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所於2010年2月成立,作為校內跨院組合的獨立二級機構和海洋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構成之一,所內各團隊主要聚焦于海洋重要模式生物、重要功能類群的多樣性、發育與進化等基礎理論領域,並在纖毛蟲生物學、模式動物發育、再生與進化、表觀遺傳學、海洋微型生物的環境生物學、進化與多樣性等領域取得了國內外公認的成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所
  • 主管部門:中國海洋大學
研究方向,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 原核與真核微生物多樣性與進化
主要圍繞原核、真核、病毒等微型生物的多樣性、生物地理學、細胞學、系統發育、表觀遺傳學群體遺傳學、基因組進化等基礎生物學問題。方向包括:(1)聚焦自由生纖毛蟲原生動物的多樣性與區系分類學,揭示深度分化類群生殖期間細胞器結構分化及模式的形成與演化規律,並探討各綱-目-科級等高階階元間的親緣關係及大尺度的系統發育與演化,還以四膜蟲、游仆蟲等為材料,開展以組蛋白翻譯後修飾、DNA甲基化為主的表觀遺傳學研究,並闡明重要生理過程中基因的功能及調控機制;(2)解析中國近海、極地、深淵等海域浮游病毒多樣性、群落結構、功能及其與宿主、環境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不同海洋環境的浮游病毒組學資料庫的構建與分析;研究微型、微微型浮游生物多樣性、群落結構組成及功能;(3)聚焦深海海溝、熱液噴口、邊緣海等典型海區的細菌和古菌等微生物,利用系統微生物組等手段,開展海洋微生物的多樣性、生物地理學、環境適應機理和生物地球化學作用研究;(4) 利用組學與遺傳學理論與方法,以細菌、酵母和原生生物為研究對象,研究基因水平的突變和生活史演化規律。
模式動物的發育、再生與進化
以模式動物為材料,研究動物發育、再生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功能、調控網路和信號通路以及免疫系統、化學感受器等構成、作用和演化規律等。主要方向包括:(1)以文昌魚、斑馬魚等為模式動物,從組織、細胞、分子等層次研究神經內分泌、免疫和味覺系統的起源與演化,勾畫脊椎動物起源與進化圖景;從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探討機體與器官的發育及衰老的分子機理;(2)以斑馬魚為模式生物,圍繞眼睛、腎臟等重要器官,解析纖毛的發生機理及其缺陷所引起的器官發育異常的分子機制;以心臟、尾鰭等為研究對象,解構成體重要組織器官再生的生物學過程以闡明其內在的分子與細胞機制;(3)以海鞘和果蠅為模式,開展管腔器官形態發生、信號通路調控等研究,旨在闡明管腔器官發育的細胞學過程及其分子調控機制;通過對胚胎髮育過程中的器官發生和基因表達的研究,揭示Hh、TGF等重要發育信號通路的轉導機制和調控機理;(4)開展魚類比較和進化免疫學研究,解析關鍵免疫分子結構和功能多樣性的發生與進化機制。
重要進化節點生物的多樣性與系統演化
研究海洋動植物的物種、基因多樣性,結合形態和分子特徵探討其起源與進化。主要方向包括:(1)聚焦中國沿海紐形動物、頭足動物、棘皮動物等無脊椎動物類群,開展形態與分子相結合的分類研究,構建物種的DNA條形碼庫,解析系譜間的系統發育關係,通過比較生物學、系統生物地理學和組學分析等探討種下進化與物種形成、解析動物結構與功能關係及適應進化;(2)研究珊瑚、海綿等無脊椎動物及其共生微生物的多樣性與系統發育、次級代謝產物結構與功能多樣性及其化學生態作用機制;(3)開展對蝦和蟹等海洋動物細胞的體外培養及其基因轉移技術研究,解析體外培養對蝦細胞的生長停滯問題,文昌魚和蠑螈組織器官的再生機制及進化;(4)開展海洋藻類基因變異的創製、甄別和開發利用以及順應和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理機制和遺傳基礎。

人才培養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所成員總數為46人,包括教授24人、副教授12人、講師5人、實驗系列3人、行政管理人員2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山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優青”獲得者、國家“青千”入選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畫”人才項目入選者14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