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民間故事全書:雲南•洱源卷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頁數:417頁
- 開本:32
- 品牌: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作者:白庚勝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301818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雲南·洱源卷》收集了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的傳說,建文皇帝在洱源的傳說,以及本土一些機智人物、英雄人物的故事。
圖書目錄
大理山茶別樣紅(代前言)
神 話
開天闢地
五穀神王
祭獵神
狩獵神
草白王放羊
白岩天子
人變猴
天狗追仙草
男人坐月子
金葫蘆
白王打天下
白王嫁女
傳 說
風物習俗傳說
火把節
附錄 鐵釧千秋
石明月
石頭皇帝
雷楔子的傳說
歌仙撒種
仙女打歌處
孤兒娶公主
三營村花會
鳳凰帽
彝家人為什麼不吃狗肉
本主傳說
西山本主
楊於貞本主
愛唱調子的本主
五村五邑本主
西湖本主
木匠本主
張綽謝本主
包大邑本主
江尾石岩本主
景莊皇帝與武宣王
青山本主大黑天神
塔平村本主
十八村本主
玉屏山本主
花姑娘龍與本主
開國皇帝段思平
打天下
白王府
飲馬塘
“十分水”
鐵甲村本主
本主廟前懲惡少
西坡本主
本主娘娘
姑四女
龍王本主
放鴨本主
魚塘本主
轆角莊
三家村本主
本主的兒子
三公主捨身解毒
紅山本主
江尾十八村本主
五老爺降妖
三營本主大黑天神
翠屏本主
牛街石耳朵
四個豬頭一起接
本主不吃牛
龍的傳說
母豬龍
河頭龍王一家
魏娘娘的洗臉盆
青龍潭
石匠和小石龍
錯剝龍皮
小黃龍
河曲龍王
趕龍鞭
魏晉石
浪穹龍王
觀音閣
白龍小姐
姑娘龍
龍女小三妹
玉白菜
醫龍病
龍王戲珠
小姑奶奶回來了
北甸龍潭
……
故事
笑話
神 話
開天闢地
五穀神王
祭獵神
狩獵神
草白王放羊
白岩天子
人變猴
天狗追仙草
男人坐月子
金葫蘆
白王打天下
白王嫁女
傳 說
風物習俗傳說
火把節
附錄 鐵釧千秋
石明月
石頭皇帝
雷楔子的傳說
歌仙撒種
仙女打歌處
孤兒娶公主
三營村花會
鳳凰帽
彝家人為什麼不吃狗肉
本主傳說
西山本主
楊於貞本主
愛唱調子的本主
五村五邑本主
西湖本主
木匠本主
張綽謝本主
包大邑本主
江尾石岩本主
景莊皇帝與武宣王
青山本主大黑天神
塔平村本主
十八村本主
玉屏山本主
花姑娘龍與本主
開國皇帝段思平
打天下
白王府
飲馬塘
“十分水”
鐵甲村本主
本主廟前懲惡少
西坡本主
本主娘娘
姑四女
龍王本主
放鴨本主
魚塘本主
轆角莊
三家村本主
本主的兒子
三公主捨身解毒
紅山本主
江尾十八村本主
五老爺降妖
三營本主大黑天神
翠屏本主
牛街石耳朵
四個豬頭一起接
本主不吃牛
龍的傳說
母豬龍
河頭龍王一家
魏娘娘的洗臉盆
青龍潭
石匠和小石龍
錯剝龍皮
小黃龍
河曲龍王
趕龍鞭
魏晉石
浪穹龍王
觀音閣
白龍小姐
姑娘龍
龍女小三妹
玉白菜
醫龍病
龍王戲珠
小姑奶奶回來了
北甸龍潭
……
故事
笑話
後記
2003年末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所長趙寅松先生找到了我,要我負責《中國民間文學故事全書·洱源卷》的編輯工作。我當時有些犯難,一是我對民間文學很少接觸,對於民間傳說故事的收集整理基本上是空白,而在省、州、縣各級都有專門從事此項工作的專家、學者,在他們面前,我只是一個尚未入門的學生;二是我手頭正在寫著一部長篇小說,正處於“剎不住”的階段。但趙先生要求我來完成此項工作,他是德高望重的長輩,我再難,也得要接受這項任務。另外,民間文學的確需要全面搶救,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一旦失傳,就會讓後人追悔莫及。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洱源白族人,我有責任和義務牽頭來做這項極有意義的事情。
