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麻流通經濟》期刊是由中國棉麻流通經濟雜誌社編輯部出版的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雜誌,中國棉麻流通經濟雜誌始終堅持“質量優先”原則,編輯部認真負責編輯每期刊物,做到刊物質量精湛、圖文精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棉麻流通經濟
- 意義:有行業影響力的雜誌
- 特點:麻流通經濟雜誌
- 內容:刊物質量精湛
- 來源:雜誌社編輯部出版
簡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介紹,主要職責,現任領導班子成員,監事會,全系統概況,恢復成立,資產和經營情況,組織機構和人員,各類專業合作社,歷史沿革,國際國內價差拉大 國產大豆成香餑餑,2010年度理事會會議,
簡介
《中國棉麻流通經濟》雜誌是由中國棉麻流通經濟雜誌社編輯部出版的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期刊物,中國棉麻流通經濟雜誌始終堅持“質量優先”原則,編輯部認真負責編輯每期刊物,做到刊物質量精湛、圖文精美。中國棉麻流通經濟雜誌社編輯部歡迎作者投稿,所有投稿要求格式正確,圖文清楚,編輯部投稿中心歡迎優質稿件。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介紹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全國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由國務院領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設立理事會、監事會,實行理事會主任負責制。目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內設機構14個,監事會內設機構1個,有11家出資企業、16個直屬事業單位和15家主管社團。
主要職責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組建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5〕39號)的規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主要職責是:
主要職責
1.負責研究制訂全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指導全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和改革;
2.按照政府授權對重要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經營進行組織、協調、管理;
3.維護各級供銷合作社的合法權益;
4.協調同有關部門的關係,指導全國供銷合作社的業務活動,促進城鄉物資交流;
5.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農村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
6.代表中國合作社參與國際合作社聯盟的各項活動;
7.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現任領導班子成員 理事會
現任領導班子成員
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李成玉
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李春生
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顧國新
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趙顯人
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直屬機關黨委書記、理事會常務理事:佟寶君
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戴公興
黨組成員、理事會常務理事:於培順
監事會 監事會主任:蔣省三
監事會
監事會副主任:張祥茂
監事會副主任:諸葛彩華
全系統概況
恢復成立 自1995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恢復成立以來,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認真貫徹1995年中央5號檔案、1999年國務院5號檔案(《國務院關於解決當前供銷合作社幾個突出問題的通知》)和2009年國務院40號檔案(《國務院關於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堅持改革的市場取向,堅持為農服務的發展方向,提出並認真實施“四項改造”(即以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改造基層社,以實行產權多元化改造社有企業,以實現社企分開、開放辦社改造聯合社,以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改造傳統經營網路),使供銷合作社克服了計畫經濟時期形成的種種弊端,扭轉了連年虧損的不利局面,重現了生機和活力。目前,供銷合作社已進入聯合發展的新階段,基本形成了符合合作制理念和市場經濟取向的供銷合作社新體制和新機制,經濟運行質量持續提高,基層組織建設取得新進展,網路建設穩步推進,城市供銷合作社輻射帶動功能日益增強,為農服務成效突出,聯合社自身建設明顯加強。
恢復成立
