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初探》是2016年4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樹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初探
- 作者:馮樹樑
- 出版時間:2016年4月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頁數:492 頁
- ISBN:9787511892614
- 定價:49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2013年6月李長春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工作會議上代表中央發出號召:“在學習借鑑人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用中國的理論研究和話語體系解讀中國實踐、中國道路,不斷概括出理論聯繫實際的、科學的、開放融通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本書作者遵循這一指導思想,結合長期從事政法公安工作的實踐和近20餘年從事犯罪學研究的理論體會,一方面努力說清楚犯罪學話語體系的理論基礎、實踐基礎、歷史文化基礎和語言基礎另一方面針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同犯罪作鬥爭的實際情況進行歸納分析,作出新的概括和表述,初步打造出一個新的話語體系框架。
圖書目錄
序一1
序二1
序三1
序四1
自序1
導論
一、順時而進,開通思路
二、通曉大勢,博古通今
三、開放融通創新構想
上編基礎話語
第一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指導理論
一、指導理論的範疇
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三、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論述
四、結語
第二節相關理論
一、相關理論的特點
二、相關理論的層次
第三節專業理論
一、專業理論的概念
二、犯罪學的源與流
第二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的實踐基礎
第一節國家建設的實踐歷程
一、正確的觀點
二、不正確的觀點
第二節犯罪高峰的實踐歷程
一、犯罪高峰論概述
二、歷次犯罪高峰的歷史背景、犯罪特點和主要對策
第三節犯罪學發展的實踐歷程
一、三大特點
二、八個方面
三、一個方向
第三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的歷史文化基礎
第一節讀史知史用史的意義
一、讀史知史用史的戰略指導:""四個講清楚""
二、""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
三、對歷史的通識是通向智慧的路徑
四、歷史文化悠久的意義和對待歷史文化遺產應遵循的原則
第二節中國歷史文化的起源、發展與概念
一、""歷史""探源
二、文化、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中國近代文化的概念
三、從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型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不是外來文化的衝擊
第三節永續的歷史,偉大的貢獻
一、科技領域
二、人文領域
三、國際政治領域
四、法學領域
第四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一、民族融合
二、外域交匯
三、三教交融並存
四、恢宏大度,氣象萬千
第五節時代潮流,不可逆行
一、對話文明而非對抗,王道而非霸道
二、""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
三、資本主義危機與社會主義未來
第四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的語言基礎
第一節語言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漢字與漢語的特點
一、漢字的特點及少數民族文字
二、漢語的特點及白話文與文言文的區別
三、利用工具書加強對漢語漢字的學習和運用
第三節寓言、成語、中國故事在構建話語體系中的意義
一、成語的成功運用
二、多彩的先秦寓言
三、豐富的中國故事
第四節良好文風在構建話語體系中的意義
一、歷史借鑑
二、反對""長、空、假""
三、破除洋教條
四、改進文風
第五節全民閱讀應成為國家戰略
第六節犯罪學語境下的語言運用問題
一、以營造人文氛圍烘托犯罪的地域性特徵
二、以詩的語句表現一定的主題思想
三、用數字語言和歷史故事進行理論概括
第七節關於設計寫作框架的一點實際體驗
一、犯罪的四大塊
二、縱橫交錯、面面俱到的框架結構模式
三、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實踐、基本規律、基本模式為核心內容的框架結構模式
四、歸納為若干論點的框架結構模式
第八節關於""法律語言""研究
一、什麼是""法律語言""
二、法律語言的分類
三、法律語言的特徵
下編專業話語
第五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支點之一--綜合反映論
第一節犯罪成因研究的地位
第二節三個""是什麼""的破解及綜合反映論的誕生
一、犯罪與社會主義制度的關係是什麼
二、經濟成長與犯罪增長的關係是什麼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犯罪起伏變化的因果關係是什麼
四、綜合反映論的誕生
第三節綜合反映論的內涵
第四節罪因體系論的提出與套用
一、罪因體系論與綜合反映論的辯證關係
二、罪因體系論的哲學依據
三、罪因體系的層次結構問題
四、罪因體系的層次結構與內容的關係
五、罪因體系的套用
六、結語
第六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支點之二--綜合治理論
第一節綜合治理論的興起
第二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總體功能和內涵
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概念(含義)是什麼
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是什麼
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範圍是什麼
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原則是什麼
第三節""打擊是綜合治理首要環節""的意義