2004年初,我便著手這一項工作。在上班之餘,我馬不停蹄地參與到民間傳說的收集、整理和微機錄入等各個環節中來。令我感到十分欣悅的是,洱源縣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民間傳說故事和其他各民間文學樣式的收集整理工作。1985年,洱源縣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即編印了民間故事傳說集《姑娘龍》 (內部資料),這本小集子共收錄了60篇故事、傳說,大致可以分為創世神話、龍神話、觀音神話、本主神話、傳說故事等六大類,講述者、收集整理者達到了120多人。1990年,洱源縣編印了民族民間文學資料集《水花樹》,該集子編選了本主故事30篇,另外還收入其他民間故事、傳說、歌謠等多篇。王立智同志做了大量收集整理工作。2000年,洱源縣委宣傳部和洱源縣文體局合編了《洱源西山白族文化》上、下兩部,其中也收集了西山白族神話、民間傳說、機智人物故事和動物故事等。另外,中國戲劇出版社也於1999年公開出版了民間故事集《建文皇帝在雲南》一書,此書由董亮偉先生收集整理。該書收集了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的傳說,建文皇帝在洱源的傳說,以及本土一些機智人物、英雄人物的故事。編者在後記中寫道:“很多人朗朗上口地給我講述故事的來龍去脈,我作了忠實的記錄……講述者是口頭傳承者,而我是文字記錄者,或是叫蒐集整理者。”使我進一步認識了蒐集整理民間故事的不易。我認真地拜讀了以上幾部作品,從中選出了一些思想水準較高、立意深遠、文化含量豐厚、故事曲折、饒有趣味的故事傳說,並在忠實於原作的基礎上,對一些個別字句的文理不暢、未及校正的錯別字、漏字作了修改與補充,對於個別故事冗長而又缺少生氣的,則根據情節需要加以刪節。這樣,這么多厚重的文化積澱,便成了《中國民間文學故事全書·洱源卷》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儘可能更多地收集整理散落在洱源村村寨寨的民間故事、傳說,在我的帶動下,鄉村教師王麗珠、楊世明、楊泉偉、段學松等人也參與到這一項有意義的活動中來。我們深入到洱海源頭的村村寨寨,一方面蒐集故事,另一方面也拍攝了一些反映洱源自然、歷史、地理、文化諸方面的資料照片,以期能為本書起到增色的作用。洱源縣文化館館長楊光輝先生也參與協助了收集整理工作。
在閱讀、蒐集、整理的過程中,作為本書編者之一,我自己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參與編輯本書之前,我一直都以傳世的經典著作為學習的範本,對民間文學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夠,接觸到這些民間傳說、故事之後,我的心靈被震撼了。原來,口耳相傳的這種民間故事傳說無論在思想還是文化層次上,都不亞於書面文學,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那種想像力,是令有些經典作家望塵莫及的。
收入本書的故事傳說,大體分六類:一是本主傳說。洱海源頭幾乎每村都有各自的本主,本主傳說就顯得相當豐富,有些本主還是著名的歷史人物,比如白王段思平、南詔末期的趙善政等,有些本主是龍王,這在白族村寨相當普遍,而有的本主是石頭、有的本主是猴子,令人驚嘆洱源白族本主崇拜的多樣性;二是龍神話。白族是一個愛龍崇龍的民族,龍神話較多,而且極具多樣性,故事情節各有不同;三是觀音傳說。觀音點化眾生的故事俯拾皆是;四是創世神話。用神話傳說的形式來詮釋先民對於宇宙和世界的認識和理解;五是教化故事。通常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故事來教化人們行善積德;六是機智人物、英雄人物以及帝王故事。這些故事既有積極向上的,也有觀點陳腐的,但大多數故事都很吸引人。機智人物故事如“六八的故事”,英雄人物如“鄧賧詔柏潔夫人的故事”,帝王故事如“建文皇帝的故事”等。其他還有寓言、童話、幽默故事等,不再一一贅述。
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得到了中共洱源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心,得到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趙寅松所長的指導,初稿還交白族文化研究所進一步修訂過,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本書成書之前,曾由洱源縣委宣傳部部長楊雲洲認真審閱,在此一併致謝!
由於水平有限、時間緊、任務重,本書肯定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有些題材重複,有些故事情節單調,也肯定還有一些精彩的故事尚未收入本書中。請方家、讀者不吝批評,我們將在以後做得更好!
