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是2015年海洋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陳克亮 張繼偉 陳鳳桂.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
- 作者:陳克亮 張繼偉 陳鳳桂
- ISBN:978-7-5027-9134-6
- 頁數:154
- 出版時間:2015-05-21
- 裝幀:平裝
目錄,內容簡介,
目錄
第1章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背景與意義
1.1 我國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的背景
1.2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的意義
1.2.1 應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嚴峻形勢
1.2.2 最佳化產業結構,順應沿海大開發戰略
1.2.3 緩解海洋保護區面臨的壓力
1.2.4 解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資金問題
1.2.5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1.2.6 貫徹國家有關生態補償的政策和法律精神
第2章 政策、法律定位和理論依據
2.1 政策與法律定位
2.1.1 政策定位
2.1.2 法律定位
2.2 理論依據
2.2.1 外部性理論
2.2.2 生態系統服務付費
2.2.3 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及有償使用制度
2.2.4 生態系統管理理論
第3章 海洋生態補償研究進展與立法實踐
3.1 概念和內涵
3.2 海洋生態補償研究進展
3.2.1 國外研究進展
3.2.2 國內研究進展
3.3 中國海洋生態補償立法實踐
3.3.1 中國海洋生態補償相關的立法內容
3.3.2 山東海洋生態補償立法實踐
3.3.3 其他地方海洋生態補償規定及實踐
3.3.4 現有海洋生態補償實踐的經驗和問題
第4章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框架
4.1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原則
4.1.1 整體性原則
4.1.2 動態性原則
4.1.3 公平性原則
4.1.4 可持續性原則
4.1.5 協商性原則
4.2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框架
4.3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分類
4.3.1 建立海洋開發利用活動生態補償機制
4.3.2 建立海洋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
4.3.3 海洋生態保護工程生態補償機制
第5章 海洋開發利用活動生態補償機制
5.1 概念與內涵
5.2 補償原則
5.3 補償主體和對象
5.4 補償方式和途徑
5.4.1 補償方式類別
5.4.2 經濟補償的合理性
5.4.3 海洋生態補償金的徵收方式
5.4.4 海洋生態補償金與海域使用金的關係
5.4.5 補償途徑
5.5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方法與標準
5.5.1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方法
5.5.2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標準
5.6 補償範圍
5.7 成效評估
5.7.1 成效評估內容
5.7.2 成效評估的關鍵技術
5.8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系統
5.8.1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發展
5.8.2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的特點
5.8.3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管理信息系統的特點
5.8.4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5.9 監督和反饋
第6章 海洋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
6.1 概念與內涵
6.2 陸域保護區生態補償實踐與可借鑑的經驗
6.3 補償原則
6.4 補償主體和對象
6.4.1 補償主體
6.4.2 補償對象
6.5 補償方式和途徑
6.5.1 保護區生態補償方式
6.5.2 保護生態補償途徑
6.6 補償標準的確定和評估
6.6.1 保護區生態補償評估方法
6.6.2 保護區生態補償評估標準
6.7 補償範圍
6.8 成效評估
6.9 監督和反饋
第7章 海洋生態補償法律法規和配套制度
7.1 建立健全海洋生態補償法律法規
7.1.1 海洋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缺失
7.1.2 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態補償立法體系
7.2 建立海洋生態補償管理配套制度
7.2.1 建立健全海洋生態補償監督管理機制
7.2.2 完善海洋生態補償資金運行機制
7.2.3 建立宣傳與公眾參與機制
7.2.4 完善組織協調和責任機制
7.2.5 建立專項技術支撐和示範區建設的保障機制
7.3 加強海洋環境執法
第8章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與技術研究展望
8.1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展望
8.1.1 海洋生態補償立法層面的選擇
8.1.2 海洋生態補償市場交易機制的探索
8.1.3 基於海洋主體功能區劃的生態補償機制探索
8.2 海洋生態補償技術研究展望
8.2.1 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方法研究
8.2.2 海洋生態補償標準研究
結語
1.2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的意義
