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域構造地質學

中國海域構造地質學

《中國海域構造地質學》是2008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訓華。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海域構造地質學
  • 作者:張訓華
  • ISBN:9787502770105
  • 頁數:404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6-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本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從海洋構造地質學的發展,中國海所處大地構造背景、地球物理場、地層、斷裂、岩漿岩、沉積盆地、構造區劃和形成演化等方面對中國海域構造地質問題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做了探討,並取得一些新認識,也有若干新見解。這對於中國海及其鄰域構造地質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有益於中國海洋地質、地球物理和構造地質等方面的研究。
該書注重了地質構造學基本概念的闡述,特別是各章節問題的敘述都有新近實際調查研究的資料和數據。這對高校地質、地球物理專業的學生和從事海洋地質調查研究、石油勘探的專業科技人員是一部很好的參考書。我祝賀她的面世,並寫下這篇文字,權以為序。

作者簡介

張訓華,男,出生於1961年12月,研究員,博士,中共黨員,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地質調查部副部長兼地調科研處處長,海洋地球物理專業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海洋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青島市電子學會理事、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海洋分會常務理事、山東(青島)石油學會和地質學會會員。
中國海域構造地質學
1983年以來,參與完成的項目有4項,主持完成的項目有8項,正在承擔的項目有7項;公開發表論文2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的16篇;出版專著2部。曾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1項;並獲《原地質礦產部百名跨世紀人材》稱號和獎勵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首屆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和獎勵;2001年6月27日獲得國務院頒發的《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並享受特殊政府津貼。