楊義龍
2004年7月31日
2004年初,我便著手這一項工作。在上班之餘,我馬不停蹄地參與到民間傳說的收集、整理和微機錄入等各個環節中來。令我感到十分欣悅的是,洱源縣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民間傳說故事和其他各民間文學樣式的收集整理工作。1985年,洱源縣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即編印了民間故事傳說集《姑娘龍》 (內部資料),這本小集子共收錄了60篇故事、傳說,大致可以分為創世神話、龍神話、觀音神話、本主神話、傳說故事等六大類,講述者、收集整理者達到了120多人。1990年,洱源縣編印了民族民間文學資料集《水花樹》,該集子編選了本主故事30篇,另外還收入其他民間故事、傳說、歌謠等多篇。王立智同志做了大量收集整理工作。2000年,洱源縣委宣傳部和洱源縣文體局合編了《洱源西山白族文化》上、下兩部,其中也收集了西山白族神話、民間傳說、機智人物故事和動物故事等。另外,中國戲劇出版社也於1999年公開出版了民間故事集《建文皇帝在雲南》一書,此書由董亮偉先生收集整理。該書收集了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的傳說,建文皇帝在洱源的傳說,以及本土一些機智人物、英雄人物的故事。編者在後記中寫道:“很多人朗朗上口地給我講述故事的來龍去脈,我作了忠實的記錄……講述者是口頭傳承者,而我是文字記錄者,或是叫蒐集整理者。”使我進一步認識了蒐集整理民間故事的不易。我認真地拜讀了以上幾部作品,從中選出了一些思想水準較高、立意深遠、文化含量豐厚、故事曲折、饒有趣味的故事傳說,並在忠實於原作的基礎上,對一些個別字句的文理不暢、未及校正的錯別字、漏字作了修改與補充,對於個別故事冗長而又缺少生氣的,則根據情節需要加以刪節。這樣,這么多厚重的文化積澱,便成了《中國民間文學故事全書·洱源卷》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儘可能更多地收集整理散落在洱源村村寨寨的民間故事、傳說,在我的帶動下,鄉村教師王麗珠、楊世明、楊泉偉、段學松等人也參與到這一項有意義的活動中來。我們深入到洱海源頭的村村寨寨,一方面蒐集故事,另一方面也拍攝了一些反映洱源自然、歷史、地理、文化諸方面的資料照片,以期能為本書起到增色的作用。洱源縣文化館館長楊光輝先生也參與協助了收集整理工作。
在閱讀、蒐集、整理的過程中,作為本書編者之一,我自己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參與編輯本書之前,我一直都以傳世的經典著作為學習的範本,對民間文學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夠,接觸到這些民間傳說、故事之後,我的心靈被震撼了。原來,口耳相傳的這種民間故事傳說無論在思想還是文化層次上,都不亞於書面文學,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那種想像力,是令有些經典作家望塵莫及的。
收入本書的故事傳說,大體分六類:一是本主傳說。洱海源頭幾乎每村都有各自的本主,本主傳說就顯得相當豐富,有些本主還是著名的歷史人物,比如白王段思平、南詔末期的趙善政等,有些本主是龍王,這在白族村寨相當普遍,而有的本主是石頭、有的本主是猴子,令人驚嘆洱源白族本主崇拜的多樣性;二是龍神話。白族是一個愛龍崇龍的民族,龍神話較多,而且極具多樣性,故事情節各有不同;三是觀音傳說。觀音點化眾生的故事俯拾皆是;四是創世神話。用神話傳說的形式來詮釋先民對於宇宙和世界的認識和理解;五是教化故事。通常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故事來教化人們行善積德;六是機智人物、英雄人物以及帝王故事。這些故事既有積極向上的,也有觀點陳腐的,但大多數故事都很吸引人。機智人物故事如“六八的故事”,英雄人物如“鄧賧詔柏潔夫人的故事”,帝王故事如“建文皇帝的故事”等。其他還有寓言、童話、幽默故事等,不再一一贅述。
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得到了中共洱源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心,得到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趙寅松所長的指導,初稿還交白族文化研究所進一步修訂過,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本書成書之前,曾由洱源縣委宣傳部部長楊雲洲認真審閱,在此一併致謝!
由於水平有限、時間緊、任務重,本書肯定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有些題材重複,有些故事情節單調,也肯定還有一些精彩的故事尚未收入本書中。請方家、讀者不吝批評,我們將在以後做得更好!