一、每次""嚴打""都是迫於客觀形勢的需要,而非主觀意志決定的
二、出現""反彈""乃形勢的發展,而非""嚴打""之過
三、""嚴打""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執法中的問題,而非""嚴打""所固有的弊端
四、打與防的辯證關係
五、面對暴恐犯罪的新浪潮,""嚴打""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第四節""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意義
一、預防犯罪的地位
二、預防犯罪的概念
三、""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戰略方針的確立及其特徵
四、預防犯罪模式和規律問題
第五節打防控一體化和立體化
一、打、防、控一體化和立體化概念的由來
二、打、防、控一體化和立體化的可操作性運作
三、《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的特點和突
破點
四、""控""字研究
第六節從""楓橋經驗""到""東方經驗""
一、""楓橋經驗""
二、""東方經驗""
第七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理論基礎
一、一系列""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理論
二、科學的邊緣性綜合性理論
三、矛盾的綜合性理論
四、系統間抗衡的理論
五、事物的規律性理論
第八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思想的歷史淵源
第九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國際比較
一、蘇聯的""綜合治理""理論
二、其他一些國家有關""綜合治理""的說法和做法
第十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邁向新階段:建設平安中國
一、拓寬綜治領域,盛開平安之花
二、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建設平安中國、和諧世界
第七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支點之三--犯罪規律論
第一節中國古代的規律觀
第二節辯證唯物主義的規律觀
一、什麼是規律
二、規律的分類
三、規律的基本特徵
四、辯證唯物主義的三個基本規律
五、馬克思主義關於規律的經典論斷
六、發現和認識規律應把握的要點
第三節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規律觀
第四節西方學界的規律觀
第五節中國犯罪學的規律觀
一、刑事犯罪規律的提出
二、四大刑事犯罪規律的文字形成
三、預防犯罪指導規律的提出
四、對預防犯罪指導規律的表述
五、一些省市分卷提出的犯罪規律觀
六、天津市社科院的犯罪規律研究
七、犯罪規律間的關係
八、犯罪規律的概念與分類
九、結語
第八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支點之四--犯罪預測論
第一節預測、犯罪預測溯源及話語權優勢
一、預測溯源
二、犯罪預測溯源
三、預測話語權優勢
第二節犯罪總趨勢中、長期預測活動
一、犯罪預測的概念
二、犯罪趨勢的概念
三、預測內容
四、預測周期
五、預測範圍
六、預測方法
七、全國犯罪總量預測值
八、其他方面的犯罪總趨勢預測
九、各省、市、計畫單列市課題組的犯罪趨勢預測
第三節反饋檢驗及對2020年的犯罪總趨勢的推估性意見
一、第一次反饋檢驗
二、第二次反饋檢驗
三、第三次反饋檢驗
四、對非量化預測結果的檢驗
五、對各省、市預測結果的檢驗
第四節反饋檢驗後的思考
一、充足而翔實的數據資料是前提條件和物質基礎
二、犯罪規律和罪因體系研究是犯罪預測的兩個槓桿
三、人才是關鍵,經驗是財富
第九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支點之五--生態犯罪論
第一節全球性""生態危機""的根源及其具體表現
一、全球性""生態危機""的根源
二、""生態危機""的具體表現
三、生態問題產生於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第二節我國改革開放30餘年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一、內因與外因的交織
二、治污與現代化建設並進
三、分散形成與集中出現有別
四、立法滯後,執法不嚴
五、代價與實惠有別於西方
第三節走向保護生態、防治污染的新階段
一、警鐘長鳴
二、走向制度化、常態化
第四節不容忽視的人文環境犯罪
一、一旦文化服從了經濟,必然造成對歷史文化的破壞
二、三個個案的啟示
三、保護為主,搶救第一
第五節在生態問題上誰握有引領時代的話語權
一、中國古代的生態智慧
二、走向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
第六節生態犯罪與環境犯罪兩個概念的異同
一、生態犯罪
二、環境犯罪
第七節從""永遠的紅樹林""到提出""生態犯罪學論綱""和""拾起犯罪學的另一半""
一、《永遠的紅樹林》
二、""生態犯罪學論綱""的提出
三、""拾起犯罪學的另一半""
四、犯罪學的一個新起點
第八節美麗中國,首先是生態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化""春天
第十章中國犯罪學話語體系支點之六--超常規犯罪論
第一節超常規犯罪的概念
第二節同超常規犯罪做鬥爭的性質
一、提出準軍事鬥爭、系統間抗衡、""和平時期的戰爭""這三句話的過程
二、提出""三句話""觀點的主要依據
三、提出""三句話""觀點的意義
第三節同超常規犯罪做鬥爭的謀略
一、講謀略,需要讀一點《孫子兵法》
二、什麼是戰略、戰役、戰術
三、戰略、戰役、戰鬥的規律性和原則性
四、戰略、戰役、戰術的辯證互動關係
第四節孫子兵法與反暴力恐怖戰略
一、""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早期預防戰略
二、""兵貴勝,不貴久""的快速反應戰略
三、""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我專而敵分""的聯合作戰
戰略
四、""兵之情主速""的信息化戰略
五、""致人而不致於人""的掌握主動權戰略
第五節孫子兵法與海灣戰爭
一、戰爭第一階段:代號""沙漠盾牌""行動中的謀略套用
二、戰爭第二階段:代號""沙漠風暴""行動中的謀略套用
三、戰爭第三階段:代號""沙漠軍刀""行動中的謀略套用
第六節善戰""十要""與戰術""十策""
一、善戰""十要""
二、戰術""十策""
三、結語
附錄一高起點不間斷重實踐
附錄二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附錄三不可缺少的學術平台:講座式學術研究方法及其產生的
影響
研究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