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與東北亞古代交通史

中國東北與東北亞古代交通史

《中國東北與東北亞古代交通史》是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綿厚,朴文英

基本介紹

  • 作者:王綿厚、朴文英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 頁數:542 頁
  • ISBN:9787205079956
  • 定價:98.00 元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東北與東北亞古代交通史》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體例嚴謹,論證嚴密,圖文並茂。全書按時代順序共分11章,體現了這一地區古代交通,從“自然交通”向“部族交通”再向“社會交通”的歷史發展演變順序。而第三章之後各章,即秦漢以後的社會交通,無疑是作者研究和論述的重點,全書的精華點也正在這些章節中。正如作者所說,其中的“每一節都可以成為東北亞古代交通史的獨立專題”,可當做獨立的學術論文來閱讀。在重要章節的後面,都附有繪製精美的交通路線圖,使讀者可以圖文對照,一目了然。在論述各時期主要海陸交通路線的章節中,條分縷析,章法森嚴。一般是先確定其始點和終點,闡釋其意義和價值,然後將交通路線上重要節點的郡縣城邑和關隘山川等逐一確定地望,考訂建置時間,最後再利用發生在這條交通路線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和《行程錄》加以論證。遼代以前的交通路線,多以正史中記載的軍事行軍路線為證;遼金以後的交通路線,多以使節的《行程錄》、地方官吏的《行部志》和帝王東巡記載為證。使人在讀每一章節時,都像是隨著作者的筆觸而穿山涉水。 第二個特點是充分利用了考古學的成果。歷史地理學離不開文獻,但僅依賴文獻恰恰是歷史地理學的大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歷史地理學越來越成為一門實證的學科,而為其提供科學支撐的正是日益發達的當代考古學。通觀全書,作者幾乎對每條古代交通路線上的郡縣城邑、山川關隘和古道港口,都利用考古學成果進行了令人信服的論證,其中多處糾正了文獻記載和前人研究中的訛誤。一部邊疆地域交通史著作能夠融會、吸收如此巨量的考古學成果和信息,在當代史地著作中堪稱獨步。 第三個特點是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對交通史的貢獻。我國東北地區古代少數民族眾多,社會發展極不平衡,表現在交通史上,是郡國交通與部族交通的長期共存和互補。在這部著作中,作者不僅通過對“朝貢路線”的考訂,清晰、準確地勾勒出早期部族交通概況,而且對古代少數民族政權的交通文化進行了系統闡述。漢魏晉以後,東北地區先後出現了高句麗、三燕、渤海、遼、金、蒙元等少數民族政權,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北魏、遼、金、元等起源於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北方王朝的重要領地。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的東北與東北亞交通文化按時代展現在不同的章節中,其中遼、金、元時期設專章作了詳述,而對於影響巨大的渤海國的交通文化,雖沒有設定專章,也在第五章用兩節的篇幅進行了論述,並附表詳列了渤海國與日本的交聘往來。全書鮮明地展示了古代東北各少數民族對交通文化的重大貢獻,揭示了它們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 第四個特點是重視與交通史跡相關的社會人文內涵的發掘和闡釋。在論述重要的交通史跡時,將相關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一併進行介紹,使文化遺產與鮮活的人的歷史活動水乳交融,凸顯了交通史跡的重要作用。對於與東北亞古代交通史相關的重大歷史文化事件,如騎射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東傳,也進行了翔實的論證。這種重視歷史與文化的編寫理念,極大地豐厚了全書的人文內涵。

作者簡介

王綿厚,男,1945年5月生,遼寧鞍山海城人。196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專業,1983年一1984年就讀于吉林大學古文獻研究班。歷任遼寧省博物館館長、遼寧省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曾兼任東北師範大學、遼寧大學、大連大學兼職教授,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中心”特聘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中國遼金史學會副會長、遼寧省區劃與地名學會副會長、遼寧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瀋陽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遼寧省文物保護專家組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作為多年來從事東北歷史考古和古民族研究的專家,王綿厚尤致力東北歷史地理、交通史、秦漢史和高句麗邊疆民族考古及長城研究。在“七五”至“十二五”的期間,共完成國家和省重點課題規劃8項,出版專著十餘部。其中主要有:主編《東北歷史地理》第一卷、《遼海印信圖錄》,總撰《遼寧省長城資源調查報告》兩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