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珍郵

中國書畫珍郵

《中國書畫珍郵》中國古代傳世書畫珍郵典藏,以中國書法題材為主線,詳盡敘述中國書法的演變,《中國書畫珍郵》收錄了中國皇家書畫珍品的各類郵票。以及海峽兩岸翹首期盼的《富春山居圖》等相關宮藏珍寶郵票,並以張擇端原作《清明上河圖》為底稿,採用國內先進的高精度真絲技術製作而成的《清明上河圖》絲綢長卷。是難得的中國傳統文化珍藏冊,具有較高的收藏、鑑賞價值。

藝術概況,傳世珍郵,文房四寶——筆、墨、紙、硯,行書——矯若驚龍 飄若浮雲,篆書——體正勢圓 因形立意,隸書——筆酣墨飽 張弛有度,楷書——初寫黃庭 力透紙背,篆刻——方寸之間 藝苑流傳,清明上河圖——歷史長卷 太平盛世,富春山居圖——千丘萬壑 奇譎深妙,神駿圖——重彩濃艷 形神統一,收藏亮點,書畫珍郵 價值恆遠,歷史巨獻 舉國關注,全球首款 保值增值,超值佳品 見證輝煌,包裝精美,設計獨特,

藝術概況

中國古代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異采迷人。追尋三千年書法發展的軌跡,瀏覽歷代書法精品,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書法是藝術的載體。從哲學角度看,書法高於繪畫、音樂、舞蹈,它最能體現中國博大的哲學思想。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瑰寶。
《中國書畫珍郵》傳世書畫郵票典藏冊《中國書畫珍郵》傳世書畫郵票典藏冊

傳世珍郵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文房四寶,是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人類文明自誕生時起,人們便以各種方式將文明的果實保留下來,使我們能夠領略到先輩的風采與創造,同時也使我們的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文房四寶”,作為文明的載體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國歷史文化長河中,很早就已有“文房”之稱,筆、墨、紙、硯則被譽為“文房四寶”。在用於書法、繪畫的文化藝術工具中,僅這四樣寶,就已備受文人的喜愛和珍藏。2007年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書香·墨趣·硯韻,文房之名,起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在翰墨飄香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文房四寶乃是文人雅士揮毫潑墨、行文作畫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人有“筆硯精良,人生一樂”之說,精美的文房用具,在古代文人眼中,不只是實用的工具,更是精神上的良伴。
據王羲之《筆經》記載,筆、墨、紙、硯統稱為“文房四寶”。古人認為萬物皆有靈性,筆、墨、紙、硯亦然。在使用之餘,文人雅士還給它們取了人性化的名字。

行書——矯若驚龍 飄若浮雲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今山東臨沂)人。出身貴族,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王羲之自幼愛好書法,苦心研練,博採漢魏諸家之精華,集其大成,超脫魏書法家鐘繇真書的境界,使真書完全擺脫隸書遺蹟,成為獨立的新體。他兼善隸、草、真、行,“字勢雄強,如龍躍天門,虎臥鳳閣”,“飄若浮雲,矯若驚龍”,被尊為“書聖”。他對文學也很有造詣,能詩善賦,尤長散文,《蘭亭序》就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行書——矯若驚龍 飄若浮雲行書——矯若驚龍 飄若浮雲
行書是介於草書、正楷之間的一種字型。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沒有正楷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相傳始於漢末,流行至今。寫的比較放縱流動。
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上都表現得較為明顯,這種筆毫的運動往往在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遊絲的痕跡,這就是牽絲。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是楷書的流動。

篆書——體正勢圓 因形立意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篆書——體正勢圓&nbsp篆書——體正勢圓&nbsp
篆書起源於西周末年,東周時在秦國一帶流行,至秦始皇時期達鼎盛。小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經整理規範後推行全國的文字。小篆是在大篆基礎上發展形成,結體圓長,線條圓潤流暢,存世代表作有秦李斯所書《泰山刻石》等。
泰山刻石
立於始皇二十八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共144字;後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廣狹不等,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兩刻辭均為李斯所書。現僅存秦二世詔書10個殘字,又稱“泰山十字”。
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書法嚴謹渾厚,平穩端寧;字形公正勻稱,修長宛轉;線條圓健似鐵,愈圓愈方;結構左右對稱,橫平豎直,外拙內巧,疏密適宜。
西周·毛公鼎
西周青銅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於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通高53.8厘米,重34.7公斤。清道光末年(1850年)陝西省岐山縣周原出土,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因作者毛公而得名,內壁鑄有多達32行,498字的長篇銘文,是現存青銅器銘文中最長的一篇。其內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並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結構勻稱準確,線條遒勁穩健,布局妥帖,充滿了理性色彩,顯示出金文已發展到極其成熟的階段。

