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通史14:中華民國卷(下)》講述的是民國時期的教育,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一個重要階段。近年來,海內外對這個時期教育制度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有關研究成果為基礎,此書試圖在全面把握民國教育制度的評價尺度的同時,進一步揭示其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教育通史14
- 作者:於述勝 王炳照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外文名: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98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教育通史14(中華民國卷)(下)》編著者於述勝。
民國時期的教育,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一個重要階段。近年來,海內外對這個時期教育制度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有關研究成果為基礎,本書試圖在全面把握民國教育制度的評價尺度的同時,進一步揭示其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
民國時期的教育,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一個重要階段。近年來,海內外對這個時期教育制度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有關研究成果為基礎,本書試圖在全面把握民國教育制度的評價尺度的同時,進一步揭示其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
圖書目錄
第一章1912~1927年教育制度的轉變
第一節民國初年的教育改革
一、恢復辦理學校教育的臨時措施
二、新教育宗旨的厘定
三、教育行政組織改革
四、壬子·癸丑學制及相關政策法令
第二節新文化運動與1922年新學制
一、封建復古主義對民初教育制度的侵蝕
二、新文化運動推動下的教育改革
三、1922年新學制
第二章三民主義教育制度(上)
第一節從黨化教育到三民主義教育
一、“以黨治國”與“黨化教育”
二、三民主義教育宗旨的確立與實施
第二節抗戰及戰後教育政策
一、“戰時要當平時看”的戰時教育政策
二、抗戰勝利後的教育政策
第三章三民主義教育制度(中)
第一節“新學制”的修訂
第二節初等教育制度
一、學前教育——《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制定
二、義務教育制度
三、國民教育制度
四、國小課程
五、國小教職員
六、實施與問題
第三節中學教育制度
一、綜合中學的廢止及新中學的設定
二、教育目標與課程
三、畢業會考制度
四、教職員與行政管理
五、學生的管理與訓育
六、實施與問題
第四節師範教育制度
一、中等師範教育
二、高等師範教育
三、實施與評價
第五節職業教育制度
一、專科職業技術教育
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
三、初級職業技術教育
四、職業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滲透
五、分區輔導與建教合作制度
六、實施與問題
第六節大學教育制度
一、培養目標與學校設定
二、內部行政管理
三、課程
四、教員
五、研究機構與學位制度
六、實施與問題
第四章三民主義教育制度(下)
第一節教育行政制度
一、大學院、大學區制的試行與廢止
二、改設教育部後的中央教育行政
三、恢復教育廳後的地方教育行政
四、實施與問題
第二節教育視導制度
一、各級教育視導機構
二、教育視導的內容、程式與標準
三、教育輔導
第三節教育立法制度與教育法規
一、立法機構與立法程式
二、各時期主要教育法律和法規
第四節教育經費制度
一、保障教育經費政策的演變過程
二、初等教育經費制度
三、中等教育經費制度
四、高等教育經費制度
五、貸學金、公費與獎學金制度
六、教師薪俸制度
第五節私立學校制度
一、《私立學校規程》主要內容
二、《私立學校規程》實施情況
第五章新民主主義教育制度(上)
第一節新民主主義教育制度的萌芽
一、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教育思想
二、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工農教育實踐活動
第二節蘇區教育方針政策
一、教育為革命戰爭服務
二、保障工農民眾優先享受教育的權利
三、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聯繫
四、用共產主義精神教育工農民眾
五、發動民眾走多種形式辦教育的道路
六、利用舊知識分子
第三節抗日根據地教育方針政策
一、教育為抗戰服務
二、新民主主義文化教育方針的確立
第四節解放區教育方針政策
一、接管舊學校的“先維持,後改良”政策
二、工作重心轉移與學校教育正規化
第六章新民主主義教育制度(中)
第一節革命根據地的學制體系
一、蘇區的教育體系
二、抗日根據地學制體系
三、解放戰爭時期學制的逐步正規化
第二節革命根據地國小教育制度
