴家炎教授
七十年前的一段傳奇——穆時英是怎樣一個作家
金庸答問錄——嚴家炎、金庸問答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
談外國文學和作家
新文學作家中喜歡沈從文
受五四新文學影響
電影、戲劇對小說創作的影響
作品有時折射自己
不有意追求“生活化”
“紅色風暴”
有關曾國藩
關於《金庸傳》
20世紀中華文化的一個奇蹟——就《金庸小說論稿》與作者嚴家炎對話
在北大開設“金庸小說研究”課程
對“金庸熱”的看法
對金庸小說的評價
對武俠小說的評價
金庸小說的歷史地位
研究金庸小說的“大俠”——嚴家炎訪問記
正確對待中學生中的武俠熱——嚴家炎教授訪談錄
對武俠小說不要排斥
中學生中的“武俠熱”能夠推動俠義精神回歸
關鍵是要正確引導
“新”、“舊”武俠小說的區別
通俗絕不等同於庸俗,看問題應全面
就金庸作品答大學生問——訪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嚴家炎
“金庸小說把俗文學大大提高了一個層次”
“見義勇為”精神的缺失增強了金庸小說的吸引力
描寫古代題材,滲透現代精神
漫談金庸武俠小說——嚴家炎先生訪談錄
學海無涯,有志者事竟成——嚴家炎先生訪問記
中國唯一一屆四年制“副博士生”
四門課,文學史考試“不及格”
政治運動不斷,教學秩序很受影響
反右期間
人中文系,開始工作
初執教鞭,講授“現代文學史”
受楊晦、錢學熙二先生影響
從“春華”到“秋實”——嚴家炎先生訪談錄
求學經歷:從“文學青年”到北大副博士研究生
初露頭角:《創業史》批評與“中間人物”論
學科中堅:《中國現代文學史》和文學“現代化”
閱讀史:文學經典的一份書目
就現實主義答《文學百題》編者問
就浪漫主義答《文學百題》編者問
就王彬彬質疑汪暉論文一事對嚴家炎老師的採訪——《中國青年報》記者訪嚴家炎先生
附錄:嚴家炎先生大事年表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嚴家炎:金庸小說在華文圈和所有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比方說在東北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還有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範圍里,都有極其廣泛的影響。金庸小說翻譯成西方的文字,比方說翻譯成英文,可能有點困難。到現在為止只翻譯了兩部作品。一部是《雪山飛狐》,因為它是故事情節非常集中、戲劇性非常強的一部小說。另一部是《鹿鼎記》。《鹿鼎記》的翻譯者,就是《紅樓夢》的最好的翻譯者。但是這位翻譯家告訴我,他只翻譯了三分之二的樣子,他覺得有些部分很難翻譯。因為涉及中國文化的一些術語,比方說“降龍十八掌”怎么翻譯?翻譯了之後外國人懂嗎?“降龍十八掌”這個名詞跟《易經》裡邊的一些文句是有關係的,確實是地道的中國文化,翻譯出來人家不懂。下等一點的,像韋小寶罵人的那些語言,能翻譯出去嗎?翻譯了之後人家也可能莫名其妙,韋小寶很願意占人便宜,但是西方人並不認為稱人家為兒子、孫子,好像自己是長輩,就多么了不起,就占了人家的便宜了。西方人並不一定這么看。為什麼做父親的就了不起,就一定是尊長,做兒子的就低人一等?這些方面西方的文化觀念跟中國儒家的文化觀念不一樣。因為我們有個儒家文化的背景,所以他們覺得很難翻譯,原因就在這裡。
至於說到作品,我想無論是娛樂小說,或者是文化小說,文化意味很強的娛樂小說或者純文化小說,其實最後都是要看在藝術上有沒有魅力,能不能抓得住讀者。這個在金庸和大仲馬之間有一些共同的地方,金庸是受了大仲馬的影響,大仲馬始終是金庸很喜歡的外國作家。但是大仲馬跟金庸相比較來說。我想可以是多方面地比較,要說起來很複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