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再造共和:民國4(典藏版)》作者以飽滿的愛國熱情,謳歌了歷朝保衛和振興祖國的英雄人物,鞭撻和抨擊了歷代統治階級的兇殘、荒淫和偽善,還以較大篇幅描繪出舊中國政治黑暗,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慘烈圖景。《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再造共和:民國4(典藏版)》在記述歷朝史事和人物時,顯現了許多寶貴的歷史經驗,對資治平亂、休養生息、治學為政之道,書中均有精彩的闡發和獨到的見解,給讀者帶來豐厚的教益與啟示。因此,《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再造共和:民國4(典藏版)》是一部進行中國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歷史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再造共和:民國4
- 出版社: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頁數:139頁
- 開本:16
- 品牌:安徽人民出版社
- 作者:蔡東藩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2037703, 721203770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再造共和:民國4(典藏版)》是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號東藩,蕭山臨浦鎮人。光緒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統元年(1909)中省優貢生。1910年朝考以優入選,翌年春赴福建以知縣候補。辛亥革命後,應好友之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任編輯,修撰《高等國小論說文范》、《中等新論說文范》、《清史概論》等書。從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間,蔡東藩寫成歷朝通俗通義,有《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部分)。全書共1040回、600餘萬字,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該書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在體裁上突出“文以栽事,即以道情”的特點,並且自寫正文,自寫批註,自寫評述。
圖書目錄
第一回 撤軍院復歸統一 開國會再造共和
第二回 舉副座馮華甫當選 返上海黃克強病終
第三回 目斷鄉關偉人又歿 釁開府院政客交爭
第四回 議憲法致生內哄 辦外交惹起暗潮
第五回 絕邦交卻回德使 攻督署大鬧蜀城
第六回 托公民搗亂眾議院 請改制嘩聚督軍團
第七回 應電召辮帥作調人 撤國會軍官甘副署
第八回 偕老友帶兵入京 叩故宮夤夜復辟
第九回 梁鼎芬造府為說客 黎元洪假館作寓公
第十回 誓馬廠受推總司令 戰廊房擊退辮子軍
第十一回 張大帥狂奔外使館 段總理重組國務員
第十二回 代總統啟節人都 投照會決謀宣戰