一、學校設定及其類型
二、培養目標、課程與教學
三、學校設備
四、教員
五、義務教育制度及其實施
六、對私塾的改造
第三節革命根據地中學教育制度
一、抗戰時期中學制度
二、解放戰爭時期中學制度
三、組織機構與編制
第四節革命根據地師範與職業教育制度
一、師範教育制度
二、職業教育制度
第五節革命根據地幹部教育制度
一、在職幹部教育
二、幹部學校教育
三、新中國成立前夕幹部教育與高等教育整頓
第六節革命根據地社會教育制度
一、社會教育方針的演變
二、社會教育組織形式
第七章新民主主義教育制度(下)
第一節革命根據地教育行政與學校管理制度
一、蘇區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二、抗日根據地教育行政制度
三、解放區教育行政制度
四、學校管理體制
第二節革命根據地教育經費制度
一、蘇區教育經費制度
二、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教育經費制度
結語
人名與專業術語索引
參考文獻
第一節民國初年的教育改革
一、恢復辦理學校教育的臨時措施
二、新教育宗旨的厘定
三、教育行政組織改革
四、壬子·癸丑學制及相關政策法令
第二節新文化運動與1922年新學制
一、封建復古主義對民初教育制度的侵蝕
二、新文化運動推動下的教育改革
三、1922年新學制
第二章三民主義教育制度(上)
第一節從黨化教育到三民主義教育
一、“以黨治國”與“黨化教育”
二、三民主義教育宗旨的確立與實施
第二節抗戰及戰後教育政策
一、“戰時要當平時看”的戰時教育政策
二、抗戰勝利後的教育政策
第三章三民主義教育制度(中)
第一節“新學制”的修訂
第二節初等教育制度
一、學前教育——《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制定
二、義務教育制度
三、國民教育制度
四、國小課程
五、國小教職員
六、實施與問題
第三節中學教育制度
一、綜合中學的廢止及新中學的設定
二、教育目標與課程
三、畢業會考制度
四、教職員與行政管理
五、學生的管理與訓育
六、實施與問題
第四節師範教育制度
一、中等師範教育
二、高等師範教育
三、實施與評價
第五節職業教育制度
一、專科職業技術教育
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
三、初級職業技術教育
四、職業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滲透
五、分區輔導與建教合作制度
六、實施與問題
第六節大學教育制度
一、培養目標與學校設定
二、內部行政管理
三、課程
四、教員
五、研究機構與學位制度
六、實施與問題
第四章三民主義教育制度(下)
第一節教育行政制度
一、大學院、大學區制的試行與廢止
二、改設教育部後的中央教育行政
三、恢復教育廳後的地方教育行政
四、實施與問題
第二節教育視導制度
一、各級教育視導機構
二、教育視導的內容、程式與標準
三、教育輔導
第三節教育立法制度與教育法規
一、立法機構與立法程式
二、各時期主要教育法律和法規
第四節教育經費制度
一、保障教育經費政策的演變過程
二、初等教育經費制度
三、中等教育經費制度
四、高等教育經費制度
五、貸學金、公費與獎學金制度
六、教師薪俸制度
第五節私立學校制度
一、《私立學校規程》主要內容
二、《私立學校規程》實施情況
第五章新民主主義教育制度(上)
第一節新民主主義教育制度的萌芽
一、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教育思想
二、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工農教育實踐活動
第二節蘇區教育方針政策
一、教育為革命戰爭服務
二、保障工農民眾優先享受教育的權利
三、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聯繫
四、用共產主義精神教育工農民眾
五、發動民眾走多種形式辦教育的道路
六、利用舊知識分子
第三節抗日根據地教育方針政策
一、教育為抗戰服務
二、新民主主義文化教育方針的確立
第四節解放區教育方針政策
一、接管舊學校的“先維持,後改良”政策
二、工作重心轉移與學校教育正規化
第六章新民主主義教育制度(中)
第一節革命根據地的學制體系
一、蘇區的教育體系
二、抗日根據地學制體系
三、解放戰爭時期學制的逐步正規化
第二節革命根據地國小教育制度
一、學校設定及其類型
二、培養目標、課程與教學
三、學校設備
四、教員
五、義務教育制度及其實施
六、對私塾的改造
第三節革命根據地中學教育制度
一、抗戰時期中學制度
二、解放戰爭時期中學制度
三、組織機構與編制
第四節革命根據地師範與職業教育制度
一、師範教育制度
二、職業教育制度
第五節革命根據地幹部教育制度
一、在職幹部教育
二、幹部學校教育
三、新中國成立前夕幹部教育與高等教育整頓
第六節革命根據地社會教育制度
一、社會教育方針的演變
二、社會教育組織形式
第七章新民主主義教育制度(下)
第一節革命根據地教育行政與學校管理制度
一、蘇區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二、抗日根據地教育行政制度
三、解放區教育行政制度
四、學校管理體制
第二節革命根據地教育經費制度
一、蘇區教育經費制度
二、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教育經費制度
結語
人名與專業術語索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