本書目錄

第一篇 總論
構造地質學研究對象與基本內容
構造地質學發展歷史與研究方法
我國海洋地質工作及中國海構造地質研究現狀
海洋構造地質學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二篇 中國近海構造地質背景
概論:板塊構造學說基本理論
1.1 大陸漂移假說
1.2 海底擴張假說及其三大理論支柱
1.2.1 海底擴張假說理論支柱之一——海底磁異常條帶
1.2.2 海底擴張假說理論支柱之二——來自深海鑽探的成果
1.2.3 海底擴張假說理論支柱之三——轉換斷層
1.3 板塊構造學說
1.3.1 伴隨洋殼新生和海底擴張的分離擴張型板塊邊界
1.3.2 伴隨洋殼消亡或大陸碰撞的俯衝匯聚型板塊邊界
1.3.3 轉換斷層型板塊邊界
2 中新生代以來歐亞、印澳、太平洋三大板塊的相對運動
2.1 印度洋板塊擴張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的活動
2.1.1 深海鑽探計畫的數據
2.1.2 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的活動
2.2 太平洋-庫拉-菲律賓海板塊及其活動
2.2.1 太平洋板塊及其形成演化
2.2.2 菲律賓海板塊及其形成演化
2.3 板塊構造理論擴展——前中生代陸核與大陸增生作用研究
2.4 西太平洋邊緣海與溝-弧-盆體系
2.4.1 海溝
2.4.2 邊緣海盆地地質構造特徵
2.4.3 邊緣海盆地成因演化研究與盆地類型
3 中國海地質構造特點
3.1 中國黃海陸架海
3.2 中國東海邊緣海與典型溝-弧-盆體系
3.2.1 調查研究
3.2.2 東海典型溝-弧-盆體系
3.2.3 東海三維地震層析成像剖面
3.3 台灣近海及其典型弧-陸碰撞系統
3.3.1 相關研究歷史
3.3.2 台灣形成演化
3.3.3 台灣以東海域構造演化
3.4 南海大西洋型小洋盆
3.4.1 南海小洋盆與磁異常條帶
3.4.2 南海海嶺
3.4.3 南海大陸邊緣
4 板塊構造理論發展現狀與問題
參考文獻
第三篇 中國海域地球物理場
1 地球物理場概論
1.1 地球物理場概念、原理和方法
1.2 地球物理場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1.3 地球物理場在海洋地質構造研究中的套用
2 中國海重力場
2.1 重力場概述
2.2 重力場分區特徵
2.2.1 渤海、黃海、東海及鄰區重力場特徵
2.2.2 南海及鄰區重力場特徵
2.3 重力場地質解釋
2.3.1 重力異常的巨觀地質特徵
2.3.2 重力異常的分區地質特徵
3 中國近海磁力場
3.1 磁力場概述
3.2 磁力場分區特徵
3.2.1 渤海磁力異常特徵
3.2.2 黃海磁力異常特徵
3.2.3 東海磁力異常特徵
3.2.4 台灣東部海域磁力異常特徵
3.2.5 南海磁力異常特徵
3.3 磁力異常地質解釋
3.3.1 黃渤海
3.3.2 東海
3.3.3 南海
4 中國海地震波場
4.1 地震波場概述
4.2 地震波場分區特徵和地質解釋
4.2.1 渤海海域
4.2.2 黃海地震波場特徵
4.2.3 東海地震波場特徵
4.2.4 台灣東部海域人工地震波場特徵
4.2.5 南海地震波場特徵
5 中國近海地熱流場
5.1 地熱流場概述
5.2 地熱流場分區特徵
5.2.1 渤海、黃海海底熱流場特徵
5.2.2 東海海底熱流場特徵
5.2.3 南海海底熱流場
5.3 地熱流場地質解釋
參考文獻
第四篇 中國近海地層
1 中國近海地層概述
1.1 沉積盆地和地層的概念
1.2 地層的劃分
2 中國近海地層分述
2.1 渤海盆地
2.1.1 渤海盆地概述
2.1.2 中生界
2.1.3 新生界
2.2 黃海盆地
2.2.1 北黃海盆地
2.2.2 南黃海盆地
2.3 東海盆地
2.3.1 東海陸架盆地
2.3.2 沉積地層特徵
2.3.3 盆地地層劃分
2.3.4 盆地地層分布
2.3.5 沖繩海槽盆地
2.3.6 釣魚島隆褶帶
2.4 台灣省及其周圍海域諸沉積盆地
2.4.1 台灣西部盆地地層
2.4.2 台灣西南盆地
2.4.3 台灣東部盆地
2.5 南海盆地
2.5.1 地層概述
2.5.2 西部區地層
2.5.3 南部區地層
2.5.4 中部區地層
2.5.5 東南區地層
2.5.6 東部區地層
2.5.7 南海西緣地層
2.5.8 南海北部陸架區
2.5.9 東緣區域地層
3 中國海地層的對比研究
3.1 中國海前中生代地層對比
3.2 中國海中、新生代地層對比
參考文獻
第五篇 中國海斷裂
1 斷裂的概念與分級
1.1 斷裂的概念
1.2 斷裂的分級
1.2.1 斷裂的深度分類
1.2.2 斷裂的動力學分類
2 中國海域斷裂體系特徵
2.1 中國海域區域構造背景
2.1.1 東部大陸邊緣區域構造背景
2.1.2 南部大陸邊緣區域構造背景
2.2 中國海主要斷裂體系劃分
2.2.1 東部大陸邊緣主要斷裂體系
2.2.2 南部大陸邊緣主要斷裂體系
2.3 中國海主要斷裂構造的展布特點
2.3.1 東部大陸邊緣主要斷裂構造的展布特點
2.3.2 南部大陸邊緣主要斷裂構造的展布特點
3 中國近海斷裂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3.1 中國近海斷裂形成的動力學機制
3.1.1 東部大陸邊緣斷裂形成的動力學機制
3.1.2 南部大陸邊緣斷裂形成的動力學機制
3.2 中國海斷裂體系的相互作用
3.2.1 東部大陸邊緣斷裂體系的相互作用
3.2.2 南部大陸邊緣斷裂體系的相互作用
3.3 中國海斷裂體系對構造沉積的影響
3.3.1 東部大陸邊緣斷裂體系對構造沉積的影響
3.3.2 南部大陸邊緣斷裂體系對構造沉積的影響
3.4 中國海斷裂體系對沉積盆地的影響
3.4.1 東部大陸邊緣斷裂體系對沉積盆地的影響