楊義龍
2004年7月31日
序言
春天的故事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21世紀是與中國民間文藝保護的春天一起來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紀新中國歷史開篇注定要從知識界對民間文藝的關注及其從中尋找現代化的資源與動力開啟那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精英階層乃至普通民眾,在新紀元伊始之際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華大地上五千年積澱豐厚的民間文藝遺存:幾多焦慮,幾多審視,幾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個世紀的痛苦與歡樂、犧牲與勝利之後,隨著4月的和風一寸寸染綠京城的街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終於完成了新統帥部的組建,並在馮驥才主席的倡導下作出了用10年時間在全中國境內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戰略決策。其內容是對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56個民族的民間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終編纂出版縣卷本《中國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國民間美術圖錄》(31卷)、專題集《中國木版年畫集成》(20卷)、《中國剪紙集成》(50卷)、《中國唐卡集成》(20卷)、《中國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國服飾集成》(60卷)、《中國彩塑集成》(10卷)、《中國民窯陶瓷集成》(10卷)、《中國皮影集成》(10卷)、《中國民間傑出傳承人集成》(100集)、《中國史詩集成》(300卷)、《中國民間敘事長詩集成》(500卷),並命名一大批民間藝術家,建立一系列民間文藝之鄉與民間文藝保護基地、傳承基地,建設民間文藝資料庫。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華文明根脈、傳承中國文化薪火。
想當初,沒有上級的指示,沒有企業的支持,沒有出版社的承諾,一切都只是一個發生在初春里的夢。於是,多少讚嘆如春潮湧起,多少懷疑似濤聲依舊,多少譏諷穿行在街巷,多少風險橫陳於前路。但是,緊迫感、責任心使我們義無反顧,民間情懷、國家利益令我們堅定前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眾志成城,誓將夢想化現實。
由於順應了發展多元文化的時代潮流,也順應了弘揚民族精神、實現中華復興的黨心、民意,春天的夢想一天天成長:在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扶持優秀民間文藝及國家級大型文化工程之後,中宣部決定襄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持實施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獲得民間文藝界前輩賈芝、馮元蔚諸先生的全力支持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新聞發布會於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實施工作會議於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開,第一批實施省區及專項隨之開展行動。
作為主幹項目,編纂出版包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在內的“中國民間文學全書”從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動議之初就被提到了議事日程。這是因為:作為這項工作重要基礎的“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的組織系統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編纂工作仍在進行;大多數地區都已編定有關縣卷本。我們相信,它定能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第一批收穫。
難忘啊,從1984年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當時稱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曾先後動員200多萬名民間文藝工作者從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民間文學普查,先後收集到40億字的文學資料。其中,包括184萬篇民間故事,302萬首民間歌謠,748萬條諺語,各種專集4000多種。這是一筆多么豐厚的遺產!如今,作為這項工程的最終成果《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省卷本的編纂出版正在接近尾聲,而曾經主持這項工作的鐘敬文、馬學良、姜彬等領袖人物卻長眠大地,再也看不到這賞心悅目的收穫,還有許多民間文藝傳人早已作古化春泥,許多“三套集成”工作者從“青青子衿”變成了“白髮老翁”。面對這一切,除了繼續做好“三套集成”省卷本的後續工作之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能夠拒絕編纂出版他們苦苦收集到的民間文學原始資料?
懷著如火燃燒的激情以及對民間文藝事業的忠誠,我們經過兩年多的準備,於2004年4月正式啟動《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專項。那時的杭州,正是“江南草長,落英繽紛,群鶯亂飛”,一派明媚的春光。
在實施這項工作的過程中,多少感人的故事就發生在我的身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先生以他作家的情懷與文化領袖的睿智,始終堅持將包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在內的“中國民間文學全書”編纂出版工作納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並具體過問它的體例設計、出版、文本審定、封面設計,真正做到了事無巨細、精益求精,自己的文學創作卻因此被束之高閣;楊亮才先生是中國民間文藝界的老同志、老領導,他不僅參與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全部策劃,而且還主動承擔了《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整體設計、並不顧七旬高齡奔走於湖北、雲南、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摸底遊說,直至回老家部署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範本的編纂工作;趙寅松是白族文化專家,他任所長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並不從屬於文聯繫統,但他在得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在主持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後主動請纓,不僅承擔了《雲南甲馬集成》大理部分的編纂工作,而且還以極快的速度、較高的質量完成了《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範本的編纂工作。他說:“搶救遺產不分內外,保護文化豈等檔案經費!”這是他的心聲,也是全中國民間文藝工作者的深願;與趙寅松先生一道為示範本的編纂作出貢獻的還有湖北省民協主席傅廣典先生及宜昌市民協主席王作棟先生。在他們的主持下,“當陽卷”示範本的編纂亦高速優質,一錘定音。