隸書——筆酣墨飽 張弛有度

隸書字型名。也叫“左書”、“史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字型,把篆書圓轉的筆畫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把形象筆畫化,以便書寫。隸書是中國書法五大書體之一,起源於戰國後期,成熟於漢代,以東漢碑刻最為典型,因而書法史上稱為漢碑。
隸書——筆酣墨飽 張弛有度隸書——筆酣墨飽 張弛有度
普遍使用於漢魏。《乙瑛碑》、《張遷碑》、《曹全碑》、《石門頌》可謂漢化隸書中的精品。他們是隸書成熟時期的名作,著稱為“漢碑四大名作”。
乙瑛碑全稱《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吏碑》,刻於桓帝永興元年。碑文載桓帝時魯國前宰相乙瑛請於孔廟中置百石卒史一人以負責守廟及行春秋祭典一事的前後經過,表彰了乙瑛及有關人員的功績,文中記錄了三個漢政府的檔案。無額,十八行,行四十字。結體雄秀、古樸、工整,風格飄逸秀麗。字方正,骨肉勻適,方圓兼備,粗細統一。

楷書——初寫黃庭 力透紙背

楷書亦稱正書,或真書。其特點: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做楷模。楷書始於東漢,興於唐代。唐代楷書書法大家輩出,尤以唐朝“歐體”(歐陽詢)、“顏體”(顏真卿)、“褚體”(褚遂良)、“柳體”(柳公權)楷書作品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楷模。古長安唐朝都城,是唐文化的精華所在之地,而西安作為唐文化延續和傳承的重鎮,也代表了唐文化的最高水平,而遍布省內的碑文石刻,尤其是代表了中國書法楷書最高成就的唐代碑文,不僅為陝西的文化旅遊增添了獨特的魅力,而且也成為古長安作為世界大都市的見證。楷書作品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楷模。小楷書法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宣示表》。
楷書——初寫黃庭 力透紙背楷書——初寫黃庭 力透紙背
宣示表故宮博物院藏,筆法質樸渾厚,雍容自然。 相傳王導東渡時將此表縫入衣帶攜走,後來傳給逸少,逸少又將之傳給王修,王修便帶著它入土為安。
《宣示表》此帖無論在筆法或結體上,都更顯出一種較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點畫遒勁而顯朴茂,字型寬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現了魏晉時代正走向成熟的楷書的藝術特徵。此帖風格直接影響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創作,如趙孟頫、文徵明、王寵、黃道周等。更具歷史意義的是,此帖所具備的點畫法則、結體規律等,促進了楷書高峰——唐楷的到來。因此,鐘繇《宣示表》可以說是楷書藝術的鼻祖。

篆刻——方寸之間 藝苑流傳

雞血石
雞血石由“地”和“血”兩部組成。一般認為“血”的礦物成分主要是辰矽。其“地”的礦物成分以粘土礦物中的地開石為主,也含有相當量的高嶺石,明礬石、埃洛石、石英、黃鐵礦等。雞血石沒有固定的形狀,叫塊石狀,它的色狀有塊血、條血、梅花血、浮雲血。雞血石的顏色有鮮紅、淡紅、紫紅、暗紅等,最可貴的是帶有活性的鮮紅血形。我國最早發現的雞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雞血石。雞血石產量相當有限,市場價格日增不衰。
壽山石
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屬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很複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
壽山石“溫潤光澤,易於奏刀”的特性,很早就被用於作雕刻的材料。作為藝術的壽山石雕本身,可以說不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篆刻
是一種特有的傳統藝術,從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歷史。 篆刻,顧名思義,即是用篆書刻成的印章,是一種實用藝術品。它又稱為“璽印”、“印”或“印章”等。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用刀在龜甲上刻“字”。在春秋戰國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稱為“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璽”為天子所專用,大臣以下和民間私人用印統稱“印”。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稱“璽”或“寶”,官印稱“印”,將軍用印稱“章”,私人用印稱“印信”。
中國文字隨著時間的綿延、空間上的歧異發展,蘊涵了動人的多樣風貌,在印面之內跌宕生姿,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之內充滿了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雖幾經更迭,仍能以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趣,引人玩味,這就是篆刻的藝術。
篆刻材料常以銅、石、玉、木,牙、骨、磚、有機製品等。但現在作為篆刻藝術用材,還是以石質材料為主。因為石質印材,柔、脆、膩、堅適中,易於受刀,並能表現出特有的金石韻味,故明清以來多為印人所喜用。同時也促進了篆刻藝術的發展。從古至今文人雅士多以“壽山石、雞血石、青田石、巴林石”等為好,其石也最為名貴。

清明上河圖——歷史長卷 太平盛世

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著名畫家,宋徽宗時宮廷畫家。自幼好學,少年遊學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徽宗朝供翰林圖畫院,宣和年間翰林待詔,善畫市橋徑郭,舟船車橋。《清明上河圖》是他的代表作,曾經為宣和內府所收藏。絹本、淡設色,縱 24.8 厘米,橫 528.7 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歷史長卷 太平盛世清明上河圖——歷史長卷 太平盛世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畫卷從商業、交通、漕運、建築等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表現了北宋政治經濟中心汴京當日繁盛熱鬧的城鄉、街市、水道間的形形色色,刻劃細緻形象,是一幅反映古代社會生活情況的歷史藝術名作。
畫卷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面中,畫中人物 500 多,衣著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戲劇性,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