3.4.2 南部大陸邊緣斷裂體系對沉積盆地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六篇 中國海岩漿岩活動
1 岩漿岩概念與類型
1.1 礦物成分
1.2 化學成分
1.3 岩石結構和構造
1.3.1 結構
1.3.2 結晶順序
1.3.3 構造
1.4 產狀和岩相
1.4.1 噴出岩
1.4.2 侵入岩
1.5 岩石分類原則
1.5.1 組成岩石礦物成分
1.5.2 岩石的化學成分
1.5.3 岩石的產出方式
1.6 命名原則
1.7 火成岩分類簡述
1.7.1 超基性岩
1.7.2 基性岩
1.7.3 中性岩
1.7.4 酸性岩
1.7.5 鹼性岩
1.7.6 脈岩類
2 中國海域岩漿岩組成與分布特徵
2.1 中國海域岩漿岩組成
2.2 中國海域岩漿岩分布特徵
2.2.1 黃海及其周邊岩漿岩分布特徵
2.2.2 東海及其周邊岩漿岩分布特徵
2.2.3 南海及其周邊岩漿岩分布特徵
3 岩漿活動及其特點
3.1 岩漿活動的主要形式
3.2 岩漿活動與斷裂
3.3 岩漿活動與礦產
3.3.1 岩漿活動與油氣的關係
3.3.2 岩漿活動與金屬礦產的關係
3.3.3 岩漿活動與其他礦產的關係
3.4 岩漿活動與構造活動
參考文獻
第七篇 中國海域沉積盆地
1 沉積盆地基本概念與類型劃分
1.1 沉積盆地基本概念
1.2 主要盆地類型劃分方案
1.2.1 沉積盆地的分類原則
1.2.2 國外的盆地分類方案
1.2.3 國內學者提出的盆地分類
1.3 中國海域沉積盆地的分布
1.4 中國海域主要沉積盆地類型劃分
1.4.1 壓性弧前盆地
1.4.2 前陸盆地
1.4.3 陸內斷坳盆地
1.4.4 陸緣裂陷盆地
1.4.5 裂離陸塊盆地
1.4.6 剪下拉張盆地
1.4.7 弧後盆地
1.4.8 深海堆積盆地
2 中國海域主要沉積盆地各論
2.1 渤海盆地
2.1.1 地層及沉積特徵
2.1.2 構造特徵
2.1.3 油氣地質基本特徵
2.2 黃海諸盆地
2.2.1 北黃海盆地
2.2.2 南黃海北部盆地
2.2.3 南黃海南部盆地
2.3 東海諸盆地
2.3.1 東海陸架盆地
2.3.2 沖繩海槽盆地
2.3.3 台西盆地
2.4 南海諸盆地
2.4.1 珠江口盆地
2.4.2 瓊東南盆地
2.4.3 北部灣盆地
2.4.4 鶯歌海盆地
2.4.5 台西南盆地
2.4.6 中建南盆地
2.4.7 南薇西、南薇東盆地
2.4.8 禮樂盆地
2.4.9 筆架南盆地
2.4.10 曾母盆地
2.4.11 汶萊-沙巴盆地
2.4.12 萬安盆地
3 中國海域沉積盆地熱演化體制
3.1 熱演化體制劃分
3.2 各階段熱演化特徵
3.2.1 單一熱機制演化的特徵
3.2.2 組合熱機制演化特徵
4 中國近海沉積盆地的油氣潛力
4.1 主要烴源岩
4.1.1 侏羅-白堊系烴源岩
4.1.2 始新-漸新統烴源岩
4.1.3 上漸新-下中新統烴源岩
4.1.4 中中新-上新統烴源岩
4.2 主要儲集層及蓋層
4.2.1 儲集層
4.2.2 蓋層
4.3 含油氣系統
4.3.1 自生自儲
4.3.2 古生新儲
4.3.3 新生古儲
4.4 油氣資源潛力
參考文獻
第八篇 中國海域構造單元
1 中國海域構造單元劃分的依據和方法
2 中國海域構造單元劃分
3 中國海域主要構造單元特徵
3.1 東亞大陸構造域
3.1.1 中朝地塊
3.1.2 揚子地塊
3.1.3 華南地塊
3.1.4 印支地塊
3.2 東亞大陸邊緣構造域
3.2.1 沖繩海槽弧後盆地
3.2.2 南海擴張殘留盆地
參考文獻
第九篇 中國近海形成與演化
1 地質觀察與地質理論
1.1 地質學中的觀察
1.2 觀察中滲透著理論
1.3 觀察是有條件的
1.4 理論與觀察的辯證統一
2 中國及其海域主要構造運動
2.1 地質作用與構造運動概念
2.1.1 地質作用
2.1.2 構造運動
2.1.3 從火成論到地槽-地台學說
2.1.4 從地槽-地台學說到板塊構造學說
2.2 中國主要構造期與構造運動
2.2.1 遷西期(興和)
2.2.2 阜平期(鞍山、鐵堡、泰山)
2.2.3 五台期(麻山、嵩陽)
2.2.4 呂梁期(中嶽、中條、興東、鳳陽)
2.2.5 四堡期(武陵、東安、梵淨山、黑龍江、皖南、東川)
2.2.6 晉寧期(塔里木、雪峰)
2.2.7 震旦期(少林、澄江、揚子、霍邱、惠亭、興凱)
2.2.8 加里東期
2.2.9 華力西期(海西)
2.2.10 印支期
2.2.11 燕山期
2.2.12 喜馬拉雅期
2.3 中國近海主要構造運動
2.3.1 黃海地區
2.3.2 東海地區
2.3.3 南海地區
3 中國近海大地構造演化
3.1 前寒武紀,陸核形成並發展為塊體
3.2 古生代,塊體相互拼接並逐漸形成整體
3.3 中生代(T?-K?),中國大陸經受強烈的擠壓與改造
3.4 晚白堊世—中漸新世(K?-E2?),板塊邊緣聚斂而歐亞板塊東部拉張
3.5 晚漸新世(E2?)以來,歐亞板塊邊緣受到俯衝,而其內部則廣泛沉降
4 中國海域各海區的形成演化
4.1 渤海的形成演化
4.1.1 中生代末拉張階段
4.1.2 古新世—始新世裂陷階段
4.1.3 漸新世斷陷階段
4.1.4 中新世—上新世坳陷階段
4.1.5 第四紀總體沉降階段
4.2 黃海的形成演化
4.2.1 中生代末拉張階段
4.2.2 古新世—始新世裂陷階段
4.2.3 漸新世斷陷階段
4.2.4 中新世—上新世坳陷階段
4.2.5 第四紀總體沉降階段
4.3 東海的形成演化
4.3.1 浙閩隆褶帶
4.3.2 東海陸架盆地
4.3.3 釣魚島隆褶帶
4.3.4 沖繩海槽的形成演化
4.3.5 琉球島弧隆褶帶的形成演化
4.3.6 台灣的形成演化
4.5 南海的形成演化
4.5.1 南海形成演化模式
4.5.2 南海形成的單向拉張模式及其地質地球物理特徵
4.5.3 南海的形成演化
5 總結與討論
參考文獻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