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村莊:農村改革人物+農民首創精神+中國美麗村莊(套裝共3冊)》為系列圖書,主要內容包括:巨觀——中國農村改革大事記;微觀——35個村莊的改革發展;農村土地制度變革;村莊治理制度變革;村莊產業形式變革;村莊發展方式變革;包乾到戶村莊的實踐與探索等。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村莊:農村改革人物+農民首創精神+中國美麗村莊
- 作者:張勇 吳恩福
- ISBN:9787109182912
- 頁數:1022頁
- 定價:298.00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1日
- 開本:16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中國村莊:農村改革人物+農民首創精神+中國美麗村莊(套裝共3冊)》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農村改革人物》目錄:
序
引子
巨觀——中國農村改革大事記
微觀——35個村莊的改革發展
第一章綜述
1.1農村土地制度變革
1.2村莊治理制度變革
1.3村莊產業形式變革
1.4村莊發展方式變革
第二章包乾到戶
2.1村莊的實踐與探索
2.1.1小崗村的改革突破
2.1.2今日小崗
2.1.3大力弘揚大包乾精神和沈浩精神
2.1.4滕頭村的大戶承包與家庭農場萌芽
2.1.5小結
2.2 “大包乾”的產生背景與推行
2.2.1回到1978
2.2.2回顧“大包乾”
2.23回看農村改革破冰路
2.2.4回望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
《中國美麗村莊》
《農民首創精神》
序
引子
巨觀——中國農村改革大事記
微觀——35個村莊的改革發展
第一章綜述
1.1農村土地制度變革
1.2村莊治理制度變革
1.3村莊產業形式變革
1.4村莊發展方式變革
第二章包乾到戶
2.1村莊的實踐與探索
2.1.1小崗村的改革突破
2.1.2今日小崗
2.1.3大力弘揚大包乾精神和沈浩精神
2.1.4滕頭村的大戶承包與家庭農場萌芽
2.1.5小結
2.2 “大包乾”的產生背景與推行
2.2.1回到1978
2.2.2回顧“大包乾”
2.23回看農村改革破冰路
2.2.4回望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
《中國美麗村莊》
《農民首創精神》
文摘
著作權頁:
另外,作為商品流通主要品種的糧棉油糖等農產品,在計畫經濟時期實行統購派購,進入市場受限,阻礙了城鄉市場發育。一些地方自發形成“夜市”,天一亮就沒有了。在“大包乾”後,農業快速發展,物品豐富,市場準人條件逐步放寬,各地村莊開始引入市場或創辦市場。典型如浙江台州的方林村,於1984年10月,創辦了浙江省第一家舊機械設備市場,其占地面積只有0.6畝,是個小市場。
從全國範圍看,20世紀80年代,村莊創辦市場還並不多。直到90年代後期和21世紀初,才迎來一個創辦高潮。因為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意識到不能由工商部門既管市場又辦市場,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這樣市場是管不好的。1995年7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與所辦市場儘快脫鉤意見的通知》,要求全國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與所辦市場脫鉤,進行機構、職責、人員和財務“四分離”。2001年11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又追加了一個《關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限期與所辦市場徹底脫鉤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要求各地當年完成市場辦管徹底脫鉤。這樣工商系統退出了市場的興辦,為社會各行業組織和個人介入提供了條件,村莊就在這一時期開始大舉進入創辦市場的熱流中。
一些較大城市的城中村和城郊村,特別是城郊村,因為具有地利因素,在交通、土地、人口資源等方面享有先天優勢,特別適合創辦市場,一旦選擇進入,就快速發展。典型如北京的新發地村和果園村、上海的九星村、重慶的新立村、廣州的槎龍村等。
創辦市場難在初期招商引商,一旦引商成功,藉助城鎮的消費潛力,藉助城鎮化的擴張背景,市場都能得到高速成長,帶來巨大的收益。初期,對村辦市場來說,的確很難,一切白手起家,方林村的幹部給市場的商戶做過免費搬運工,九星村為商戶辦過商品展銷會;另一方面,起初政策還處於落實觀望期,存在誤解與阻礙,農民還要與各方面打交道,疏通關係。在艱難中起步,在希望中成長,這是早期的村辦市場狀態。
另外,作為商品流通主要品種的糧棉油糖等農產品,在計畫經濟時期實行統購派購,進入市場受限,阻礙了城鄉市場發育。一些地方自發形成“夜市”,天一亮就沒有了。在“大包乾”後,農業快速發展,物品豐富,市場準人條件逐步放寬,各地村莊開始引入市場或創辦市場。典型如浙江台州的方林村,於1984年10月,創辦了浙江省第一家舊機械設備市場,其占地面積只有0.6畝,是個小市場。
從全國範圍看,20世紀80年代,村莊創辦市場還並不多。直到90年代後期和21世紀初,才迎來一個創辦高潮。因為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意識到不能由工商部門既管市場又辦市場,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這樣市場是管不好的。1995年7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與所辦市場儘快脫鉤意見的通知》,要求全國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與所辦市場脫鉤,進行機構、職責、人員和財務“四分離”。2001年11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又追加了一個《關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限期與所辦市場徹底脫鉤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要求各地當年完成市場辦管徹底脫鉤。這樣工商系統退出了市場的興辦,為社會各行業組織和個人介入提供了條件,村莊就在這一時期開始大舉進入創辦市場的熱流中。
一些較大城市的城中村和城郊村,特別是城郊村,因為具有地利因素,在交通、土地、人口資源等方面享有先天優勢,特別適合創辦市場,一旦選擇進入,就快速發展。典型如北京的新發地村和果園村、上海的九星村、重慶的新立村、廣州的槎龍村等。
創辦市場難在初期招商引商,一旦引商成功,藉助城鎮的消費潛力,藉助城鎮化的擴張背景,市場都能得到高速成長,帶來巨大的收益。初期,對村辦市場來說,的確很難,一切白手起家,方林村的幹部給市場的商戶做過免費搬運工,九星村為商戶辦過商品展銷會;另一方面,起初政策還處於落實觀望期,存在誤解與阻礙,農民還要與各方面打交道,疏通關係。在艱難中起步,在希望中成長,這是早期的村辦市場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