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畫家》力求總結和回顧中華文明的全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在內容結構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當的廣博性,既有嚴謹、準確的學術價值,又有活潑、流暢的可讀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畫家》綜合了大規模學術著作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普及讀物的全面性、簡易性,它既可作為大型工具書檢索中華文明的各個成分,又可作為通俗的讀物進行瀏覽。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畫家
-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 頁數:152頁
- 開本:16
- 定價:23.80
- 作者:李默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666587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顧愷之代表魏晉繪畫藝術高峰/003
謝赫著《畫品》/006
蕭繹作《職貢圖》/009
蕭繹稱帝/011
畫家閻毗入隋/013
展子虔發展山水畫/014
閻立本丹青神化/016
李思訓畫山水/018
李仙蕙墓壁畫已顯盛唐氣象/020
韓乾畫馬/024
吳道子畫名廣播/027
“周家樣”派畫仕女/031
荊浩發展新畫法/035
董源創江南山水畫法/037
顧閎中作《韓熙載夜宴圖》/041
黃筌、徐熙畫花鳥/043
宋初三大家奠基宋山水畫/047
李成山水畫獨成一派/050
范寬畫山水/051
郭忠恕編《汗簡》/054
黃居案畫花鳥/056
徐崇嗣創“沒骨法”/058
蘇軾書畫獨闢蹊徑/060
蘇軾反對變法/063
文同畫竹/064
李公麟白描/066
米芾畫煙雨/069
王詵學李成而自成一派/071
蘇軾去世/073
張擇端作《清明上河圖》/075
宋徽宗崇道/079
趙佶發展宋畫院/081
宋徽宗主持作畫譜/084
王希孟及二趙畫青綠山水/086
李唐繪畫承前啟後/088
米友仁善畫江南/091
蘇漢臣畫《秋庭戲嬰圖》/093
楊無咎畫村梅/094
馬遠獨步畫院/096
劉松年稱絕畫院/101
梁楷善畫人物/103
法常畫法自然/106
李衍畫墨竹/108
龔開、鄭思肖以畫抗元/110
米氏雲山派流傳/112
任仁發畫《二馬圖》/114
何澄進呈界畫/116
王冕詩畫自成一格/117
趙孟繪畫主張有古意/120
黃公望為元四家之冠/124
《圖繪寶鑑》編成/129
吳門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創建領導吳門畫派/130
唐寅繪畫自成一格/137
仇英精研畫技/142
畫家文徵明去世/145
董其昌開創松江畫派/147
計成著《園冶》/151
文摘
插圖:
《洛神賦圖》為東晉顧愷之的傳世之作,充分體現了顧愷之在刻劃人物內心世界和表現意境方面的才能。
顧愷之才高藝絕,勤於創作,據文獻記載,他的作品有很多,但真跡都已失傳。《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是現存的最要的兩種摹本。《洛神賦圖》今有宋代摹本5種。畫卷為絹本,設色,長572厘米,高27厘米。
《洛神賦圖》題材取自三國時曹植著名的《洛神賦》。這幅畫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地描繪出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故事。畫卷開端,曹植一行來到洛水之濱,驚看洛神之出現。洛神在雲天、在水波間自由地遨遊,“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部分定名為“驚艷”。第二部分是“情”。曹植向洛神傾訴愛慕之心,洛神感動,與曹植互訴衷腸。接著青鳥傳情,洛神依依不捨地離去。第三段為“偕逝”,畫面從神話世界轉為想像中的現實。洛神沒有遠逝而去,重又回到曹植的身邊,一同乘樓船渡過洛水,喜結良緣,使人神之戀終於實現。
《洛神賦圖》藝術上富於詩情畫意,跌宕多姿,深具節奏感和音樂美。畫家長於想像,構思精巧,洛神和曹植在一個完整的畫面里多次出現,組成有首有尾的情節發展過程,而畫面和諧統一,絲毫看不出連環畫式的分段描寫的跡象。在人物造型上,此圖典型地體現了顧愷之“以形寫神”、“傳神寫照”妙在“阿睹”的藝術思想。洛神的飄逸飛動與曹植的雍容深沉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山川景物環境的描繪上,無處不展現出一種空間美。一切景物均奇麗多姿,並化“景語”為“情語”,為人物傳情達意服務,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畫家把神話境界用現實圖景來作處理,既寫實又富有浪漫情調,感染力十分強烈。
序言
中華文明的歷史充滿了輝煌與苦難,成就和挫折。它的歷史無處不在,決定著我們中國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當今的中國和中國人是中華文明的歷史造就的,是中華文明的歷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華文明的歷史之河奔流到現在。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構成。中華文明豐富、深刻、輝煌、博大,在人類文明中的骨幹作用和領導作用人所共知。在人類文明的發源時期,中國就是四大古國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中華文明成為文明在東方的支柱,公元前後200年間,人類的漢帝國與羅馬帝國這兩隻鐵手攫住了地球。在歐洲進入中世紀的時候,中華文明更成為人類文明最主要的領導,它的文明統治東亞,傳遍世界。