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開誠、陳長文編著的《中國名泉》內容簡介:我國有數以千計、千姿百態的碧水清泉的蹤跡。其中水質好、水量大或因水奇泉怪而聞名遐邇的“名泉”有百處之多。泉水滋養了人類的生命,更美化了中華大地:溫泉四季如湯;冷泉刺骨冰肌;噴泉騰地而起、水霧瀰漫;間歇泉時淌時停、含情帶意等等。這些名泉,均對風景名勝有錦上添花之妙,譽滿中外。《中國名泉》講述自古以來,很多文人墨客品水題留,有數泉以著名歷史人物的名或號命名,如湖北宜昌的陸游泉,杭州西湖的六一泉等,更是讓遊人流連忘返。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名泉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頁數:136頁
- 開本:16
- 作者:陳長文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720887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金開誠、陳長文編著的《中國名泉》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人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圖書目錄
一、名泉與中華文明
二、名泉的分類
三、三大名泉
四、冷泉叮咚
五、溫泉拾零
六、怪泉之趣
二、名泉的分類
三、三大名泉
四、冷泉叮咚
五、溫泉拾零
六、怪泉之趣
文摘
涓涓泉水,不捨晝夜,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不容忽視的。古人多逐水而居,而泉水大多是江河湖澤之源,是江河湖澤的重要補給來源,如山西晉祠的難老、善利、聖母三泉是晉水的源頭,河南衛輝的百泉是衛河的源頭,山東珠龍泉、秋谷泉、良莊泉是孝婦河的水源;濟南的大明湖由城內諸泉會聚而成,而在遠離河流的山區或是丘陵地帶,泉水就更顯得彌足珍貴,或是重要的飲用水源,或用於灌溉田地,甚至是造就—方文明的重要因素。
(一)泉對人類的恩惠
1.飲用之利
泉水因礦化度低、水質清潔、甘洌醇厚、水溫穩定而成為人們理想的飲用水源。古往今來,泉區人民都以泉水為生活用水之源,就連封建帝王,也對甘醇的泉水情有獨鐘,如北京的玉泉水,因其水質上佳,在明清兩代一度成為宮廷皇室用水專供水源。
名泉總與名茶、好酒相隨。我國茶文化發達,而泉水往往是煮茶用水的最佳選擇,茶與泉水相得益彰,珠連璧合,才能稱之上品。許多名泉如谷簾泉、玉泉、惠山泉等之所以有名,與歷代茶人品茶論水的推崇有直接的關係。而上佳的泉水較河湖等地表水而言,具有水質清潔、味美甘醇、礦化度適中的特點,成為佳釀的重要條件,諺日:名泉出名酒,許多名酒如貴州的茅台、山西的汾酒等,都離不開當地泉水的甘醇。
2.灌溉之便
泉對農業而言,是灌溉重要來源之一,可以惠於一方。有“山西小江南”之譽的:晉祠灌區,利用晉祠中難老、善利等汩汩流出的泉水,灌溉著周圍的良田。據《太平寰宇記》載:“開皇六年,引晉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至今仍掛在晉祠聖母殿兩側的對聯亦這樣寫道:“溉汾西千頃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數十里淆之不濁;出瓮山一片石,冷於夏溫於冬,冽冽有本,億萬年與世長清。”
3.遊玩之所
凡有泉的地方一般都是景色秀美之所在,泉涌或成澗溪,或成瀑布,或瀦積成潭池,而且往往與泉區的青山碧樹、亭台樓閣等景觀相映襯,成為—方名勝。許多名泉都憑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成為聞名遐邇的遊覽勝地。如“泉城”濟南,自古以來,泉水不僅為居民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清流活水,更留下了無數風景勝境。
金代立“名泉碑”,列七十二泉,濟南因此有“泉城”之名。濟南之泉主要由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玉龍潭四大泉群組成。眾泉之中,除了有天下第一泉盛譽的趵突泉外,珍珠泉是濟南的又一著名勝跡。泉池約一畝見方,泉水明淨清澈,一串串水珠從泉底湧出,如珠如璣,故名珍珠泉。人們形容這裡的景觀是“跳珠濺雪碧玲瓏”。而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渚泉水瀦集而成的大明湖,一湖煙水,荷花映日,綠樹蔽空,景色絕佳。清人劉鳳浩吟詠這裡的景色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江西廬山幽谷深澗,多深潭名泉,如谷簾泉、招賢泉、龍池山頂泉、小天池泉、聰明泉等泉水,清醇甘洌,給清秀的廬山平添了生機與靈氣,成為讓遊人流連忘返的重要景觀。而享有天下第一、第二泉之盛譽的名泉,不論是趵突泉、中泠泉、谷簾泉,還是玉泉、惠山泉,都是遊玩的好去處。
4.溫泉祛病
資料表明,溫泉熱浴不僅可使肌肉、關節鬆弛,消除疲勞;還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此外,大多數溫泉中都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所幫助,如溫泉中的碳酸鈣對改善體質、恢復體力有一定的作用。
我國溫泉有文獻記載者多達972處,其中溫度高於50℃的就有229個。經地質普查,據初步統計,現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已發現溫泉達3000多處。我國勞動人民發現和套用溫泉治病,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先秦的《山海經》里就有對溫泉的記載。酈道元《水經注》多次提到溫泉可以“治百病”,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么自在,四十日後,身中百病癒”,真實地記載了溫泉的保健作用。又如“大融山石出溫湯,療治百病”,“溫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湯。杜彥回日,可治百病,水清則病癒,世濁則無驗”等,都說明當時人們就對溫泉的醫療價值有一定的認識和研究。
