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1:大漠狼煙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1:大漠狼煙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1:大漠狼煙(典藏版)》作者以飽滿的愛國熱情,謳歌了歷朝保衛和振興祖國的英雄人物,鞭撻和抨擊了歷代統治階級的兇殘、荒淫和偽善,還以較大的篇幅描繪出舊中國政治黑暗,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慘烈圖景。《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1:大漠狼煙(典藏版)》在記述歷朝史事和人物時,顯現了許多寶貴的歷史經驗,對資治平亂、休養生息、治學為政之道,書中均有精彩的闡發和獨到的見解,給讀者帶來豐厚的教益與啟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1:大漠狼煙
  •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 頁數:157頁
  • 開本:16
  • 定價:22.00
  • 作者:蔡東藩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12037958, 9787212037956
  • 品牌:安徽人民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1:大漠狼煙(典藏版)》是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壽,號東藩,蕭山臨浦鎮人。光緒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統元年(1909)中省優貢生。1910年朝考以優入選,翌年春赴福建以知縣候補。辛亥革命後.應好友之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任編輯,修撰《高等國小論說文范》、《中等新論說文范》、《清史概論》等書。從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間,蔡東藩寫成歷朝通俗通義,有《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部分)。全書共1040回、600餘萬字,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該書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在體裁上突出“文以栽事,即以道情”的特點。並且自寫正文,自寫批註,自寫評述。

圖書目錄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紅顏異兒得妻
第二回 擁眾稱尊創始立國 班師奏凱復慶生男
第三回 女丈夫執旗招叛眾 小英雄逃難遇救星
第四回 追失馬幸遇良朋 喜乘龍送歸佳耦
第五回 合浦還珠三軍奏凱 穹廬返幕各族投誠
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
第七回 報舊恨重遇麗姝 復前仇疊逢美婦
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
第九回 責汪罕潛師劫寨 殺脫里恃力興兵
第十回 納忽山孱主亡身 斡難河雄酋稱帝
第十一回 西夏主獻女乞和 蒙古軍入關耀武
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繼嗣定議西征
第十三回 回 酋投荒竄死孤島 雄師追寇窮極遐方
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
第十五回 滅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喪新君嗣統
第十六回 將帥迭亡乞盟城下 后妃被劫失守都中
第十七回 南北夾攻完顏赤族 東西遣將蒙古張威
第十八回 阿魯思全境被兵 歐羅巴東方受敵
第十九回 姑婦臨朝生暗釁 弟兄佐命立奇功
第二十回 勤南略齎志告終 據大位改元頒敕
第二十一回 守襄陽力屈五年 覆壓山功成一統
第二十二回 漁色徇財計臣致亂 表忠流血信國成仁
第二十三回 征日本全軍盡沒 討安南兩次無功
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連兵構釁 乃顏王敗走遭擒
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權奸伏法 慎戰守老將驕兵
第二十六回 皇孫北返靈璽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
第二十七回 得良將北方靖寇 信貪臣南服喪師
第二十八回 蠻酋成擒妖婦駢戮 藩王人覲牝後通謀
第二十九回 誅奸慝懷寧嗣位 耽酒色嬖倖盈朝
第三十回 承兄位誅逐奸邪 重儒臣規行科舉