進入近代,中華文明處於自身的重壓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國人民的鬥爭史和奮起精神是人類文明歷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頁。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為人類貢獻出了從思想家孔子到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從唐詩宋詞到長城運河的偉大創造,貢獻出了從諸子百家到宋明理學,從商周銅器到明清文學的深刻內涵,也貢獻出了從五霸七強到三國紛爭、從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輝煌歷史。中華文明的歷史絢爛多彩,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永放光芒。
中華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獨特的文明,沒有哪一個文明像中華文明這樣持久,這樣統一一致。世界上其他文明不但互相交錯,其創造者也都與高加索體質的人種有關,它們是姐妹文明。在人類歷史中,只有中華文明才是獨特的,它的創造者是中國土地上的中國人民,與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沒有關係,它的文化是統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賴於其他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華文明也絕不是封閉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擔自己對於人類的責任。
人類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令世人矚目。人們對於世界未來的政治和經濟結構的估計無不以東亞和太平洋為中心,而尤以中國為重點。
經濟起飛只是當代中國的一個方面,中國的精神文明的建設尤為刻不容緩。如果中國要自覺地發展中華文明,要有意識地使中國的發展具有世界意義,就必須發展強有力的精神文化,這樣才能使中華文明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才能形成中國和中華文明的全面現代化。
而中國的精神文化的發展植根於中華文明的偉大傳統之中。進入近代之後,在西方文化的;中擊下,對於中國文化的價值產生大量的情緒化和激烈衝突的論調。“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具有>中破封建束縛的時代意義,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不容否認的正面意義,與文化虛無主義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虛無主義者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的旗幟下主張全盤西化;而復古主義則沉迷於中國文化的古董,走進反進步、反科學的泥潭。
歷史的發展則超越了所有這些論點,產生這些論調的一百多年來的中國近代史已經結束。歷史要求中國發展,要求中國走在全世界發展的前列。西化論和復古論都已過時,歷史已經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國可以承擔起世界的命運,而中國的現實和世界的歷史都說明,中國的使命在於它的發展前進,而非倒退。
中華文明走出迷惘的時代,我們這一代處在一個偉大而具有挑戰的歷史階段。
總結歷史、展望未來,這就是《了解歷史叢書》的意義和使命。我們創作《了解歷史叢書》,力求總結和回顧中華文明的全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在內容結構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當的廣博性,既有嚴謹、準確的學術價值,又有活潑、流暢的可讀性。我們在本叢書內容納了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使它綜合了大規模學術著作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普及讀物的全面性、簡易性,它既可作為大型工具書檢索中華文明的各個成分,又可作為通俗的讀物進行瀏覽。
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就開始思考中華文明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並逐漸形成了編著《了解歷史叢書》的構想。在開展這項龐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們就聘請了國內權威學者李學勤、羅哲文、俞偉超、曾憲通、彭卿雲諸先生擔任學術顧問,他們對計畫作了充分討論,並審閱了大量初稿。我們聘請了廣州、香港地區的社會科學學者、大學教師、研究生以及我社編輯人員幾十人擔任稿件的撰寫工作。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內在缺陷。中華文明具有輝煌的時期,也有苦難的年代,有它燦爛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華文明在自身中能夠吸取充分的經驗和教訓,就能夠使自身健康壯大,成長發展。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業的使命和重任。我們希望這部書能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起到它所應當起的作用。為中華文明的反省、前進和奮起作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