眾多溫泉,以陝西華清池最富盛名。秦始皇、唐太宗、唐玄宗等帝王,都與之結緣。2700年前的西周時期,這裡的溫泉已被發現,名為“星辰湯”。秦始皇曾在此修築離宮,引泉入室,起名“驪山湯”。P3-9
(一)泉對人類的恩惠
1.飲用之利
泉水因礦化度低、水質清潔、甘洌醇厚、水溫穩定而成為人們理想的飲用水源。古往今來,泉區人民都以泉水為生活用水之源,就連封建帝王,也對甘醇的泉水情有獨鐘,如北京的玉泉水,因其水質上佳,在明清兩代一度成為宮廷皇室用水專供水源。
名泉總與名茶、好酒相隨。我國茶文化發達,而泉水往往是煮茶用水的最佳選擇,茶與泉水相得益彰,珠連璧合,才能稱之上品。許多名泉如谷簾泉、玉泉、惠山泉等之所以有名,與歷代茶人品茶論水的推崇有直接的關係。而上佳的泉水較河湖等地表水而言,具有水質清潔、味美甘醇、礦化度適中的特點,成為佳釀的重要條件,諺日:名泉出名酒,許多名酒如貴州的茅台、山西的汾酒等,都離不開當地泉水的甘醇。
2.灌溉之便
泉對農業而言,是灌溉重要來源之一,可以惠於一方。有“山西小江南”之譽的:晉祠灌區,利用晉祠中難老、善利等汩汩流出的泉水,灌溉著周圍的良田。據《太平寰宇記》載:“開皇六年,引晉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至今仍掛在晉祠聖母殿兩側的對聯亦這樣寫道:“溉汾西千頃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數十里淆之不濁;出瓮山一片石,冷於夏溫於冬,冽冽有本,億萬年與世長清。”
3.遊玩之所
凡有泉的地方一般都是景色秀美之所在,泉涌或成澗溪,或成瀑布,或瀦積成潭池,而且往往與泉區的青山碧樹、亭台樓閣等景觀相映襯,成為—方名勝。許多名泉都憑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成為聞名遐邇的遊覽勝地。如“泉城”濟南,自古以來,泉水不僅為居民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清流活水,更留下了無數風景勝境。
金代立“名泉碑”,列七十二泉,濟南因此有“泉城”之名。濟南之泉主要由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玉龍潭四大泉群組成。眾泉之中,除了有天下第一泉盛譽的趵突泉外,珍珠泉是濟南的又一著名勝跡。泉池約一畝見方,泉水明淨清澈,一串串水珠從泉底湧出,如珠如璣,故名珍珠泉。人們形容這裡的景觀是“跳珠濺雪碧玲瓏”。而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渚泉水瀦集而成的大明湖,一湖煙水,荷花映日,綠樹蔽空,景色絕佳。清人劉鳳浩吟詠這裡的景色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江西廬山幽谷深澗,多深潭名泉,如谷簾泉、招賢泉、龍池山頂泉、小天池泉、聰明泉等泉水,清醇甘洌,給清秀的廬山平添了生機與靈氣,成為讓遊人流連忘返的重要景觀。而享有天下第一、第二泉之盛譽的名泉,不論是趵突泉、中泠泉、谷簾泉,還是玉泉、惠山泉,都是遊玩的好去處。
4.溫泉祛病
資料表明,溫泉熱浴不僅可使肌肉、關節鬆弛,消除疲勞;還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此外,大多數溫泉中都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所幫助,如溫泉中的碳酸鈣對改善體質、恢復體力有一定的作用。
我國溫泉有文獻記載者多達972處,其中溫度高於50℃的就有229個。經地質普查,據初步統計,現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已發現溫泉達3000多處。我國勞動人民發現和套用溫泉治病,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先秦的《山海經》里就有對溫泉的記載。酈道元《水經注》多次提到溫泉可以“治百病”,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么自在,四十日後,身中百病癒”,真實地記載了溫泉的保健作用。又如“大融山石出溫湯,療治百病”,“溫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湯。杜彥回日,可治百病,水清則病癒,世濁則無驗”等,都說明當時人們就對溫泉的醫療價值有一定的認識和研究。
眾多溫泉,以陝西華清池最富盛名。秦始皇、唐太宗、唐玄宗等帝王,都與之結緣。2700年前的西周時期,這裡的溫泉已被發現,名為“星辰湯”。秦始皇曾在此修築離宮,引泉入室,起名“驪山湯”。P3-9
序言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繫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願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並傳播給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人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願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並傳播給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人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