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史

1956年7月14日,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第一輛汽車——“解放”牌載貨汽車從長春一汽總裝線上盛裝下線,中國的汽車工業從此開始起步,開啟了中國汽車工業滔滔不息的源頭。五十年的風風雨雨,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從自力更生到打開國門,從尋找合資到最後民族自主品牌的逐漸成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誕生、成長到成熟螺旋式的發展歷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汽車工業史
  • 起點:1956年7月14日
舊中國的汽車,新中國的汽車工業,創建階段(1953~1965年),成長階段(1966~1980年),全面發展階段(1981~2003年),高速增長階段(1999年至今),

舊中國的汽車

1901年,一個叫李恩思的匈牙利人將兩輛美國生產的奧茲莫比爾汽車從香港運到上海從此中國開始出現汽車。
我國現在保存最早的汽車——存放在頤和園的慈禧太后的座駕,被人冠以“中國第一車”的美名。這是袁世凱1902年從香港購買贈給慈禧的厚禮。
袁世凱送給慈禧的賓士第二代汽車袁世凱送給慈禧的賓士第二代汽車
其時, 慈禧經歷了庚子年間八國聯軍之亂,偕同光緒皇帝微服逃竄至西安避亂,直至簽訂了屈辱的“辛丑條約”,才回到北京。此次,慈禧對袁世凱護駕有功甚為欣賞,晉升他為直吏總督。袁世凱更是感恩戴德,為取悅慈禧,就進貢了這輛時髦的名牌洋車。
該車是德國本茨公司1898年的產品,設有4個座位,發動機在前排底座下方,通過鏈條驅動後輪。汽車的造型還算氣派,但談不上豪華,採用開式車身,6根垂直的桿子支起一個精美的頂棚,車頭還掛著兩盞精美的黃銅煤油燈,更為出色的是鋼板彈簧懸架和4隻充滿氣體的輪胎大大提高了汽車的平順性。
儘管袁世凱為這件供品費盡心思,但慈禧並不喜歡這件供品,黑色的車身在西方人眼裡威嚴莊重,但比不上她心目中象徵至高無上皇權的金黃色,汽車座位的式樣和側面的線條很容易使人聯想起當時在中國已逐漸盛行的黃包車,汽車後面的座位較高。慈禧穿著3寸高底的旗鞋實在無法爬上去,侍從好不容易才把他抬上去,在宮廷內到處是高大的門檻使汽車無法行駛,而在宮廷外這輛車也遠不如前呼後擁的十六抬大轎顯得威風凜凜。更令“老佛爺”不能容忍的是駕駛員竟然大模大樣的坐在她前面,感到有失體面,於是她下令駕駛員孫長富跪著給她開車……這輛車雖然是文物,但也反映了當時歷史的一面鏡子。
1903年以後,上海已陸續出現了從事汽車或零部件銷售、汽車出租的洋行。1929年汽車進口量已達8781輛,世界各國汽車蜂擁而入,193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為38484輛,卻沒有一輛國產汽車,不少有知之士都想製造中國的汽車,可是限於當時的情況,都沒能實現。
孫中山先生1912年在江陰視察江防工作時,曾作了“關於道路與自動車建設”的專題報告,闡明了修築公路、開辦長途客貨汽車運輸對貨物流暢、便利交通、發展經濟的重要作用。
在孫中山先生1920年發表的《建國方略》一書中講到:“……最初用小規模,而後用大規模,以供四萬萬人需要。所造之車當用於各種用途,為農用車、商用車、旅行用車、運輸用車等。一切車以大規模製造,實可較今更廉,欲用者皆可得之。”
1928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後,要化兵為工,在遼寧迫擊炮廠成立了民用工業製造處,後改稱為遼寧民生工廠,試製汽車。中國人當時還沒有生產汽車的經驗,於是聘請了美國人為總工程師。1929年3月,民生工廠引進了一輛美國“瑞雷號”汽車進行裝配實驗,並以該車為樣板,於1931年試製成功了一輛命名為“民生牌”75型汽車,它開闢了中國人試製汽車的先河。可惜第二輛汽車還沒製造出來,“九一八”事件爆發,東北三省被日本占領。
繼“民生牌”汽車以後,20世紀30年代國產汽車試製工作在國內許多地方進行,但均以失敗告終。舊中國的造車夢毀於統治者的腐敗無能,毀於帝國主義的硝煙戰火。新中國成立後,才建立和發展了中國的汽車工業。

