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通史3:秦漢卷》闡述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國教育發展的歷史。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廢分封,改郡縣,書同文,行同倫,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為鞏固這一制度,秦以法家思想為指導,取締私家學術,實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文教政策,甚至採取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秦代在推廣社會教化和加強吏治教育方面有一些建樹,但思想專制和禁錮學術的暴虐措施大大激化了社會矛盾,成為導致秦王朝迅速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教育通史3
- 作者:俞啟定 王炳照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外文名: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524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教育通史3(秦漢卷)》編著者俞啟定。
本卷闡述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中國教育發展的歷史。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廢分封,改郡縣,書同文,行同倫,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為鞏固這一制度,秦以法家思想為指導,取締私家學術,實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文教政策,甚至採取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秦代在推廣社會教化和加強吏治教育方面有一些建樹,但思想專制和禁錮學術的暴虐措施大大激化了社會矛盾,成為導致秦王朝迅速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漢代統治者吸取了秦朝覆滅的教訓,上台伊始,就廢除了秦代的苛政虐法,在一個時期實行清靜無為的黃老之術,不僅取得了與民休息、復甦經濟的效果,而且使民間的學術活動得以全面恢復。但黃老治國方針解決不了內憂外患的一系列問題,歸根結底,也不適應強化中央集權的需要。到漢武帝即位後,國力已充分加強,於是毅然改弦更張,“推明孔氏,罷黜百家”。
本卷闡述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中國教育發展的歷史。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廢分封,改郡縣,書同文,行同倫,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為鞏固這一制度,秦以法家思想為指導,取締私家學術,實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文教政策,甚至採取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秦代在推廣社會教化和加強吏治教育方面有一些建樹,但思想專制和禁錮學術的暴虐措施大大激化了社會矛盾,成為導致秦王朝迅速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漢代統治者吸取了秦朝覆滅的教訓,上台伊始,就廢除了秦代的苛政虐法,在一個時期實行清靜無為的黃老之術,不僅取得了與民休息、復甦經濟的效果,而且使民間的學術活動得以全面恢復。但黃老治國方針解決不了內憂外患的一系列問題,歸根結底,也不適應強化中央集權的需要。到漢武帝即位後,國力已充分加強,於是毅然改弦更張,“推明孔氏,罷黜百家”。
圖書目錄
第一章秦代的教育l
第一節“禁私學”“以法為教”的文教政策1
一、以法治國、禁錮言論的傳統l
二、焚書禁學、以法為教政策的實施4
第二節“行同倫”——推進社會教化的措施10
一、昌明法度、匡正異俗的教化目的10
二、顯明綱紀、各遵職分的教化內容16
第三節吏事學習制度19
一、吏員的培養19
二、吏員道德行為規範21
第二章漢代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24
第一節漢初“黃老之治”下的文教政策和民間教學
活動的恢復25
一、統治者在政策上的調整25
二、“黃老”政治28
三、民間教學活動的恢復34
第二節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確立37
一、黃老政治的弊端37
二、儒家與黃老學派之爭38
三、漢武帝確立“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的政策41
四、獨尊儒術的歷史必然性47
第三節西漢中葉後獨尊儒術政策的體現和調整53
一、儒學成為治國的主要理論工具53
二、儒學在政治作用上的局限性55
三、“霸王道雜之”的政策措施
第四節獨尊儒術對漢代教育的影響
一、教育為治國之本地位的確立
二、儒家經學成為教育的主體內容
三、群士歸宗攻讀儒經社會風尚的形成
第三章漢代的經學教育
第一節儒家各經研究和傳授的發展
一、《詩》學
二、《書》學
三、《禮》學
四、《易》學
五、《春秋》學
六、《論語》學和《孝經》學
第二節經學教育的特點
一、經學教育的價值
二、章句之學和訓詁、義理之學
第三節師法家法的經學傳授體系