文摘

勉強同住了數月,見哥嫂等都甚冷淡,不由懊惱道:“我這裡長住做甚么?我不如自去尋生,死也可,活也可!”頗有丈夫氣。遂把禿尾馬牽出,騰身上馬,負著弓矢,挾著刀劍,順了斡難河流揚長而去。
到了巴爾圖鄂拉,鄂拉,蒙古語,山也。望見草木暢茂,山環水繞,倒也是個幽靜的地方。他便下了騎,將禿尾馬拴著樹旁。探懷取刀,順手斬除草木,用木作架,披草作瓦,費了一晝夜工夫,競築起一問草舍。腰間幸帶有乾糧,隨便充飢。次日出外瞭望,遙見有一隻黃鷹,攫著野鶩,任情吞噬。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拔了幾根馬尾,結成一條繩子,隨手作圈,靜悄悄的躡至黃鷹背後;巧值黃鷹昂起頭來,他順手放繩,把鷹頭圈住,牽至手中,捧住黃鷹道:“我孑身無依,得了你,好與我做個夥伴,我取些野物養你,你也取些野物養我,可好么?”黃鷹似解他語言,垂首聽命。孛端察兒遂攜鷹歸來,見山麓有一狼,含住野物,踉蹌奔趨。他就從背後取出短箭,拈弓搭著,颼的一聲,將狼射倒。隨取了死狼,並由狼吃殘的野物,一併挾著,返至草舍。一面用薪煨狼,聊當糧食;一面將狼殘野物,豢給黃鷹。這黃鷹兒恰也馴順,一豢數日,競與孛端察兒相依如友。有時飛至野外,搏取食物,即唧給孛端察兒。孛端察兒欣慰非常,與黃鷹生熟分食。
轉瞬間已過殘冬。到了春間,野鶩齊來,多被黃鷹搏住,每日可數十翼,吃不勝吃,往往掛在樹上,由他乾臘。只有時思飲馬乳,一時無從置辦。孛端察兒登高遙望,見山後有一叢民居,差不多有數十家,便徒步前行,徑造該處乞奶漿。該處的人民,起初不肯,嗣經孛端察兒與他熟商,願以野物相易,因得邀他應允。自是無日不至該地,只兩造名姓,彼此未悉。
適同母兄不袞哈搭吉憶念幼弟,前來尋覓,先至該地探問,居民說有此人,惜未識姓氏住址。不袞哈搭吉尚在盤詰,不期有一偉少年,臂著鷹,跨著馬,得得而至。那居民譁然道:“來了,來了!”不袞哈搭吉回首一望,那少年不是別人,便是幼弟孛端察兒。當下兩人大喜,握手相見,各敘別後情形。不袞哈搭吉勸弟回家,孛端察兒先辭後允,遂與不袞哈搭吉返至草舍,約略收拾,即日起行。自此該地無孛端察兒蹤跡。
誰知過了數日,該地有一懷妊婦人正在河中汲水,急見孛端察兒帶了壯士數名,急行而來,婦人阻住道:“你莫非又來吃馬奶么?”孛端察兒道:“不是,我邀你到我家去。”婦人道:“邀我去作什麼?”正詰問間,不防孛端察兒伸出兩手,竟將她抱了過去,那時連忙叫喊,已是不及。奇兀得很。

序言

古史之美且備者多矣,而元史獨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職也,文獻不足征耳。元起朔漠,本乏紀錄,開國以後,即略有載籍,而語不雅馴,專屬蒙文土語,捂紳先生難言之。逮世祖朝,始有實錄,相沿至於寧宗,共十有三朝。然在世祖以前,仍多闕略,世祖以後,則往往詳於記善,略於懲惡。史為國諱,無足怪也。元亡明興,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實錄,命修元史,以李善長為監修,宋濂、壬襪為總裁,二月開局,八月書成。惟順帝一朝.史猶未備。又命儒士歐陽佑等,往北平采遺事。明年二月,重開史局,閱六月書成。頒行後,已有竊竊然滋議者。蓋其時距元之亡,第閱二、三年,私家著述,渺有所聞,無由裒合眾說,駐定異同,觀徐一夔與王襪書,謂“考史莫備於日曆及起居注,元不置日曆,不設起居注,惟中書時政科,遣一文學掾掌之,以事付史館,即據以修實錄,其於史事已多疏略。至順帝一朝,且無實錄可據,唯憑採訪以足成之,恐事未必,霰言未必,馴首尾未必貫穿”云云。然則元史之倉卒告成,不克完善,在徐氏已豫知之矣。厥後商輅等續撰《綱目》,薛應旗復作《通鑑》,陳邦瞻又著《紀事本末》,體制不同,而所采事實,不出正史之外,其闕漏固猶昔也。他若《皇元聖武親征錄》,記太祖、太宗事,元秘史亦如之,語仍鄙俚,脫略亦多。《丙子平宋錄》,記世祖事,《庚申外史》,記順帝事,一斑之窺,無補全史。而《元朝名臣事略》,暨《元儒考略》等書,更無論已。自明迄今,又閱兩朝,後人所作,可為元史之考證者,惟《蒙韃備錄》、《蒙古源流》及《元史譯文證補》等書。《元史譯文證補》,出自近年,系清侍郎洪鈞所輯,謂從西書輾轉譯成,其足正元史之闕誤者頗多,顧僅至定、憲二宗而止。《蒙韃備錄》及《蒙古源流》亦一秘史類耳。明清二代多宿儒,容有鉤隱索沈,獨成善本,惜鄙人見聞局隘,未能一一盡窺也。本年春,以橐筆之暇,偶閱東西洋史籍譯本,於蒙古西征時,較中史為詳;且於四汗分封,及其存亡始末,亦足補中史之闕,倘所謂禮失求野者非耶?不揣譾陋,竊欲融合中西史籍,編成元代野乘以資參考。尋以材力未逮,戲成演義,都六十回。事皆有本,不敢臆造,語則從俗,不欲求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