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內憂外患:清史(2)(典藏版)》作者以飽滿的愛國熱情,謳歌了歷朝保衛和振興祖國的英雄人物,鞭撻和抨擊了歷代統治階級的兇殘、荒淫和偽善,還以較大篇幅描繪出舊中國政治黑暗,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慘烈圖景。《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內憂外患:清史(2)(典藏版)》在記述歷朝史事和人物時,顯現了許多寶貴的歷史經驗,對資治平亂、休養生息、治學為政之道,書中均有精彩的闡發和獨到的見解,給讀者帶來豐厚的教益與啟示。因此,《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內憂外患:清史(2)(典藏版)》是一部進行中國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歷史資料。
本書出版社是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內憂外患:清史
- 頁數:197頁
- 開本:16
- 品牌:安徽人民出版社
- 作者:蔡東藩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12037818, 9787212037819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二回 征金川兩帥受嚴刑 降蠻酋二公膺懋賞
第三回 御駕南巡名園駐蹕 王師西討叛酋遭擒
第四回 滅準部餘孽就殲 盪回疆貞妃殉節
第五回 游江南中宮截髮 征緬甸大將喪軀
第六回 傅經略暫平南服 阿將軍再定金川
第七回 平海島一將含冤 定外藩兩邦懾服
第八回 太和殿受禪承帝統 白蓮教倡亂釀兵災
第九回 誤軍機屢易統帥 平妖婦獨著芳名
第十回 撫賊寨首領遭擒 整朝綱權相伏法
第十一回 布德揚威連番下詔 擒渠獻馘逐載報功
第十二回 撫叛兵良將蒙冤 剿海寇統帥奏捷
第十三回 兩軍門復仇慰英魄 八卦教煽亂鬧皇城
第十四回 聞警迴鑾下詔罪己 護喪嗣統邊報驚心
第十五回 愚慶祥敗死回疆 智楊芳誘擒首逆
第十六回 征浩罕王師再出 剿叛瑤欽使報功
第十七回 飲鴆毒姑婦成疑案 焚鴉片中外起兵端
第十八回 林制軍慷慨誓師 琦中堂昏庸誤國
第十九回 關提督粵中殉難 奕將軍城下乞盟
第二十回 效尸諫宰相輕生 失重鎮將帥殉節
第二十一回 奕統帥因間致敗 陳軍門中炮歸仁
第二十二回 江寧城萬姓被兵 靜海寺三帥定約
第二十三回 恰制軍巧結台灣獄 徐總督力捍廣州城
第二十四回 清文宗嗣統除奸 洪秀全糾眾發難
第二+五回 欽使迭亡太平建國 悍徒狡脫都統喪軀
第二十六回 駱中丞固守長沙城 錢東平獻取江南策
第二十七回 陷江南洪氏定製 攻河北林酋挫威
第二十八回 創水師衡陽發動 發援卒岳州鏖兵
第二十九回 湘軍屢捷水陸揚威 畿輔復安林李授首
第三十回 那拉氏初次承恩 圓明園四春爭寵
第三十一回 羅先生臨陣傷軀 沈夫人佐夫抗敵
第三十二回 瓜鎮喪師向營失陷 韋楊斃命洪酋中衰
第三十三回 智統領出奇制勝 愚制軍輕敵遭擒
第三十四回 四國耀威津門脅約 兩江喋血戰地埋魂
文摘
齊王氏亦由南返北,督馬步二萬,分道踵渡漢水,復密令高均德,引清兵向東北追去,自與姚之富、李全、王廷詔,大掠鄖縣、周至縣等處,將乘勢進薄西安。虧得清總兵王文雄,帶了兵勇三千名,奮力擊退。齊王氏等復折回東南,從山陽趨湖北。明亮、德楞泰聞報,復引兵急追,到鄖西界上,飛檄鄖陽鄉勇,扼住敵兵前面,並懸重賞募齊王氏首。一婦人頭,須重賞懸募,這個婦人,也是特鐘戾氣。
適四川東鄉縣人羅思舉、桂涵,赴營投效,受札令斬齊王氏首級。羅恩舉智謀出眾,膽略過人,嘗率鄉勇數十名,劫破豐城王三槐巢穴,教徒稱為羅家將。桂涵曾為大盜,能飛檐走壁,兩足嘗裹鐵沙數十斤,行千里外。聞官募義勇,因願效力。至是受了清帥的札子,易服而往。探得齊王氏屯大寺內,遂到寺前後伏著,等到夜半,越牆進去,展使絕技,尋著內室。室外有數十人守護,都執著明晃晃的刀,料室內定是齊王氏臥處,二人輕輕的縱上屋檐,翻瓦一瞧,室內紅燭高燒,中垂紗帳,帳外有一足露出,不過三寸有餘。令人銷魂。兩人因室外有人,不敢逕入,等了好一歇,室外人仍然未去,兩人不耐久待,破檐下去,蜇到床前,從帳隙窺入,海棠春睡,芍藥煙籠。兩語用在此處,尤覺艷麗。兩人暗想道:“這樣齊整的婦人,也會造反,今日命合休了。”便各執巨斧,劈入帳內,突見帳中一足飛出,虧得桂涵眼明手快,一邊將頭讓過,一邊用斧劈去,削下蓮鉤一隻,只聽帳中啊唷一聲。兩人恐外人人救,拾了蓮鉤,縱上了屋,三腳兩步的走了。回到清營,已交五鼓,明亮、德楞泰,尚在帳中等候,二人入帳稟見,獻上蓮鉤一隻,視之,不過三四寸左右。但已是血肉模糊,未便細辨。明亮令二人出外候賞,一面立傳號令,命諸軍速攻敵寨。
此時齊王氏將死未死,昏暈床上,部眾正驚惶的了不得,陡聞帳外一片喊聲,料知清兵已來攻營,急忙舁了齊王氏,由姚之富開路,殺出寨外。清兵圍攻一陣,擊斃敵眾數千,尚有八九千悍敵,走據山中。明亮、德楞泰大呼道:“今日不要再失機會,將士須一齊努力,殺淨賊眾方好!”
序言
鄙人自問無史才,殊不敢妄論史事,但觀夫私家雜錄,流傳市肆,竊不能無慊於心,憬然思有以矯之,又自愧未逮;握槧操觚者有日,始終不獲一編。而孰知時事忽變,帝制復活,籌安請願之聲,不絕於耳,幾為鄙人所不及料。顧亦安知非近人著述,不就其大者立論,胡人犬種,說本不經,衛女狐綏,言多無據;鑒清者但以為若翁華胄,夙無穢聞,南面稱尊,非我莫屬;而攀鱗附翼者,且糜集其旁,爭欲借佐命之功,博封王之賞,幾何不易君主為民主,而仍返前清舊轍也。
竊謂稗官小說,亦史之支流余裔,得與達古者並列;而吾國社會,又多歡迎稗乘,取其易知易解,一目了然,無艱僻淵深之慮。書籍中得一良小說,功殆不在良史下。私心怦怦,爰始屬稿而勉成之。白天命紀元起,至宣統退位止,凡二百九十七年間之事實,擇其關係最大者,編為通俗演義。幾經搜討,幾經考證,巨政固期核實,瑣錄亦必求真;至關於帝王專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懸為炯戒。成書四冊,凡百回,都五六十萬言,非敢妄擬史成以之供普通社會之眼光,或亦國家思想之一助云爾。稿甫就,會文堂迫於付印,未遑修飾,他日再版,容擬重訂,閱者幸勿誚我疏略也。是為序。中華民國五年七月古越蔡東藩自識於臨江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