一、師法家法的概念及性質
二、博士官學依師法家法而立
三、師法家法對經學教育的作用和影響
四、師法家法對師生關係的影響
第四節今古文經學之爭和師法家法的削弱
一、古文經學的發掘及今古文經學的分野
二、今古文經學之爭
三、師法家法的削弱
第五節經學教育統一的趨勢
一、通經教學和研究的發展
二、石渠閣議經和白虎觀議經
三、熹平石經
四、鄭玄集大成的經注
第四章漢代的教育行政與中央官學
第一節教育行政和學校體系
一、教育行政
二、學校教育體系
第二節太學的興辦和發展
一、太學的興辦
一、太學辦學的發展
第三節太學的教師
一、太學博士的職掌
二、博士的待遇及升遷
三、博士的選用
第四節太學的學生與教學
一、招生途徑
二、太學生身份構成
三、太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四、考試與結業出路
第五節太學生的干政活動及鴻都門學的創辦
一、太學生干預政治活動的興起
二、東漢末年的太學生干政和“黨錮”事件
三、與太學分庭抗禮的鴻都門學的創辦
第六節君主教育和貴戚教育
一、君主教育
二、太子教育
三、宮廷貴戚教育
四、諸侯王教育
第五章漢代的地方官學和社會教化
第一節地方官學的行政體制背景及文翁興學
一、地方官制及職能對學校興辦的影響
二、文翁興學
第二節地方官學設定
一、朝廷關於地方官學的政策
二、地方官學的設定
第三節地方官學基本制度
一、地方官制中的教官
二、地方官學的學生
三、地方官學的教學
第四節社會教化
一、社會教化的實施體制
二、社會教化的內容與方式
三、社會教化與學校教育的關係
第六章漢代的私學和親職教育
第一節私學的辦學
一、私學的恢復和發展
二、私學的辦學者
三、私學的辦學形式
第二節私學的學生及教學
一、學生
二、教學內容
三、教學方法及師生關係
四、教育成效
第三節蒙學和蒙養教材
一、蒙學的興辦
二、蒙養教材
第四節親職教育
一、家世傳授
二、家教和家誡
三、女子教育
……
第七章漢代的察舉選士制度
第八章建立封建官方教育思想體系的探索
第九章儒家教育思想正統地位的確立
第十章漢代經學教育思想
第十一章儒家教育思想的反思和深化
結語
人名與專業術語索引
參考文獻
第一節“禁私學”“以法為教”的文教政策1
一、以法治國、禁錮言論的傳統l
二、焚書禁學、以法為教政策的實施4
第二節“行同倫”——推進社會教化的措施10
一、昌明法度、匡正異俗的教化目的10
二、顯明綱紀、各遵職分的教化內容16
第三節吏事學習制度19
一、吏員的培養19
二、吏員道德行為規範21
第二章漢代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24
第一節漢初“黃老之治”下的文教政策和民間教學
活動的恢復25
一、統治者在政策上的調整25
二、“黃老”政治28
三、民間教學活動的恢復34
第二節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確立37
一、黃老政治的弊端37
二、儒家與黃老學派之爭38
三、漢武帝確立“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的政策41
四、獨尊儒術的歷史必然性47
第三節西漢中葉後獨尊儒術政策的體現和調整53
一、儒學成為治國的主要理論工具53
二、儒學在政治作用上的局限性55
三、“霸王道雜之”的政策措施
第四節獨尊儒術對漢代教育的影響
一、教育為治國之本地位的確立
二、儒家經學成為教育的主體內容
三、群士歸宗攻讀儒經社會風尚的形成
第三章漢代的經學教育
第一節儒家各經研究和傳授的發展
一、《詩》學
二、《書》學
三、《禮》學
四、《易》學
五、《春秋》學
六、《論語》學和《孝經》學
第二節經學教育的特點
一、經學教育的價值
二、章句之學和訓詁、義理之學
第三節師法家法的經學傳授體系
一、師法家法的概念及性質
二、博士官學依師法家法而立
三、師法家法對經學教育的作用和影響
四、師法家法對師生關係的影響
第四節今古文經學之爭和師法家法的削弱
一、古文經學的發掘及今古文經學的分野
二、今古文經學之爭
三、師法家法的削弱
第五節經學教育統一的趨勢
一、通經教學和研究的發展
二、石渠閣議經和白虎觀議經
三、熹平石經
四、鄭玄集大成的經注
第四章漢代的教育行政與中央官學
第一節教育行政和學校體系
一、教育行政
二、學校教育體系
第二節太學的興辦和發展
一、太學的興辦
一、太學辦學的發展
第三節太學的教師
一、太學博士的職掌
二、博士的待遇及升遷
三、博士的選用
第四節太學的學生與教學
一、招生途徑
二、太學生身份構成
三、太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四、考試與結業出路
第五節太學生的干政活動及鴻都門學的創辦
一、太學生干預政治活動的興起
二、東漢末年的太學生干政和“黨錮”事件
三、與太學分庭抗禮的鴻都門學的創辦
第六節君主教育和貴戚教育
一、君主教育
二、太子教育
三、宮廷貴戚教育
四、諸侯王教育
第五章漢代的地方官學和社會教化
第一節地方官學的行政體制背景及文翁興學
一、地方官制及職能對學校興辦的影響
二、文翁興學
第二節地方官學設定
一、朝廷關於地方官學的政策
二、地方官學的設定
第三節地方官學基本制度
一、地方官制中的教官
二、地方官學的學生
三、地方官學的教學
第四節社會教化
一、社會教化的實施體制
二、社會教化的內容與方式
三、社會教化與學校教育的關係
第六章漢代的私學和親職教育
第一節私學的辦學
一、私學的恢復和發展
二、私學的辦學者
三、私學的辦學形式
第二節私學的學生及教學
一、學生
二、教學內容
三、教學方法及師生關係
四、教育成效
第三節蒙學和蒙養教材
一、蒙學的興辦
二、蒙養教材
第四節親職教育
一、家世傳授
二、家教和家誡
三、女子教育
……
第七章漢代的察舉選士制度
第八章建立封建官方教育思想體系的探索
第九章儒家教育思想正統地位的確立
第十章漢代經學教育思想
第十一章儒家教育思想的反思和深化
結語
人名與專業術語索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