新中國的汽車工業

新中國的汽車工業,與共和國共命運,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一個曾經是“只有卡車沒有轎車”、“只有公車沒有私車”、“只有計畫沒有市場”的汽車工業,終於形成了一個種類比較齊全、生產能力不斷增長、產品水平日益提高的汽車工業體系。回顧中國汽車工業50年來走過的路程,一步一個腳印,處處印證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特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創建、成長和全面發展三個歷史階段。

創建階段(1953~1965年)

1953年7月15日在長春打下了第一根樁,從而拉開了新中國汽車工業籌建工作的帷幕。國產第一輛汽車於1956年7月13日駛下總裝配生產線。這是由長春一汽生產的“解放牌”載貨汽車,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圓了中國人自己生產國產汽車之夢。
第一汽車製造廠外景第一汽車製造廠外景
一汽是我國第一個汽車工業生產基地。同時,也決定了中國汽車業自誕生之日起就重點選擇以中型載貨車、軍用車以及其它改裝車(如民用救護車、消防車等)為主的發展戰略,因此使得中國汽車工業的產業結構從開始就形成了“缺重少輕”的特點。1957年5月,一汽開始仿照國外樣車自行設計轎車;1958年先後試製成功CA71型“東風牌”小轎車和CA72型紅旗牌高級轎車。同年9月,又一輛國產“鳳凰牌”轎車在上海誕生。“紅旗牌”高級轎車被列為國家禮賓用車,並用作國家領導人乘坐的慶典檢閱車。“鳳凰牌”小轎車參加了1959年國慶十周年的獻禮活動。
解放CA10型載貨汽車解放CA10型載貨汽車
1958年以後,中國汽車工業出現了新的情況,由於國家實行企業下放,各省市紛紛利用汽車配件廠和修理廠仿製和拼裝汽車,形成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第一次“熱潮”,形成了一批汽車製造廠、汽車制配廠和改裝車廠,汽車製造廠由當初(1953年)的1家發展為16家(1960年),維修改裝車廠由16家發展為28家。其中,南京、上海、北京和濟南共4個較有基礎的汽車制配廠,經過技術改造成為繼一汽之後第一批地方汽車製造廠,發展汽車品種,相應建立了專業化生產模式的總成和零部件配套廠。
各地方發揮自己的力量,在修理廠和配件廠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和改建所形成的這些地方汽車製造企業,一方面豐富了中國汽車產品的構成,使中國汽車不但有了中型車,而且有了輕型車和重型車,還有各種改裝車,滿足了國民經濟的需要,為今後發展大批量、多品種生產協作配套體系打下了初步基礎。另一方面,這些地方汽車製造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片面追求自成體系,從而造成整個行業投資嚴重分散和浪費,布局混亂,重複生產的“小而全”畸形發展格局,為以後汽車工業發展留下了隱患。
中國第一輛載貨汽車出廠情景中國第一輛載貨汽車出廠情景
進入20世紀60年代,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在國家和省市支持下,力求探索汽車工業管理的改革,國家決定試辦汽車工業托拉斯,實施了促進汽車工業發展的多項舉措,60年代中期工業托拉斯停辦。與此同時,汽車改裝業起步,重點發展了一批軍用改裝車。民用消防車、救護車、自卸車和牽引車相繼問世,並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城市、長途和團體這三大類客車。
1966年以前,汽車工業共投資11億元,主要格局是形成一大四小5個汽車製造廠及一批小型製造廠,年生產能力近6萬輛、9個車型品種。1965年底,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近29萬輛,國產汽車17萬輛(其中一汽累計生產15萬輛)。
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觀看中國第一輛轎車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觀看中國第一輛轎車

成長階段(1966~1980年)

