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極化區——理論、評估與案例

中國極化區——理論、評估與案例

《中國極化區——理論、評估與案例》是201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段學軍。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極化區——理論、評估與案例
  • 作者:段學軍
  • ISBN:9787030568274
  • 頁數:15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07-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系統梳理了極化區相關理論脈絡的基礎上,提出了極化區的理論內涵和形成的空間特徵,建立了極化區功能評估理辯驗婆論與方法體系,探討了中國極化區發育程度和功能模式,並著重分析了長江三角洲等典型極化區空間範圍、結構與功能演變特徵和空間管治實踐,結合國際典型極化區的發展過程,為我國極化區發展提供思路和啟示。全書力圖構建中國極化區研究的理論與空間分析方法,從定量和定性、表象與機理等多個維度深化對極化區的認識,豐富轉型期中國空間發展的理論體系,為區域發展政策與規劃決策提供參考。

目錄

前言
第1章 極化區理論及概念 1
1.1 極化區的基本概念 1
1.1.1 基礎概念 1
1.1.2 理論脈絡 2
1.1.3 相關概念辨析 4
1.2 極化區形成再詢全的理論基礎 6
1.2.1 增長極理論 6
1.2.2 循環因果累積理論 6
1.2.3 極化-涓滴理論 7
1.2.4 中心-外圍理論 7
1.2.5 點-軸理論 7
1.2.6 全球城市理論 8
1.3 極化區形成的空間特徵 9
1.3.1 空間極化的影響因素 9
1.3.2 空間極化的模式與效應 12
1.3.3 極化區的功能特徵 15
第2章 極化區發育與管治的理論基礎 17
2.1 極化區發育的驅動機鑽燥循制 17
2.2 極化區的主要功能 18
2.3 極化區的空間管治 21
第3章 中國極化區發展的地域特徵 23
3.1 極化區的自然環境特徵 23
3.1.1 地形與氣候 23
3.1.2 流域關係 25
3.1.4 生態服務功能 28
3.2 極化區的社會經濟特徵 30
3.2.1 人口空間分布 30
3.2.2 經濟空間分布 32
3.3 極化區的地域綜合類型 34
3.3.1 自然與社會經濟耦合特徵 34
3.3.2 極化區的綜合地域類型 36
第4章 中國極化區發展的功能評估 39
4.1 極化區功能的評估體系 39
4.2 極化區的功能評估 41
4.2.1 極化區功能特徵 41
4.2.2 極酷察化區功能評估 45
4.3 極化區發展的功能模式 47
第5章 極化區的空間範圍演變 49
5.1 長江三角洲極化區範圍的演變過程 49
5.1.1 經濟極化的過程 49
5.1.2 空間範圍的擴展 51
5.2 其他典型極化區範圍的演變 53
5.2.1 東部典型極化區案例分析 53
5.2.2 中部典型極化區案例分析 64
5.2.3 西部典型極化區案例分析 70
第6章 極化區的網路空間結構演變 74
6.1 網路空間結構的測度 74
6.1.1 研究方法 74
6.1.2 數據來源棄舉茅 76
6.2 基於交通聯繫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網路空間結構演變 78
6.2.1 交通客運量的時間變化 78
6.2.2 節點城市間的關聯強度 79
6.3 基於物流企業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網路空間結構演變 83
6.3.1 交通貨運量的時間變化 83
6.3.2 節點城市的關聯度 84
6.4 空間網路結構的綜合演變特徵 86
第7章 極化區的空間功能結構演變 92
7.1 極化區功能結構的測度 92
7.1.1 研究方法 92
7.1.2 數榆尋謎櫃據來源 93
7.2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城市功能分工的總體特徵 94
7.2.1 城市功能的結構特徵 94
7.2.2 城市功能的空間分異 99