資產和經營情況 2010年銷售總額累計15636.97億元,同比增長26.62%。其中,農業生產資料類銷售額3842.34億元,增長16.65%;消費品零售額4265.92億元,增長26.35%;農副產品類銷售額2678.48億元,增長26.73%;再生資源銷售額924.72億元,增長44.92%。分地區看,東部地區銷售額8709.84億元,增長24.32%;中部地區銷售額3865.96億元,增長28.30%;西部地區銷售額2444.86億元,增長19.49%。全年15636.97億元的銷售總額中,法人企業銷售額13878.44億元,其中,供銷社全資企業銷售額5306.37億元,占法人企業銷售額的38.23%;控股企業銷售額3440.45億元,占24.79%;參股企業銷售額3260.97億元,占23.50%;開放辦社吸納企業銷售額1870.65億元,占13.48%。
資產和經營情況
組織機構和人員 截至2010年底,全系統有省(區、市)供銷合作社31個,省轄市(地、盟、州)供銷合作社343個,縣(區、市、旗)供銷合作社2369個。;社有企業48402個,事業單位487個,基層社21602個,比上年增加496個。全系統共有職工367.44萬人,其中,實際從業人員196.58萬人,離開本單位仍保留勞動關係的人員52.16萬人,離退休人員118.70萬人。實際從業人員中,本年新增就業人員23.02萬人。離退休人員中,已參加社會統籌養老保險的人員114.45萬人,占96.42%。
組織機構和人員
各類專業合作社 截至2010年底,全系統組織農民興辦的各類專業合作社54817個,比上年增加8065個;入社農戶1005.83萬戶,增加36萬戶。各類專業合作社中,農產品類45314個,農業生產資料類4869個,其他4634個。全系統共建立村級綜合服務站21.97萬個,比上年增加9420個,其中,與村委會共建37752個,減少489個。莊稼醫院26812萬個,增加1434萬個。全系統主管、領辦各類社團組織16139個,會員289.14萬個(人)。建立商品基地16938個,比上年增加3857個,其中,種植業12067個,養殖業21089個。聯結農戶772.11萬戶,增加75.43萬戶;幫助農民實現收入407.63億元,增加29.24億元。建立科學試驗示範田27.49萬公頃;開展測土配方施肥240.47萬公頃;提供技術培訓、信息諮詢1370.53萬人次;提供種子、種苗34.96億元;發放科技資料1675.35萬份。
各類專業合作社
歷史沿革 合作社在我國已有80多年的歷史。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就多次論述過合作社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一直把發展合作社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解決農民問題的重要方面,切實給予引導、支持和推動。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央合作事業管理局,主管全國合作事業。1950年7月,召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屆代表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社法(草案)》、《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章程(草案)》等重要檔案,成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供銷、消費、信用、生產、漁業和手工業合作社。1954年7月,召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會,修改了社章,將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更名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建立了全國統一的供銷合作社系統。從新中國成立到1957年,供銷合作社在全國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一個上下連線、縱橫交錯的全國性流通網路,不僅成為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組織農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為聯結城鄉、聯繫工農、溝通政府與農民的橋樑和紐帶,對恢復國民經濟、穩定物價、保障供給、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時期,是供銷合作社發展的黃金時期。1958年以後,供銷合作社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時期,與國營商業兩次合併,後又兩次分開。1982年,在機構改革中,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第三次與商業部合併,但保留了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牌子,設立了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保留了省以下供銷合作社的獨立組織系統。這一時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在改革開放的巨觀環境中,供銷合作社在加強為農服務、改進經營方式、提高綜合實力和擴大對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供銷合作社事業得到較大發展,為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農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從1982年到1988年,先後進行了恢復“三性”(民眾性、民主性、靈活性)、“五突破”(勞動制度、農民入股、經營範圍、內部分配、價格管理)、“六個發展”(發展系列化服務、橫向聯合、農副產品加工、多種經營方式、農村商業網點、科技教育)三個階段性改革。進入90年代,又進一步探索向綜合性農業服務組織發展的新路子。1995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深化農村改革的要求,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出發,在總結供銷合作社過去改革和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作出了《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中發〔1995〕5號),明確了供銷合作社的性質、宗旨、地位和作用,並決定恢復成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提出了支持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歷史沿革
