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地理(趙寧曦主編書籍)

《中國旅遊地理》是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寧曦。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旅遊地理
  • 作者:趙寧曦
  • 類別:本科經濟管理
  • 頁數:258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2月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中國旅遊地理
所屬類別
教材 >> 本科 >> 本科經濟管理
作者:趙寧曦 主編
出版日期:2010年2月 書號:978-7-122-07038-8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258頁

內容簡介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旅遊管理“十一五”規劃系列教材之一,具體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總論:從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國際環境入手,闡述了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及中國旅遊地理的基本知識,著重剖析了中國旅遊景觀形成的主要構景因素。區域分論:闡述了中國旅遊地理區劃及命名原則、區劃系統,提出區劃方案並重點論述了一級旅遊區,突出了中國旅遊空間布局的地域分類規律。中國專題旅遊線路與附錄:介紹了中國主要的專題旅遊線路,並收錄了目前中國的世界級和國家級的各種類別的旅遊資源以作為區域分論的拓展和補充。

目錄

第1篇總論
1中國的旅遊業與旅遊地理學的發展1
11中國的旅遊與旅遊業1
111旅遊的基本概念1
112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國際環境2
113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及趨勢3
114中國旅遊業的構成、發展條件及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5
12旅遊地理學7
121旅遊地理學科的形成發展7
122旅遊地理學的範疇8
123旅遊地理學的發展趨勢9
13中國旅遊地理學10
131中國古代樸素的旅遊地理文獻10
132近代、現代中國旅遊地理學的研究10
133中國旅遊地理學的研究對象11
134中國旅遊地理學的研究任務與發展方向11
討論與思考題11
2中國旅遊資源及其評價與開發13
21旅遊資源概述13
211旅遊資源的基本內涵13
212中國旅遊資源的基本類型15
213中國旅遊資源的基本特徵16
22中國旅遊資源評價的基本方法簡介19
23中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19
231中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原則20
232中國旅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20
233中國旅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21
討論與思考題22
3中國旅遊景觀的形成因素剖析23
31中國自然旅遊景觀構成的風景美學因素23
311中國自然旅遊景觀“形象美”的結構特徵23
312中國自然旅遊景觀的“色彩美”25
313中國自然旅遊景觀的“動態美”27
314中國自然旅遊景觀的“朦朧美”27
315中國自然旅遊景觀的“聽覺嗅覺美”27
32中國自然旅遊景觀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27
321風景地質要素28
322風景地貌要素29
323風景水要素34
324風景氣象氣候要素36
325風景生物要素37
326天文要素39
33中國旅遊資源形成的人文因素40
331中國旅遊資源形成的人文基礎40
332中國旅遊資源形成的人文要素44
333中國的人文旅遊景觀滲透在自然山水之中58
討論與思考題61
第2篇區 域 分 論
4中國旅遊地理區劃62
41區劃的概念與目的意義62
411區劃的概念62
412中國旅遊地理區劃的目的、意義62
42中國旅遊區劃原則63
43本書的旅遊區劃系統及命名63
44本書的區劃方案及特點64
441本書的區劃方案64
442本書分區方案的特點65
討論與思考題66
5東北關東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觀旅遊區67
51旅遊環境概述67
511區位67
512自然地理環境67
513人文環境關東文化67
514旅遊接待環境68
52旅遊發展方向和重點69
53主要旅遊景觀和風景名勝地69
531關東文化、人文遺蹟69
532北國冰雪風光、森林寶庫71
533火山熔岩奇觀72
534避暑勝地、海濱風光73
535其他74
討論與思考題75
6華北華夏文化古都古蹟名勝旅遊區76
61旅遊環境概述76
611區位76
612自然地理環境76
613人文環境——華夏文化底蘊深厚77
614旅遊接待環境79
62華北區旅遊資源特點和發展方向79
621華北區旅遊資源特點79
622旅遊發展方向79
63主要旅遊勝地觀禮80
631古都、古城80
632名山古剎86
633古代陵墓建築89
634石窟藝術90
635海濱勝地90
636其他92
討論與思考題93
7華東吳越文化江南山水園林旅遊區94
71旅遊環境概述94
711區位94
712自然地理環境94
713人文地理環境94
714旅遊接待環境95
72旅遊發展方向和重點96
73主要旅遊勝地96
731名山96
732勝水99
733江南園林100
734江南水鄉古鎮名樓102
討論與思考題103
8華中荊楚巴蜀文化湖山峽谷旅遊區104
81旅遊環境概述104
811區位104
812自然地理條件104
813人文地理條件104
814旅遊接待環境106
82旅遊發展方向和重點107
83主要旅遊勝地107
831宗教聖地107
832名山大川108
833水利工程110
834名樓書院110
835名勝古蹟111
836新興景觀112
討論與思考題115
9華南嶺南文化熱帶山水景觀旅遊區116
91旅遊環境概述116
911區位116
912自然地理環境116
913人文地理環境116
914旅遊接待環境117
92旅遊發展方向和重點118
93主要旅遊勝地118
931熱帶山水118
932熱帶自然保護區120
933熱帶海灣海島風光121
934嶺南園林122
935城市及民俗文化124
討論與思考題126
10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島海灣現代風貌旅遊區127
101旅遊環境概述127
1011區位127
1012自然地理環境127
1013人文地理環境128
1014旅遊接待環境128
102旅遊發展方向和重點129
103主要旅遊勝地129
1031中西文化及人文旅遊景觀129
1032海島、海灣旅遊地132
1033自然風光133
討論與思考題134
11西南民族風情奇山秀水高山峽谷旅遊區135
111旅遊環境概述135
1111區位135
1112自然地理環境135
1113人文地理環境136
1114旅遊接待環境136
112旅遊發展方向和重點136
113主要旅遊勝地瀏覽137
1131喀斯特山水洞穴奇觀137
1132橫斷山地高山峽谷140
1133其他自然景觀143
1134人文景點145
1135民族風情147
討論與思考題150
12西北絲路文化乾旱荒漠綠洲旅遊區151
121旅遊環境概述151
1211區位151
1212自然地理環境151
1213人文地理環境152
1214旅遊接待環境152
122旅遊發展方向和重點153
123主要旅遊勝地153
1231自然景觀153
1232絲路旅遊景觀158
1233石窟藝術及其他人文景觀161
1234民族文化163
討論與思考題168
13內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風光旅遊區169
131旅遊環境概述169
1311區位169
1312自然地理環境169
1313人文地理環境169
1314旅遊接待環境170
132旅遊發展方向和重點171
133主要旅遊勝地171
1331自然風光171
1332人文古蹟173
1333民族風情175
討論與思考題175
14青藏藏文化世界屋脊寒旱草原、冰雪旅遊區176
141旅遊環境概述176
1411區位176
1412自然地理環境176
1413人文地理環境177
1414旅遊接待環境178
142旅遊發展方向和重點178
143主要旅遊勝地179
1431高原神山聖湖景觀179
1432宗教寺廟景觀183
1433古城、遺址186
1434其他188
討論與思考題189
第3篇中國專題旅遊線與附錄
15中國專題旅遊線路與世界級和國家級的旅遊資源附錄190
附錄1中國典型的專題旅遊線路常選擇的景區景點190
附錄2中國紅色旅遊精品線196
附錄3中國的世界遺產(文化、自然、自然與人文、線性、非物質、記憶遺產)199
附錄4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203
附錄5中國的國家地質公園212
附錄6中國國家自然保護區217
附錄7中國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34
附錄8中國台灣地區的國家公園246
附錄9中國的著名園林247
附錄10中國的著名建築250
附錄11中國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54
參考文獻25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