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中國恐龍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舉行,出席揭牌儀式的有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 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恐龍蛋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20年12月15日
- 機構地址: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主管部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2020年12月15日,中國恐龍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舉行,出席揭牌儀式的有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 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第七屆恐龍蛋與恐龍幼體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19年8月18日在湖北十堰鄖陽開幕。此次會議由中科院古脊椎所與十堰市鄖陽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來自美國、德國、法國、韓國和俄羅斯的10餘名國際知名學者,以及來自全國各科研院所、高校、文博系統10...
恐龍蛋是非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最早於1859年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發現的。據研究,恐龍蛋化石的形態有圓形、卵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和橄欖形等多種形狀。恐龍蛋化石的大小懸殊,小的與鴨蛋差不多,最小直徑不足10厘米;...
天台恐龍蛋化石最早發現在1958年。天台縣已發現44處恐龍蛋化石出土點,僅天台酒廠建設工地一處,就出土5000多枚。簡介 2006年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世界著名恐龍專家、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董枝明和...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自然保護區,是一個於知識性、自然生態原真性、科普觀賞性的綜合旅遊景點,是中國國家地質遺蹟公園中唯一以古生物化石命名的自然保護區,被譽為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漢文化的搖籃,是久負盛名的“恐龍之鄉”。 中文名...
恐龍蛋化石是恐龍類動物所生下的能傳宗接代的生殖產物。恐龍蛋化石的大小懸殊,小的直徑在3cm左右,大的直徑可達56cm。蛋化石的形狀通常為卵圓形,少數為長卵形、橢圓形和橄欖形,恐龍蛋中最珍貴的品種是含有胚胎的恐龍蛋。中國是世界...
《中國河南恐龍蛋和恐龍化石》是由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德有、馮進城、朱世剛、吳梅、符光宏、何萍、喬國超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本項目系統地研究了河南省境內恐龍蛋化石,是近年來我國...
地層學雜誌和Scientific Reports等編委,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理事、全國地層委員會白堊紀分組成員、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南京大學生物與環境科教融合中心責任教授等。主要從事翼龍、恐龍和恐龍蛋及地層學、沉積...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周明鎮教授在山東萊陽白堊紀地層中發現兩枚恐龍蛋化石。從那以後,在中國不同地區相繼發現了大量恐龍蛋化石,為恐龍蛋化石的研究提供了絕好的材料。但是,因為在含胚胎骨骼發現之前,人們無法確認某種恐龍蛋的出處。含...
過山車集合了懸掛式、座位式等多種過山車的特點於一體,採用兩翼外延式的座位倉,遊客坐在軌道兩側的座位倉中完全懸空,座位倉採用非固定的形式,是全球第三台也是中國第一台4D過山車。恐龍基因研究中心融合多項技術,是一個科技類體驗項目...
2009年7月25日甘肅恐龍展在蘭州市體育館舉行,當日,永靖縣榮膺“中國恐龍之鄉”稱號。廣東河源 位於河源市區濱江大道龜峰公園內的河源恐龍博物館,自2005年1月29日河源市憑館藏10008枚恐龍蛋化石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以來,館藏不斷增加。...
《中國浙江恐龍蛋與龜類蛋化石研究》是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幸生。內容介紹 浙江自然博物館金幸生研究員《中國浙江恐龍蛋與龜類蛋化石研究》一書正式出版。金幸生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古生物地層專業。在博物館的支持下,他...
另據悉,在與西峽相鄰的內鄉縣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近,發現了一些含恐龍蛋和骨骼化石的地點。西峽發現世界罕見的恐龍蛋化石群被中國科技報評為一九九三年世界十大科技新聞之一;被河南日報、河南電台、河南電視台、河南廣播電視新聞中心評...
2 恐龍蛋化石研究的回顧與進展 2.1 中國恐龍蛋化石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2.2 河南恐龍蛋化石的發現 2.3 恐龍蛋化石研究的意義 3 恐龍蛋化石分布及層位 3.1 含恐龍蛋盆地 3.2 含恐龍蛋盆地地層序列劃分 3.3 主要代表性地層...
本書可供地質學、古生物學科研生產人員,大專院校師生,以及對恐龍蛋、恐龍化石及生命演化感興趣的人士閱讀參考。本書是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年系列叢書之一。中國河南省西部尤其是南陽地區,恐龍蛋化石分布之廣、數量之大、...
中國河南省西部尤其是南陽地區,恐龍蛋化石分布之廣、數量之大、類型之多樣、保存之完美,堪稱世界之最,是世界上罕見的古生物奇觀和自然歷史寶庫中的珍品,是研究含恐龍蛋地層的經典地區之一。近年來,汝陽、奕川等地恐龍化石新屬種的發現,...
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指三角龍、現代鳥類和梁龍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後代。 [1] 為方便研究,恐龍可分為鳥類和非鳥恐龍。其中,非鳥恐龍只生活在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已於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而本詞條主要介紹非鳥...
1983~1985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德國波恩大學、馬普學會聯合科考隊對對盆地內的紅層和恐龍蛋化石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認為廣東南雄盆地是我國乃至全球研究陸相晚白堊世-早第三紀界線的重要地區之一;2001年,中國科學院...
5月30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正式命名東陽為“中國恐龍之鄉”。考察研究 2008年首次發掘的骨骼化石包括十個背椎、六個薦椎、二個前部尾椎和腰帶部分,化石呈自然狀態連線。除了神經棘缺失、左腸骨前突錯位外,其他部分均...
由於南陽恐龍蛋化石群集稀有性、唯一性、典型性、自然性和系統完整性於一身,屬於一種特殊環境條件下保存規模較大的古生物化石遺蹟,在中國國內是一枝獨秀,在國際也有重大的影響和特殊的科學研究價值,能為國內外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
趙資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被譽為“中國恐龍蛋一號專家”。 從事恐龍蛋化石研究已有30多年的歷史,是開展我國恐龍蛋化石專題研究的第一人。趙資奎 主要成果包括,建立恐龍蛋的分類系統,為國際認可和採用;首次提出...
又稱南雄恐龍化石群。位於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南雄市是中國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埋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裡岩層獨特,地層的層序正好通過了中生代與新生代的界限,成為研究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最理想的地點。 盆地內發現的恐龍化石包括:霸王龍...
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理事,中國古人類—舊石器專業委員會委員,兼任山東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河南大學教授。1993年至1997年,主持河南西峽盆地恐龍蛋化石調查、發掘與研究,發現、鑑定恐龍蛋化石萬餘枚,獲199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聞。2005年至...
這是由浙江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完成,並於7月下旬通過評審的《浙江天台晚白堊世盆地與恐龍化石研究》的部分內容。據悉,《浙江天台晚白堊世盆地與恐龍化石研究》是浙江省在恐龍蛋、骨化石研究領域取得的最為全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