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知識讀本:貞觀之治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貞觀之治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 徐大成編著的《貞觀之治》為叢書之一,介紹了貞觀之治的有關內容。 《貞觀之治》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貞觀之治”是指中國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徐大成編著的《貞觀之治》為“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系列之一,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貞觀之治的有關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文化知識讀本:貞觀之治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134頁
  • ISBN:9787546350554 
  • 作者:徐大成 金開誠
  • 出版日期:2011年5月1日
  • 開本:16
  • 定價:19.80
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圖書目錄

一、“貞觀之治”出現的歷史背景
二、貞觀定策
三、貞觀治世
四、盛世景象
五、“貞觀之治”的歷史意義與局限性

文摘

(四)李世民的個人修為
唐太宗是我國封建社會傑出的政治家,他善於用人,勇於納諫,不斷調整統治政策,他的個人作用也是“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1.少年生活
李世民生於599年1月23日。父親李淵,爵為唐國公,母親竇氏,出身於鮮卑貴族。李世民是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李世民的家族是根底很深的軍事貴族,崇尚武功,子弟自幼就要演習弓馬、讀兵書,李世民也是如此。
童年時代的李世民是個聰明睿智的孩子。他喜愛讀書,愛好歷史、文學和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又從小就演習弓馬,馳騁獵場。他身強力壯,武藝精湛,還飽讀了兵書。14歲到16歲,李世民一直居住在京師長安,在這段不安定的生活中,他飽覽了各地的河谷山川、軍事要塞,接觸了各地的民情風俗,了解了許多社會現實情況。李世民少年時期的成長和家庭環境也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的叔父、堂兄弟中有許多善治軍事的將才,如江夏王李道宗、河間王李孝恭、淮安王李神通,都在李唐王朝創業過程中建立了軍功。這些都使他見識廣博、眼界開闊,同時頭腦冷靜、處事果斷,既有遠見卓識又足智多謀。
2.青年時期
李世民16歲時,社會突然發生了劇烈的動盪,時代的洪流將李世民推上了一條特殊的人生道路。那時候農民起義的大火燃燒起來,隋朝統治集團內部也發生了公開的分裂,全國上下一片混亂。面對著嚴峻的現實,李淵父子是繼續留在隋統治集團營壘內部,還是卷人反隋的鬥爭洪流,何去何從,關係著李氏家族的興衰存亡。李世民也就是在這種激劇的社會變動中告別了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跨人了文治武功的青年旅途。
在解雁門之圍的戰役及隨父親李淵到太原鎮壓甄翟兒起義軍的兩次戰事中,李世民勇敢機智的軍事才能開始顯露。隋大業十一年(615年),隋煬帝被突厥十萬騎兵圍困於雁門(今山西代縣),李世民應募從屯衛將軍雲定興前往救援,他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採用了多布疑兵的策略,展現了機智靈活的軍事才華。大業十二年,李世民隨父親李淵到了太原,參加了鎮壓甄翟兒起義軍的戰事,在戰爭中李世民又巧用計謀,化險為夷,取得了勝利。
晉陽起兵是李世民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的開始。那時候,年僅20歲的李世民在密謀活動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與父親李淵南征北戰的過程中,李世民的聰明才智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同時在這個過程之中,李世民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他開始成長,並且走向了成熟。在這期間他立下了很多功勞,這些都為他後來登上帝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世民在戰鬥中注重戰前偵察,雖屢次遇險,但每次戰鬥都能做到知己知彼,善於製造戰機,當敵強我弱時,他經常用“堅壁挫銳”的戰法拖垮敵人。戰鬥中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騎兵突擊敵陣,勝利後勇追窮寇,不給敵人喘息之機,因此能獲得戰鬥的勝利。在統一戰爭中,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知人善任,選拔良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李世民用他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大唐帝國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愧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他的赫赫武功也永垂青史!
3.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李淵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小兒子李元吉。李淵當了皇帝以後,把李建成立為太子。李世民和李元吉分別被封為秦王和齊王。
李世民在唐朝建立以及統一全國的過程中,功勞比誰都大,自然會產生做天子的想法。李世民在他的秦王府里,聚集了_一大批忠於他的謀臣猛將,這些人都是李世民在幾年裡招攬的。文臣有房玄齡、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武將有尉遲恭、秦叔寶、程咬金等二十五人。就連劉文靜、長孫順德這些朝中重臣都支持李世民繼承帝位。與此同時,李世民顯赫的軍事地位和政治勢力,引起他的哥哥皇太子李建成的妒忌,他覺得李世民是自己潛在的威脅。為了維護自己的太子地位,李建成也不甘示弱,極力擴充自己的勢力。他還把齊王李元吉拉攏到自己一邊,兩人齊心合力共同對付李世民。
這年夏天,突厥發兵侵犯唐朝邊境。李建成向父親李淵建議,由李元吉擔任元帥。他是想趁這個天賜良機把秦王府的精兵良將調離李世民身邊,然後除掉他。可是,李建成的陰謀被他的一個手下全盤告訴了李世民。
在這緊急關頭,李世民和謀臣們商量以後,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李世民偷偷告訴李淵說:“太子、齊王與皇上的嬪妃之間不乾淨。”李淵氣壞了,下旨讓二人明日來見自己,他要親自問個清楚。第二天一大早,李世民就派尉遲恭帶人埋伏在玄武門內。當太子、齊王上朝從這裡經過時,二人發現情況異常,立即打算回到東宮。李世民哪能讓到了嘴邊的肥肉飛了?在後面呼喊二人的名字。李元吉回頭就射李世民,由於太緊張,弓箭都拉不滿了,所以射了三箭,卻連李世民的毫毛也沒傷到。李世民親身經歷了不少這種場面,一點也不慌張,一箭就要了李建成的命。
太子手下馮立等人聽說有變,趕緊率兵領馬趕到玄武門,秦王手下張公謹關上城門,馮立準備進攻秦王府。關鍵時刻,尉遲恭把李建成、李元吉的腦袋拿了出來,大聲對太子軍隊說:“太子、齊王作亂,已被正法。秦王寬宏大量,不追究你們,快放下武器投降吧。”太子手下一聽太子都死了,一鬨而散。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又讓尉遲恭全副武裝,進宮去向李淵報告發生的事情。李淵這時正在宮中的湖裡坐船遊玩,見尉遲恭站在岸上,而且全副武裝,趕緊問發生了什麼事情。尉遲恭恭恭敬敬地行過禮,說:“太子、齊王發動叛亂,秦王以朝廷為重,大義滅親,殺死了太子、齊王。但是東宮和齊王府的軍隊還在鬧事。秦王怕驚動了陛下'特派我來保駕。”李淵聽到三個兒子相殘,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氣憤地說:“真想不到,這個逆子連自己的親生兄弟都殺了。”一直陪著皇帝的大臣蕭瑀趕緊勸說:“事情已經這樣了,請陛下息怒。太子和齊王本來就沒有秦王功勞大,您不如順水推舟,把國家大事都交給秦王處理,您自己也能享個清福。”尉遲恭也在一旁督促李淵下旨,讓秦王控制各路兵馬,以便制止太子和齊王餘黨的騷亂。
事已至此,李淵也無可奈何,只得親手寫下詔書,命令所有的軍隊都聽從秦王李世民的指揮。後來,李淵又被迫宣布立李世民為太子。這時,全國的局勢已經被李世民控制了。李淵無奈,主動表示願意早些退位。由此,李世民正式當了皇帝,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
P9-18

序言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繫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願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並傳播給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