1.2.1 應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嚴峻形勢
1.2.2 最佳化產業結構,順應沿海大開發戰略
1.2.3 緩解海洋保護區面臨的壓力
1.2.4 解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資金問題
1.2.5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1.2.6 貫徹國家有關生態補償的政策和法律精神
第2章 政策、法律定位和理論依據
2.1 政策與法律定位
2.1.1 政策定位
2.1.2 法律定位
2.2 理論依據
2.2.1 外部性理論
2.2.2 生態系統服務付費
2.2.3 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及有償使用制度
2.2.4 生態系統管理理論
第3章 海洋生態補償研究進展與立法實踐
3.1 概念和內涵
3.2 海洋生態補償研究進展
3.2.1 國外研究進展
3.2.2 國內研究進展
3.3 中國海洋生態補償立法實踐
3.3.1 中國海洋生態補償相關的立法內容
3.3.2 山東海洋生態補償立法實踐
3.3.3 其他地方海洋生態補償規定及實踐
3.3.4 現有海洋生態補償實踐的經驗和問題
第4章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框架
4.1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原則
4.1.1 整體性原則
4.1.2 動態性原則
4.1.3 公平性原則
4.1.4 可持續性原則
4.1.5 協商性原則
4.2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框架
4.3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分類
4.3.1 建立海洋開發利用活動生態補償機制
4.3.2 建立海洋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
4.3.3 海洋生態保護工程生態補償機制
第5章 海洋開發利用活動生態補償機制
5.1 概念與內涵
5.2 補償原則
5.3 補償主體和對象
5.4 補償方式和途徑
5.4.1 補償方式類別
5.4.2 經濟補償的合理性
5.4.3 海洋生態補償金的徵收方式
5.4.4 海洋生態補償金與海域使用金的關係
5.4.5 補償途徑
5.5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方法與標準
5.5.1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方法
5.5.2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標準
5.6 補償範圍
5.7 成效評估
5.7.1 成效評估內容
5.7.2 成效評估的關鍵技術
5.8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系統
5.8.1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發展
5.8.2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的特點
5.8.3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管理信息系統的特點
5.8.4 海洋生態損害評估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5.9 監督和反饋
第6章 海洋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
6.1 概念與內涵
6.2 陸域保護區生態補償實踐與可借鑑的經驗
6.3 補償原則
6.4 補償主體和對象
6.4.1 補償主體
6.4.2 補償對象
6.5 補償方式和途徑
6.5.1 保護區生態補償方式
6.5.2 保護生態補償途徑
6.6 補償標準的確定和評估
6.6.1 保護區生態補償評估方法
6.6.2 保護區生態補償評估標準
6.7 補償範圍
6.8 成效評估
6.9 監督和反饋
第7章 海洋生態補償法律法規和配套制度
7.1 建立健全海洋生態補償法律法規
7.1.1 海洋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缺失
7.1.2 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態補償立法體系
7.2 建立海洋生態補償管理配套制度
7.2.1 建立健全海洋生態補償監督管理機制
7.2.2 完善海洋生態補償資金運行機制
7.2.3 建立宣傳與公眾參與機制
7.2.4 完善組織協調和責任機制
7.2.5 建立專項技術支撐和示範區建設的保障機制
7.3 加強海洋環境執法
第8章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與技術研究展望
8.1 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展望
8.1.1 海洋生態補償立法層面的選擇
8.1.2 海洋生態補償市場交易機制的探索
8.1.3 基於海洋主體功能區劃的生態補償機制探索
8.2 海洋生態補償技術研究展望
8.2.1 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方法研究
8.2.2 海洋生態補償標準研究
結語
內容簡介
《海洋生態文明之路:中國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將海洋生態系統為單元的管理理念運用到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中,堅持整體性、動態性、公平性、可持續性和協商性的原則,根據不同類型的海洋生態補償機制,以維持和提高海洋生態系統服務為目的,提出從特殊性的補償原則、補償主題和對象、補償方式和途徑、評估標準和評估、補償範圍、成效評估、監督和反饋等全方位的分析了建設海洋生態補償制度的有關內容。《海洋生態文明之路:中國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總計九章,作者希望《海洋生態文明之路:中國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的出版為國家和地方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和實施提供一定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