隨著河南信陽文聯主席廖永亮、山東棗莊民協主席王善民、內蒙古民協主席那順、中國民協副主席兼吉林省民協主席曹保明、江蘇省徐州市民協負責人殷召義等先後加入到《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編纂工作中來,早日高水平出版這些成果便成為當務之急。也就在這個時刻,經過不斷挫折,我們最終與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喜結良緣。該社有膽有識的社長董鐵鷹先生與總編歐劍先生、副總編王潤貴先生決定投巨資以圓這套“全書”的出版夢。這使我們感到鼓舞,也更使我們堅信中國尚有出版家,而不僅有追逐名利的出版商!促成這段良緣的是一位名叫孫昕的年輕女士。她曾在2002年與2003年兩次採訪過我,以報導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無“紅頭檔案”、無一分錢的背景下組織實施的壯舉。那時,她是一名記者。2004年,她從《中國智慧財產權報》轉調到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我打電話了解這項工程的進展以及有關成果的出版問題。當她了解到我們雖已獲中華書局斥資幫助出版《中國木版年畫集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資幫助出版《中國口頭與非物質遺產推介叢書》,但《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出版維艱之後,決定向本社領導反映搶救工程面臨的困難。對此,我心存疑,而被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的出版家們鐵肩擔大義,斷然允諾。
這,都是發生在21世紀春天裡的故事。
在這個春天裡,我十分榮幸能成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最高統帥部的一名成員,並奉調協助馮驥才主席主持協會日常工作及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組織領導工作。可以說,這四年里。我是與中國民間文藝的夢想一起不斷成長的。儘管衣帶漸寬、雙鬢初霜,我與我的同仁們卻無怨無悔,抱誠守貞,一直執著於為祖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而努力。這是因為我時刻聽到來自田野的呼喚:暫先放下你的寸管,作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我亦不斷被馮驥才主席對國家文化命運的關切所震撼:暫先離開你的書齋,走到人民民眾中去。是的,暫先放下,是為了永遠拿起——學術;一時離開,是為了不朽的存在——人民文化。
在這部洋洋3000卷的《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即將問世之際,我覺得有必要對這項工作的緣起與經緯作一些簡單的詮釋。
關於名稱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名副其實。它之所以以“中國”相冠,表明其中所收作品遍及內地及港、澳、台地區。港、澳、台地區民間故事作品入“全書”是藉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金榮華先生之力才得以實現的。這在“三套集成”時代是不可能、也是沒有做到的;所謂“民間故事”沿用的是《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所使用的廣義性概念,它泛指一切散文體民間口頭創作,包括神話、故事、傳說之屬;“全書”之稱,因它基本反映了中國民間故事的基本情況而定,它的確在內容、形式、地域、民族、體裁、題材等方面都比較全面、客觀。以它的編纂出版為標誌,中國民間故事的形象將不再殘缺星碎、模糊不清。
關於關係 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與“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在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心組織實施、全面開拓創新》中即已作過明晰的闡釋:“‘搶救工程’與‘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同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持承辦的民間文化工程。‘搶救工程’是‘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種繼承與延續,也是對‘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種拓展與深化、發展。兩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但其搶救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文學意義上,‘搶救工程’是對‘三套集成’的範圍擴充,增加了史詩、民間敘事長詩;在藝術意義上,‘搶救工程’增加了民間工藝美術,為‘中國民間文藝十套集成’中缺少的相關部分作了‘補天’;在文化意義上,‘搶救工程’把‘民俗文化’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力求一網打盡,理清了民間文學與民間藝術存在基礎的關係。在‘搶救工程’實施過程中,還將最終完成‘三套集成’工作的遺留問題,不僅爭取出版《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還將對歷時20年的‘三套集成’進行總結、評獎,並探討有關資料的活化與套用問題。”
也就是說,在最初的創意之中,周巍峙主席所主持的“中國民間文藝十套集成”工程之組成部分“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縣卷本是擬在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中以《中國民間文學全書》的形式加以編纂出版的。後來,由於經費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改弦易轍,決定先編纂出版縣卷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歌謠、諺語、史詩、民間敘事長詩等則留待今後再相機啟動編纂出版。顯然,《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編纂出版並不是平地起高樓,也不是刻意另起爐灶,它基本屬於“三套集成”《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縣卷本資料的系統編纂出版。
關於原則 在2004年3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推動會議”上,我受主席團的委託,作了《用優異的成績編好(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報告,對編纂出版這部“全書”提出了以下原則:1.分批實施、推進,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部編纂出版任務;2.示範本先行,先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範本及湖北省當陽卷示範本;3.對未編過縣卷本的地區進行普查並編纂縣卷本;4.對已編纂縣卷本但未作過普查的地區進行普查,以補充原有縣卷本資料;5.對已作過普查並編有縣卷本的地區進行補充調查,以豐富原有文本;6.對已有少數民族文字縣卷本進行翻譯並補充有關資料,以編成漢語縣卷本;7.制定體例及出版方案,進行統一編纂及集中出版;8.成立從中央到省、市、縣的四級領導小組、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領導此項工作。雖然進度不一,但一年多來這項工作始終是按此原則實際進行的。