第十三回 籌軍餉藉資東國 遣師旅出擊南湘
第十四回 傅良佐棄城避敵 段祺瑞卸職出都
第十五回 會津門嘩傳主戰聲 阻蚌埠折回總統駕
第十六回 遣軍隊馮河間宣戰 劫兵械徐樹錚逞謀
第十七回 下岳州前軍克敵 復長沙迭次奏功
第十八回 為虎作倀再借外債 困龍失勢自乞內援
第十九回 聞俄亂籌備國防 集日員會商軍約
第二十回 任大使專工取媚 訂契約屢次貸金
第二十一回 逞辣手擅斃陸建章 頒電文隱斥段祺瑞
第二十二回 舉總統徐東海當選 申別言馮河間下台
第二十三回 應首選發表宣言書 借外債勸告軍政府
第二十四回 呼奧援南北謀統一 慶戰勝中外並臚歡
第二十五回 集靈囿再開會議 上海灘悉毀存煙
第二十六回 贊和局李督軍致疾 示戰電唐代表生嗔
第二十七回 集巴黎欣逢盛會 爭膠澳勉抗強權
第二回 舉副座馮華甫當選 返上海黃克強病終
第三回 目斷鄉關偉人又歿 釁開府院政客交爭
第四回 議憲法致生內哄 辦外交惹起暗潮
第五回 絕邦交卻回德使 攻督署大鬧蜀城
第六回 托公民搗亂眾議院 請改制嘩聚督軍團
第七回 應電召辮帥作調人 撤國會軍官甘副署
第八回 偕老友帶兵入京 叩故宮夤夜復辟
第九回 梁鼎芬造府為說客 黎元洪假館作寓公
第十回 誓馬廠受推總司令 戰廊房擊退辮子軍
第十一回 張大帥狂奔外使館 段總理重組國務員
第十二回 代總統啟節人都 投照會決謀宣戰
第十三回 籌軍餉藉資東國 遣師旅出擊南湘
第十四回 傅良佐棄城避敵 段祺瑞卸職出都
第十五回 會津門嘩傳主戰聲 阻蚌埠折回總統駕
第十六回 遣軍隊馮河間宣戰 劫兵械徐樹錚逞謀
第十七回 下岳州前軍克敵 復長沙迭次奏功
第十八回 為虎作倀再借外債 困龍失勢自乞內援
第十九回 聞俄亂籌備國防 集日員會商軍約
第二十回 任大使專工取媚 訂契約屢次貸金
第二十一回 逞辣手擅斃陸建章 頒電文隱斥段祺瑞
第二十二回 舉總統徐東海當選 申別言馮河間下台
第二十三回 應首選發表宣言書 借外債勸告軍政府
第二十四回 呼奧援南北謀統一 慶戰勝中外並臚歡
第二十五回 集靈囿再開會議 上海灘悉毀存煙
第二十六回 贊和局李督軍致疾 示戰電唐代表生嗔
第二十七回 集巴黎欣逢盛會 爭膠澳勉抗強權
文摘
原來民國憲法,未曾議定,此次重開國會,議員視此為重要事件,因即組織憲法會議,逐日籌商。適副總統問題發生,乃即就憲法會議中,作為選舉場。屆期投票,兩院會合,共到七百二十四人。及票已投畢,開篋檢視,馮國璋得五百二十票,最居多數,當即選馮為副總統,由選舉會咨照黎總統算作決定。黎總統電達馮國璋,並仍令兼江蘇督軍。國璋當即就職,直任不辭。望之久了,如何肯辭?於是內自總理,外自督軍,統傳電道賀。小子曾聞馮受任後,電復段總理道:
段總理鑒:卅電奉悉。國璋自維能力,保障一隅,收效已僅,若重其負荷,勝任亦未易言。謬承兩院公推,竟以此職見屬,邦基再造,國步方平,責望者懷有加無已之心,受寵者切名實難副之懼。所幸密如經緯,寄之我公,大總統力與其成,國務員相助為理,國璋菲材備位,亦得勉竭庸愚,彼此勖共濟之邁征,內外本一心相維繫。寰區底定,會有其時,區區所引為榮譽者,固在彼不在此也。遠辱賜賀,悚愧交並,復貢悃忱,尚希垂察!國璋印。
看官聽著!馮、段兩人都是北洋派的領袖,自從李鴻章總督直隸,創立北洋武備學堂,儲養人材,備作將弁,馮、段統是北洋武備學生,段且遊學德國很有學識。至袁世凱練兵小站,多用北洋武備學生為軍官,段與馮均得充選,兩人本是同學,當然沆瀣相投,自是左提右挈,依次積功,相繼擢為統領。馮生長河間,應屬直派,段生長合肥,應屬皖派,只因同學北洋,遂渾稱為北洋派。北方人士,呼段為虎,擬馮為狗,無非以學識上的關係,隱示區別。民國成立,兩人行事,迭見上文,段常在內,馮常在外,感情還算融洽。至袁氏去世,黎氏繼任,定策首功,當推段氏,段亦未免以此自詡,目空一切,且因自己職居總揆,對於副總統一席,亦不甚介意。獨馮氏聯絡長江各省,自植勢力,且與民黨亦晉接周旋,未嘗失好,那民國第二次的副總統,遂由馮氏運動成熟,安然到手,段似反退居人後了。
