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建築60年歷史理論研究》是2009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劍飛。該書聚焦了1949年以來的現代中國建築的設計思想和相關社會、歷史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建築60年歷史理論研究
- 作者:朱劍飛
- ISBN:9787112112159
- 類別:建築 > 建築史
- 頁數:384
- 定價:66.00元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建築60年(1949-2009):歷史理論研究》收集了國內外(中、美、澳、德等國)二十二位學者關於上述問題的最新研究。它把建築歷史和社會理論結合起來,採用兼顧歷史和理論議題的八個欄目,涵蓋“國家象徵”、“意識形態”、“地緣政治”、“社會主義的現代主義”、“知識制度”、“作者問題”和“全球互動”等研究專題。它由群體學者參加,是覆蓋面寬廣,專題化,重視分析,注重建築的形式、思想和社會理論問題的一本獨特的研究文集。
編輯推薦
20世紀50年代的建築,如何表現了一個新興的民族和國家?
當時的建築如何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的直接表達?
60年來,大陸內外的地緣政治關係.如何表現在建築設計思想的變化之中?
20世紀70年代的“單位”建築,反映了何種社會空間結構?它又如17-3-轉變成一種中國的、社會主義的“現代主義”?
中國的現代建築知識是如何成型的?歷史研究、建築教育和實踐狀態又是如何體系化、中國化和制度化的?
當代中國建築有何種突破?我們如何在歷史和世界的經緯之間定位它?作為“作者”的建築師如何在此出現?中外建築師又是如何互動,這種互動對中國和世界的意義又在哪裡?
上述諸多問題,均在本書中得到解答。
作者簡介
朱劍飛,1984、1995年分別在天津大學、倫敦大學獲建築學學士、博士學位,1999年起執教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現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教研範圍包括歷史理論和空間分析。長期用學術英文研討中國建築,部分譯成德、法、西文;多年受邀在歐美演講;任中英有關雜誌編委。
圖書目錄
導言
現代中國建築的社會分析史
為民族國家而設計
革命與懷舊:長安街,梁陳方案與北京軸線之再定義
從布雜的知識結構看“新”而“中”的建築實踐
國家,空間,革命:北京,1949—1959
作為意識形態的建築風格
1955年,“大屋頂”形式語言的組織批評
20世紀50年代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建築理論的
輸入和對中國建築的影響
地緣政治版圖的變遷
台灣戰後建築中的主體意識:一個話語歷史的淺析
1949年後移居香港的華人建築師
社會主義的現代主義:政治空間與形式語言
從單位到小區:治理的空間化
葛如亮的習習山莊與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現代鄉土建築
個人建築師,大眾社會,草根品牌:兼論中國
現代主義建築簡史
知識與制度化1:整體回顧
中國建築教育的歷史沿革及基本特點
一個職業的形成:中國建築師職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知識與制度化2:專題解剖
回歸建築本源:反思中國的建築教育.
“組合”與建築知識的制度化構築
文化觀遭遇社會觀:梁劉史學分歧與20世紀中期
中國兩種建築觀的衝突
當代建築1:作者、實驗性與適用精神
“建構”的許諾與虛設:論當代中國建築學發展中的一個觀念
權宜建築:青年建築師與中國策略
實驗性建築的轉型:後實驗性建築時代的中國當代建築
當代建築2:全球互動
外國建築設計在中國:歷史簡述(1978—2008年)
在長安大街的兩旁:規劃、建築區域和地理特徵
關於全球工地:交流的格局與不同的批評倫理
參考文獻(中文)
參考文獻(英文)