關於動機 我們的最初動機是:1.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當然包括對民間文學的搶救,搶救性保護是一個永恆的話題:2.大量的信息表明,由於種種原因,從1984年起被蒐集到的民間文學資料正面臨著各種厄運:或佚失無存,或藏諸私家,或變賣造紙,或鼠囓蟲蛀,或風雨侵蝕,必須加大對它們的再搶救:3.通過《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編纂出版,為日後編纂出版《中國歌謠全書》、《中國諺語全書》、《中國史詩集成》、《中國民間敘事長詩集成》等積累經驗,並最終完成“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各層級卷本的全部編纂出版;4.為方興未艾的故事學、傳說學、神話學及類型學、母題研究等提供最生動的資料,推動這些學科的發展進步;5.強化民間故事作品的社會套用,使之在人文精神建設、學術建設、道德建設、和諧社會建設、文藝建設、文化產業建設等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親愛的朋友,《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擺放在您的案頭並正一天天增高的今天,也正是全中國民間文藝工作者為您祝福、供您享用的盛大節日。為了這一天,我們付出了我們應該付出的一切;為了這一天,我們為自己的正確抉擇、堅定信念、審慎工作而感到自豪。
自豪,來自人民民眾的偉大創造!
光榮,展示了精神家園守望者的無私與智慧!
我們確信,春天的故事永遠沒有結束,她只會延伸為一次又一次秋天的收穫。
2005年8月13日酷熱中
於北京潘家園寓所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21世紀是與中國民間文藝保護的春天一起來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紀新中國歷史開篇注定要從知識界對民間文藝的關注及其從中尋找現代化的資源與動力開啟那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精英階層乃至普通民眾,在新紀元伊始之際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華大地上五千年積澱豐厚的民間文藝遺存:幾多焦慮,幾多審視,幾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個世紀的痛苦與歡樂、犧牲與勝利之後,隨著4月的和風一寸寸染綠京城的街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終於完成了新統帥部的組建,並在馮驥才主席的倡導下作出了用10年時間在全中國境內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戰略決策。其內容是對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56個民族的民間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終編纂出版縣卷本《中國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國民間美術圖錄》(31卷)、專題集《中國木版年畫集成》(20卷)、《中國剪紙集成》(50卷)、《中國唐卡集成》(20卷)、《中國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國服飾集成》(60卷)、《中國彩塑集成》(10卷)、《中國民窯陶瓷集成》(10卷)、《中國皮影集成》(10卷)、《中國民間傑出傳承人集成》(100集)、《中國史詩集成》(300卷)、《中國民間敘事長詩集成》(500卷),並命名一大批民間藝術家,建立一系列民間文藝之鄉與民間文藝保護基地、傳承基地,建設民間文藝資料庫。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華文明根脈、傳承中國文化薪火。
想當初,沒有上級的指示,沒有企業的支持,沒有出版社的承諾,一切都只是一個發生在初春里的夢。於是,多少讚嘆如春潮湧起,多少懷疑似濤聲依舊,多少譏諷穿行在街巷,多少風險橫陳於前路。但是,緊迫感、責任心使我們義無反顧,民間情懷、國家利益令我們堅定前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眾志成城,誓將夢想化現實。
由於順應了發展多元文化的時代潮流,也順應了弘揚民族精神、實現中華復興的黨心、民意,春天的夢想一天天成長:在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扶持優秀民間文藝及國家級大型文化工程之後,中宣部決定襄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持實施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獲得民間文藝界前輩賈芝、馮元蔚諸先生的全力支持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新聞發布會於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實施工作會議於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開,第一批實施省區及專項隨之開展行動。
作為主幹項目,編纂出版包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在內的“中國民間文學全書”從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動議之初就被提到了議事日程。這是因為:作為這項工作重要基礎的“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的組織系統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編纂工作仍在進行;大多數地區都已編定有關縣卷本。我們相信,它定能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第一批收穫。
難忘啊,從1984年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當時稱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曾先後動員200多萬名民間文藝工作者從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民間文學普查,先後收集到40億字的文學資料。其中,包括184萬篇民間故事,302萬首民間歌謠,748萬條諺語,各種專集4000多種。這是一筆多么豐厚的遺產!如今,作為這項工程的最終成果《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省卷本的編纂出版正在接近尾聲,而曾經主持這項工作的鐘敬文、馬學良、姜彬等領袖人物卻長眠大地,再也看不到這賞心悅目的收穫,還有許多民間文藝傳人早已作古化春泥,許多“三套集成”工作者從“青青子衿”變成了“白髮老翁”。面對這一切,除了繼續做好“三套集成”省卷本的後續工作之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能夠拒絕編纂出版他們苦苦收集到的民間文學原始資料?
