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中黏菌的多樣性和分類學研究

中國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中黏菌的多樣性和分類學研究

《中國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中黏菌的多樣性和分類學研究》是依託南京師範大學,由陳雙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中黏菌的多樣性和分類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雙林
  • 依託單位:南京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熱帶地區具有普遍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了全面掌握我國熱帶地區黏菌資源的本底資料,充分揭示其中的黏菌物種多樣性,發現新的黏菌分類單位,解決黏菌系統分類學中的一些分類單元範疇模糊的問題,將在粵、桂、瓊、滇、港、澳、台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選擇代表性森林生境進行野外標本的採集,掌握中國熱帶地區主要的黏菌資源;進行黏菌基物的濕室培養發掘小型粘菌種類;設定樣地通過定時定點的觀測和研究做出其中黏菌物種多樣性的評估;通過顯微技術並輔以其它必要的技術進行分類特徵比較,進行黏菌的系統分類學研究;調查分析熱帶地區黏菌物種與生境的關係,探討這一地區黏菌的物種組成、分布特徵、區系特點和地理成分;從分類學和區系學上綜合探討黏菌單元間的演化關係。通過本研究,將豐富中國黏菌資源的物種多樣性資料,發現新的黏菌分類單元,為黏菌系統分類學提供新的知識內容。

結題摘要

熱帶地區普遍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了全面認識我國熱帶黏菌物種多樣性,發現新的黏菌分類單位,解決黏菌系統分類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開展了本項目。通過研究,已知中國熱帶黏菌6目13科35屬169種,其中,廣東南部為68種,廣西南部為62種,海南為42種,雲南南部為68種,台灣南部為26種,香港為66種,澳門為10種。發現了5個新分類單元:小篩菌大孢變種Cribraria microcarpa var. megaspora,灰褐珠光菌Diacheopsis griseobrunnea,巨孢珠光菌Diacheopsis gigantospora,黃結絨泡菌Physarum aurantinodosum和藍綠絨泡菌Arcyria aeruginosa。 在廣東鼎湖山、廣西十萬大山、海南尖峰嶺、雲南大圍山和雲南黃連山設定樣地比較研究黏菌物種多樣性、豐度和群落組成。共同規律表現在:灰團網菌都為優勢種,地面基物上的黏菌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指數均高於樹皮基物,旱季基物上的黏菌物種多樣性和豐富度高於雨季基物。在廣東鼎湖山,隨海拔的升高,黏菌物種多樣性逐漸降低。海拔高度最低的樣地(50m)有著最多的物種數(28)和較高的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H’(2.16)。在大圍山,三個闊葉林樣地之間的黏菌物種組成相似性指數都大於它們各自與針葉林的黏菌物種組成相似性指數,針葉林中以篩菌屬和發菌屬的發生量大,表明針葉林中具有與闊葉林不同的黏菌物種組成。 首次結合COI和SSU rRNA基因序列,採用最大似然法(ML)和貝葉斯法(BI)構建系統發育樹,結果表明:無絲菌目和團毛菌目親緣關係近,位於系統發育樹的基部,呈並行的兩條分支演化路線;刺軸菌目位於髮網菌目和絨泡菌目的基部,髮網菌目和絨泡菌目的親緣關係近。套用懸滴培養和燕麥-瓊脂培養等方法首次實現了垂頭絨泡菌和粗絲鈣皮菌在實驗室人工培養條件下的完整生活循環,同時比較了黃頭絨泡菌Physarum flavicomum、淡黃絨泡菌Physarum melleum、垂頭絨泡菌Physarum album和針箍菌Physarella oblonga個體發育特徵。 研究結果對於全面、深刻地認識黏菌的多樣性和區系以及完善黏菌的系統分類學具有理論意義,在指導黏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的科學利用上具有實踐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