段總理鑒:卅電奉悉。國璋自維能力,保障一隅,收效已僅,若重其負荷,勝任亦未易言。謬承兩院公推,竟以此職見屬,邦基再造,國步方平,責望者懷有加無已之心,受寵者切名實難副之懼。所幸密如經緯,寄之我公,大總統力與其成,國務員相助為理,國璋菲材備位,亦得勉竭庸愚,彼此勖共濟之邁征,內外本一心相維繫。寰區底定,會有其時,區區所引為榮譽者,固在彼不在此也。遠辱賜賀,悚愧交並,復貢悃忱,尚希垂察!國璋印。
看官聽著!馮、段兩人都是北洋派的領袖,自從李鴻章總督直隸,創立北洋武備學堂,儲養人材,備作將弁,馮、段統是北洋武備學生,段且遊學德國很有學識。至袁世凱練兵小站,多用北洋武備學生為軍官,段與馮均得充選,兩人本是同學,當然沆瀣相投,自是左提右挈,依次積功,相繼擢為統領。馮生長河間,應屬直派,段生長合肥,應屬皖派,只因同學北洋,遂渾稱為北洋派。北方人士,呼段為虎,擬馮為狗,無非以學識上的關係,隱示區別。民國成立,兩人行事,迭見上文,段常在內,馮常在外,感情還算融洽。至袁氏去世,黎氏繼任,定策首功,當推段氏,段亦未免以此自詡,目空一切,且因自己職居總揆,對於副總統一席,亦不甚介意。獨馮氏聯絡長江各省,自植勢力,且與民黨亦晉接周旋,未嘗失好,那民國第二次的副總統,遂由馮氏運動成熟,安然到手,段似反退居人後了。
序言
治世有是非,濁世無是非。夫濁世亦曷嘗無是非哉?弊在以非為是,以是為非,群言魘雜,無所適從,而是非遂顛倒而不復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楊墨,筆削謹嚴,辯論詳核,其足以維持世道者,良非淺鮮,故後世以聖賢稱之。至秦漢以降,專制日甚,文網繁密,下有清議,偶觸忌諱,即罹刑辟。世有明哲,亦何苦自拚生命,與濁世爭論是非乎?故非經一代易姓,從未有董狐直筆,得是是非非之真相。即憤時者忍無可忍,或托諸歌詠,或演成稗乘,美人香草,聊寫憂思,《水滸》、《紅樓》,無非假託,明眼人取而閱之,鉤深索隱,煞費苦心,尚未能洞燭靡遺,而一孔之士,固無論已。今日之中華民國,一新舊交替之時代也,舊者未必盡非,而新者亦未必儘是。自紀元以迄於茲,朝三暮四,變幻靡常,忽焉以為是,忽焉以為非,又忽焉而非者又是,是者又非,膠膠擾擾,莫可究詰,繩以是非之正軌,恐南其轅而北其轍,始終未能達到也。回憶辛亥革命,全國人心,方以為推翻清室,永除專制,此後得享共和之幸福,而不意狐埋狐搰,迄未有成。袁氏以牢籠全國之材智,而德不足以濟之,醉心帝制,終歸失敗,且反釀成軍閥干政之漸,貼禍國是。黎、馮相繼,迭被是禍,以次下野。東海承之,處積重難返之秋,當南北紛爭之際,各是其是,各非其非,豆萁相煎,迄無寧歲,是豈不可以已乎?所幸《臨時約法》,絕而復甦,人民之言論自由,著作自由,尚得蒙約法上之保障。草茅下士,就見聞之所及,援筆直陳,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此則猶受共和之賜,而我民國之不絕如縷,未始非賴是保存也。竊不自揣,謹據民國紀元以來之事實,依次演述,分回編纂,借說部之體裁,寫當代之狀況,語皆有本,不敢虛誣,筆愧如刀,但憑公理。我以為是者,人以為非,聽之可也;我以為非者,人以為是,聽之亦可也。危言乎?卮言乎?敢以質諸海內大雅。中華民國十年一月古越東藩自識於臨江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