國際國內價差拉大 國產大豆成香餑餑
與春節前國內沿海油脂廠動輒平均每噸300-400元的壓榨利潤相比,目前加工一噸進口大豆平均卻要虧損300-400元。“當前進口大豆到港價格達到4500多元/噸,國際市場大豆價格持續上揚是造成壓榨虧損的主要原因。”大連日清油脂採購部相關負責人馮哲日前表示,豆油、豆粕正處於傳統的銷售淡季,價格與節前相比維持穩定,企業小包裝食用油價格並沒有提價銷售,大豆成本上揚又傳導不下去是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據了解,受中國市場的旺盛需求和阿根廷新年度大豆減產預期推動,CBOT大豆現貨月份價格已經較本年度初期上漲了27%。同時,國內進口大豆成本也水漲船高,價格從年度初期的4000元/噸左右上漲至當前的4500元/噸左右,漲幅為12.5%。“目前,國內外大豆價差達600-700元/噸。”浙商期貨研究院徐文杰表示,進口大豆價格持續上漲,一方面是由於近期國際市場炒作南美天氣,市場預計阿根廷大豆減產;另一方面是國內油廠對國際市場大豆需求旺盛。與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不斷攀高相比,國內豆價保持穩定。據黑龍江海倫市一貿易商吳建平介紹,近日,當地農戶毛糧出售價格為1.92元/斤,商品大豆出貨價格2.03元/噸,較節前的1.90元/斤微幅上揚0.02元,整體保持穩定。由於價格穩定,國產大豆成為油廠“香餑餑”。據黑龍江佳木斯金正油廠一位負責人介紹,由於節前豆油等價格上漲,國產大豆價格相對進口大豆具有一定的優勢。相較去年大量企業停工、停產,當前東北地區油脂壓榨企業日子好過很多。國內外大豆價差拉大,促使部分沿海油脂壓榨企業考慮使用國產大豆。在1月25日的國家臨儲移庫大豆競價交易會上,國產大豆一改以往全部流拍的狀況,實際成交山東大豆5000噸,成交比率達1.79%。
2010年度理事會會議
中國棉麻流通經濟研究會2010年理事會議於10月11日-14日在上海市召開。來自山東、河北、河南、四川、湖南、浙江的理事參加了會議。名譽會長黃進、會長郭淼、常務副會長蘇海燕、副會長朱蘭芬、史建偉、馬東向、李光寅參加了會議。參加會議的同志對會議提出的議題踴躍發言,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會議取得滿意的效果。
一、會議重點討論了“我國紡織用棉比例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課題報告討論稿。會議積極肯定了起草者為課題付出的努力。認為用比較短的時間,蒐集到比較豐富的數據,完成這一課題報告初稿,難能可貴。報告從資料、觀點、立論,總體上看是站得住腳的。代表們列舉事實對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進行質疑,認為無論是棉花生產量還是紡紗產量都存在與實際不符的問題。建議作為研究報告,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對統計數據進行推理測算的基礎上,增加對數據實證的研究,提出我們的觀點和意見,使結論接近實際情況。
會議對“提高我國棉花流通企業競爭力研究”(提綱初稿)進行了討論。參會同志認為,這個課題在目前極為重要,非常值得研究。當前首先要把棉花流通企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講清楚,在全國數據比較難搞清的情況下,用重點地區的數據也能說明問題。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多,錯誤的行政干預的造成嚴重後果也不容迴避。另外要把提高流通企業競爭力對保障國家棉花安全的重要意義闡釋清楚。各位參會同志還對如何提高企業競爭力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會議要求在繼續聽取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意見後再對提綱作進一步修改。
二、會議聽取了中國棉花信息網高生同志關於今年國際棉花產銷形勢的介紹,並對今年的棉花產銷形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參會同志認為,進入新的棉花年度以來,棉花價格一路走高,屢創歷史最高水平,原因在於:1.國內外需求增加,棉紗價格上揚,拉動棉花價格上升;2.近兩年國內棉花產量比2008年度減產較多,供給不足;3.國家儲備棉存量不多,不足以影響棉價;4.國際棉花產量雖然是增長態勢,但是印度對棉花出口進行限制,全球期末庫存降低,實際供應量不容樂觀;另外不排除投機資金進入棉花市場的可能。今後一段時間,市場價格主要看印度棉花出口的放量情況以及紡織品服裝市場的需求情況而定。多數意見認為有下調的可能。會議提出各涉棉企業要提高風險意識,謹慎操作,避免大的損失。
三、會議研究了下個年度的課題計畫,確定把“開發灘涂鹽鹼地,提高我國國內棉花資源供給”作為下個年度的重點課題,吸收河北、山東、天津、江蘇等省供銷社棉麻公司參加課題組。關於“棉花物流體系建設課題”,會議建議由棉花交易市場牽頭,河南棉麻公司參加,組成課題組進行研究。會議同意將棉花加工體系建設和棉農合作經濟組織的制度建設作為備選課題,待條件時機成熟時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