1964年,國家確定在三線建設以生產越野汽車為主的第二汽車製造廠,二汽是我國汽車工業第二個生產基地,與一汽不同,二汽是依靠我國自己的力量創建起來的工廠(由國內自行設計、自己提供裝備),採取了“包建”(專業對口老廠包建新廠、小廠包建大廠)和“聚寶”(國內的先進成果移植到二汽)的方法,同時在湖北省內外安排新建、擴建26個重點協作配套廠。一個嶄新的大型汽車製造廠在湖北省十堰市興建和投產,當時主要生產中型載貨汽車和越野汽車。二汽擁有約2萬台設備,100多條自動生產線,只有1%的關鍵設備是引進的。二汽的建成,開創了中國汽車工業以自己的力量設計產品、確定工藝、製造設備、興建工廠的紀錄,檢驗了整箇中國汽車工業和相關工業的水平,標誌著中國汽車工業上了一個新台階。
與此同時,四川和陝西汽車製造廠和與陝汽生產配套的陝西汽車齒輪廠,分別在重慶市大足縣和陝西省寶雞市(現已遷西安)興建和投產,主要生產重型載貨汽車和越野汽車。60年代中後期,國家提出“大打礦山之仗”的決策,礦用自卸車成為其重點裝備,上海32噸試製成功投產之後,天津15噸、常州15噸、北京20噸、一汽60噸(後轉本溪)和甘肅白銀42噸電動輪礦用自卸車也相繼試製成功投產,緩解了冶金行業採礦生產裝備需要。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對重型載貨汽車的需求,濟南汽車製造廠擴建“黃河牌”8噸重型載貨汽車的生產能力,安徽淝河、南陽、丹東、黑龍江和湖南等地方汽車也投入同類車型生產。邢台長征牌12噸重型載貨汽車(源於北京新都廠遷建)、上海15噸重型載貨汽車投產問世。
我國第一台32噸礦用自卸車在滬問世我國第一台32噸礦用自卸車在滬問世
在此期間,一汽、南汽、上汽、北汽和濟汽5個老廠分別承擔了包建和支援三線汽車廠(二汽、川汽、陝汽和陝齒)的建設任務,其自身投入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能力。地方發展汽車工業,幾乎全部仿製國產車型重複生產。據粗略統計,解放牌車型20多家,北京130車型20多家,躍進車型近20家,北京越野車近10家。改裝零產件品種增多,廠家增加到2100家。
這一時期,由於當時全國汽車供不應求,再加上國家再次將企業下放給地方,因此造成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第二次熱潮,1976年,全國汽車生產廠家增加到53家,專用改裝廠增加到166家,但每個廠平均產量不足千輛,大多數在低水平上重複。從1964年起,上海汽車廠批量生產了上海牌(原鳳凰牌)轎車,逐漸形成5000輛的年產水平,同時,上海一批零部件廠和附配件廠也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而相繼成長。
汽車工業經過這一階段的摸索成長,1980年生產22.2萬輛,是1965年產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產中類汽車累計163.9萬輛;汽車生產向多品種、專業化發展,生產廠點近200家;1980年大中輕型客車生產1.34萬輛,其中長途客車6000多輛;1980年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169萬輛,其中載貨汽車148萬輛。

全面發展階段(1981~2003年)

在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汽車工業進入全面發展階段,主要體現為:老產品(如解放、躍進和黃河車型)升級換代,結束30年一貫制的歷史;調整商用車產品結構,改變“缺重少輕”的生產格局;建設轎車工業,引進資金和技術,國產轎車形成生產規模;行業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機制進行改革,汽車品種、質量和生產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長階段(1999年至今)

在此期間,我國的汽車工業尤其是轎車工業技術進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車型層出不窮;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車技術特別是環保指標大幅度提高,電動汽車開發初見進展;與國外汽車巨頭的生產與行銷合作步伐明顯加快,引進國外企業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的力度不斷加深;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穩步前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演變,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東風、上汽3家企業為骨幹,“X”是指廣汽、北汽、長安、南汽、哈飛、奇瑞、吉利、昌河、華晨等一批企業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