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分卷)

中國教育史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分卷)

《中國教育史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分卷)》是2009年12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忠明。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教育史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分卷)
  • 作者:金忠明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 頁數:446 頁
  • 定價:64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176707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教育史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分卷)》是陳學恂教授主持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中國教育史研究》的秦漢魏晉南北朝分卷。全書共分上下兩篇,內容包括秦統一之際的教育;漢代的教化思想及文教政策的確立;漢代教化模式的構建;社會劇變與人才價值觀轉化;魏晉南北朝的官學等。

圖書目錄

前言/1
緒論 發展中的教育轉化與重建/1
一、進取與守成/2
二、法治與德治/4
三、學說與制度/7
四、文本與學派/9
五、差異與漢化/12
六、多元與整合/14
七、學校與風俗/16
八、家教與宗族/20
九、選才與考試/23
上篇 秦漢時期的教育/27
概述/29
一、政治:“漢承秦制”/29
二、經濟:從“獎勵耕戰”到“重農抑商”/30
三、學術:諸學歸於一尊/30
四、教育:開啟新時代/31
第一章 秦統一之際的教育/33
第一節 秦統一後文教政策的確立/33
一、中央專制政體的建立/33
二、秦代的文教政策/34
三、秦簡中的文教政策思想/39
四、秦代文教政策的局限/41
第二節 秦代的吏師教育與博士制度/41
一、吏師的培養和選拔/42
二、《為吏之道》與法治人才/44
三、博士制度/46
第二章 漢代的教化思想及文教政策的確立/48
第一節 漢初對秦法教政策的批判總結/48
一、漢初的治國政策/49
二、漢初的統治思想/54
三、漢初教化的基本觀點/58
四、樂教理論的發展/63
第二節 儒家教化思想的流行/66
一、陸賈的思想/66
二、賈誼的教育思想/74
三、《淮南子》中的禮樂教化論/79
第三節 政令統一與獨尊儒術/82
一、尊儒與尚法結合的統治政策/82
二、定儒術為國家一統/83
第四節 選舉與取士/89
一、先秦對選官制度的探索/89
二、西漢時期的取士/89
三、漢代的取士制度/92
四、察舉的意義/97
五、官吏任用制度/98
第三章 漢代教化模式的構建/107
第一節 儒家教化成為國策/107
一、儒學對教化措施的主張/107
二、儒家教化政策的深入/110
三、東漢時期儒生的教化主張/111
第二節 漢代教化模式的確立/117
一、規定朝儀標準,加強皇權威勢/118
二、勸課農桑/119
三、喪葬禮儀/120
四、封禪/121
五、官吏的身先示範/122
六、尊師重教,重注經典/123
七、行“孝”政/125
第三節 教化模式的鞏固及思想的深化/126
一、《禮記》中的教化思想/126
二、《孝經》中的教化思想/134
第四節 經的今古文之爭/137
一、今文經和古文經之爭的起源/137
二、今古文之爭的開始/140
三、今古文經學的合流與鬥爭的終結/146
第四章 漢代的官學/150
第一節 太學/150
一、太學的創建與發展/150
二、太學的教師與學生/153
三、太學的教學內容與方法/161
四、太學的視學與考試/163
五、太學的影響/166
第二節 地方官學/168
一、地方官學的設定與發展/168
二、地方官學的教學與管理/171
三、地方官學的特點與影響/174
第三節 貴胄教育/179
一、君主教育/179
二、宮人教育/181
三、諸侯王教育/181
四、貴戚教育/182
第四節 鴻都門學/183
一、鴻都門學的創建/183
二、教學內容/185
三、學生出路/185
四、影響/186
第五章 漢代的私學、家教及教育思想的變遷/188
第一節 私學/188
一、私學的恢復與發展/188
二、私學的類型/191
三、私學的教學/193
四、私學的特點及影響/196
第二節 親職教育/199
一、親職教育的類型/200
二、親職教育的內容/203
三、親職教育的方法/206
四、親職教育的影響/209
第三節 漢末教育思想的變遷/211
一、經學教育內部的統一與融合/211
二、儒家獨尊的格局受到挑戰/216
三、人才選拔制度的發展/218
四、學風士風的轉變/222
下篇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229
概述/231
一、政治:社會與民族矛盾交疊/231
二、經濟:人口變遷中的生產方式/232
三、學術文化:由獨尊趨向多元/232
四、教育:思想與制度搏動中的新生/233
第六章 社會劇變與人才價值觀轉化/235
第一節 名實之辯的教育意義/235
一、歷史肇端——名實之辯的由來/235
二、風雲再起——名實之辯的發展/236
三、花開兩朵——言意之辯的興盛/240
第二節 才性之辯的教育意義/245
一、才性之辯的含義/245
二、才性之辯的發展/246
三、才性之辯的教育意蘊/252
第三節 九品中正制與人才選拔制度/253
一、“九品中正制”之名/253
二、“九品中正制”之實/254
三、“九品中正制”之思/264
第四節 人才理論的發展/265
一、劉劭的人才觀/266
二、諸葛亮的人才觀/267
三、傅玄的人才觀/268
四、劉子的人才觀/269
五、顏之推的人才觀/270
第七章 儒學轉型與教育思想的多元發展/272
第一節 儒學的轉型/272
一、背景:時代動盪與社會紛爭/272
二、理論:儒學缺憾與玄學補充/275
三、現實:儒學潛流與北朝漢化/276
第二節 家族的教化活動/282
一、家族與宗族/282
二、家族教育興盛的表現/283
三、家族教育興盛的原因/290
四、家族教育中女子的力量/294
第三節 玄學教育思想/299
一、玄學的教育價值觀/299
二、玄學的教育目標/300
三、玄學的教育內容/303
四、玄學的教學方式/309
第八章 宗教發展與社會多元教化/312
第一節 佛教與教化/312
一、佛教傳人初期/312
二、佛教的世俗教化/314
三、佛教義理的滲透/320
第二節 道教與教化/324
一、道教的發展/325
二、道教的目標/328
三、道教的修煉方式/331
第三節 儒、道、佛的融合與多元教化/335
一、佛教與儒學的磨合/335
二、道教與佛教的融合/344
三、多元教化/347
第九章 魏晉南北朝的官學/348
第一節 漢末三國時期的官學/349
一、荊州官學/349
二、魏國的官學/350
三、蜀、吳的官學/355
第二節 兩晉的官學/357
一、西晉的官學/358
二、東晉的官學/362
第三節 南朝的官學/366
一、時興時廢的國子學/366
二、新興的學館/371
三、緩慢發展的地方官學/374
第四節 十六國北朝的官學/375
一、十六國時期的官學/375
二、北朝的官學/379
第十章 魏晉南北朝的私學/391
第一節 漢末三國的私學/392
一、漢末三國私學實況/392
二、漢末三國私學的特點和原因/396
第二節 兩晉的私學/398
一、西晉的私學/398
二、東晉的私學/402
第三節 十六國北朝的私學/406
一、十六國時期的私學/406
二、北朝的私學/412
第四節 南朝的私學/424
一、南朝的文教政策與選士制度/425
二、南朝私學實況/426
三、南朝私學特點/432
參考文獻/43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