富春山居圖——千丘萬壑 奇譎深妙

黃公望(1269--1354),元代畫家 ,字子久,號一峰,大凝道人,江蘇常熟人。擅長畫山水,多描寫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淺絳風格為主,與吳鎮,王蒙,倪瓚並稱元四家。信奉道教,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並曾賣卜為生。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繪山水,必親臨體察,畫上千丘萬壑,奇譎深妙。其筆法初學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善用濕筆披麻皴,為明清畫家大力推崇,成為“元四家”(王蒙、倪瓚、吳鎮)中最孚眾望的大畫家。
富春山居圖——千丘萬壑 奇譎深妙富春山居圖——千丘萬壑 奇譎深妙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是黃公望為無用師和尚所繪,水墨畫,寬33厘米,長636.9厘米,是黃公望晚年完成了這幅堪稱山水畫最高境界的圖畫——《富春山居圖》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峰巒疊翠,松石挺秀,雲山煙樹,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神駿圖——重彩濃艷 形神統一

韓乾 ,唐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唐中期宮廷畫家。擅長鞍馬和人物畫,尤以畫馬著稱,師出唐代畫馬名家曹霸之門。韓乾以府內御馬為師,獨創一格,技藝超過老師,成為唐代畫馬第一高手,對後代鞍馬畫的發展產生了十分廣泛的影響。
神駿圖——重彩濃艷 形神統一神駿圖——重彩濃艷 形神統一
神駿圖:《神駿圖》絹本設色,橫122厘米,縱27.5厘米。史傳為唐代韓乾所作,畫中描繪的是東晉尚清淡的代表人物——高僧支遁愛馬的故事。此圖飄逸的線條,華美的賦色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強勁生命力,是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輝煌。支遁是晉朝名僧,一生交往的名士很多。他擅長草書隸書,詩也寫得不錯。史載:支遁隱居,好養鷹而不放,好養馬而又不乘,有人譏笑他,支遁說:“貧僧愛其神駿。”《神駿圖》畫面以精湛的技巧,生動地描繪了晉代名僧支遁愛馬又愛鷹的故事。創造了一個超出人間凡俗之外的清靜之地。此圖重設色,深淺變化含蓄,表達出強勁的生命力。

收藏亮點

書畫珍郵 價值恆遠

郵冊集中收錄了與我國皇家書畫珍品相關的各類郵票珍藏品。其中珍貴郵票多枚,包括“文房四寶”郵票、中國古代書法郵票(包括:篆書、隸書、楷書、行書郵票)以及海峽兩岸翹首期盼的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神駿圖、韓熙載夜宴圖等相關宮藏珍寶郵票,以及按宮藏名卷《清明上河圖》為底稿,採用國內先進的高精度真絲技術製作而成《清明上河圖》絲綢長卷。

歷史巨獻 舉國關注

《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以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整幅畫卷為藍本設計,該畫現分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在前不久的全國“兩會”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寄望兩岸合展該畫,該郵票首發之日格外受人關注。盛況空前。目前,市場上該郵票已經很難購買到。

全球首款 保值增值

2010年5月15日,全球首套宣紙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行書》首發。該郵票一套6枚,內容選取了天下三大行書,分別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的《祭侄稿》和北宋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均為2枚連體郵票。據介紹,這是繼“篆書”、“隸書”、“楷書”之後發行的又一套書法題材郵票,由著名設計家王虎鳴設計,採用宣紙作為印刷材料,這在郵票印製史上尚屬首次。
宣紙因其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等特點,一直是中國書法、繪畫材料中的珍品,位居中國傳統文房四寶之首。2008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印製部門啟動了郵票宣紙研製工作,攻克了郵票宣紙的選材配料、製漿抄紙、增加防偽、塗布背膠、表面整飾等關鍵工藝技術,保持了傳統宣紙的特徵,使我國古老的書畫藝術在方寸之間得以展現。
5月15日上午,宣城市建市十周年宣紙材質《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特種郵票首發式暨宣城市書法精品展在府山廣場隆重舉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國華、省政協副主席李宏塔、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發行部總經理鄧慧國、省郵政公司總經理鞠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著名郵票設計師王虎鳴應邀出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高登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顏銀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建軍,市政協副主席劉順道,市委秘書長董磊出席,副市長周勇主持首發式。

超值佳品 見證輝煌

《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版式二採用中國國寶——傳統手工宣紙印製,為全球首套宣紙郵票,實現了“國寶宣紙”與“國家名片”的完美結合。此套郵票是世界郵票史上印刷材質的一次重大突破。經過安徽省郵政公司的積極爭取,安徽省人民政府欣然同意將此套郵票列為上海世博會安徽館展品。圍繞“徽文化讓生活更多彩——無徽不成鎮”這一主題,此套郵票的設計元素也融入安徽館的背景宣傳資料中予以展示、宣傳。
自5月15日開始,上海世博會安徽館專門陳列、銷售《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特種郵票,供全世界參會者欣賞、珍藏。

包裝精美,設計獨特

包裝盒選用國際流行進口裝幀布,螢光閃耀,大氣貴族,送禮頗顯高貴。郵冊選用上等宣紙印刷,唯美的風琴折頁,盡顯中國書畫的飄逸流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