7.3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空間功能結構的時空演變 103
7.4 其他典型極化區空間功能結構的時空演變 106
7.4.1 東部典型極化區案例分析 106
7.4.2 中部典型極化區案例分析 111
7.4.3 西部典型極化區案例分析 114
第8章 極化區跨界擴展的管治策略 117
8.1 極化區跨界擴展背景及跨界園區發展模式 117
8.2 跨界園區發展的典型案例 119
8.2.1 江陰—靖江工業園區船射嚷員 119
8.2.2 蘇通科技產業園 120
8.2.3 江蘇錫通科技產業園 121
8.3 極化區跨界園區發展的策略建議 121
第9章 國際典型極化區發展 124
9.1 德國柏林—布蘭登堡地區 124
9.1.1 概況 124
9.1.2 發展歷程 125
9.1.3 發展特徵 125
9.2 英國倫敦—伯明罕和利物浦—曼徹斯特—利茲 126
9.2.1 概況 126
9.2.2 發展歷程 127
9.2.3 發展特徵 127
9.3 美國波士頓—華盛頓地區 128
9.3.1 概況 128
9.3.2 發展歷程 128
9.3.3 發展特徵 130
9.4 法國巴黎—魯昂—勒阿弗爾地區 131
9.4.1 概況 131
9.4.2 發展歷程 131
9.4.3 發展特徵 132
9.5 日本東京—名古屋—大阪地區 133
9.5.1 概況 133
9.5.2 發展歷程 134
9.5.3 發展特徵 134
第10章 極化區形成的因素與啟示 136
10.1 主要影響因素 136
10.2 主要發展趨勢 139
10.3 主要經驗與啟示 142
參考文獻 146
6.1.2 數據來源 76
6.2 基於交通聯繫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網路空間結構演變 78
6.2.1 交通客運量的時間變化 78
6.2.2 節點城市間的關聯強度 79
6.3 基於物流企業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網路空間結構演變 83
6.3.1 交通貨運量的時間變化 83
6.3.2 節點城市的關聯度 84
6.4 空間網路結構的綜合演變特徵 86
第7章 極化區的空間功能結構演變 92
7.1 極化區功能結構的測度 92
7.1.1 研究方法 92
7.1.2 數據來源 93
7.2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城市功能分工的總體特徵 94
7.2.1 城市功能的結構特徵 94
7.2.2 城市功能的空間分異 99
7.3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空間功能結構的時空演變 103
7.4 其他典型極化區空間功能結構的時空演變 106
7.4.1 東部典型極化區案例分析 106
7.4.2 中部典型極化區案例分析 111
7.4.3 西部典型極化區案例分析 114
第8章 極化區跨界擴展的管治策略 117
8.1 極化區跨界擴展背景及跨界園區發展模式 117
8.2 跨界園區發展的典型案例 119
8.2.1 江陰—靖江工業園區 119
8.2.2 蘇通科技產業園 120
8.2.3 江蘇錫通科技產業園 121
8.3 極化區跨界園區發展的策略建議 121
第9章 國際典型極化區發展 124
9.1 德國柏林—布蘭登堡地區 124
9.1.1 概況 124
9.1.2 發展歷程 125
9.1.3 發展特徵 125
9.2 英國倫敦—伯明罕和利物浦—曼徹斯特—利茲 126
9.2.1 概況 126
9.2.2 發展歷程 127
9.2.3 發展特徵 127
9.3 美國波士頓—華盛頓地區 128
9.3.1 概況 128
9.3.2 發展歷程 128
9.3.3 發展特徵 130
9.4 法國巴黎—魯昂—勒阿弗爾地區 131
9.4.1 概況 131
9.4.2 發展歷程 131
9.4.3 發展特徵 132
9.5 日本東京—名古屋—大阪地區 133
9.5.1 概況 133
9.5.2 發展歷程 134
9.5.3 發展特徵 134
第10章 極化區形成的因素與啟示 136
10.1 主要影響因素 136
10.2 主要發展趨勢 139
10.3 主要經驗與啟示 142
參考文獻 14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