懷著如火燃燒的激情以及對民間文藝事業的忠誠,我們經過兩年多的準備,於2004年4月正式啟動《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專項。那時的杭州,正是“江南草長,落英繽紛,群鶯亂飛”,一派明媚的春光。
在實施這項工作的過程中,多少感人的故事就發生在我的身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先生以他作家的情懷與文化領袖的睿智,始終堅持將包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在內的“中國民間文學全書”編纂出版工作納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並具體過問它的體例設計、出版、文本審定、封面設計,真正做到了事無巨細、精益求精,自己的文學創作卻因此被束之高閣;楊亮才先生是中國民間文藝界的老同志、老領導,他不僅參與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全部策劃,而且還主動承擔了《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整體設計、並不顧七旬高齡奔走於湖北、雲南、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摸底遊說,直至回老家部署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範本的編纂工作;趙寅松是白族文化專家,他任所長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並不從屬於文聯繫統,但他在得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在主持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後主動請纓,不僅承擔了《雲南甲馬集成》大理部分的編纂工作,而且還以極快的速度、較高的質量完成了《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範本的編纂工作。他說:“搶救遺產不分內外,保護文化豈等檔案經費!”這是他的心聲,也是全中國民間文藝工作者的深願;與趙寅松先生一道為示範本的編纂作出貢獻的還有湖北省民協主席傅廣典先生及宜昌市民協主席王作棟先生。在他們的主持下,“當陽卷”示範本的編纂亦高速優質,一錘定音。
隨著河南信陽文聯主席廖永亮、山東棗莊民協主席王善民、內蒙古民協主席那順、中國民協副主席兼吉林省民協主席曹保明、江蘇省徐州市民協負責人殷召義等先後加入到《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編纂工作中來,早日高水平出版這些成果便成為當務之急。也就在這個時刻,經過不斷挫折,我們最終與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喜結良緣。該社有膽有識的社長董鐵鷹先生與總編歐劍先生、副總編王潤貴先生決定投巨資以圓這套“全書”的出版夢。這使我們感到鼓舞,也更使我們堅信中國尚有出版家,而不僅有追逐名利的出版商!促成這段良緣的是一位名叫孫昕的年輕女士。她曾在2002年與2003年兩次採訪過我,以報導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無“紅頭檔案”、無一分錢的背景下組織實施的壯舉。那時,她是一名記者。2004年,她從《中國智慧財產權報》轉調到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我打電話了解這項工程的進展以及有關成果的出版問題。當她了解到我們雖已獲中華書局斥資幫助出版《中國木版年畫集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資幫助出版《中國口頭與非物質遺產推介叢書》,但《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出版維艱之後,決定向本社領導反映搶救工程面臨的困難。對此,我心存疑,而被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的出版家們鐵肩擔大義,斷然允諾。
這,都是發生在21世紀春天裡的故事。
在這個春天裡,我十分榮幸能成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最高統帥部的一名成員,並奉調協助馮驥才主席主持協會日常工作及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組織領導工作。可以說,這四年里。我是與中國民間文藝的夢想一起不斷成長的。儘管衣帶漸寬、雙鬢初霜,我與我的同仁們卻無怨無悔,抱誠守貞,一直執著於為祖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而努力。這是因為我時刻聽到來自田野的呼喚:暫先放下你的寸管,作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我亦不斷被馮驥才主席對國家文化命運的關切所震撼:暫先離開你的書齋,走到人民民眾中去。是的,暫先放下,是為了永遠拿起——學術;一時離開,是為了不朽的存在——人民文化。
在這部洋洋3000卷的《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即將問世之際,我覺得有必要對這項工作的緣起與經緯作一些簡單的詮釋。
關於名稱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名副其實。它之所以以“中國”相冠,表明其中所收作品遍及內地及港、澳、台地區。港、澳、台地區民間故事作品入“全書”是藉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金榮華先生之力才得以實現的。這在“三套集成”時代是不可能、也是沒有做到的;所謂“民間故事”沿用的是《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所使用的廣義性概念,它泛指一切散文體民間口頭創作,包括神話、故事、傳說之屬;“全書”之稱,因它基本反映了中國民間故事的基本情況而定,它的確在內容、形式、地域、民族、體裁、題材等方面都比較全面、客觀。以它的編纂出版為標誌,中國民間故事的形象將不再殘缺星碎、模糊不清。
