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之經濟觀

1934年,古楳將幾篇研究教育與經濟問題的文章輯成《中國教育之經濟觀》一書,開創了中國教育經濟學研究的先河。《中國教育之經濟觀》從經濟的角度探討了中國教育的出路問題,運用了經濟的觀點闡述教育問題,辯證地論述了教育和經濟的制約關係。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教育之經濟觀
  • 作者:古楳
  • 出版時間:不詳
  • 內容:經濟
作者簡介,主要內容,簡評,

作者簡介

古楳(1899—1977),中國教育經濟學家。他在本世紀20年代,曾致力於鄉村教育運動,寫過《鄉村教育新論》(上海民智書局)等論著。他從3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教育的背景,於1932年寫成《現代中國及其教育》(中華書局),在書中提出一種“經濟觀”,認為“今後中國教育之設施”,“當以經濟的標準為衡”,“力求歷程之經濟,不宜稍有浪費。”其後,他繼續立足於經濟來觀察中國的教育。

主要內容

(一)辦教育“宜依據國民經濟的狀況”
古楳認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對社會經濟狀況應有相當的認識。他認為,中國的經濟基礎非常脆弱,其社會生產是“單純再生產”(簡單再生產)。他用大量事實說明:中國的人均財富少,工作效率低,勞動人民耗盡全部勞動僅能勉強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這種情況是由於帝國主義作祟和中國的社會制度與經濟基礎所致。在這種基礎上形成的教育只能為鞏固統治者的統治服務。他指出,本來辦農校是為讓人獲取“資格”來從事農業生產,而當時的教育卻使之成為人們獲取“資格”來榨取人民的報酬和升官發財的階梯。這種情況“是社會環境使然的”,“不能窮教育之不善”。
(二)“研求教育歷程的經濟”
古楳認為,中國當時的生產效率非常低,影響到教育領域也不重視效率問題。他提出,辦教育必須“研求教育歷程的經濟”,應當在經費、勞力、時間與機會方面謀求最小限度的耗費,在生產的效能與物的利用方面取得最大限度的經濟效果。他認為,鄉村教育的問題多,人材少,經費絀,如不注意“經濟”,結果,教育的效率一定很微。以前辦的教育所以失敗,便是浪費極多,效率極小,因此,大家不相信教育有功效。
他指出:“一般辦教育的人,往往只知道經費不可浪費,而不知設備上,材料上,方法上……已經有許多浪費了。所以,今後要想改造鄉村教育,發展鄉村教育,應當注意‘經濟’的原則,……極力減少教育上的一切浪費”。
(三)辦教育“更要注意培養經濟能力”
古楳指出,“中國向來的教育都是以養成‘治術人材’為目的,而不在造就‘技術人材’以致用的;換句話說,就是養成統治階級的預備軍──士大夫,而不在造就從事生產的專門知識分子”。
古楳認為,發展生產“最難求的是人才,是真人才,是學識經驗兼富的人才,是以事業為前途肯奮鬥肯耐勞的人才”。他以江蘇、廣東等地農民出捐納稅及受教育狀況說明,當時的教育不但不能促進生產,反而“協同其他反生產力的要素,促成破產”。他認為,“中國目前之教育,無論在數量與質量上,均不足以適應國家之需要”,並且,教育設施與國民實際生活不相應,學非所用,這既阻礙了教育的發展,也影響了“實業”的發展。

簡評

古楳在三十年代,在以《中國教育之經濟觀》為代表作的教育經濟學研究中,觸到了教育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搭起了一個有系統的理論框架,是他對教育經濟學的重要貢獻。與蘇聯經濟學家斯特魯米林發表的《國民教育的經濟意義》和美國經濟學家沃爾什發表的《人力的資本觀》 (1935年)相比,他們的開拓性成果大體處於同一時期,雖然在教育經濟效益的計量分析上,古楳遜於兩位外國學者,但在構想學科內容的框架方面,卻勝過一籌,而且最早提出了“教育之經濟學”的學科名稱,這是中國學者對教育經濟學形成和發展的一大貢獻,在從近代教育經濟思想發展為現代教育經濟學的歷程上,樹立了一塊具有國際意義的豐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