關於關係 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與“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在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心組織實施、全面開拓創新》中即已作過明晰的闡釋:“‘搶救工程’與‘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同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持承辦的民間文化工程。‘搶救工程’是‘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種繼承與延續,也是對‘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種拓展與深化、發展。兩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但其搶救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文學意義上,‘搶救工程’是對‘三套集成’的範圍擴充,增加了史詩、民間敘事長詩;在藝術意義上,‘搶救工程’增加了民間工藝美術,為‘中國民間文藝十套集成’中缺少的相關部分作了‘補天’;在文化意義上,‘搶救工程’把‘民俗文化’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力求一網打盡,理清了民間文學與民間藝術存在基礎的關係。在‘搶救工程’實施過程中,還將最終完成‘三套集成’工作的遺留問題,不僅爭取出版《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還將對歷時20年的‘三套集成’進行總結、評獎,並探討有關資料的活化與套用問題。”
也就是說,在最初的創意之中,周巍峙主席所主持的“中國民間文藝十套集成”工程之組成部分“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縣卷本是擬在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中以《中國民間文學全書》的形式加以編纂出版的。後來,由於經費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改弦易轍,決定先編纂出版縣卷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歌謠、諺語、史詩、民間敘事長詩等則留待今後再相機啟動編纂出版。顯然,《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編纂出版並不是平地起高樓,也不是刻意另起爐灶,它基本屬於“三套集成”《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縣卷本資料的系統編纂出版。
關於原則 在2004年3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推動會議”上,我受主席團的委託,作了《用優異的成績編好(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報告,對編纂出版這部“全書”提出了以下原則:1.分批實施、推進,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部編纂出版任務;2.示範本先行,先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範本及湖北省當陽卷示範本;3.對未編過縣卷本的地區進行普查並編纂縣卷本;4.對已編纂縣卷本但未作過普查的地區進行普查,以補充原有縣卷本資料;5.對已作過普查並編有縣卷本的地區進行補充調查,以豐富原有文本;6.對已有少數民族文字縣卷本進行翻譯並補充有關資料,以編成漢語縣卷本;7.制定體例及出版方案,進行統一編纂及集中出版;8.成立從中央到省、市、縣的四級領導小組、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領導此項工作。雖然進度不一,但一年多來這項工作始終是按此原則實際進行的。
關於動機 我們的最初動機是:1.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當然包括對民間文學的搶救,搶救性保護是一個永恆的話題:2.大量的信息表明,由於種種原因,從1984年起被蒐集到的民間文學資料正面臨著各種厄運:或佚失無存,或藏諸私家,或變賣造紙,或鼠囓蟲蛀,或風雨侵蝕,必須加大對它們的再搶救:3.通過《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編纂出版,為日後編纂出版《中國歌謠全書》、《中國諺語全書》、《中國史詩集成》、《中國民間敘事長詩集成》等積累經驗,並最終完成“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各層級卷本的全部編纂出版;4.為方興未艾的故事學、傳說學、神話學及類型學、母題研究等提供最生動的資料,推動這些學科的發展進步;5.強化民間故事作品的社會套用,使之在人文精神建設、學術建設、道德建設、和諧社會建設、文藝建設、文化產業建設等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親愛的朋友,《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擺放在您的案頭並正一天天增高的今天,也正是全中國民間文藝工作者為您祝福、供您享用的盛大節日。為了這一天,我們付出了我們應該付出的一切;為了這一天,我們為自己的正確抉擇、堅定信念、審慎工作而感到自豪。
自豪,來自人民民眾的偉大創造!
光榮,展示了精神家園守望者的無私與智慧!
我們確信,春天的故事永遠沒有結束,她只會延伸為一次又一次秋天的收穫。
2005年8月13日酷熱中
於北京潘家園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